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belikelin (一一)標題 [新聞] 月入4萬店員,33歲前退休時間 Wed Aug 5 22:15:17 2020
1.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708435
2.原文內容:
一個便利商店店員、電話客服,33歲就開始了退休生活。他不是少數,而是席捲全球的FI
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一族,這群FIRE世代反映出什麼樣的社會轉變?
陳韋廷今年33歲,剛退休不到半年,而他接下來的計劃,不是環遊世界、跑車盛宴,而是
去醫院結紮。
月入4萬的便利商店店員、電話客服,可以33歲退休?FIRE熱潮吹進台灣。
陳韋廷靠投資獲益就能維持日常開銷,不到40歲就退休。像他這樣的人,正是近年興起
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一個便利商店店員、電話客服,33歲就開始了退休生活。他不是少數,而是席捲全球的FI
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一族,這群FIRE世代反映出什麼樣的社會轉變?
陳韋廷今年33歲,剛退休不到半年,而他接下來的計劃,不是環遊世界、跑車盛宴,而是
去醫院結紮。
「我不像一般男生想當主管,慢慢往上爬,我想盡快存錢,夠用就不要工作了,」一身運
動衣衫,談吐緩慢溫和,陳韋廷看起來就像跟同事相約週末打球的工程師。但光靠穩健投
資,他已達到多數人豔羨的財富自由。
像陳韋廷這樣,靠投資獲益就能維持日常開銷,不到40歲就退休的人,自稱是FIRE(Fina
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族。
FIRE運動已是全球現象,2018年起吸引《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紛紛報導。這個運
動的目標,就是先計算個人年支出金額,再透過樽節開支,存下個人年支出的25倍後,即
可離開正職工作,靠穩健投資的4%收益生活。
在美國,不少FIRE施行者是工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厭倦工作,不冀求大富大貴,卻嚮往
自由人生。美國FIRE社群相當蓬勃,網路論壇Reddit還有專版討論。
FIRE運動近年也進入台灣,前外資證券分析師楊應超出版的FIRE專書,常據暢銷書排行榜
。日前訂閱破50萬的YouTuber柴鼠兄弟也自稱是FIRE的倡導者,出書3個月就賣破3萬本。
「財務自由」神話,正以一種更樸實、更精算的方式重新席捲而來。
月入4萬,要怎麼33歲退休?
沒有創業成功的燦爛故事,也沒有富可敵國的家族背景,陳韋廷33歲退休,靠的是工作10
年、投資股票的股息。他物慾不高,年輕人喜歡的唱歌、夜生活一概不碰,手提袋即使內
裡破損,也繼續用。
陳韋廷出身三峽,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還先背了40萬學貸,當過便利商店店員,接著
在北市府與電信業擔任客服,回答用戶千篇一律的問題,做著再平凡不過、月薪3~5萬的
工作。
他存了10萬元後,開始自修理財,2016年首次開證券戶,鎖定穩定、便宜、持續10年以上
發放股息的金融股及ETF,他身邊只留約30萬的緊急週轉現金,其餘都投入股市。
2018年,陳韋廷的資產,便從100多萬,成長到了400萬。到了今年,即使遇到疫情,仍成
長到600多萬。陳韋廷掐指一算,已能月領股息3萬,自己每月開銷2萬,剩下1萬還可以進
入股市投資,可以退休了。
他不打算生養下一代,退休前就計畫結紮,「如果有小孩,我可能要工作到65歲。」
至於不少人認為退休必備的保險、房子,陳韋廷保了實支實付的醫療險、汽車險,8年前
也早在大溪買了間房,20多坪,不到200萬元,他付了頭期款50萬後,便將房子出租給在
附近國小任職的老師,房貸房租剛好打平,如今房貸早已繳清,包袱款款,開始退休生活
。
怎麼覺得這樣就夠?「我覺得是大多數人(退休)標準太高,」陳韋廷表示,身邊很多人
認為,要退休至少得月入8萬。但陳韋廷務實分析,如果月薪只有3萬,退休要8萬,怎麼
算都不可能達到標準。
史上最長牛市、最慢薪資成長,造就FIRE運動。
FIRE為什麼成為社會潮流?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宗榮分析,90年代後,美國社會越來越「金融化」,
比起員工福利,企業更在乎股價、財報、短期獲利,貧富差距更為拉大,辛苦去公司上班
,工資卻不見得比投資所得高,因此越來越多民眾認為,工作不一定要做到老。
另外,過去11年,美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長的牛市。FIRE族靠投資收益生活,比起來跟辛
苦上班差異不大。
「這是很大的世代差異,」李宗榮表示,相較於經歷過台灣經濟起飛,從工作上獲得安全
感及生命意義的四年級生,現在的年輕人,工作一輩子,卻難以買房、結婚,因此服膺起
類似「斷捨離」的生活哲學。
「很多年輕人覺得既然前景不看好,那我就要求自己過一個很簡單的人生,也不要進去職
場裡白忙一場,」李宗榮指出。
斷捨離,比升遷更實際
財富自由概念並非新鮮事。但李宗榮比較,台灣90年代歷經股票狂潮,當年不少人離職,
專心投資,投資方法是聽信明牌、內線,有投機心態。
如今不少投資人更加穩健、務實,在電視、YouTuber等理財資訊充分的時代,懂得自己做
功課。「民眾經濟安全感降低,不再信賴年金、退休制度提供完整保障,」他認為。除了
有FIRE族對股利、投報率的精打細算,陳韋廷對生活品質的成本也自有一套標準。在電信
業時,不少同事積極工作,爭取考績,「我都覺得中間就好了,因為只差年終3、4萬,可
是你要一年都很不開心,就為那幾萬塊。」
陳韋廷說,早點退休後,以往有偏頭痛,嚴重時甚至痛到會吐,怎麼查都查不出原因;退
休後,偏頭痛便明顯改善了。
他的父親是外科醫師,母親在工廠當會計,父親收入高,卻不善理財,賺到錢拿去買玉石
,還在老家附近空屋養了一室蘭花。父親過世時,他去國稅局調財產,發現父親還有負債
。很早就重視理財的陳韋廷生活雖然簡單,卻在理財中找到樂趣。
年輕人可以學陳韋廷嗎?
財管專家:絕大部分人不能
上海商銀財富管理部協理仲向榮直率地說:「絕大部份人不能走這條路。」
他認為,陳韋廷的資產4年從100多萬,變成600多萬,有此投資能力的人「一百個人裡大
概就兩三個。」他也提醒,以現代男性餘命約80歲來看,月入3萬的生活水平,50年後,
因為通膨,可能要5萬以上才能維持。
在保險部分,仲向榮提醒,像陳韋廷選擇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常仍有額度上限,且醫療
費用也有通膨問題,現在住一天2000元的病房,50年後可能住一天要5000元。
仲向榮也提醒,即使靠領股息,若股價下降,股息也會跟著按比例縮水,因此資產配置一
定要做好產業、金融商品種類、地區的分散。不然一個空頭來,就全軍覆沒,「一定要抓
緩衝區,如果希望支出有100塊,準備要提高到250塊。」
李宗榮也分享,職場的特色是,年輕時工作疲倦,安全感低落,且挫折不斷,「但累積的
東西會越來越有價值」。在職場,一旦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有被賦予更大責任、做更好工
作的機會,屆時「可以看到的人生會很不一樣。」
社會學家:職場有退休看不見的風景
但他也強調,如今職場環境差、機會少,能理解年輕人想提早退休,「可是這是每個人要
面對的:當你走這條路時,另一條就看不到,但不見得走這條路就不對。」
陳韋廷一年前在股票社團交了個女友,對方也是靠投資生活,「賺得比我還多,」但後來
女友耐不住無聊,跑去上班,兩人時間兜不攏,聚少離多,日前戀情破局。
陳韋廷個性體貼,不喜歡勉強別人。面對中老年可能的風險,他表示,他不會規劃太遠的
事,畢竟世界變化實在太快,過早規畫,「就像在海浪能拍打到的地方築沙堡。」他打算
4、50歲時,再依當時情勢,調整規劃。
FIRE會不會成為年輕世代的生活法則,或只是一時熱潮,也還待觀察。
3.心得/評論:
兩年存一百萬,四年從一百萬翻倍到六百萬?
是神人還是我們太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9.18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VAhxtOJ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96636919.A.613.html
※ 編輯: belikelin (101.10.29.185 臺灣), 08/05/2020 22:16:33
※ 編輯: belikelin (101.10.29.185 臺灣), 08/05/2020 22:19:25
→ IBIZA: 這個是版友吧1F 08/05 22:17
噓 SkyShih: 預計36歲出來找工作,然後發現沒工作機會2F 08/05 22:17
→ Atwo: 我就爛3F 08/05 22:17
推 f204137: 這位之前討論滿多次了 是PTT版友啊4F 08/05 22:17
推 mOoOm: 為何不再堅持8年 變成一億多退休不香嗎?5F 08/05 22:17
→ f204137: [新聞] 【心內話】33歲退休去結紮6F 08/05 22:18
→ mOoOm: 對 好像是板上的7F 08/05 22:18
→ dil79975: 恩 難怪似曾相似 物慾不高身體顧好不生大病的話OK9F 08/05 22:18
推 jc761128: 2016到2018 100變400你跟我說買金融股?10F 08/05 22:19
推 sq23123: 這種通常實際要再打個折11F 08/05 22:19
→ BHooo: 一堆年輕退休文..12F 08/05 22:19
推 spr999: 2016存了10萬 現在有600萬?13F 08/05 22:19
→ BHooo: 兩年存一百不難 難的是翻倍15F 08/05 22:20
推 Meerz: 嘻嘻,這樣就退休,膽子真大XD16F 08/05 22:21
推 cocopupu: 買中裕 2016 -2018 滿符合的19F 08/05 22:21
推 eknbz: 高手20F 08/05 22:21
噓 Akromas: 當股市進入「北風北」的階段,就會出現很多這類的文22F 08/05 22:21
推 on32: 我猜他買房子應該有拿去借貸錢出來投資
很多存骨 故事都是有資金進去沒講23F 08/05 22:21
推 speady: 變6倍的股票股息可以發這麼高,真的有點怪25F 08/05 22:22
→ IBIZA: 他應該是2010開始存股存到2020, 不是2016開始的26F 08/05 22:22
→ on32: 很多沒提 所以寫起來就會覺得太神 唬爛27F 08/05 22:22
→ eknbz: 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100變400 大多是400變10028F 08/05 22:22
噓 kline: op29F 08/05 22:22
推 BHooo: 一年我也可以魔壓力存個5-60 難的是理財有方資產翻倍30F 08/05 22:22
→ Akromas: 媒體都只報發大財的.....32F 08/05 22:22
推 jc761128: 啟動資金怎麼來都說不清楚 是這類“存股文” 穩定收益文 的通病33F 08/05 22:23
→ IBIZA: 他是2010開始每個月定期定額買銀行股 買到2020, 600萬35F 08/05 22:23
推 rgo: 遇到股災不就得住公園。。。39F 08/05 22:23
推 abau614: 年報酬125%還需要工作?40F 08/05 22:24
→ IBIZA: 他之前有說三月的時候縮水好幾十萬
現在大概又回來了41F 08/05 22:24
推 on32: 之前這篇好像有看過45F 08/05 22:25
→ AN94: 在股版不都是想早點退休嗎47F 08/05 22:26
→ IBIZA: 他能退休最主要是他覺得自己物慾低 一個月兩萬就能48F 08/05 22:26
→ icedog122: 其實財富自由跟賺多少錢無關 跟你的慾望才有關...49F 08/05 22:26
推 eknbz: 不知道2020存到2030能不能複製他的績效 怕怕的51F 08/05 22:27
→ IBIZA: 過日子 所以股利有3萬他就退了 順便紮掉52F 08/05 22:27
→ eknbz: 覺得自己起步晚別人好多…53F 08/05 22:27
噓 orz8906: 我是不想住200萬的大溪房子拉 隨遇而安很好54F 08/05 22:28
→ orz8906: 養蘭花 買玉石 把拔很有錢QQQ56F 08/05 22:29
→ eknbz: 物欲這麼低,就算遇到一兩年景氣糟股利縮水,大不了找個22k工作或外送,可以餬口就好58F 08/05 22:30
推 inkjetdark: 滿厲害的, 說不一定他之後的平均月入更高~60F 08/05 22:31
推 MDM2: 今年一年就400變600!? 這投報存三小股??61F 08/05 22:31
推 penisman: 父親外科醫生,兒子超商店員
唉...62F 08/05 22:31
推 pantani: 四十五歲有三十倍比較穩一點點64F 08/05 22:31
推 Meerz: 現在看起來是很好很爽啦,阿不過一旦年紀有了,還是個孤家寡人,到時候...XD65F 08/05 22:32
→ IBIZA: 30倍...1.8億?67F 08/05 22:32
推 nproy: 父親外科醫師68F 08/05 22:32
推 sayauser: 一直工作就不會是孤家寡人嗎XD 真是搞笑70F 08/05 22:34
→ IBIZA: 他有女朋友啦 股友社認識的樣子73F 08/05 22:34
推 amin1019: 我覺得很厲害 鄉民是不是見不得別人好XD75F 08/05 2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