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PlayStation
作者 strike519 (噓我者 宅友也)
標題 Re: [情報] 超級機器人大戰Y宣傳影片公開
時間 Sat Mar 29 17:11:24 2025


時代問題

以前機戰cut-in超級少(尤其版權)

部分大招加入原作cut-in大家就爽得要死

現在經費問題(人力)大量使用cut-in(以前大概率兩者成本是顛倒)

又有人在說什麼割裂感

那你回去從alpha無印開始玩不就好啦

就算有玩過也早就忘光了吧不是?

最早被人嘴就是揮舞動輪劍的那傢伙

靜態ppt界的王者

參戰率極高

但是第一次上家機平台時大家還不是感動得要死

銷量就擺那邊

五年出一款    看一次少一次

你各位多多買全套dlc支持一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06.204 (臺灣)
※ 作者: strike519 2025-03-29 17:11:24
※ 文章代碼(AID): #1dvxa-bq (PlayStation)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743239486.A.974.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情報] 超級機器人大戰Y宣傳影片公開
03-29 17:11 strike519
xenon573: 同意+11F 03/29 17:16
pikatonn: 所謂的割裂感一部分是以前機戰演出有朝速度感為重點呈現,現在是改強調原作機體的動畫重現
另一部分是現在的演出風格其實是大受好評的電池人演出大量使用改出的風格2F 03/29 17:29
kinghtt: 有出續作就偷笑了...6F 03/29 17:35
youtoo: 真的喜歡系列就支持一下,不要像我創造球會等十幾年也只出手遊7F 03/29 17:35
pikatonn: 硬學電池人那種重現原作機體及效果作畫卻偷張數捨棄電池人同時有的順暢感就變這樣9F 03/29 17:36
kuroshizu21: 剛剛看到"以前大概率兩者(以下略)"這句時有點一頭霧11F 03/29 17:43
tw1019: 老實說已機戰賣出了套數~~這點省錢我免強能接受~~12F 03/29 17:44
kuroshizu21: 水有點看不太懂, 停了一下才看懂原來是說 "很高機率(13F 03/29 17:44
tw1019: 不要說像某寶可夢~~賣了上千萬套~~還省錢成那樣就好14F 03/29 17:44
kuroshizu21: 以下略)" XDDD 我從來都不是什麼支語警察, 但真的有體會到有時對岸用語混進來時理解上可能會打結的情形15F 03/29 17:45
feaze: 遇到不熟悉的詞彙都會這樣,倒也不全是中國用語的問題17F 03/29 17:51
kuroshizu21: 針對戰鬥動畫相關討論中板友所提及的一些看法, 本文原PO的S大看法是隨著時代變遷, 戰鬥動畫追加了大量cut-in讓製作成本增加吃掉很多有限經費所導致的, 並推論目前cut-in與一般戰鬥演出成本高低的佔比是互換的...關於這點, 或許並不盡然
to feaze大: F大推文所言甚是
或者說, S大的推論要成立的前提, 是機戰在戰鬥動畫製作的工法/工序上沒什麼變動, 才比較會成立
但現在機戰戰鬥畫面的製作, 工法上已經跟比較早年的系列作有了很大的不同, 像是導入了3D製作的工程等等的, 所以這兩者間的成本佔比消長的變化, 倒不一定18F 03/29 17:51
BJshow: 現在只要有出就買了 感覺這ip 快死了29F 03/29 18:11
kuroshizu21: 但如果以同樣水準, 長度相近, 運鏡相同且不帶cut-in30F 03/29 18:11
BJshow: 已經不挑參戰 畫面了 只希望劇本寫得好一點 不要像30一樣破碎31F 03/29 18:12
kuroshizu21: 的一般戰鬥動畫的話, 現在機戰所需要花的成本(包括製作人力等等的在內), 絕對會比以前來得低 (不考慮通膨等等其他變因的話 XDD)33F 03/29 18:12
ronga: 以前就是廉價演出 大家從不動變會動 看的也開心36F 03/29 18:31
longya: 以前也是覺得付錢當支持,玩一作少一作
但買了30後覺得…還是先等等37F 03/29 18:58
xBox1Pro: 有得買很讚了啦,洛克人死都不出12跟x939F 03/29 19:02
eva00ave: 等個屁40F 03/29 19:07
wally11: 同感41F 03/29 19:35
horsecar: 30真的…買首發唯一沒破台的機戰42F 03/29 19:39
max005: 其實比起畫面 我是希望劇情好點 像30連劇情都不太行 感覺大部分都是各自作品演各自的不像以前有融合感43F 03/29 20:07
cvs1234: 戰鬥動畫有割裂感是事實,買還是會買,批評也要照批,嫌貨才是買貨人45F 03/29 20:10
Dheroblood: 說真的 罵的很多都是玩漢化版 買的真的很少47F 03/29 20:21
moolover: 罵戰鬥畫面很正常啦,品質參差不齊,但人力不夠沒救48F 03/29 20:39
windfeather: 30在世界觀整合的用心,算是近代家機最好的
真的就是可惜要遷就新的自由分歧系統
反而導致劇情節奏很零碎49F 03/29 20:40
j3307002: 機戰30就是閃退太多玩不下去52F 03/29 21:01
goodga: 機戰30根本沒什麼閃退啊,你的是機王?53F 03/29 21:03
zxzxcv: 30就是垃圾,自動更是垃圾中的垃圾54F 03/29 21:06
sages: 重製以前的作品,我願意買單55F 03/29 21:11
max005: 30世界觀真的不錯 但主線整個劇情演起來就是沒啥感覺56F 03/29 21:26
OGoTTe: OG難產,V開始割裂嚴重所以我X開始就觀望到現在都沒買了,該消失就讓它消失了57F 03/29 21:35
kuroshizu21: 嫌貨的確才是買貨人, 就是因為要買會買才會嫌 XDDD我自己也是公開資訊可以訂後就訂了超限定版(遠目59F 03/29 21:40
OGoTTe: 每次都說且買且珍惜,但一直只靠情懷喂大便這我不行61F 03/29 21:45
Tiyara: 我還是買了二手WS去玩COMPACT啊,他炒冷飯我也買單啊62F 03/29 22:08
windcasper: 問題應該是炒冷飯願意買單的人不多63F 03/29 23:27
kaizea: 不求你回到顛峰 但你也不能越做越混吧,30銷量記得不差了結果新作第一個PV看了真是無語,偷張數偷到臉都不要了64F 03/29 23:39
c1089: 266F 03/29 23:48
chanollili: 有出就偷笑+167F 03/30 00:45
KaZeHuNter: 看起來還是一樣無聊的玩法68F 03/30 01:38
yankae: 30我覺得超好玩的啊!
而且跟以往比起來難度降低玩起來比較輕鬆69F 03/30 01:42
xBox1Pro: 我希望難度高一點,不用到F,但至少困難難一點71F 03/30 02:46
jueda: 30的話,其實缺少的是官方建議順序,你讓玩家随便選就會有劇情破碎問題,跳來跳去不連續72F 03/30 04:09
piliamdamd: 還在難度喔 機戰從25年前的阿法開始 就是智障難度了把見切Lv9加回來 讓你命中100%神威掌無效化會好玩嗎?74F 03/30 06:15
RGZ91B: https://youtu.be/ZdJGCOLRRJU?si=JYrdhczENG7hvX_U
機戰F小兵的斬切可是很猛的76F 03/30 06:50
b1924019: 我在上班 下班回家跟本就不想在用腦玩遊戲 我也覺
得現在機戰都可以讓人選難度 可以輕鬆的玩真真的不
78F 03/30 06:52
RGZ91B: 國中玩過第三次跟F 現在叫我玩那種難度還真的不想再碰81F 03/30 06:56
phix: 大招不要再一堆飛彈機槍了 大招就是大招 不需要連段82F 03/30 08:22
briankch: 創造球會..好懷念的名字QQ 不可能再有主機版了吧83F 03/30 08:30
l6321899: 劇情弄得好當然會支持,但就是這個要求他們很難達到84F 03/30 08:45
ronga: 要連段可以啊  但那些資源會影響小招
比方說實彈類武器 小招將該類武器用完 大招連段就不能用85F 03/30 09:33
yunjay1220: 阿法開始就智障難度了,戰鬥動畫跟原創機可以做
好一點嗎?87F 03/30 09:52
XXV0: 30的問題也不只是難度 是關卡設定都懶的作 9成都複製貼上89F 03/30 10:02
ronga: 30手遊感很重,想要讓玩家impact自由選擇關卡,但又懶得寫多種劇本,以至於劇情割裂感很重。90F 03/30 10:03
FuNnYw: 真鐵粉就是含淚支持,且玩且珍惜。只希望多點OG角色92F 03/30 10:40
ailio: 可以給我魔裝機神的腳色嗎 (跪求93F 03/30 11:03
windfeather: 不是啊,現在機戰不都直接給你選難度了嗎?
舊機戰像是F那種,那根本就只是單純平衡性很差
大多數的玩家根本不會想再碰那種
連第二次OG都已經有人嫌不夠舒服了
VXT30那種精神可以隨時使用,看似簡單無腦過頭
反而才是普遍玩家想要的94F 03/30 11:17

--
作者 strike51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