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C_Shopping作者 Cubelia (大胸智乃)標題 [閒聊] SSD數據保存期(不通電會變磚?)+選購雜談時間 Mon Dec 14 18:24:36 2020
好讀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07941497.A.FBF.html
因為SSD=不通電會變磚,不通電會變磚=不可靠
所以「SSD=不可靠」,針對這看法來闢個謠
多年前被文章農場拿來標題殺人,也有專業文章闢謠過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又有用戶拿這點出來講
SSD數據保存期可看這篇詳細解說(中國網站):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19756-1-1.html
anandtech解說:
https://www.anandtech.com/show/9248
===================================
主題一:
SSD數據保存期是有嚴謹規範的
撇開垃圾顆粒,正常的大廠SSD(e.g. 三星)
你保固內正常用(沒刻意拿去高溫烘烤)是幾乎不會出現這種狀況的
數據保存期內的目標為「維持容量和保留數據」
(還有UBER和FFR這邊筆者不懂也就不多提了)
以JEDEC的規範而言
a定位*的SSD以b度C的運作温度,每天通電c小時/一星期運作d天
斷電後必須在e度C的環境中有f週的數據保存期
*定位:
家用(client)一天8小時,一週操作5天
企業級(enterprise)一天24小時,一週操作7天(就是24/7)
例如買了一顆家用定位的SSD,正常用也沒24/7掛P2P或烘烤
平常運作溫度40度C,電腦關機放在30度C的環境
那52週的數據保存期就是要求(required)的時間
若存放25度C的環境那「至少」(at least)有104週(稍微超出兩年)
(可看出增減5度C相當於時間減少或增加一倍)
關鍵的是數據保存期的時間為「至少」
除了溫度、時間以外還有一項因素:SSD本身的耗損
意即把SSD寫至指定壽命達標,才「至少」要符合數據保存期的時間
而理論上SSD越新,數據保存期也會相對較長
http://bbs.pceva.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496&page=2#pid1338333
提一下近幾年相對少見的SSD壽命測試:
「直接暴力寫壞vs寫一點做烘烤和數據驗證」
直接寫爆就是考驗通電時的主控糾錯能力,可能看起來正常
但你不通電過幾天就往生了
逐漸寫再去做烘烤、數據驗證則更加嚴謹
利用JESD218的溫度-時間查找表(有公式可以算)
用高溫+短時間去模擬相對低溫+長時間下的數據保存期
可更加精確判定SSD的壽命是否抵達終點
(不然總不可能將SSD放好幾年去驗證吧)
經典範例為pceva做的M7V耐久度測試系列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78440773.A.AE5.html
主題一總結:
重新複習一下,SSD數據保存期有多少前提?
在避開品質有疑慮甚至垃圾顆粒的SSD的前提下
就是看溫度、時間和SSD本身的耗損
還有「至少」要符合數據保存期的天數標準
最後就是數據保存期內要「維持容量和保留數據」
所以並不是天花亂墜得出:
「你的電腦不開,SSD就會不定期突然變磚」這種錯誤結論
主題二:
針對”SSD壞掉=資料沒救”提供個人看法
1)SSD會突然暴斃所以不用SSD
突然暴斃是指:
無徵兆就突然壞掉不能用了,沒有撈出資料的機會
這是比較常見的說法,實際上也不是沒有HDD突然暴斃的案例
2)「因為HDD可以救援,然而SSD壞掉沒救」
算是放大絕的情況,這時筆者會回:
「一開始就預設立場100%會壞,帶走重要資料後就救援,
那你不如一開始就拿救援的錢投資備份設備」
3)HDD要是救援也並不便宜
尤其需要無塵操作的開盤案例也是用”萬元”來算
這可不是開玩笑,網路有很多案例可供參考
4)市售消費級SSD視情況還是有機會救資料喔
關鍵字:PC-3000 SSD
這是目前能見度比較高的救援方案,處理邏輯層面的錯誤
當然能救援的款式就有限了,大致上台系SMI和PHISON都有機會
https://tinyurl.com/yc6k48zk
根據osslab表示”portable III +SSD救援功能價格約nt 42萬”
https://www.osslab.com.tw/pc3000-portable/
還不包含訓練和人力的成本,所以也別太期待會多便宜了
補充:
邏輯層面的錯誤有機會救,但仍然無法保證所有案例都能救
例如硬體層面的故障(這筆者就不懂了,有請高人補充)
主題二總結:
觀念就是請避免將救援擺在「第一且唯一」,並遵循勤做備份的原則
「重要資料」只有勤做備份才是真的
如果一般用戶打算壞了就送救援,ok
開價隨便抓一萬元(可能還低估),這都能買2bay低階NAS+硬碟了
更不用說救援也不保證100%的資料都能無損救出
成本再低一點直接多買幾顆硬碟來做備份也不是不行呀
主題三:
中國最近有用戶表示”西數爆10MB/s門!接了840evo的班"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48223-1-1.html
https://tieba.baidu.com/p/7144353223
https://tieba.baidu.com/p/7141353702
冷數據讀取降速在2014年的三星840 Evo出現過(也促成SSDreadspeedtest的出現)
講白話就是舊資料的讀取速度會變慢
為求謹慎,下一期的SSD選購指南會將WD Blue 3D NAND拿下
同出師門但不確定的SanDisk Ultra 3D也一併拿下
現在的資訊比較凌亂
感覺和之前”Intel 535特定狀況具備高寫入放大”的狀況幾分相似
開始有亂測一通,人云亦云甚至將其它產品牽扯進去的造謠
注意這邊筆者並沒有表示「哪款SSD一定就有這種現象」
資訊都是貼中國論壇的討論區(除了840 Evo是以前就證實的)
切勿多做額外揣測,還是得等客觀專業的媒體測試和官方澄清
主題三總結:
SATA SSD可優先考慮美光MX500或三星860 Evo
SN550和SN750不知道狀況,這邊也不多做揣測
(還有SanDisk Ultra 3D與Extreme Pro兩款同方案的NVMe SSD)
但會標註建議優先選購它款SSD,如三星970 Evo/Evo Plus系列
(因為最近970 Evo/Evo Plus降價幅度很高)
正在使用的用戶先不用恐慌,先等官方澄清或媒體關注吧
===================================
若有錯誤或有問題的地方煩請高人指正,希望鞭小力一點
沒想到《SSD選購指南》滿五週年就遇到這麼大的挑戰
--
咕嚕靈波(●′∀‵)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1.124.20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Vrprv-_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07941497.A.FBF.html
※ Cubelia:轉錄至看板 Storage_Zone 12/14 18:25
沒在玩公主連結,但偶爾咕嚕靈波一下還是很重要的
感謝熱情支持XD
推 arrenwu: 也不是沒有HDD突然暴斃的案例 <---- 真的6F 12/14 18:40
推 SAMMY728: SSD的快速讀取和存入會讓你夠有意願去做備份.7F 12/14 18:40
前年開始都用Acronis True Image做備份,其實備份速度也蠻ok的
一兩個月偶爾做個備份進去那嘶狼4TB組RAID1的2 bay DAS
→ arrenwu: 我上個星期天才一個HDD系統碟直接整顆爛給我看8F 12/14 18:40
拍拍
只能說詳情不明確,用戶暫勿恐慌了
→ arrenwu: 我確認所有恢復手段都沒用之後直接殺到Bestbuy買一條 970 EVO Plus
我誠摯地告訴大家,如果重視的資料絕對要備份,要嘛11F 12/14 18:40
這是真的,資料隨時可以複製和備份,但只有一份那沒了就全沒了
→ arrenwu: 放多顆硬碟,要嘛放在雲端空間的資料夾15F 12/14 18:41
推回去
推 google60411: 平常就google onedrive 兩個雲端備份17F 12/14 18:49
最近都會看資料救援的影片,嚇到趕快做備份壓壓驚
推 Roger37: 我的ezlink倒多久就放了多久,剛剛通電沒變磚餒19F 12/14 18:50
推 wei115: 備份才是重要的,莫忘莫非定律20F 12/14 18:52
→ hbj1941: 不做異地備份,說在多都沒用22F 12/14 18:59
是的,最保險的是異地備份,避免雞蛋放同一個籃子的情況
推 s13541298: 推 今天才剛請教大大,就有這麼詳細的文章,厲害23F 12/14 19:02
畢竟是需要更多關注的話題,順便複習長篇碼文的感覺(懶癌發作
→ dieorrun: 比較好奇主控壞掉直接換掉或是移植記憶顆粒 能不能救回資料 畢竟SSD暴斃8成都是掛主控24F 12/14 19:05
可以參考看看"这个手杀不太泠","小飞机DIY"(bili)和" HDD Recovery Services"(YT)
這些高手的救援案例真的是大開眼界
推 Toy17: 專業推 也獻上我的膝蓋29F 12/14 19:25
推 sdbb: 有看有推,謝謝31F 12/14 19:29
推 ybite: 推一個 專業32F 12/14 19:36
推 hcwang1126: 3)真的不便宜 幾萬我妹就寧願自己key 3個月的資料還自己開的公司33F 12/14 19:41
推案例,每次在SSD討論文看到"SSD沒救,但是HDD可以救援"這種說法都只能搖頭
推 arrenwu: 我比較好奇的是那些講救援的 有多少人真的付錢請人把裡面的資料救出來過XD36F 12/14 19:48
本來想寫令人覺得 今天很嗆是吧.jpg 的看法,想想還是算了XD
推 Lemming: 那種農場文看到根深蒂固沒看過現況的實在...
WD真的還好有看到沒衝他的4T 結果860EVO折到更便宜39F 12/14 19:57
關注優惠資訊,貨品三家就對了
推 avans: 推 非常實用的說明!41F 12/14 20:05
推 AreLies: 有些電腦資訊其實很舊了
按照時代變遷其實應該淘汰掉的資訊
還是留在各討論區或是相關的網站等等
如果有人要找資料 很容易跑出陳年的資訊
有些已經是錯誤的資訊 就更容易繼續流傳
這種資訊不對等也很容易造成討論上的糾紛
甚至選購到不合適的商品
如果沒事 那種錯誤資訊對他可能就正常化
然後繼續流傳 一傳十 十傳百42F 12/14 20:07
這就要推一下網路考古資料集了,真的是大工程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335122
推 baka: 推闢謠51F 12/14 20:08
推 soulknight: 現在至少每兩周備份一次 至少不會少太多資料52F 12/14 20:10
除了硬碟故障以外還要防範勒索病毒,有這兩點才開始有定時備份的習慣
推 kaj1983: 我買的wdaaks系列都是突然暴斃的
前一天還能用,隔天開機就找不到了53F 12/14 20:22
家裡和WD磁場不合,只能說東西要壞真的壞的都很突然
推 LoveShibeInu: 目前使用WD Blue 3D 1T m.2當主力…用一年了目前看起來還可以55F 12/14 20:24
→ kaj1983: 970 evo+之前2t賣8888,後來又漲到破萬了57F 12/14 20:26
剛剛看已經9488了
→ wolflsi: WD SN750 500G在工作機上當系統槽用一陣子了58F 12/14 20:28
目前用起來正常的話就爽用惹
→ L4D3: 目前FTL都幾乎把使用者資料加密在儲存,FTL死了就沒救了
另外放太久是有機會死亡的,看要不要賭,FTL每次開機都會去檢查59F 12/14 20:29
只能說不能光依賴救援了(類似資料加密的也有SandForce主控)
推 cmcmisgod: 滿好奇 我電腦全年無休 m2何時會死
目前用美光的快一年63F 12/14 20:33
推 balapong: 有SSD主控比Nand Flash先掛的相關研究文章嗎?65F 12/14 20:34
推 wolflsi: 電子的東西蠻難說的66F 12/14 20:36
有點迷迷der
→ wetor: 無腦MX500激穩67F 12/14 20:37
推 delaluna: 主控比NAND先掛也是不知道哪裡來的都市傳說69F 12/14 20:39
→ dieorrun: 又不是都市傳說 NAND要寫到壞是一步一步來的啊
突然暴斃壞的當然大部分是主控70F 12/14 20:41
→ delaluna: 八成是NAND還沒寫到額定TBW就掛的 便推論是主控的問題72F 12/14 20:42
→ balapong: 常看到SSD掛掉主因大多是主控之類的說法..74F 12/14 20:42
推 AreLies: 主控比較早掛是早期主控還不成熟75F 12/14 20:42
→ delaluna: "當然"? big claim...76F 12/14 20:42
只能說很難了解SSD故障的根源,看PC-3000 SSD示範影片是邏輯方面出錯有辦法撈
其它專業救援的up主則是PCB受損或是主控/顆粒空焊的案例
→ AreLies: 另外主控也是SSD的主要熱源77F 12/14 20:43
→ delaluna: 主控掛掉的定義是甚麼? CMOS晶片掛掉 還是韌體bug79F 12/14 20:43
→ delaluna: 導致寫入NAND資料corruption 還是電力不穩?81F 12/14 20:44
→ AreLies: 早期SSD的韌體其實滿爛的XD82F 12/14 20:44
→ delaluna: "大部分": another big claim83F 12/14 20:44
→ dieorrun: 不然換個說法通常不是NAND壞掉 這樣有沒有比較爽84F 12/14 20:45
→ delaluna: 主控掛掉本身是一種很籠統的說法85F 12/14 20:45
→ AreLies: 不過那個時候也滿多垃圾顆粒的
尤其是非顆粒廠 連比較大的廠顆粒都很迷86F 12/14 20:45
→ yaxo50: 簡單來說資料多備份才是王道88F 12/14 21:03
→ AreLies: 像是過去OCZ會倒 就是SSD發展早期
非顆粒廠 不一定有些檢查顆粒的能力
加上供不應求 就被顆粒廠或封裝廠
倒一堆垃圾顆粒 那結果就是非常糟糕的顆粒
被廠商拿去做SSD 主控韌體又不成熟的年代
自然就掛一堆SSD
之後被東芝收購 有顆粒來源的OCZ
就成長不少 尤其那超好的保固又繼續沿用
只是之後東芝退出零售次市場 一起把OCZ帶走
當然本身就沒打算檢查的不肖業者也是滿多的
各式各樣的顆粒都有 連EOL的顆粒都生的出來
然後號稱原廠顆粒 拿出來繼續賣
某家戰車牌算是一個例子 當然最後還是掰了
不過現在類似的東西還是多少有
尤其中國那邊還是很多 繼續搞這招89F 12/14 21:03
提到OCZ,退出台灣市場真的好可惜呀(後面略
推 Kowdan: 反正都多備份吧,我自己現在SN750 550各一顆,便宜好用104F 12/14 21:33
推 hentai1989: 備份也是拿傳統硬碟,SSD也不是放cold data用的orz106F 12/14 21:38
推 as6633208: hdd除非你買十幾個做raid 1,不然光用hdd也稱不上安全,資料要安全,異地備份才是重點,跟用ssd還是hdd無關109F 12/14 22:50
一開始總想著有備份總比沒備份好,但要是達到異地備援就更上一層樓,更全面了
推 winiel559: 顆粒本來就會出錯 要靠主控的ECC來修正 那當ECC修不回來的時候算主控壞還顆粒壞?
關機時FTL存在顆粒,FTL crash是主控壞還是顆粒壞?112F 12/14 22:52
這是個不錯的問題,因為以前也有美光M4通電大法,正是針對FTL出錯的補救
→ winiel559: 主控比顆粒容易壞實在是蠻奇怪的說法115F 12/14 22:54
http://www.pceva.com.cn/thread-43988-1-1.html
其實八年前認為主控不易故障,所以現在有這說法就比較迷
推 soem: 「應該拿救援的錢投資備份設備」推推117F 12/14 23:58
→ ang728: 其實SSD要活得好好的關鍵其實就是正常使用118F 12/15 00:05
正常使用,不要亂弄有的沒的就對了
推 notinservice: 辛苦了 但保存期52週還真是不太夠長 現在大學畢業突然想到拿起高中用的舊筆電所有資料都還在
資料用ssd的話沒注意放著幾年過去就全沒了119F 12/15 00:46
咕嚕靈波刷起來
推 waiter337: 其實硬碟救援真正最嚴重的問題是這樣
個人沒重要的資料 根本不會救
有重要的資料 通常是跟賺錢有關的 公司 工作 工期那麼考慮救援方案的人 就得承受超級長沒有硬碟資料的營業損失 有些可能還好 有的公司沒資料 一天損失幾十萬
或者一個訂單就飛了 一個客戶不爽就沒了123F 12/15 01:11
補充和修改內文用詞
救援所耗費的時間確實也是得考量到(看凌X的流程其實也沒想像中久?)
※ 編輯: Cubelia (118.171.124.20 臺灣), 12/15/2020 02:3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