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標題 [開箱] 背插大海景 Thermaltake曜越 View 290 TG
時間 Sun Sep 14 23:14:35 2025


https://i.imgur.com/vWDFGqS.png
[圖]

打給厚

面對目前的消費市場,各家機殼場無不紛紛的往海景房市場靠攏

沒辦法,誰叫海景房展現硬體樣貌的能力硬是比傳統塔式機殼還強

外加風道的走向通常都會比塔式還順

所以目前中高階機殼有不少都被海景房給制約了

最近遇到找我咨詢組裝電腦的十個內有八個都說要組海景房

沒辦法,真實的海景房買不起好歹也組個海景房機殼



離題太多了

今天要組裝的機殼為Thermaltake曜越科技最近新上市的海景房機殼

型號為:View 290 TG ARGB

View(光透)系列一直以來都以大面積的玻璃透側作為賣點

主打的特點就是看得清看得透看得徹底

外加機殼可支援背插主板,若有背插需求也可勝任



按照慣例先來看一下它的SPEC吧!!



主板支援:ITX、mATX、ATX(除了ITX皆支援背插)

背插支援:ASUS BTF系列、MSI PROJECT ZERO系列、GIGABYTE PROJECT STEALTH系列

塔散支援:180mm

水冷支援:上360/280水冷、側邊240水冷

顯卡支援:最高455mm

風扇支援:側120*2、上120*3/140*2、電源蓋上方120*3、後140*1/120*1

風扇預裝:側邊預裝2個反向ARGB扇、後預裝1個正向ARGB風扇

硬碟支援:2.5/3.5*2

電供支援:標準ATX電源



https://i.imgur.com/CLqXMPZ.jpg
[圖]

https://i.imgur.com/VDBZcfI.jpg
[圖]

此次開箱的View 290 TG ARGB為黑色版本

目前只有原價屋獨家販售


https://i.imgur.com/JYTowZW.jpg
[圖]

https://i.imgur.com/CpSdBrQ.jpg
[圖]

https://i.imgur.com/kfEszpe.jpg
[圖]

說明書有提到安裝需知

這邊能看到本身就支援顯卡直立(PCIE延長線另購)


https://i.imgur.com/h1pdwjJ.jpg
[圖]

本體拿出來,前方及側邊的透側為分開式的

某些人會嫌說中間有一條線不好看

但根據我的經驗,要作成一體式曲面會不好拆

但就看人囉,好組裝選兩段式,要美觀就選擇一體式曲面


https://i.imgur.com/j1rok2R.jpg
[圖]

無A柱海景房,從前方可以直接望透機殼內部


https://i.imgur.com/zTcby3v.jpg
[圖]

機殼前方下緣有 Thermaltake廠標


https://i.imgur.com/NPWLzBt.jpg
[圖]

背部有作側邊進風開口

其他地方漆面平整無起泡


https://i.imgur.com/uH780ZQ.jpg
[圖]

標準七槽PCIE的ATX機殼

其實光看機殼屁股會以為它是一般塔式機殼

作這種電供下置的好處就是機殼會瘦一點

但變成下方的進氣會受到一點點影響(被電供阻擋)

紅圈處為PCIE槽固定螺絲,卸下後可以把PCIE槽改成直立



https://i.imgur.com/ixwTAYX.jpg
[圖]

https://i.imgur.com/xLTIjMG.jpg
[圖]

頂端有磁吸式濾網可方便拆下清潔

I/O部份左至右分別為開關、RESET、耳機、麥克風、雙USB 3.0以及一個TYPE-C


https://i.imgur.com/3euZTXL.jpg
[圖]

機殼下方一樣是磁吸式防塵網

四個增高腳都有作減震橡膠設計


https://i.imgur.com/LEaUYa5.jpg
[圖]

側板的開啟都是直接扳開即可

單純用球型卡榫固定而已


https://i.imgur.com/Y3JBjvJ.jpg
[圖]

主板位置有把背插口開好開滿

綠色框為mATX專屬的背插開口


https://i.imgur.com/xaasVD2.jpg
[圖]

https://i.imgur.com/TeAm7cg.jpg
[圖]

內建風扇,側邊兩顆以及後方一顆

側邊進風扇為反向風扇,後方為一般正向扇

皆為ARGB風扇,本身為DC 3Pin調速

並以事先串接好


https://i.imgur.com/IonAVxL.jpg
[圖]

側邊穿線口的位置很接近側邊風扇

所以無法安裝E-ATX的主機板


https://i.imgur.com/9HidAc9.jpg
[圖]

頂端可安裝120*3/140*2風扇


https://i.imgur.com/DOzdg6k.jpg
[圖]

電源上方可再安裝120*3風扇

和競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就算安裝了這些風扇

也不會擋到顯卡電供線的過線圈(紅框處)


https://i.imgur.com/3TYcGli.jpg
[圖]

和往常的曜越一樣,配件就很簡單

螺絲、束帶及魔鬼氈


https://i.imgur.com/uBY4PWA.jpg
[圖]

背部打開後可以看到風扇的線接在一起

但偏亂,會建議組裝時必須再理一次線


https://i.imgur.com/3qKTNIs.jpg
[圖]

https://i.imgur.com/VzkzB6t.jpg
[圖]

https://i.imgur.com/DHsn0y0.jpg
[圖]

機殼本身I/O齊全

有著2025年必備的F_PANEL我就先給它打90分了

這邊可看到風扇線是用3pin DC調速,ARGB則是5V 3pin


https://i.imgur.com/EWKbM58.jpg
[圖]

電供位有25公分,扣除掉走線的需求可以安裝22公分的大電供沒問題

如果還有更巨的電供就必須把硬碟架給拆掉才裝得下

這邊也可以看到硬碟架本身有兩個固定位

可以視情況作微調

但如果說沒有裝任何傳統硬碟的話,可以直接移除

以便增加下方的通風度


https://i.imgur.com/apPYIP3.jpg
[圖]

硬碟架本身的抽屜以及上方都可以安裝2.5/3.5吋硬碟


外觀看得差不多了

就來進行組裝環節

此次搭配的硬體LIST如下

CPU:14900K Feat. Ryujin III Extreme

M B:Z790 HERO BTF

RAM:ACER Predator Vesta2 DDR5-6400

VGA:ROG ASTRAL 5090 BTF

PSU:FSP MEGA Ti 1350W

https://i.imgur.com/AtE1DQM.jpg
[圖]

背插主機板安裝需注意背面針腳不要敲到

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把針腳弄歪了


https://i.imgur.com/KRFiLvk.jpg
[圖]

此次搭配的水冷為龍神3EXT版

但為了風扇統一性換成360連體風扇(和下方搭配)


https://i.imgur.com/ROVKu2h.jpg
[圖]

安裝下方進氣扇,自從有了這種連體風扇我螺絲可以少鎖好幾顆覺得開心


https://i.imgur.com/z8jP8hV.jpg
[圖]

背部用87整線工法稍稍的理了一下線


https://i.imgur.com/hKGCPqh.jpg
[圖]

除了顯卡之外的部件都已安裝好了


https://i.imgur.com/kYqXUWL.jpg
[圖]

https://i.imgur.com/qxqe3bI.jpg
[圖]

請出鎮山之寶,ASTRAL 5090 BTF

供電靠特殊針腳(須主板支援)


https://i.imgur.com/GKx87pL.jpg
[圖]

安裝顯卡前


https://i.imgur.com/rE1p77E.jpg
[圖]

安裝顯卡後


https://i.imgur.com/vOv5mSm.jpg
[圖]

整體安裝完,覺得此次應該把水冷換成龍王4短管版本會更好看

但因為錢包君抗議了只能作罷


https://i.imgur.com/zJjpskr.jpg
[圖]

https://i.imgur.com/b4pBAVd.jpg
[圖]

https://i.imgur.com/l9BWtwe.jpg
[圖]

https://i.imgur.com/spe6PeU.jpg
[圖]

彩虹燈效


https://i.imgur.com/TgYgcpo.jpg
[圖]

https://i.imgur.com/uCDxA2k.jpg
[圖]

https://i.imgur.com/1iffCWk.jpg
[圖]

https://i.imgur.com/jvFe58n.jpg
[圖]

紫霞燈效


https://i.imgur.com/2OL2asS.jpg
[圖]

https://i.imgur.com/kQILOxF.jpg
[圖]

https://i.imgur.com/8RYPbnt.jpg
[圖]

https://i.imgur.com/zOwoyqI.jpg
[圖]

白光燈效


https://i.imgur.com/XVXip9a.jpg
[圖]

https://i.imgur.com/w1IxKQT.jpg
[圖]

https://i.imgur.com/SdcpfiM.jpg
[圖]

https://i.imgur.com/dvM04eQ.jpg
[圖]

紅光燈效


https://i.imgur.com/rRwQ3Ms.jpg
[圖]

最後用電源及硬碟指示燈結束此次的開箱


<總結>

View 290 TG承襲了過往光透系列,能大面積的看到部件的發光

此次用曲面透側提供了270° 的通透感

而且無A柱讓安裝各個部件都十分輕鬆,完全沒有卡手的感覺

全機最高能裝9顆風扇,算是對於通風有追求的話也是能滿足需求的



當然我是覺得有一些地方可以更好

例如側邊因為高度的限制以及電源倉的限制變成只能裝120*2風扇或是一個240水冷

假如能再往下方多個幾公分就可以變成裝得下360風扇了

因為側邊只有120*2風扇的話,上下都有縫隙覺得有點空空的

另外內建風扇的線材要美觀的話得再花一番心思理一次

若可以一開始就提供風扇HUB我想會更省事了些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21.17 (臺灣)
※ 作者: hix020421680 2025-09-14 23:14:35
※ 文章代碼(AID): #1enjlTnl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57862877.A.C6F.html
negotiates: 推1F 140.116.190.128 台灣 09/14 23:45
EnosKP: 很少聽到海景房風道比塔式順的 側進還要轉彎2F 1.169.67.103 台灣 09/15 06:00
一般風扇力道不夠強的話你放側邊跟前面差別真的不大

海景房強的是下面的進風,有效讓顯卡的高廢熱不回流
DivineSX: 這種機殼沒有前風扇風道真的會順?4F 114.40.176.228 台灣 09/15 06:49
colorghost: 我第一次聽到海景房風道比傳統塔式直吹順的說法?5F 210.63.210.2 台灣 09/15 08:34
你可以試試看裝滿風扇的直塔機殼跟海景機殼,看哪個溫度低

前提是拿同價位的機殼,FD的TORRENT那咖是特化型不能拿來作通論比較
eddy13: 重新定義風道XD7F 114.137.86.166 台灣 09/15 09:19
※ 編輯: hix020421680 (220.135.221.17 臺灣), 09/15/2025 09:58:52
qoo350154: 海景的側風扇不是有實驗測過都打在玻璃上反而沒那麼順?8F 59.124.8.133 台灣 09/15 10:19
CCY1023: 推10F 111.83.140.107 台灣 09/15 11:05
commandoEX: 下方有電源艙和硬碟倉,下進風會比傳統前進風流暢蠻奇怪的11F 59.125.204.130 台灣 09/15 11:43
e22346845: 就我使用Nzxt H9 (10顆貓扇)跟 FD Meshify 3(原廠扇)的經驗是Meshify 3顯卡溫度比較低13F 114.137.47.63 台灣 09/15 12:13
mercuries2: 大海景房,只能裝兩顆硬碟...16F 49.217.193.239 台灣 09/15 12:46

--
作者 hix020421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