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kateshare ()標題 [討論] 台灣跑步教練的受傷頻率太高了吧時間 Sun Mar 30 18:28:30 2025
前陣子有文章針對教練的跑步成績進行討論
先說我覺得教練自身的跑步成績好壞只是判斷他是不是一個成功教練的眾多原因之一
主要還是看他的教學
以及是否能提供給受眾價值
但從去年開始
有在追隨的幾個跑步YT
陸續都有受傷的問題
光頭/小飛俠/你的教練
我 覺 得 這 是 很 糟 的 錯 誤 示 範
跑再厲害
但如果自詡為跑步教練/YT
應該是要傳遞正確的跑步知識與態度吧?
不充分的準備
不合理的配速
為了生意/學員 勉強自己
這樣傳遞出去的跑步經驗是否大打折扣?
再來一隻手指頭指著別人還有四隻指著自己
這些跑步KOL 會這樣做
是否也反映了自身跑步文化的不成熟
我也是得反省自己
相比英語系的YT 很少看到他們有受傷的問題
最後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還是有很穩健低調的跑步YT
不停腳 睿睿 豹大王 黑影兒 愛迪生老酥等等
會想討論也是因為看到幾大跑步頻道
都傳出傷病問題
提醒自己重新檢視自己的訓練策略
然後
如果受傷了 是自己要檢討的課題
不是比賽跑步好的理由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93.169 (臺灣)
※ 作者: skateshare 2025-03-30 18:28:30
※ 文章代碼(AID): #1dwHpGdR (Road_Runn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743330512.A.9DB.html
※ 同主題文章:
[討論] 台灣跑步教練的受傷頻率太高了吧
03-30 18:28 skateshare
→ qwerty110: 每個人有各個考量吧 要是你的教練一直受傷 的確會有
學員會覺得"那我跟你學是不是也會" 這是教練自已承擔瞜1F 03/30 18:52
推 sn245763: 疲勞度管理一直是台灣人最缺乏的運動知識,也從未看過跑步教練著重在這一塊。
不管練得再猛、再強,只要受傷,之前練的全部歸零,但還是一群人樂此不疲,傻傻向前衝。3F 03/30 18:53
推 zxcv3690: 每個都是運動員當然都受傷,這是正常的吧7F 03/30 18:58
推 yangwayne: 這些頻道全都有看,覺得樓主分開的YT剛好是年齡的分界線XD除了愛迪生老酥以外,主要就像一樓說的觀感自己承擔,不過教練們的疲勞管理確實得好好正視8F 03/30 19:16
推 dbalruke: 對跑步受傷和訓練強度有興趣的人,可以看 市民跑者之王這本書,裡面一開始就有提到日本長跑選手反覆受傷的困境,並強調一週只需要2次質量訓練即可(但因為各種意外無法完成訓練,就是你的問題,意思就是說,剩下5天的任務,就是拿來確保這2次訓練能完成)13F 03/30 19:58
→ smallGGgirl: 疲勞監控沒這麼容易,雖然現在運科越來越好,但疲勞監控主要還是在訓練部分,那些教練不像運動員,可以有比較規律良好作息(甚至有聽過半夜還要回學員訊息),對於疲勞和訓練無法有效管理,受傷的機率本來就會提升,再來就是運動到了競技的部分,追求成績本來就不健康,受傷很正常18F 03/30 20:05
推 jyunwei: 有些教練甚至是有傷才退下來的,多多少少吧24F 03/30 20:11
→ GoalBased: 覺得不好 都看不就好了
*別看不就好了25F 03/30 20:54
推 atlaswhz: 異業合作物理治療,再拍個十集復健片27F 03/30 20:54
→ GoalBased: 好像有看過一個統計,一年內受傷的人數超過50%28F 03/30 20:57
推 kaihon: 27樓XD30F 03/30 21:57
推 jjrdk: 科班選手傷也是科班的 台灣體育班的悲哀32F 03/30 23:02
推 tinysun: 你怎麼沒說kobe33F 03/30 23:04
推 yur: 不受傷太難了吧34F 03/30 23:17
推 yofa: 他們靠這吃飯的跟我們這種跑身體健康的不同,沒有人不會受傷的,受傷不是件壞事,自己的身體是最好的教練,搞不好受傷之後反而更能領悟怎麼調整。反正傷又不是不會好,自己受過傷也能把這經驗帶給學員,連職棒球員每個身上多少都有帶傷35F 03/31 00:49
→ linahou: 偶爾就是會來點奇文XD39F 03/31 01:30
推 an123456781: 我也覺得受傷是很好的課題 也可以把收傷的經驗
恢復的經驗 傳授給學員
運動員多多少少都是和傷痛共處40F 03/31 01:33
推 jj840917: ??? 就是認真訓練才容易受傷吧,怎麼好像講得他們是很菜所以容易受傷...43F 03/31 02:24
推 filet: 只有跑健康的人才很難受傷,當你有課表要吃的時候.很難45F 03/31 06:13
→ MuMuH: 頗不認同這樣的說法。46F 03/31 06:34
推 CNTsai: 黑影兒應該不是跑身體健康47F 03/31 06:49
推 sn245763: 如果認真訓練吃課表就會受傷,那科學化訓練本質上就是個偽命題。48F 03/31 07:51
推 mmppeegg: 拍太多跑步影片所以受傷,選我正解
13樓講的跟我的想法超像50F 03/31 07:52
→ MuMuH: 一樣只能->, sn大你只能說科學化訓練未能涵蓋所有受傷因素而非偽命題,跑版跑友常會說秋萬森,但有沒有先天就不容易52F 03/31 08:10
推 sxi: 所以當教練後建議不要再跑步了,以免影響學員心態54F 03/31 08:13
推 sn245763: 論疲勞度監控,現在人人一支萬元起跳的高階跑錶,不管是跑步前提供的智能課錶、跑步中的動態數據,以及運動後的HRV及睡眠監測,這些洋洋灑灑的功能,如果沒辦法協助跑者即時掌握生理動態,導致練太兇或是休息不夠而導致受傷,或許大家手上的高階跑錶都買了個寂寞。55F 03/31 08:13
→ MuMuH: "受傷"的秋萬森呢?諸多研究顯示是有的。
以認真訓練的選手來說,始終踩在一個危險的線上,本就有高的受傷機率,如果你拿肯亞的選手來做比較,那比例高到嚇人我並不認為原po所提幾個容易受傷的A群,本身是"很 糟 的 錯 誤 示 範",因為受傷的因素牽涉太多,這也是直到現在運科仍然試著提出新的模型的原因,相反地,如果跑步教練所提供的經驗/知識以及關心自己的學員狀況,那麼教練的容易受傷或是成績多少,我一點都不在意。60F 03/31 08:14
→ PF30: 呃,怎麼問了一個看起來不像在運動的人會問的問題68F 03/31 08:47
推 wingmanchen: 專業運動員總是跟傷痛為伍吧,只是你沒去特別注意
對岸bili有頻道拍馬拉松選手去非洲訓練的過程
就有拍一個專業選手被傷病困擾折磨的心路歷程
去德國跑馬拉松跑得不好的無奈跟放著家裡妻小一個人心很苦很累之類的~上面講的黑影兒也有分享受傷的
經驗,並不是沒受傷的~
總歸一句,你沒看到並不代表沒有,搞不好只是人家沒說出來他受傷而已70F 03/31 09:36
推 justdoit: 練成績本來就會超出人體極限啊,想健康就跑健康就好
職業運動員有運動傷害的應該比沒有的多很多78F 03/31 09:51
推 Ragnarok: 不要說科班或專業運動員了,周遭有在追求成績的跑者如BQ或sub3的,沒一個身體不帶點傷痛。怎麼學習與傷痛共存調適也是個課題80F 03/31 11:16
→ loserloser: 也不是台灣人啊 一堆運動都有練到受傷的 長跑也很多啊83F 03/31 1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