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bamama56 (bamama)
標題 [新聞] 謝志堅的60/40理論說 海運不是景氣循環股
時間 Sat Feb  5 15:10:59 2022


原文標題:
謝志堅的60/40理論說 海運不是景氣循環股 獲利最大關鍵在供需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183316?redirect=1
謝志堅的60/40理論說 海運不是景氣循環股 獲利最大關鍵在供需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圖]
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在他的《無懼駭浪:謝志堅堅忍圖成45年的海運生涯》新書中提出「60/40理論說」,指出船公司的盈虧,有60%是與全球經濟情勢及海運市場供需有關,另外的40%才是靠本身的經營。對於海運是景氣循環股的說法他並不認同,指出船公司獲利最大關鍵在供需。(謝志堅,6040理論說) ...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2-05 14:47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原文內容: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在他的

《無懼駭浪:謝志堅堅忍圖成45年的海運生涯》新書中提出「60/40理論說」

指出船公司的盈虧,有60%是與全球經濟情勢及海運市場供需有關,

另外的40%才是靠本身的經營。對於海運是景氣循環股的說法他並不認同,

指出船公司獲利最大關鍵在供需。


謝志堅認為,沒有任何一家船公司可以永遠保證賺錢,大者雖恆大,但市場最壞的時候,

最大的公司也可能虧最多。他以自己在貨櫃船運市場40年的觀察,


在拜會行政院長林全與交通部長賀陳旦時,都曾提出「60/40理論說」,

因此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公司的體質一定要夠堅韌,才能度過困境。

接掌陽明時他向長官提出改造陽明的構想,認為只要陽明內部體質能夠改善,

透過結構性的成本控制及多元化的投資,可以鞏固企業的財務狀況,

撐得住景氣寒冬,也才能在景氣復甦時享受春暖花開的美好。

謝志堅的60/40理論說,在他擔任陽明海運董事長的四年多內完全驗證。

2016年6月謝志堅接長陽明海運時,是貨櫃船運市場狀況非常差的時候,

當時各國船公司因為供給過剩問題,為了填滿艙位,大肆降價搶貨,


謝志堅則是反其道而行,在陽明推動包括禁止攬收負貢獻貨載的四大改革。

那年8月底,韓國韓進海運爆發財務問題,申請破產,之後韓進收攤,

市場頓時減掉約3%的運力,因此市場運價開始回升,

而謝志堅推動的四大改革也逐漸看到成效,2017年底公司轉虧為盈,小有獲利。

2017年陽明的小賺,雖然絕對有謝志堅的4大改革及全體同仁努力結果的貢獻,

但不可諱言的,韓進市占率3%的暫時消失,


是另一個造成大部份船公司在該年都有獲利的另一主要因素。

這一年的結果,首次驗証了謝志堅的60和40理論說。

但往後兩年因韓進海運的船隊遭其他船公司陸續接手後,又重回市場,

市場再度恢復供給大於需求的窘狀,加上油價高漲,

使得絕大部份船公司經營得相當辛苦,尤其是先天體質較差的陽明,

手上有一大批公司在2008年以前景氣大好時,

簽約陸續引進的18艘4,200到8,000箱(20呎櫃)貨櫃船,因簽約簽在高檔價,

讓公司營運成本偏高,以致於2018年及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

另一個重大影響因素是會計準則的改變。

2019年開始實施的新國際財報準則(IFRS 16),

因為陽明的營運船舶與貨櫃租賃比率較高,

新的準則規定讓陽明2019年列了約新台幣9億元的損失;

另一大變數來自於約十年前所簽訂的船舶租賃合約,

陽明原簽的是「售後租賃附買回」合約,也就是把船賣給租賃公司後再租回,

但訂有附買回條款,承諾在租賃合約到期後,船公司要買回船舶,

由於十年間船價大跌,公司估算買回不划算,最後決定不買回,

但因而付了新台幣13.88億元的和解賠償金。

所幸這18艘船已經在2018至2020年陸續還船,讓陽明成本負擔大幅減輕,

也奠定了2020年下半年公司在貨櫃船運市場景氣大翻轉之際,能實現高額獲利的契機。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市場一度相當看壞,

兩岸海運貨量減逾五成,國際線減逾三成,

一時間各船公司因無貨可載而進行減班縮艙,情勢相當緊張。

第二季中國因疫情控制得宜而逐漸解封,大部份工廠也恢復了生產力,

第二季後半段市場開始回溫,歐美部分城巿的解封,

進口商鑑於消費者外出消費意願提高且庫存已不足,而開始大量下單補貨,

這些進口項目除了一些日常消費品外,也包括了一些因疫情產生的居家辦公、遠距教學,

防疫物資等等。


2020年第三、四季因船公司的缺船及缺櫃,供給小於需求情況下,

各航線的運費節節升高,屢破有史以來的記錄。

進入2021年因疫苗漸漸的普及,最重要的消費端包括歐美各國,

報復性消費再次重演海運在2010年金融海嘯後的歷史經驗。

陽明先是在2020年淨賺10年來的最高記錄,達新台幣134.76億元,

2021年前三季陽明獲利破千億,達1,098億元,EPS32.73元,位居貨櫃三雄獲利冠軍。

陽明和其他航商一樣,在2020年如坐雲宵飛車,劇烈翻轉,前所未見,

幸運的是前大憂後大喜。

2020年貨櫃船運市場的變化,再次印証了謝志堅屢屢強調的外在環境佔60%,

可以影嚮一家公司的成敗

身為世界級的海運公司必然要有靠天行運的認同感。那怕是好運還是壞運,

以前最大影嚮是政治、經濟,現在居然跑出一個疫情的因素,根本是始料未及,

也無人可擋。

但是話說回來,謝志堅強調內部的管理佔40%,也是非常的重要

其影響力雖不及外在環境的衝擊力,但這幾年的積極改革,對能夠突破舊思維,

接受挑戰的全體同仁們,今天公司能獲至這豐碩的成果,足可驕傲的對外說出,

他們當然也是陽明2020、2021年能夠賺錢的大功臣。


謝志堅認為,海運不是景氣循環股,經濟景氣好不代表船公司就能賺錢,

最大關鍵因素是供需,供給不足運價自然上升,

船噸供給過剩的時候,就看船公司能否加速舊船淘汰,避免殺價搶載,

讓市場供需趨於平衡,運價得以穩定不墜。

關鍵字: 謝志堅,6040理論說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認為航運不是景氣循環股

而是靠產業供需決定公司盈虧

可惜內文沒有提及他怎麼看今年航運的走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44.212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_YC7GI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44045063.A.412.html
icedog122: 不是景氣循環股  本益比只給到2倍?1F 02/05 15:14
YDSK: 不是景氣循環股的話,怎麼會10年才大賺一次...
供需原則和景氣循環只是說法不同,本質上是一樣的然後陽明能夠撐過是靠政府,不是單靠自己好嗎...2F 02/05 15:14
tomdavis: 過去賠錢 = 景氣循環股 過去賺錢 = 競爭力成長股5F 02/05 15:17
cblade: 疫情循環股6F 02/05 15:23
jeremy1114: 別的不說 老謝確實有一套7F 02/05 15:24
aegis43210: 未來看好貨櫃三雄是因為明年開始舊船要減速,全球運力將下降8F 02/05 15:25
jimmyid4: 供需跟景氣循環有什麼不一樣嗎?10F 02/05 15:26
aegis43210: 未來是另類的看天吃飯,氣候暖化愈嚴重,舊船就要減速愈多11F 02/05 15:26
stocktonty: 聯電躺20年才終於漲這一波 聯電更像景氣循環股13F 02/05 15:28
lala8520: 謝董是真的有料 陽明現在這個真的不知道來幹嘛的14F 02/05 15:39
joxup6247: 台股航運就是垃圾 完全不用看15F 02/05 15:39
fbiciamib123: 穩了16F 02/05 15:40
final01: x,3年前怎麼不出來說XD17F 02/05 15:41
nakayamayyt: 景氣循環週期到20年也是有夠長18F 02/05 15:42
Marginal: 預估年中60  年底40   丸子19F 02/05 15:42
aegis43210: 你指望船公司們淘汰舊船根本不可能,只有環保法規加嚴才能壓制船公司們自相殘殺20F 02/05 15:43
obovqq: 老謝一開口 就知有沒有☺22F 02/05 15:48
AllenKao: 感覺推文韭菜講得比老謝還頭頭是道...嘻嘻23F 02/05 15:50
f204137: 陽明EPS最高 股價三家最低 沒料XD24F 02/05 16:06
jonaswang01: 塞港實際入港船變更少好嗎,是在哈嘍?25F 02/05 16:08
timidwei: 我只能說真正有料的是航海王  沒有之一26F 02/05 16:16
dos01: 說真的 減碳是一回事 但大環境這副德性 一堆國家都有通膨問題了 再搞減碳只會讓通膨更嚴重 會不會因此而轉彎很難說27F 02/05 16:18
honeypeanut: 供需跟景氣循環差在哪==?30F 02/05 16:20
castlewind: 通膨要到那種大倍數成長的通膨才可怕啦
補字 惡性通膨
供需比較能人為性調控 循環就好像夏天到了來颱風
冬天到了來寒流那種會固定穩定出現的吧31F 02/05 16:20
ck326: META 的EPS 也是科技巨頭最低阿,呵呵35F 02/05 16:27
dos01: 雖然我也沒很喜歡陽明 但跟FB的問題是兩回事
FB有用過的應該都懂現在FB的問題是什麼吧
早年還很正常 現在一堆詐騙網軍亂七八糟的東西36F 02/05 16:30
a87569650: 供需關係跟景氣循環差很多吧?要不要去學習一下?39F 02/05 16:31
dos01: 正常人都走了 獲益要從哪來40F 02/05 16:31
ck326: 問獲益從哪來的可以去看一下財報41F 02/05 16:39
in771028zzz: 這個董仔的話能聽啊 另外一個就聽聽就好42F 02/05 16:51
AllenKao: 減碳不可能轉彎,頂多延後43F 02/05 17:01
castlewind: 反倒覺得不會延後 因為這是歐洲人少數有議價能力的手段了44F 02/05 17:02
AllenKao: 減碳就是人為調控供需的手段之一46F 02/05 17:05
dos01: 這個我覺得一半一半 都有可能 只是提出來討論而已47F 02/05 17:09
castlewind: 現在瓶頸是卡在海上 不是路上啊 歐洲還好 問題主要說錯了 瓶頸在路上 不是海上
錯字 陸上48F 02/05 17:10
AllenKao: 航商在經歷過十年寒冬,然後又因為疫情大賺特賺51F 02/05 17:11
castlewind: 報導比較多的 還是在美帝那邊的問題 港口工人抵制大型自動化港口設施 造成處理大型船舶的效能不足52F 02/05 17:11
AllenKao: 未來幾年就算沒有EPS40以上,但只要持續每年穩定拿10這樣就夠厲害了...54F 02/05 17:12
fisher6879: 環保法規根本船公司幫手,幫忙殺船限制運量,綠色通膨消滅底端窮人,邪惡左派真是太無情惹56F 02/05 17:14
tonylolz: 陽明現在這個不就硬插進來的58F 02/05 18:23
iio: 我是不知道海運是不是景氣循環股啦
但我知道光一月的借券 長榮還有8000張 陽明還有三萬然後凱基站前一月他媽的天天在倒貨陽明59F 02/05 18:23
energy100203: 謝董不愧是長榮出來的 嗚嗚992609 QQ62F 02/05 18:28

--
作者 bamama56 的最新發文:
  • +43 [新聞] 上櫃銅箔大廠驚爆內鬼!20項機密製程遭外流 - Stock 板
    作者: 223.136.198.94 (台灣) 2025-08-26 15:40:37
    嘉義地檢署今偵結起訴台灣某上櫃銅箔材料公司多名前員工, 指控涉嫌將營業秘密洩漏到中國,供應鏈機密恐遭外流。 檢方指出,該上櫃公司專門生產銅箔基板、印刷電路板及鋰電池銅箔原料, 2024年營收達68億元 …
    82F 45推 2噓
  • +22 [新聞] 康友KY吸金225億!前董座黃文烈二審加重判30年、併科5億罰金 - Stock 板
    作者: 114.136.183.88 (台灣) 2025-08-26 12:04:07
    已下市的台股前股后康友-KY,2020年間爆發掏空200億元弊案, 前董事長黃文烈在案發後潛逃泰國, 2023年才透過司法互助引渡回台。 一審認定康友吸金高達225億元,重判黃男有期徒刑25年、併科 …
    42F 24推 2噓
  • +30 [情報] 6873 泓德能源 配合檢調單位進行調查 - Stock 板
    作者: 114.136.183.88 (台灣) 2025-08-25 18:52:13
    標題: 6873 泓德能源 配合檢調單位進行調查 來源: (公司名、網站名) 公開資訊觀測站 網址: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 內文: 1.事實發生日:114/08/25 2.發生緣由:檢調單位於114 …
    52F 34推 4噓
  • +49 [新聞] 輝達「機器人新大腦」未演先轟動 - Stock 板
    作者: 114.136.183.88 (台灣) 2025-08-25 11:35:41
    輝達人形機器人領域再跨前一大步, 執行長黃仁勳將在今(25)日推出被稱為「機器人新大腦」的新產品, 市場對此高度期待; 台廠機器人概念股今日提前暖身大漲, 包括廣宇(2382)、所羅門(2359)、 …
    76F 52推 3噓
  • +216 [新聞] 鞋王換人當!謝金河:亞瑟士股價翻漲千% Nike、愛迪達跌落神壇 - Stock 板
    作者: 114.136.183.88 (台灣) 2025-08-23 12:47:36
    財訊集團社長謝金河發文中分享他對全球鞋業的觀察, 從自身穿鞋的體驗談起,延伸到國際品牌與台灣代工廠的股價變化。 他直言,「全球鞋業正出現後浪推前浪的局面」, 在傳統品牌漸趨疲弱之際, 日本亞瑟士(A …
    358F 224推 8噓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