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C_Shopping作者 wolflsi (港都狼仔)標題 [心得] 近期電源常見術語及結構說明時間 Sun Sep 24 12:39:48 2017
最近市場上電源有幾個常見術語及結構,這篇文章在下提供簡單的解釋
1.雙DC-DC
DC-DC電路的全名是直流轉直流電源電路,以往在主機板/顯示卡上最為常見(轉換CPU/GPU
的核心電壓、記憶體及週邊電路零件所需電壓等),另一個比較常聽到的是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電壓調節模組),主要是進行不同電壓的轉換,在電源中使用的DC-DC就
是將12V轉換成3.3V、5V、-12V等電壓,因為DC-DC電路多採交換式(Switching)結構,比
起傳統電源採用的磁放大(Magnetic Amplifier)電路有更高的效率,另外經12V轉換出
3.3V/5V,彼此輸出電流不平均下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對於現今使用12V為主的電腦系統
,可避免因為3.3V/5V負載量影響12V的輸出,所以目前比較好的電源,尤其是高效率機種
,都會採用雙DC-DC甚至三DC-DC的架構
2.交叉調整率Cross-Regulation
Cross-Regulation又被稱作交叉調整率,因為電腦用電源供應器屬於多輸出電源,同時輸
出3.3V/5V/12V/-12V,傳統電源上,只要3.3V/5V/12V其中一組輸出的電流發生變動,其
他組的輸出電壓就會受到影響。以目前電腦系統配置來說,CPU/GPU主要用電都集中在12V
上,3.3V/5V消耗量已不如以往,採單主變壓器並使用單組磁放大電路穩定3.3V的傳統電
源在12V負載加重時,電源供應器為了避免3.3V/5V電壓受到影響(超壓),此時12V電壓會
被”牽制住”而產生壓降。為了解決這種問題,電源開始採用雙磁放大電路,也就是同時
使用磁放大電路穩定3.3V/5V,不過單磁放大與雙磁放大都會因為電壓調整範圍不夠,而
無法同時滿足電源輸出輕載與重載下的條件,尤其Intel在Haswell平台開始,要求在節能
模式下12V必須要能輸出最低0.05A電流的要求,對於傳統單磁/雙磁放大的電源,12V輕載
下的3.3V/5V輸出也會受到其影響,當時為了這個問題,部分高瓦數電源採用3.3V/5V一組
功率級、12V一組功率級的設計,不過因為體積占用過大,後續就由雙DC-DC電路去取代,
以目前電源來說,採用雙DC-DC是目前改善交叉調整率的一個主要方法
3.無橋式APFC
80PLUS認證中的鈦金(Titanium)認證,115V輸入下其輸出百分比及轉換效率要求分別為
10%輸出90%效率、20%輸出92%效率、50%輸出94%效率、100%輸出90%效率,除了
20%/50%/100%輸出下的轉換效率必須要提升外,還多要求一個10%下的輕載轉換效率,大
部分高效率電源在輕載時會採用調降APFC電壓、進入跳週期模式(Skipped Mode)來降低功
耗,但是為了改善整體轉換效率,鈦金高效率電源開始採用Bridgeless APFC(無橋式主動
功因修正),顧名思義就是把APFC電路中,用來處理所有交流轉直流電源功率的橋式整流
器,使用原本APFC終就會使用的高速MOSFET及碳化矽蕭特基(SiC Schottky)高壓二極體來
取代,因為MOSFET有低導通阻抗的特性,比起傳統橋式整流器存在1.4V(全波整流下每周
期會經過兩顆二極體0.7V*2)的順向偏壓損失,要有更低的功率消耗,整體APFC電路可因
此減少5~8%的效率損失。依照結構,有分為Bridgeless(無橋)、Dual-Boost(雙升壓)、
Semi-Bridgeless(半無橋)、PSSB(Phase-Shift Semi-Bridgeless移相半無橋)、
Totem-Pole Bridgeless(圖騰柱無橋)
4.諧振轉換器Resonant Converter
電源中轉換器(Converter)的主要功用就是負責將APFC輸出的高壓直流轉換成低壓直流12V
,也常被稱功率級(Power Stage),相較於傳統電源使用的PWM(脈寬調變)轉換器,80PLUS
金牌/白金牌效率電源大多採用諧振轉換器(Resonant Converter),透過諧振電感與諧振
電容組合的諧振槽(Resonant Tank),以頻率調變(FM)方式來控制輸出的功率。電腦電源
中最常見的是LLC諧振槽電路,經由諧振槽的激磁電流,能讓一次側MOSFET寄生電容能量
消除,使其運作在ZVS(零電壓切換)區間,可讓MOSFET降低開關應力,部分廠商在LLC諧振
電路上也有一些改良款,使其有更寬的最佳轉換效率區間及更小的頻率調變區間,讓電源
有更好的效能。電腦用電源設計上常見的有HB LLC(半橋式LLC)、FB LLC(全橋式LLC),半
橋式使用的MOSFET數量為全橋式的一半,其驅動電路也比較簡單,不過在大功率電源上,
仍以全橋電路設計採用較多
5.同步整流Synchronous Rectifier
主功率級經過變壓器轉換後,二次側需要經過整流才會從高頻交流變成直流電,傳統電源
使用蕭特基障壁二極體(Schottky Barrier Diode,SBD)來進行整流,因為其帶有
0.3~0.5V的順向偏壓損失,雖比起矽二極體的0.7V要低,但仍會造成損失,隨著輸出電流
增加,其損失的功率也就越高(損失功率=順向偏壓X流過電流),即使並聯多顆SBD,也只
是降低每一顆所負擔的功率損失,避免單顆集中過高功耗導致過熱燒毀,整體功率損失仍
不會改變。而MOSFET傳輸損耗是由其RDS(ON)乘上平方電流來決定,所以採用更低RDS(ON)
的MOSFET,可降低其傳輸損耗,若是並聯更多的MOSFET,電流分配到多顆MOSFET上時,產
生的傳輸損耗會更小。例如分擔到兩顆MOSFET,每個元件損耗可以減少1/4(1/2平方為
1/4),整體損耗就可下降一半,所以在高效率電源上,二次側大量採用同步整流,大功率
電源還會並聯多顆MOSFET,以降低二次側所產生的損耗,也可降低產生的熱量及提高轉換
效率。同步整流中另一個主角是同步整流控制器(SR Controller),須具備高切換頻率、
大電流MOSFET驅動能力,也需要保護電路,避免高端(High-side)與低端(Low-side)的同
步整流MOSFET被同時啟動導致短路造成損壞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49.141
※ 文章代碼(AID): #1PnpSMlm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06227990.A.BF0.html
推 MAgong: 跟..跟我想的一...一樣啦11F 09/24 12:51
推 kenApp: 謝狼大解說16F 09/24 13:00
推 goldie: 狼大文,先推。18F 09/24 13:01
推 JoyRex: 謝謝柯普文30F 09/24 13:25
推 Litfal: 這些東西有什麼是換了更先進的會降低成本的嗎?還是都更貴?33F 09/24 13:27
主要是為了提升轉換效率及性能表現
例如一次側MOSFET要用低阻抗+強化軟交換型號,二次側同步整流要換低阻抗+耐大電流
改良變壓器設計等等,這些都是要成本,且用在低瓦數上不太划算
推 ang728: 都會更貴而已37F 09/24 13:32
$_$
不過量產以後是可以分擔研發/試製成本
推 SCL13: 長知識推39F 09/24 13:42
推 vakaTNT: 趕快推,免得被人發現自己看不懂40F 09/24 13:44
推 non036: 推狼大!狼大推!42F 09/24 13:46
推 hankower: 快推 免得別人以為我看不懂46F 09/24 14:00
推 Lumia625: 寫得很清楚給推 不過這真的有有電子電路基礎才好懂47F 09/24 14:05
常被抱怨評測看不懂(淚奔)
難道也要來個星級評分?
推 POH14: 我文組不懂51F 09/24 14:15
推 rtwodtwo: 電路學... 我的頭又開始痛了52F 09/24 14:17
推 mizumutsuki: 文組不懂+1,但加減看,希望能學到一點東西
希望日後有機會了解53F 09/24 14:23
推 vasia: 強56F 09/24 14:29
推 doomerptt: 反正白金以下的 (1)半橋/全橋(高瓦)LLC諧振
白金,金,銀(振華),銅(少見 如:振華/七盟)
(2)主動鉗位順向式 80+有 金,銀,銅(少見 如:bq)
(3)雙晶順向式 80+有 金(少見 如:保銳cwt代工),銀(少見 如:全漢/cwt),銅,白
2次側 SBD整流/mosfet同步整流
再來 單磁性放大(12v+5v共用電感)
雙磁性放大(12v 5v 3.3v獨立電感)目前市面幾乎消失dc to dc,整流變12v,3.3v+5v再從12v分出來用(12vdcto dc出3.3v,5v)58F 09/24 14:35
高效率中比較奇葩的就金鈦極/皇鈦極,用改良APFC+主動箝位弄出金牌跟白金
當然二次側設計也是一個點,不過後來也都是改LLC+雙DC-DC了
※ 編輯: wolflsi (114.40.149.141), 09/24/2017 14:46:22
推 goldie: 長知識了!謝謝。69F 09/24 14:42
這樣要做好幾支牌子(誤)
→ w113353: 來個狼式認證標準(?78F 09/24 14:59
推 soane: 推!87F 09/24 15:38
推 aksone: 有狼就給推(?)88F 09/24 15:50
推 opsoo: 看不懂可是看得出你很認真89F 09/24 15:58
推 yuijrt: 看到一半放棄只能推90F 09/24 16:13
推 delaluna: 所以皇鈦極算是用比較難做高效率的架構 靠堆料把
效率稱上去嗎?95F 09/24 16:48
也不算是堆料,只是用了比較特別的作法
APFC改良、主動箝位順向、主變壓器出12V/5V採同步整流、AC-DC轉3.3V
比較像是單磁放大改良版
→ doomerptt: 就只靠傳統的雙晶順向式 同部整流 dc to dc101F 09/24 17:19
DSA也算是CWT長青系列,改了好幾代
推 l0l1c0n: 推 學習中很有用110F 09/24 19:02
推 W96U: 長知識了115F 09/24 19:44
推 nomosa: 純推港都老狼117F 09/24 19:57
推 ted10: 推118F 09/24 20:00
推 FTICR: 推 好文!119F 09/24 20:11
推 twonia: 推,專業121F 09/24 20:23
推 myq: ...127F 09/24 21:31
推 lalo: 學到很多 知4無價 跪129F 09/24 22:04
推 sdbb: 有看有推132F 09/24 22:22
→ ang728: 以前的CWT的雙晶金牌平台就是堆料王阿134F 09/24 23:08
出廠應該會先挑一下,效率沒過的刷下來
推 borry6299: 借版問一下,1080ti用rm550x推如何,360水冷排3+3風扇147F 09/25 01:49
推 prn258: 3.好像也能叫同步整流? 簡單但是砸錢的同步整流XD?150F 09/25 03:02
換個方向也能這麼說,把MOSFET與SiC Schottky當成整流兼升壓元件
少掉一個橋整浪費,但得用兩組MOSFET+SiC,而且很吃設計,沒弄好EMI會不好解
→ lolpklol0975: .....這不是 網路上都查的到的基本知識嗎
複製貼上 厂厂155F 09/25 07:30
推 Windcws9Z: 樓上也請你複製貼上發一篇文拔 厂厂157F 09/25 07:47
推 max5566: 強
某樓神邏輯 那幹嘛去學校念書 都上網查的到啊158F 09/25 07:59
推 et803: 推熱心 沒了解很深入了解 但有人整理就再看一次162F 09/25 09:37
推 kngs555: 就算沒上學只上網也看不懂啦163F 09/25 09:42
推 tonyhom: 這裡哪篇不是網路上查的到的 廠廠165F 09/25 09:46
推 jbuilder1022: 這篇就算沒學過電力電子也可以了解大概,已經超棒魯叔我20年沒碰過電力電子,印象中是先降壓在作ac to dc 轉換文章卻是先轉換再降壓可以請教一下嗎166F 09/25 09:54
傳統電腦用電源
輸入交流經整流後變成高壓直流,經一次側透過PWM控制輸入主變壓器,
主變壓器的二次繞組經過SBD整流後輸出各路所需直流電壓
單磁放大機種,由5V繞組經磁放大電路輸出3.3V
雙磁放大機種,由一組獨立繞組經過兩組磁放大電路輸出5V與3.3V
近期銅牌雙DC-DC機種,由整流後的12V經過兩組DC-DC電路輸出5V與3.3V
常見高效率電腦用電源
輸入交流先經過整流,然後進入APFC改善交流端功率因數,轉換成高壓直流
經過一次側及諧振槽輸入主變壓器,主變壓器二次繞組經過全波同步整流輸出12V
再由兩組DC-DC把12V轉換成5V與3.3V(部分的-12V也會由DC-DC經12V轉換而來)
推 weimr: 推173F 09/25 11:35
推 kqalea: 跪的不要不要的175F 09/25 12:02
※ 編輯: wolflsi (101.9.154.25), 09/25/2017 12:46:04
推 jk01: 專業推180F 09/25 15:20
把文章簡化成這樣會不會比較容易看懂呢?(擦汗)
1.雙DC-DC
電源中將12V轉換成3.3V、5V、-12V等電壓的電路,比起傳統設計有更好的效率及更好的
交叉調整率
2.交叉調整率Cross-Regulation
電源3.3V/5V/12V輸出之間彼此影響的程度,交叉調整率越好,彼此間影響越小
3.無橋式APFC
減少傳統電源中APFC區塊功耗損失,提升電源轉換效率
4.諧振轉換器ResonantConverter
屏除傳統脈寬控制方式,利用諧振及變頻控制方式來提升電源轉換效率
5.同步整流Synchronous Rectifier
降低電源輸出電壓的整流損失,降低廢熱及提升電源轉換效率
※ 編輯: wolflsi (101.13.81.46), 09/26/2017 08:45:26
推 doomerptt: 是的,同樣是雙晶順向,dc to dc,但銀是同部整流出12vne2是SBD,當然銀(限450/550w)的效率 溫度表現要較好 步188F 09/26 16:45
推 M013: ☺191F 09/26 18:08
推 megxz: 推192F 09/26 21:02
推 MirageAngel: █━━━━━━━━━━━━━━━━━█推用心分享193F 09/27 15:13
噓 st8986: 請問FOCUS +與PRIME電路結構會比較推誰呢?
按錯符號 給推文 錯按噓
推優文194F 10/19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