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ilovelol (我愛蘿)標題 [新聞] 壽險淨值比不到3% 金管會考慮出手救時間 Tue Sep 13 22:26:35 2022
原文標題:
壽險淨值比不到3% 金管會考慮出手救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insurance/715823.html
壽險淨值比不到3% 金管會考慮出手救 - 工商時報
美國持續升息,壽險淨值年底前恐難明顯回升,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3日首度表示,保險法規明訂的清償能力指標,是「建構正常情況下」,如果是比較特別的金融情勢造成指標不合格,即目前快速升息對抗通膨,造成債券價格大跌、壽險公司連二期淨值比恐低於3%,金管會將討論更合適的處理方式。 ...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9.13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美國持續升息,壽險淨值年底前恐難明顯回升,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3日首度表示,
保險法規明訂的清償能力指標,是「建構正常情況下」,
如果是比較特別的金融情勢造成指標不合格,
即目前快速升息對抗通膨,造成債券價格大跌、壽險公司連二期淨值比恐低於3%,
金管會將討論更合適的處理方式。
也就是說,6月底淨值比不到
三商美邦人壽、南山人壽及宏泰人壽,
若12月仍是淨值比低於3%,
依法規必須進行相關財業務改善措施,最直接就是增資,
但黃天牧鬆口表示,若是會計政策選擇造成的影響,
實際上沒有影響正常保單支付能力,金管會將密切觀察到年底前的情況,
是否還是這三家,還是有增加家數,
會視保險業健全經營、保戶信心及整體金融環境
作綜合考量。
保險局13日亦公布,今年到8月底,共有五家壽險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共185.03億元,
即三商美邦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安達人壽,比去年同期多21%;
但這部分仍未包括三商壽第二度現增10億股,及私募20億股的部分,若都在年底前完成,
壽險今年現增金額應逾350億元。
產險業到8月底已有四家公司現增437億元,
即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富邦產及新安東京海上產,
是去年同期裕利安宜現增1.08億元的400多倍,
且這部分也還沒有計算9月中信產二度現增50億元,及兆豐產已規劃的20~22億元。
若再考慮還有產險公司會增資或二度增資,
壽險公司年底若有強化資本計畫,今年保險業現增恐逼近千億元,創史上單年新高。
黃天牧表示,保險公司清償能力有二指標,一是資本適足率(RBC)須高於200%,
一是淨值比高於3%,目前淨值比下降,
主要是會計政策選擇造成的影響(即將大量債券放在公允價值入其他綜合損益,
債券跌價即淨值減少),跟實際上正常支付保單理賠能力,沒有特別直接關係。
黃天牧表示,會密切觀察到年底,
且
他認為法規規定清償能力,是建構在正常的情況下,
目前快速升息解決通膨,及會計制度等因素,
是否要強制壽險公司增資?
黃天牧表示目前仍無法回答金管會將祭出什麼措施,但會開始討論因應方式。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我以為法規的訂定
就是為了避免極端狀況的時候公司出問題把股東拖下水
結果金管會現在說法規只適用一般情況
極端狀況可以去討論其他因應方式 (例如不強制增資)
會不會太幽默了點
要不乾脆直接把原本的指標廢除掉更省事一點
忘記寫股點了
股點就是有大人救還怕什麼 抄就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04.82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89CTpa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3079197.A.CE4.html
※ 編輯: ilovelol (223.136.204.82 臺灣), 09/13/2022 22:29:20
推 Mos22: 倒了會怕是不是~6F 09/13 22:30
→ YLTYY: 3%-.- 這是新的鬼故事嗎9F 09/13 22:31
→ smalmal: 台灣的法律就幫地主階級訂的 遇到地主出問題就會轉彎10F 09/13 22:31
推 imba789: 賣房賣地是不會!?12F 09/13 22:31
→ sova0809: 增資是最好的解法 如果不要 那政府要出來幫忙擔囉13F 09/13 22:32
推 stlinman: 怎麼會在這個時間點試風向呢?15F 09/13 22:34
推 jaricho: 金融風暴是要有實質影響吧 都說了不影響支付能力 是會計政策造成的 要爆什麼?16F 09/13 22:34
推 rickshi: 救個屁,賣地賣大樓阿18F 09/13 22:34
→ xxxg00w0: 南山規模算大的耶...真的不影響保單給付就還好20F 09/13 22:35
推 swgun: 本來就是立法錯誤 RBC 根本不是一個好指標
這主委專業度夠才會得出這結論 不像酸民21F 09/13 22:35
推 iamsosorry: 南山8月獲利前幾名的哪有財務問題
根本就是這個指標有問題23F 09/13 22:36
→ ojh: 要連環爆了嗎 雷曼式崩盤?27F 09/13 22:39
→ aloness: 圖利財團這麼明顯XD28F 09/13 22:39
推 alphish: 這樣對得起國華人壽的翁大銘嗎?29F 09/13 22:40
→ k798976869: 你資產下降 當然只能找股東要錢啊 增資是唯一的路30F 09/13 22:40
推 iamsosorry: 今年壽險公司最賺的第二名就南山了
連國壽都被幹掉了31F 09/13 22:40
→ aloness: 該增資就增資,該處份資產就盡早處分,房價玩這麼高不就給他們賣個好價錢用36F 09/13 22:42
推 Rex1009: 這樣改來改去 那一開始訂個屁41F 09/13 22:45
推 iamsosorry: 有幾間銀行是政府認定大到不能倒的 如果壽險也有規範大到不能倒的那一定有南山42F 09/13 22:45
推 nashQ: 規則要訂好44F 09/13 22:46
推 YJM1106: 大到不能倒就是這樣勒46F 09/13 22:46
噓 jemc1905: 笑死,大到不能倒?股民就死死去49F 09/13 22:52
推 rebel: 原油正2不就示範過了 規則就是拿來改的50F 09/13 22:54
推 q2520q: 現在確診應該是遲早的事情,要是政府要準備出手了天知道之後保險理賠會不會也一起被改,現在變成先確診先贏後確診的可能因為政策改變啥小都沒有==51F 09/13 22:54
推 umaga1: 沒救了 這個政府54F 09/13 22:54
推 juli8n: 拿保戶錢做40倍槓桿,倒了得全民承擔
我也想做保險公司...57F 09/13 22:59
推 lst77: 救大公司 不救生育率 不救無殼年輕人 哈60F 09/13 23:00
噓 dbdudsorj: 笑死 為財團擔心這麼多啊?金管會你看看你61F 09/13 23:01
推 ru04hj4: 壽險業也被硬上 快篩確診 代替pcr62F 09/13 23:02
→ ru04hj4: 可憐 看來今年政治獻金會減少64F 09/13 23:02
→ lusifa2007: 會計政策有問題XD那這個有問題的政策用了幾十年沒人喊有問題?66F 09/13 23:04
→ KotoriCute: 是政治獻金會增加吧 現在只能靠政府出手救了69F 09/13 23:04
噓 lise1017: 你就拿去救阿 最好把買國防武器的錢全拿去走
最好把外匯存底全拿去救最棒了70F 09/13 23:06
→ KotoriCute: 政府LP要舔好添滿 不然到時候不一定全救
放手讓南山倒會變成台版雷曼吧w72F 09/13 23:07
→ faelone: 壽險一堆地都沒賣是要救三小74F 09/13 23:15
→ bntimlin: 因為不用市價評價的不得任意出售 所以部分選擇市價保持操作彈性 但規定是死的 不適用任何狀況
白話成這樣還覺得金管會有問題的就繼續噴吧75F 09/13 23:18
噓 roxiang: 規則根本隨你講 如果可以改來改去 他馬幹嘛訂規則78F 09/13 23:29
推 drcula: 當然要救,這些公司手上多少房地產,倒了不拍賣換現一搞下去,房地產震盪怎麼行80F 09/13 23:31
推 Hatewoman: 廢話,卡會計法規超不合理
喊要救的根本外行= =
綜合損益就不是真的虧錢
有什麼好下市的82F 09/13 23:33
推 Riesz: 以後 確診在家休息及拿藥 醫療險不賠...86F 09/13 23:47
→ bntimlin: 沒學過的不懂很正常 至於不懂硬要扯的話就ptt日常87F 09/13 23:48
→ Riesz: 以後 快篩陽 產險:防疫不賠 醫療險不賠 得正式醫院88F 09/13 23:48
→ Riesz: 證明。 我有看最新新聞 疫情認定相關 金管會要改90F 09/13 23:50
推 sd2567: 會計政策就是常常再改啊 出問題不改 是嗎91F 09/13 23:51
→ Riesz: 像房屋價值 買進用公告地價 算資產時用六個月平均市價 又算稅時又變成公告地價 房屋估價可以這樣嗎?92F 09/13 23:53
推 f204137: 會計政策選擇造成影響 改方式就好了94F 09/13 23:56
噓 kkjjrtlym: 救啥???????? 把屯的地賣一賣阿95F 09/13 23:59
推 lspss93009: 原油正2也是下市前幾天突然說放寬規定 隔天漲86% 一堆散戶被坑殺97F 09/14 00:01
推 misson: IFRS17又不是第一天公布,笑死
就算要救,也應該讓這些壽險公司付出代價吧,例如把地拿出來做抵押之類的101F 09/14 00:13
→ z256418: 跟歐洲2023/1/1 一起上線ifrs17啊,再不然就提出ifrs17試算結果跟方法論給會計師簽證,每半年出一次報告給保險局,淨值比夠可以不增資105F 09/14 00:22
→ bntimlin: IFRS17與這篇無關 這篇是在提IFRS9"選擇"性的問題反正如果按照這狀況債券繼續跌下去 就是抄2008的老路 開後門讓壽險業自己重分類會計科目108F 09/14 00:23
推 Riesz: 拜登與鮑爾: 一袋米扛幾樓 保戶:傷害在手 不是個子高的先頂嗎?? 高個不頂 低低的個體戶去頂??113F 09/14 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