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標題 [新聞] 「兩年前若不跟裕隆談合作 70年累積的造時間 Fri Oct 22 12:02:58 2021
原文標題:
「兩年前若不跟裕隆談合作 70年累積的造車經驗就沒了!」 鴻海劉揚偉:找華創合資
台灣才能做電動車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956m1d
發布時間:
2021-10-20
原文內容:
從來沒做過汽車的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作才兩年、雙方合資公司鴻華先進成
立才一年,本周一就拿出三款電動車原型車,讓外界刮目相看。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透露兩年前找上裕隆洽談的內幕,提到若當時不當機立斷,讓虧損累累
的裕隆子公司華創車電得以留在台灣,並成為與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的重要一環,未來台
灣的電動車產業「就沒有了!」
「台灣只有裕隆一家 有正向開發汽車底盤能力」
劉揚偉今(20)日應邀以「台灣電動車的轉型與挑戰」為題,在工商團體三三會的10月份
例會做專題演講,他在40分鐘演講中提到了兩年前與裕隆洽談合作的經過。
「台灣可以自己打造(汽車)底盤、正向開發,從概念、設計到製造,台灣只有一家,只
有裕隆,只有裕隆有正向開發的能力。」
「裕隆很有理念、很有想法,但因為business model(經營模式)的關係,推不出來。前
年我們看到了一些情況,哇,裕隆如果做某些改變,很可能這些人都會散掉。」
「這些人一散掉,估計應該都會到對岸去。如果跑到對岸去,裕隆這70年累積的造車經驗
都沒有了,這可怕的是,台灣就都沒有了!」
「所以那時候當機立斷,說服華創跟它合資,把這些人留下來,把這些經驗傳承下來。傳
承下來後,是不是只給鴻海用呢?不是這些經驗如果只給鴻海用呢,哇,太侷限了!」
「如果開放出來,解決台灣產業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也是所有ICT產業過去碰到的問題。
」
ICT產業進軍電動車 一大障礙是摸不到底盤
劉揚偉說明,Microsoft、Amazon、Apple等科技大廠都曾經找汽車大廠談合作,「都碰到
一個問題,我有很好的ICT(資通訊科技),有很好的智能座艙的想法,但是拿到車廠,
車廠說我不理你。」
「你放上來要經過我控制的介面,介面你去拆吧,我不告訴你;我不告訴你,你想做都不
能做。如果不告訴你下面底盤怎麼控制,你有很好的電子能力、軟體能力,你能做什麼?
」
他表示,現在鴻海把裕隆華創累積的經驗,變成開放的底盤平台,讓所有業界都可拿到相
關資訊,未來參與MIH(開放電動車平台)的業者都可基於這個標準去設計軟硬體,「放
到這個平台上,就一定可以用」。
只要車廠不點頭 ICT業者休想了解底盤
劉揚偉也舉例說明,傳統汽車製造業是分了好幾層,在品牌廠以下的供應商分成第一層(
Tier 1)至第四層(Tier 4),通常是第四層供應商供貨給第三層,第三層供貨給第二層
,第二層供貨給第一層,最後由最大咖的供應商(Tier 1)幫品牌廠生產出來。
他說明,若一家Tier 4的日本供應商,跟Toyota做Level 4的自動駕駛(等級第二高的自
駕技術標準),設計完後想取得Toyota的車子,需要知道Toyota的drive by wire(線控
驅動技術)是怎麼控制的。
「Toyota說,可以了,剩下的我來弄,它(供應商)還是不知道,這是目前業界非常大的
問題。(鴻海)希望透過底盤平台及軟體平台,讓台灣ICT產業可以非常容易進入到電動
車市場。」
鴻海提供EV出海口 讓台灣產業不用再為別人打工
劉揚偉還提到,鴻海是為MIH聯盟成員,除了貢獻軟體及底盤平台,還提供了出海口。
「出海口對目前台灣產業非常重要,過去台灣沒有車廠,車廠擁有出海口,如果沒有車廠
,我們要去跟車廠打工、聽車廠的話。」
「過去我們從PC產業出來,都是幫人家打工,做PC的都是兩家打工,一家是intel,一家
是Microsoft,賺錢的都是他們,我們只是賺微薄的錢,這個我們要改變。」
劉揚偉呼籲,希望透過鴻海及MIH平台,打開台灣電動車產業的出海口,「希望使用這個
標準的人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變成一個de facto(事實性的)標準,這是我們的期
望,也需要業界大家一起來努力」。
心得/評論:
「台灣只有裕隆一家 有正向開發汽車底盤能力」
和泰才是台灣車廠龍頭
這樣叫車板一直挺和泰國瑞的某S情何以堪?
70年造車經驗加持
有人要加碼鴻海?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71.9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SZVsBv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34875382.A.2F9.html
→ piece1: 70年累積的造車經驗就沒了!XD!抱歉真的笑出來了1F 10/22 12:03
→ iio: 70年的擺爛經驗吧4F 10/22 12:05
推 lmc66: 如何領補助的珍貴經驗7F 10/22 12:06
※ 編輯: Reewalker (117.56.71.99 臺灣), 10/22/2021 12:08:12
推 ericc5566: 講這話出來我看鴻海股價堪憂,拉屎菌70年有什麼經驗?13F 10/22 12:07
推 chungj: 黨國能撈就撈的經驗嗎?15F 10/22 12:07
噓 mom213: 70年吃國家軟飯經驗16F 10/22 12:08
推 Lowpapa: 70年領補助經驗吧17F 10/22 12:08
→ chungj: 難怪MIH發表簡報有裕隆吹牛的影子18F 10/22 12:08
推 hihi29: 除了失敗+領政府補助 還有啥經驗?21F 10/22 12:09
推 bamama56: 不是每家車廠都有方向盤掉下來的技術24F 10/22 12:10
噓 steel: 對岸造車應該屌打裕隆吧26F 10/22 12:10
推 Infinair: 垃圾菌有什麼經驗好拿的嗎?笑死人XDD27F 10/22 12:10
→ xxxg00w0: 我其實很想加碼鴻海 光是BNT和內文這份心(如果屬實)28F 10/22 12:10
推 stlinman: 至少目標是把餅做大根留台灣,給推! 雖然理想很豐滿31F 10/22 12:11
推 phix: 70年巨嬰32F 10/22 12:11
推 chigo520: 也沒錯吧也只剩裕隆在搞車了33F 10/22 12:11
→ hihi29: 鴻海自己幹成功的機率還比較大 加上裕隆就只能祝福34F 10/22 12:12
→ laechan: 可能是純吃電的引擎相對單純,比吃油或油電的還好做35F 10/22 12:12
→ chigo520: 補助這麼好賺怎麼只剩他在賺36F 10/22 12:12
推 rollen: 不就有補助可領,當然找來合作,失敗有保障37F 10/22 12:12
推 if2: 特斯拉沒幾年就直接衝擊老牌車廠39F 10/22 12:13
推 mike7878: 是70年累積的經驗還是70年前的經驗XD42F 10/22 12:14
推 MRFROG: 抱歉 我笑了43F 10/22 12:14
推 fg008kimo: 70年被屌打的經驗 韓國現代20年就打爆你44F 10/22 12:14
→ piranhacat: 而且電動公車也是別家先做出來,已經在路上跑了47F 10/22 12:15
推 tsuneo: 去過各大車廠看過..說真的技術都是美日原廠的..52F 10/22 12:17
推 zaqimon: Tesla: 對不起 我是小學生53F 10/22 12:17
推 alex5566: 推文....週刊專訪當然給點面子 不然哩....55F 10/22 12:17
推 mecca: 搞了70年結果這種成績@@56F 10/22 12:18
→ tsuneo: 什麼豐田管理系統福特精益生產都學到皮毛58F 10/22 12:18
推 tristan13: 70年國際有名爛車 這步棋下錯了巴 光聽誰製造....59F 10/22 12:19
→ npc776: (╮′_>`)<劉董 不懂車齁?60F 10/22 12:20
推 aweara: 滷龍仔 還是嚴家的 就...64F 10/22 12:21
推 askl817: 就是裕隆才讓台灣汽車這麼廢阿65F 10/22 12:22
推 choi026: 講出來給人家討罵的!裕隆爛多久了68F 10/22 12:23
推 elmer: 台灣腦礦就是有限 有裕隆 就不會有台GG了70F 10/22 12:24
→ wr: 台灣的造車實力 對岸肯定看不上眼阿 他們造車很猛了76F 10/22 12:25
→ benptt: 裕隆:怎麼說的我好像要倒惹?78F 10/22 12:25
推 f204137: 「台灣只有裕隆一家 有正向開發汽車底盤能力」79F 10/22 12:26
→ azhu: 70歲巨嬰80F 10/22 12:26
推 motan: 七十年領補助的經驗,很珍貴!82F 10/22 12:27
推 Fiztcc: 裕隆是70年組裝經驗吧86F 10/22 12:28
→ awss1971: 所以我說...浪費整整70年呀~~87F 10/22 12:29
※ Reewalker:轉錄至看板 car 10/22 12:30
推 goddarn: 70年的經驗沒看出有甚麼用 大概是賣車險的經驗吧91F 10/22 12:31
推 mopigou: 70年失敗的經驗很重要阿,不能重蹈覆轍93F 10/22 12:31
推 seaice: 70年跟政府要奶水的經驗95F 10/22 12:32
推 q22w: Tesla: 嫩98F 10/22 12:33
推 skery3188: 市場小又沒經貿協定,還幻想特斯拉建廠喔284F 10/22 16:09
→ bebe9580: 我看越南才幾年已經準備要賣入歐美了285F 10/22 16:09
推 jj782995: 裕隆原來是做汽車的喔,我以為是做農用機具的勒
犁田機之類的286F 10/22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