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標題 [新聞] 裕隆做60年沒成功…鴻海1.7兆電動車豪賭時間 Fri Mar 19 12:50:53 2021
裕隆做60年沒成功…鴻海1.7兆電動車豪賭,究竟勝算在哪裡?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indep/6003759
2021年3月18日 週四 上午9:00
撰文者:黃靖萱、侯良儒
2021.03.17
裕隆花了60年都難圓的夢想,這次,鴻海有機會達成嗎?
去年10月,鴻海首次舉辦科技日,聚焦談電動車,董事長劉揚偉首次喊出2025年電動車市
占率要達1成,市場半信半疑。但短短5個月,其股價大漲近6成、衝破120元。
它所成立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目前已集結國內外上千家科技、傳產業大軍,廣達的鼎
天、和碩的海華以及仁寶的安勤,都名列其中。
沒造過車的鴻海,要闖蕩動輒有百年歷史的汽車業?還計畫10月推出自有車型?
這場豪賭,為何大家覺得它有機會贏?
劉揚偉真能實踐郭台銘所說,股價要重回兩百元的夢想?為何這一役,將牽動台灣電動車
產業的發展?未來可否繼PC、手機,開啟白牌造車時代?我們遍訪MIH聯盟內外十多位業
者,透過層層追蹤、策略解析,帶你看一個後進者,從零到一、再造新局的修煉之路。
「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們最容易改變的時候!」蔚來汽車共同創辦人、MIH聯盟執行長鄭
顯聰接受商周專訪時說。
過去,汽車業成也引擎敗也引擎。裕隆的納智捷後遇發展瓶頸,關鍵,就在於難以解決引
擎的油耗問題。
當車子以電力發動,不再需要引擎時,進入門檻大幅降低了!
近幾年,鴻海陸續在中國購併多家和電池技術相關的公司。去年科技日上,他們就秀出6
大電池黑科技。
變革,也讓新客戶出現。當大家不用拚引擎後,新創車廠有機會進入戰場。中國3大造車
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初期都是與傳統車企合作,委外組裝。
但傳統替汽車代工的工廠如麥格納(Magna),不一定會承接這群新創訂單,因為他們各
有狀況。如,鴻海第一個客戶拜騰,它的第一款車型M-Byte,正力拚明年第一季要量產。
但該品牌卻也燒光4輪融資,還欠債累累,之前一度全面停工。
鴻海為何敢賭這麼大?沒有任何基本籌碼的它,又打算如何切入?
過去,傳統汽車廠如豐田與賓士、福斯等,都是一手設計汽車、開規格,培植自己的供應
鏈;鴻海想的是,集結各廠零組件,組成系統模組,有人攻自駕,另幾家組成底盤系統等
,開放給客戶挑選,也就是「公版」的概念。鄭顯聰指出,此平台能幫客戶完成80%基礎
工程,客戶只要專注在20%的差異化之處即可。
「這個公版可以極大化,大家就可把成本、開發時間省下來。」鄭顯聰說。
劉揚偉接受電視採訪時提到,在PC領域,最後是做平台的Wintel(微軟和英特爾)分得最
多利潤,手機時代則是蘋果及Google,「我們也應朝這方向走。」
它要拿做手機的邏輯跨域做汽車,賭的是誰願意當他的第一個客戶,而且還得把車做出來
。
鴻海現在手握的訂單,如拜騰是近乎倒閉的公司,美國新創Fisker則成立多年仍沒有交車
紀錄。「這些品牌看起來也賣不了幾輛,能達到規模經濟嗎?」一位客戶都是全球一線汽
車大廠的零組件大廠創辦人質疑。
但沒人敢輕忽這股電動車新勢力,以最具指標性的戰場中國為例,其電動車品牌已超過百
間,去年,包括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創電動車品牌的銷量已達13萬輛,約占中國電動車
市場13%。
倘若打入新創,下一步,鴻海就有機會鎖定如百度、共享平台滴滴出行等擁有自動駕駛技
術的軟體業者。
現在,電動車時代來臨,台灣供應鏈也迎來契機,劉揚偉認為,台灣的優勢在資通訊,最
大競爭力在半導體,「我們為什麼不善用這資源,創造更大價值?還要跑去(只)做代工
?」
只是,傳統車廠真會轉向?
目前,MIH聯盟不到兩季已有超過千名成員,鴻海的盤算是,要擾動這個由百年大廠占據
的戰場,「先有人,才有場」。
「(鴻海)要用這個平台聲勢,去說服車業的人,」MIC資深研究總監周維忠指出。
鴻海想藉台灣零組件商的勢,成員們也想靠鴻海造的場。如提供空中升級及遠端診斷技術
的科絡達,目前已切入中國東風、吉利等車廠,其想透過鴻海,再爭取如拜騰、Fisker等
客戶。「想找更多出海口,鴻海有這麼多資源,若連它都做不起來,我想國內沒什麼人能
再繼續造車,」科絡達執行長吳柏儀說。
過去,鴻海擅長的是垂直整合,現在攻電動車,改由建立聯盟,著重夥伴關係。鄭顯聰形
容,MIH聯盟就像是漏斗,先廣邀眾人參與,之後,會把逾千家公司,以品質、交期等分
類,找出各家適合的價格帶,區隔車型、市場,再把會員導到不同出海口去。
目前,法人普遍認為,鴻海對於電動車的布局,將在2023年逐步反映在營收,其中的檢驗
點,就是2月從Fisker所獲得的25萬輛年產量訂單。一家亞系外資預估,若順利量產,該
專案可貢獻鴻海營收4%。
現在,鴻海的主要競爭者,是歐美也在做電動車代工的麥格納。鴻海的勝算在於,它過往
40多年在電子零組件的製造基礎,加上速度跟彈性高,對還在變化中的電動車產業,是有
相對利基。
但它得跟時間賽跑。
一位電動車供應鏈董事長直指,電動車從規畫、設計,到原型車出來,最起碼要4年。連
去年底傳出的蘋果車,零件廠今年開始送樣,也要等到2024年才有機會登場。
從零到一,並不是簡單的事,鴻海還有很多挑戰要克服,但這就是造局需要付出的代價。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鴻海進場
大家以後會想開鴻海做的國產車嗎
把和泰國瑞放在哪裡?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m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71.9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L2soYS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16129458.A.89C.html
→ ur260: 一個富二代 一個白手起家 ?1F 03/19 12:52
推 will1118: 鴻海是代工蘋果車,市場是全世界,品牌不同2F 03/19 12:52
→ fanlongs: 電動車門檻本來就高,難在家達,晶片,電池3F 03/19 12:53
噓 wawi2: 裕隆這鬼東西就別拿出來丟臉了4F 03/19 12:53
推 DASHOCK: 裕隆跟鴻海 當然是鴻海 一個現在去接公用的衣服..6F 03/19 12:54
噓 nomilkman: 裕隆這種一輩子吃政府奶水的公司就不要提了7F 03/19 12:54
→ fanlongs: 剛好馬達,晶片,電池,台灣都有,但是裕隆做不起來,真怪8F 03/19 12:54
→ nomilkman: 國民黨跟民進黨的奶水都通吃 是還想怎樣10F 03/19 12:54
噓 jaguarccu: 一個目的在拿補助,一個是要做代工轉型11F 03/19 12:54
推 Zuiho: 勝算在不是裕隆啊 這記者很故意哦12F 03/19 12:55
推 rbull: 裕隆那每年都有政府奶水吃爽爽 誰會想認真做生意14F 03/19 12:55
→ fanlongs: 剛好鴻海算是全世界最會搞整合的企業15F 03/19 12:55
推 qscgg: 感覺會帶一狗票公司去跳樓...17F 03/19 12:56
→ rbull: 加上嚴凱泰從不開自家車不用自家產品的形象19F 03/19 12:57
推 mio1987: 6、7年前就喊過了,現在股價一漲信徒又覺得電動車夢會成真了23F 03/19 12:58
→ fanlongs: 有啊,去看工研院期刊,不上市不代表不會做25F 03/19 12:58
噓 wkaice: 鴻海做出來再說26F 03/19 12:58
噓 blue1204: 裕隆就是垃圾,還敢拿出來比?27F 03/19 12:59
噓 pf775: 至少要贏韓國車吧28F 03/19 13:00
→ hbj1941: 拿裕隆這垃圾來講?29F 03/19 13:01
噓 lolic: 裕隆什麼廢物30F 03/19 13:01
噓 attpp: 鴻海怎樣不知道,但是裕隆廢啊32F 03/19 13:01
推 topfree: 如果跟日本有合作馬達,我會希望看能不能搞到之前那日本固態電池聯盟進MIH...33F 03/19 13:02
推 achun1212: 最好是可以這樣比啦,裕隆那廢物公司,100年也做不出什麼東西啦。浪費人民納稅錢。37F 03/19 13:04
→ rbull: 鴻海至少是一直靠自己賺錢的企業39F 03/19 13:04
推 jainyoyo: 鴻海品牌車不一定做的出來但是代工很強40F 03/19 13:05
噓 kk0716: 拿廢物來跟海公公比 是看不起海公公嗎??41F 03/19 13:05
推 viceten: 鴻海做也會拿國家補助嗎46F 03/19 13:09
推 ganbee: 一個錢自己出,一個拿別人的錢隨便花,還順便把自己的口袋也塞滿。47F 03/19 13:09
推 aegis43210: MIH算中國和台灣集中資金和人才的代工聯盟49F 03/19 13:10
推 ciza: 裕隆?算了吧,60年也弄不出引擎。換人試試步行50F 03/19 13:10
噓 inewnew: 不是啊~拿一個拿補助的跟繳稅大戶比???53F 03/19 13:11
推 l11111111: 別拿吸國家血的寄生蟲裕隆和血尿鴻海比好嗎?54F 03/19 13:11
噓 abiggun: 跟裕隆合作 準備套十年囉55F 03/19 13:11
噓 jing0607: 真以為鄉民不懂裕隆是什麼貨色膩?真以為裕隆做壞事在吸人民血汗錢,別人都不知道膩?真以為裝忙裝廢裝瞎騙騙股民,公司其他人都不知膩?58F 03/19 13:12
→ k102asdf: 拿寄生蟲來比海公公 記者加油好嗎62F 03/19 13:13
→ ilanalan: 隨便一個企業都比裕隆精實啊63F 03/19 13:14
推 qa456: 結果一樣進口價賣 有意義?64F 03/19 13:14
推 jiapon: 台灣應該大力發展電動車 因為引擎台灣做不出來 但是65F 03/19 13:17
推 jaceda: 裕隆趕快去死一死,浪費資源的垃圾公司66F 03/19 13:17
→ jiapon: 台灣電類相關的人才就很優秀 直接切入電動車市場67F 03/19 13:17
→ rbull: 鴻海炒新聞都還能期待 裕隆炒新聞看誰要理68F 03/19 13:17
推 neo5277: 少了發動機,其他都是台灣強項啊69F 03/19 13:18
推 pezon123: 電動車別做品牌做代工是比較有搞頭70F 03/19 13:19
推 hedgehogs: 做引擎超難的好嗎?電動車把電池放進車殼就好,難度根本不一樣71F 03/19 13:19
→ fanlongs: 台灣不是引擎做不出來,而是不願花大錢去調校,得到東西就是爛73F 03/19 13:19
推 ru04hj4: 和裕隆比 看不起鴻海喔75F 03/19 13:19
→ fanlongs: 電動車吃很重是晶片,剛好台灣超級強77F 03/19 13:20
推 dvr: 是的樓上 台灣做的出來也裝上去了 但油耗不好看80F 03/19 13:21
推 poeoe: 電動車未來要拼的是自駕和電源管理的能力 看美國幾家科技大廠怎麼表演比較實際81F 03/19 13:24
推 dvr: 台灣爛的是變速箱 這真的是少數幾個大國才做的好83F 03/19 13:24
噓 donis12345: 笑死還在贏韓國車,韓國都是世界前五大車廠了,先贏中國再說吧84F 03/19 13:26
推 ZunYin: 裕隆是什麼垃圾86F 03/19 13:26
推 qscgg: ...那個喊要贏韓國車的該更新一下常識了。韓廠現在是汽車的領先者87F 03/19 13:27
→ Altair: 目標是要贏韓國車? 那個也太好高騖遠了... XD90F 03/19 13:31
推 ots625: 一個馬達跟一個引擎,那個好做?91F 03/19 13:31
推 ots625: 其他車子機械百年來都固定模式,根本簡單93F 03/19 13:33
推 milkBK: 哈 裕隆本業是做電動車?這記者新警察啊94F 03/19 13:33
推 geniusw: 阿斗車廠跟海公公怎麼比?97F 03/19 13:38
推 Cliffx: 絕對沒有 幾年後來看就是一場笑話
鴻海哈哈哈 比垃圾菌好一點啦98F 03/19 1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