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標題 [新聞] 「不強碰台積電,做自己擅長的事」超大膽時間 Fri Sep 10 08:41:48 2021
原文標題:
「不強碰台積電,做自己擅長的事」超大膽的五年轉型計畫進行式,大聯電時代終於來了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5732484
發布時間:
2021-09-09 00:23經濟日報 先探投資週刊
原文內容:
回頭看這短短的一年時間,聯電的蛻變完全令市場耳目一新,不論是股價翻了兩倍多,還
是總市值衝上台股的第六大,這些都是翻倍的跳躍式成長,加上泛聯電集團的概念持續膨
脹,我們大膽預測大聯電時代來臨了!
拜疫情與美中科技戰之賜,晶圓代工尤其成熟製程需求大好,加上頻頻漲價的利多挹注,
自去年中旬以來,聯電營運迎來大轉機,股價在歷經了20多年的沉潛後,搖身一變成飆股
,日前一度衝上七二元,寫下2021年來新高價,市值也同步倍增,衝破8000億元,相比過
去多在20元以下盤整,且去年市值最低只有一六二七億元的窘況,聯電這波如此強勢的上
漲格局也被稱為「似有重返榮耀的王者風範」,更讓市場對大聯電時代的到來抱持諸多期
待。
多年來,聯電與台積電這兩大晶圓代工廠時常被拿出來比較,包括客戶組成、營收、技術
、製程、獲利能力等,只要能比的都要一較高下。市場會如此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在兩
大龍頭剛創立之初,不論獲利表現抑或是股價表現始終在伯仲之間。不過三○多年過去,
台積電已遠遠超車,而聯電則是一路苦苦追趕,究竟巨大的分水嶺是從何時開始的?
晶圓雙雄走勢的關鍵分水嶺
回顧兩大廠的爭霸戰,事實上,相較於台積電專攻晶圓代工領域,聯電成立的前十五年,
是走整合元件製造廠的模式,即整合上下游的聯盟策略,自行開發處理器與記憶體等產品
;直至1995年,聯電終於放棄自有品牌,力圖轉型為純晶圓代工廠。雖說都是純晶圓代工
,但聯電發展的方向仍迥異於台積電。為了讓業務穩定,當時聯電找上美國、加拿大等地
的十一家IC設計公司合資成立聯誠、聯瑞、聯嘉晶圓代工廠,一來既可直接承接這幾家公
司的需求,順勢綁住訂單;二來則可解決蓋廠需耗費的龐大資金。
然而,此舉卻引起不少客戶擔憂會有技術外流的風險,因此不願將設計圖交予聯電代工,
導致聯電客戶群多以中小型IC設計廠為主,相較之下,台積電斥資自行建廠,除可讓客戶
放心交出訂單,不用擔心商業機密被盜取之外,更能充分發揮產線產能。由於外界質疑聲
音,1996到1997年間,聯電也逐步將旗下各IC設計產品線拆分成獨立的公司,但依舊無法
獲得客戶青睞,此時要退回續走台積電的路線時,在技術及客戶上都已落後。
不過真正拉開距離的關鍵分水嶺,是0.13微米製程的成與敗。在2000年進入0.13微米銅製
程時,聯電與多數晶圓廠一樣,選擇與IBM合作,然而IBM開發不順,在製造上良率過低、
達不到量產;反觀台積電自行研發的製程於2003年順利問世後,一夕間訂單趨之若鶩,再
度拉開與聯電之間的距離。
放棄先進製程 鎖定擅長領域
此後,台積電連續幾個世代技術遙遙領先,聯電迄今未擠進先進製程技術之列。眼見無法
扭轉局勢,聯電的五年轉型大計也因應而生,2018年共同總經理王石與簡山傑為聯電未來
的路做出了一個重大、也是不得不的決定,即「放棄十二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轉而
專注在成熟與特殊製程的晶圓製造。
「不投資先進製程,聯電還會成長嗎?」是當時市場上最大的疑慮,若單從現今的營運成
績單來看,答案不言而喻。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中國人多學著點
想跟GG拼先進製程,還是洗洗睡
聯電策略正確?大家要加碼?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71.9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EgdEA0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1234510.A.280.html
→ YLTYY: 丸子1F 09/10 08:42
→ Paul1021: 聯電上看100超越航運,不要不信4F 09/10 08:43
推 prodd: 出個貨寫的峰迴路轉6F 09/10 08:44
→ Atwo: 我先看看作者是不是哲哲7F 09/10 08:45
→ fywei: 是強碰不了 zzz8F 09/10 08:47
推 joe2: 打不贏他就繞過他 聰明 老三哲學9F 09/10 08:47
→ fywei: 邏輯不清10F 09/10 08:47
推 jayyang1214: (2000-1351.6)/4 = ? < 187.911F 09/10 08:47
推 sdamel: 我個人是打不贏就任肛12F 09/10 08:48
推 jcto04: 這種標題出來通常都不太妙14F 09/10 08:50
推 t73697: end怎麼沒看到摩爾投顧?16F 09/10 08:51
推 BruceChen227: 哈哈哈哈講的好像有能力撼動
就像我只是不喜歡豪宅區建案 不是買不起一樣20F 09/10 08:53
推 hanslins: 嗯。直接投降等時機叫啥大聯電時代?那麼之前華映投資映像管賺翻大概也是一樣22F 09/10 08:53
推 key265: 等別的晶元廠擴廠 還能有那麼好的議價能力嗎?28F 09/10 08:55
→ pnsboy: 這只是馬後砲29F 09/10 08:56
噓 aitela: 我不想練那麼壯的概念...32F 09/10 08:57
推 aJan5566: 從這篇我文只看出台積有多強大36F 09/10 09:00
推 ppc: 什麼爛文39F 09/10 09:02
推 scott0118: 但14或7nm設備攤提結束之後呢 是要等台積電往更先進的走 之後便宜接設備在開發嗎?49F 09/10 09:16
推 JBourne: 先漲到100再說.....不然記者寫的都是出貨文52F 09/10 09:20
推 Auoer: 什麽事都沒做啊,笑死53F 09/10 09:21
→ realbout: 又是個結果論.....20年前寫出這篇算你熬57F 09/10 09:30
噓 op1984: 我擅長落後台積電59F 09/10 09:31
→ laechan: X成熟 O落後 製程61F 09/10 09:33
推 dai26: 擅長,笑死,難怪股價媽媽扎扣63F 09/10 09:36
→ suntw: GG都花28億美金對成熟製程擴廠就知道市場不小了68F 09/10 09:41
推 jenchieh5: 還在吹,這雜誌之前寫台積電1000元可以去看哪一期70F 09/10 09:44
噓 Leo4891: 當雜誌都開始吹捧時 糕點是不是到了....?71F 09/10 09:45
推 suntw: 其實股板看好才真正該小心72F 09/10 09:46
推 sgssgs: 其實就是走彩晶的模式,6116早就放棄擴廠。
8069曾經是台灣的LCD元老公司,早就不做了73F 09/10 09:46
→ bnn: 也就是中國那些假晶圓廠產能沒開出來 於是他撿到的全世界看著中國那投資量評估市場飽和成本競爭不下來76F 09/10 09:48
→ bnn: 於是大家一起躺平放推 誰知道中國那些全都是詐騙
現在才開始追著要蓋 聯電還有三五年好光景沒啥問題反正前景和短線股價是沒啥直接關係的80F 09/10 09:49
→ z1987090: 利多就是給主力順勢出貨,還學不會?84F 09/10 0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