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suliwen76 (半個鄉民)標題 [請益] 用本益比評價電子股為何不荒謬?(附P幣)時間 Fri May 14 22:02:30 2021
小弟是30T的長榮水手
朋友line給我分享了一篇文章
大意是說不應用本益比評價航運股
節錄段落如下:EPS多是以近4季,也就是1年的時間長度去計算,這表示本益比其實隱含
著「你的投入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的意思在裡面,這意思的前提則是假設「這間公司
會維持增長」,這樣使用本益比才有意義,不然根本不應該給太高的本益比。
航運股是景氣循環股
所以不應用本益比計算股價
到這裡我都認同
但傳統電子、NB、手機以及代工組裝應該也有相關的景氣循環吧
即便是以前曾在全世界領先的公司
比如宏達電等
他們的基本面也會改變吧
為何就能假設這間公司會維持增長?
更何況是以20倍來計算(投資宏達電20年後會回本?)
如果計算航運股的股價如此嚴謹
為何計算電子股時卻僅以感覺認為應該有20倍、30倍來計算股價?
以上是小弟的一點問題
會挑選三位有用的解答贈與100p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59.91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deBuKW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21000952.A.520.html
推 jinx5566: 可以參考面板,電子股可是本益比2~43F 05/14 22:04
推 justinnn: 科技業的本益比是以蘋果當指標,蘋果下修到28倍,其他5F 05/14 22:05
→ primotore: 什麼回本的都不要信 對沒有控制的人來說都是一呼煙7F 05/14 22:05
→ chordate: 因為這10年來美股科技股趨勢一直向上9F 05/14 22:05
→ justinnn: 會跟著下修,沒有什麼合不合理,現在印鈔就是快速反應10F 05/14 22:06
推 Xuxxin: 因為大部分電子股都是越賺越多,可以參考電子指13F 05/14 22:10
→ CaLawrence: 海運只是逮到一次機會財 過兩年會穩定成長嗎16F 05/14 22:11
→ Xuxxin: 至於航運,陽明搞到快倒掉,你會想給這種公司高評價嗎17F 05/14 22:11
推 jksen: 當越來越多機構用本益比估價,就會影響它的股價,不20F 05/14 22:11
→ Xuxxin: 或者是像50元以上的電子股,許多成長是相當穩定的21F 05/14 22:11
推 EvilJustice: 那只是參考,如果某間公司可以連續保證獲利好幾年,本益比就可以逐漸調高22F 05/14 22:12
→ jksen: 管這股票用本益比法是否合理,這就是結果24F 05/14 22:12
→ CaLawrence: 你把這一兩年的獲利當作一次性獲利 用PE估也型25F 05/14 22:12
→ Xuxxin: 當然您也可以用折現模型評價,純粹看您個人判定這間公司的價值26F 05/14 22:12
→ CaLawrence: pe 不適合的原因就是 你搞不懂他的EPS到底是機會財還是他是靠著護城河在賺錢
當然GG能賺錢一定也是各方因素 估值模型沒對錯
你選的越合適 就越不容易賠錢而已28F 05/14 22:13
→ CaLawrence: 像是做併購 很常用EV/ebit 就依照情境不同33F 05/14 22:14
推 Xuxxin: 驅動ic除了矽創跟聯詠以外誰能有穩定的獲利?那已經變成炒手在炒的而已34F 05/14 22:15
→ CaLawrence: 不過其實這些都看看就好 做一個DCF很花時間
瑞昱跟發哥也不錯阿
而且IC設計若市場轉淡 他也可以減少投入 海運可無法只能讓船閒置在那邊 價格又爛36F 05/14 22:15
→ CaLawrence: 市場總是處於過度樂觀與過度悲觀之間 習慣就好41F 05/14 22:17
推 howow: 可以用ev/ebitda嗎42F 05/14 22:17
→ CaLawrence: 我有買某美股 財報開出來優於預期 大跌5%43F 05/14 22:17
→ CaLawrence: ev/ebit主要是要減少槓桿乘數的在估值上的影響
我覺得沒說多適合用來估長榮45F 05/14 22:18
推 EvilJustice: 電子類股也是有淡旺季需求多寡的問題,但週期短。其實電子股會被估這麼高也有可能是因為技術門檻高,毛利高。小弟拙見48F 05/14 22:19
推 Xuxxin: 我的頎邦被砍到十倍不剩了,可憐哪51F 05/14 22:20
→ CaLawrence: 上面推文少一行 減少 折舊&槓桿的影響
PE倍數是市場給的 覺得合不合理就自己判斷囉52F 05/14 22:20
推 jack18262: 華立 去年8塊 今年Q1 2.58 最近也砍到956F 05/14 22:25
推 fanlongs: ===為啥不行 因電子股代表是創新 人類沒有創新就完====為啥不行 因電子股代表是創新 人類沒有創新就完========你傳產只是最低的基本需求 當然很低本益本==不然看似很垃圾特斯拉為啥能炒到比天還高.......
真懷念川普......58F 05/14 22:40
噓 MSGunM: 因為電子股可以20年獲利 航運可以20年一樣獲利?65F 05/14 22:50
推 OandDM: 本益比法本來就偷吃步 要允當評估 還是是自由現金流折現法比較穩67F 05/14 22:58
推 stosto: 台積電本益比一倍都嫌貴,這樣好不好69F 05/14 22:58
推 gladopo: 空爆電子,我挺你!!70F 05/14 23:00
推 fanlongs: ==就拿巴菲特只買傳產 為啥開始買蘋果?71F 05/14 23:00
→ wewens: 找個利基好理由而已,股價還不是上上下下72F 05/14 23:01
→ fanlongs: 因為手機代名詞已經變成蘋果形狀73F 05/14 23:01
推 dos01: 這東西跟產業性質有關 其實也是基本面的一部分
以航運來說 想想現在的航運跟10年前的航運技術差多少? 基本上沒太大的變化吧?
但電子股光是你手上拿的手機 效能就差多少了74F 05/14 23:02
→ fanlongs: =====傳產不過就稱資金流動賺到好處===============78F 05/14 23:03
→ dos01: 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從原本0% 變成現在幾乎人手一機這個市場就被開拓出來79F 05/14 23:03
→ fanlongs: 除非長榮有獨佔航道 不然都是最低本益比81F 05/14 23:04
推 hypoge: 本益比給多給少 市場說的算82F 05/14 23:07
→ SnakeO: 電子股穩定獲利的不少吧...84F 05/14 23:16
推 stosto: 電子股就是獲利最穩定的阿....好像我活在不同的台灣85F 05/14 23:18
推 CaLawrence: 像是瑞昱聯詠 其實在這波之前已經穩定獲利好久了86F 05/14 23:18
推 hutten: 全是本夢比87F 05/14 23:20
推 achinyu: 什麼不是景氣循環股?大小之別而已88F 05/14 23:26
推 EvilJustice: 傳產的底本益比雖然這是共識,那有些法人為什麼會在這時候選擇建倉或留倉,那其實就是市場目前還沒有共識,沒有共識才有漲跌的空間89F 05/14 23:26
推 a281393: 台灣電子股常常會有本益比下修的時候(都本夢比啊,但像台GG權值大的相對不會92F 05/14 2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