看板 PC_Shopping作者 flipflap (flipflap)標題 [測試] 散熱膏 石墨烯K10NS/Nano/MX4/CF3/Y500時間 Mon Jun 5 20:54:42 2017
先前買了一條噹噹膏,想要取代MX4用在1080ti上
結果寫了三篇測試文
好壞先不論,東搞西搞
把噹噹膏在自己的顯卡上玩光
終究也不算浪費
回歸主題
在噹噹膏用完之後,刷了一條Nano
彌補一下心中的小遺憾
http://i.imgur.com/Ic3u3j1.png
原本就這樣安安穩穩用下去
沒打算再測什麼了
直到前陣子版主說,有發現台灣其他廠商出的石墨烯散熱膏
目前市面上無零售管道
問我是否願意測看看
散熱膏由版主自掏腰包購買並無償轉予
我無償測試
無關任何商業廣告行為
想想,既然能有新散熱膏可以玩
也就欣然同意
收到的石墨烯散熱膏是這支:
台灣安特固的STP-K10-NS無矽版本,文中簡稱K10NS
http://angstronmaterials.com.tw/ZH/products/STP-K10-NS.php
先前測試的回文中
有不少版友對MX4和Nano的對比很感興趣
其實自己也對結果蠻好奇的
最後決定把手邊的普通散熱膏都測一測
一篇搞定吧
散熱膏/官方標示之導熱係數:
--------------------------------------
Y500
> 2.8~3.0W/mK
--------------------------------------
Thermalright Chill Factor III(CF3)
> 3.5W/mK
--------------------------------------
Arctic-Cooling MX-4(MX4)
> 8.5W/mK
--------------------------------------
Cooler Master MasterGel Maker Nano(Nano)
> 11W/mK
--------------------------------------
安固強STP-K10-NS(K10NS)
> 10W/mK
--------------------------------------
合照:
從左至右,從上而下分別是:
Y500/CF3/MX4/Nano/K10NS
http://i.imgur.com/6HVjmj1.jpg
--------------------------------------
測試平台:
GTX 1080 Ti
Intel i7 7700k @ 5Ghz
Z270
DDR4 3200 32GB
--------------------------------------
顯示卡散熱器:
RAIJINTEK MORPHEUS II + Antec TwoCool 120mm*2
--------------------------------------
測試環境:
冷氣房25度
開側蓋
--------------------------------------
軟體設定:
MSI Afterburner相關設定/NV驅動程式版本
http://i.imgur.com/uN4SAxm.png
甜甜圈軟體設定:
http://i.imgur.com/kfwMna8.png
3D Mark Time Spy 全預設,不跑demo
--------------------------------------
測試方式:
以GTX 1080 Ti顯示卡為測試目標
散熱膏基本使用米粒大小塗抹於GPU裸晶,安裝散熱器
為什麼說基本,後面會提到
冷開機後,甜甜圈跑10分鐘,5分鐘冷卻
跑3D Mark Time Spy
測試完,用去漬油清理散熱膏,再進行下一測試
--------------------------------------
紀錄:
使用MSI Afterburner截圖紀錄全過程GPU核心頻率/溫度/使用率
散熱膏塗抹方式照片
====================
測試結果:
http://i.imgur.com/Ba4k9GM.png
====================
心得:
Y500
便宜,提供基本的散熱用途,但僅堪用
缺點是放久了會滲出油、膏體本身乾的快
半年重塗一次比較保險
溫度壓制力非常普通
GPU高負載下,跟其他散熱膏有十度以上差距
個人不建議在發熱量大的設備塗抹
大罐的會用不完
CF3
買的散熱器送的,從來沒用過
標示的導熱係數普通,只比Y500好一點,但實測導熱效果不錯
GPU溫度來看,感覺不出與MX4甚至Nano有太大差距,有點跌破眼鏡
聽說乾的比較快,沒有MX4耐用,可能一年需要換一次
CF3比MX4來的便宜一些
MX4
標示8-year durability有點浮誇,但MX4的耐久度公認不錯
GPU實測與Nano溫度差距沒有拉的很開
價格不貴、提供良好的導熱力
Nano
追求比MX4/CF3更優秀散熱能力的玩家,可以考慮Nano
在GPU測,效能領先CF3/MX4一些
買到的似乎是新包裝,外觀無Nano字樣,全名:MasterGel Maker
價格較高
K10NS
版主自費提供一條試測
成分含有石墨烯
在1080Ti的GPU上,燒機平均比Nano低5度
是個人目前在1080Ti GPU上,測過溫度最低的一條散熱膏
談談K10NS的塗抹:米粒塗抹K10NS會失敗
K10NS膏體質感很特別,不是膏狀,從管中推擠出來的時候,很明顯的阻力感
口語來形容的話,K10NS膏體質類似口香糖
米粒塗抹K10NS,燒機會直接格狀破圖、當機,典型的GPU過熱現象,無法完成測試
http://i.imgur.com/QMT0X7g.png
觀察米粒塗抹K10NS的擴散方式後,發現了問題
此塗抹法K10NS來說太少了,無法完全覆蓋GPU:
http://i.imgur.com/mnKZ0sX.png
於是嘗試第二種塗抹方式:在晶片的上下各點一顆
http://i.imgur.com/jq5y18Y.png
這樣的塗抹方式量足夠,散熱效果就非常好
初步結論
K10NS不需要特別的塗抹方式來追求擴散效果
但需要注意塗抹的量
量足夠,就能利用扣具壓力自然擴散
當然,較為講究的玩家也都明白
散熱膏有所謂的磨合期
也就是需要一些時間,藉著扣具壓力,更完全填補接觸面之間的縫隙
根據膏體性質不同,有些較黏稠的散熱膏,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
導熱效果才會達到最佳狀態,如AS5
此篇測試都是點上膏體、立刻上機的導熱效果
也許經過一些時間磨合,各個散熱膏的溫度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但相信差距也不會大到太誇張
另外一個心得
散熱膏標示的導熱係數可以參考,但非絕對
像是CF3的導熱係數,資料寫只有3.5W/mK
但實測CF3跟MX/Nano差距不大,相當讓人意外
散熱膏這東西
實際點上去
跑個10幾分鐘燒機
是驢子是馬,數字出來便有分曉
最後
關於安固強STP-K10-NS(K10NS)
我不知道價格、不知道哪裡能購入
只是單純測試
以上
====================
測試過程
====================
Y500:
http://i.imgur.com/X7kyCul.png
甜甜圈十分鐘
http://i.imgur.com/2oOp69E.png
http://i.imgur.com/oKSkMBA.jpg
Time spy
http://i.imgur.com/y955jfe.png
====================
CF3:
http://i.imgur.com/2p3ntEr.png
甜甜圈十分鐘
http://i.imgur.com/FYdEANO.png
http://i.imgur.com/Pp3EIB5.jpg
Time spy
http://i.imgur.com/gnFDZIL.png
====================
MX4:
http://i.imgur.com/WtmM0xv.png
甜甜圈十分鐘
http://i.imgur.com/E4at9fP.png
http://i.imgur.com/XoPSeCr.jpg
Time spy
http://i.imgur.com/PwKHDTh.png
====================
Nano:
http://i.imgur.com/7npS5x4.png
甜甜圈十分鐘
http://i.imgur.com/zAZzsuQ.png
http://i.imgur.com/Egc1EbP.jpg
Time spy
http://i.imgur.com/bK67xVF.png
====================
K10NS:
http://i.imgur.com/jq5y18Y.png
甜甜圈十分鐘
http://i.imgur.com/J0V7fS4.png
http://i.imgur.com/ZETmlM3.jpg
Time spy
http://i.imgur.com/dgzdt0t.png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91.157
※ 文章代碼(AID): #1PDLILkR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96667285.A.B9B.html
謝推
謝推
純測試 非比較
推 kimula01: 光不用米粒+大阪燒式反覆塗抹就屌另一只嗆告膏了4F 06/05 20:59
測完我也覺得這支很厲害
→ JoyRex: 顆顆!剩下的嘿嘿!爽啦!7F 06/05 21:01
可以用很久
推 colan8: 無償測試=幫廠商打免費廣告 您真佛心 (′◎ω●‵)8F 06/05 21:04
推 doom3: 連結貼出來 多賣一萬條11F 06/05 21:08
推 lotian: 沒通路能買沒差吧,CF3看起來不錯12F 06/05 21:09
推 colan8: 反正MX4我是買X條了 (′◎ω●‵)13F 06/05 21:09
MX4我買最大條的,20g可以用很久
推 bibobibo77: 看完後,決定繼續使用$180的CFIII,已經用三年,缺點就是要常換,雖然很快乾,但溫度到又變膏狀。15F 06/05 21:12
CF3測出來溫度也是讓人滿驚訝的
→ friedpig: MX4降到跟CF3一樣就買MX4 潮一點
不過CF每次買都送一張小卡 也是蠻開心的17F 06/05 21:13
→ JoyRex: 這個膏是我用過擠最大力的一條,擠出來像勾芡一樣20F 06/05 21:15
一開始小力推,完全沒東西出來
我還以為頭部是密封,的想要找圖釘刺開
推 ken720331: 推喔 跟另外一個比 這樣看的出差別在哪 嘿嘿21F 06/05 21:25
→ JoyRex: 好險有你的測試,因為我實在太不專業了qq22F 06/05 21:28
沒有的事 都是辛苦測試 QQ
推 doomerptt: 米粒塗不是不行,要依裸晶大小加大量>變紅豆/大豆之類23F 06/05 21:29
對,其實點大顆就可以了
推 june0204: 好塗比較重要吧,不就塗個膏而已,還要先去學什麼大阪燒...26F 06/05 21:33
推 Lumia625: 照這樣板上的測試玩文大概也都是幫廠商打免費廣告惹29F 06/05 21:45
推 wujiarong: 所以這條石墨烯不是上次黑色的噹噹膏阿?30F 06/05 21:53
#1P9U7j6i
不是,是版主自費買來免費給大家玩看看
→ friedpig: CF3很多評測出來表現都很好啊 所以當初200 VS 3~400的MX4 買CF3就好了 不過現在差不多就看喜好31F 06/05 21:53
我是在整理既有散熱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CF3的 XDDD
推 Cubelia: 果然還是得針對不同的膏來變換塗法
表現實實在在的強34F 06/05 21:56
→ ho2002: 我有疑問 K10 點一顆會熱當,點兩顆散熱效果最佳38F 06/05 22:31
推 QIIQ: 可惜沒有AS5一起39F 06/05 22:31
手上就這五款了
→ ho2002: 但其他款的如果點兩顆,效果是不是有可能比K10好40F 06/05 22:32
K10NS會當是因為膏體較黏稠,一顆量太少無法擴散到整個晶片
其他的膏一顆就足夠覆蓋整個晶片,不需再多點
是的
推 daumda: 測試給推!!個人經驗cf3不錯,便宜好塗好清理又耐儲存,效果也不錯42F 06/05 22:36
CF3真的不錯,測試之後自己的口袋清單也多了一個選項
推 w113353: 版主快辦個K10NS團購吧(敲碗46F 06/05 22:50
這條有團的話我會多收幾條
→ JoyRex: 團購是不可能的,限量是殘酷滴47F 06/05 23:01
qq
不要塗Y500應該都能改善一些
推 AerobladeIII: 我還是最愛用MX4,壽命兩年起衰退又小
AS5壽命比MX4長,但中後期開始衰退表現就不如MX4了初期表現略差於MX4,要磨合較久,之後略優於MX4
但AS5很難清,沒液體輔助很難搞50F 06/05 23:05
測試幾篇的綜合性來看
MX4是表現穩定又耐用,效能不錯的散熱膏
推 w113353: 我從CP5換到NANO 發現是無感升級QQ54F 06/05 23:08
qq
推 ted10: 膏王4ni!?57F 06/05 23:35
推 AIRURU: 專業好文給推60F 06/06 00:45
推 Push5F: 64/30。突破天際!!要缺貨了!61F 06/06 00:57
買不到 qq
推 guogu: 有點強啊這個,不知道售價多少來著62F 06/06 02:05
推 cary4A240022: 上次那黑不拉機的膏怎麼看都像石墨而已還石墨烯勒那我的鉛筆應該也可以叫石墨烯筆了64F 06/06 03:52
推 ATand: 我不知道那個安固強用什麼料,但都給我來一條先68F 06/06 08:45
※ 編輯: flipflap (114.32.2.103), 06/06/2017 10:09:51
推 rcat2010: CF3不錯,同樣石磨卻差這麼多阿~~~70F 06/06 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