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wasilin88o (..)標題 [新聞] 鴻海強工電動車,和特斯拉招手時間 Wed Oct 19 13:55:20 2022
Twitter @Elonmusk:
https://bit.ly/3yR0Eag
劉董和特斯拉招手:
https://bit.ly/3S89asd
鴻海強攻電動車 招手特斯拉
鴻海昨(18)日在科技日端出量產版休旅車Model C、跨界小休旅Model B與皮卡Model V等三款電動車,總計兩... ...
鴻海(2317)昨(18)日在科技日端出量產版休旅車Model C、跨界小休旅Model B與皮卡
Mo
del V等三款電動車,總計兩年內已推出五款電動車,展現強烈企圖心。鴻海董事長劉揚
偉?
對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招手,「希望(鴻海)有一天能為特斯拉造車」。
目前特斯拉所有電動車都是自家工廠生產,法人看好,若鴻海能拿下特斯拉委外代工訂單
,
將是繼蘋果iPhone等硬體產品之後,下一階段營運成長的龐大動能。劉揚偉強調,鴻海對
電
動車事業有信心,2025年要拿下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來自電動車營收達1兆元的目標,
非?
可能達成。
劉揚偉指出,鴻海過去以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的商業模式造PC、手機,現在要造電
動
車,40多年來,帶給國際一線品牌客戶最大的價值就是,鴻海是最可以信任、也最可以依
賴
的夥伴,長程目標是希望做平台提供者,是做整車設計製造服務,這與鴻海在ICT角色非
常?
似。
他說,未來十年,鴻海在電動車領域將重新定義CDMS商業模式,持續推動垂直整合的科技
服
務。舉例而言,特斯拉是品牌汽車公司,鴻海是汽車界的CDMS,兩家公司不是競爭關係。
他
向特斯拉招手,希望有一天可以幫特斯拉造車。
劉揚偉並為鴻海電動車事業未來市占許下宏願。他說,目前鴻海在全球ICT產品市占率落
在4
0%到45%,長期來看,電動車事業市占將以相同的水準為目標。
他強調,鴻海在電動車產業的模式,一是來自垂直整合,二是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有信
心
把電動車產業標準化與模組化,來擴大電動車市場規模。
鴻海昨天端出量產版電動車Model C、跨界小休旅Model B與電動皮卡Model V,三箭齊發
。?
揚偉透露,這三款電動車將在台灣、泰國、美國逐步生產,也在跟印尼、印度合作夥伴洽
談
合作,透過BOL(營運本地化)合作模式延伸到全球。
—————————————————————
心得:
特斯拉目前造車都來自於超級工廠,
目前有5座:美州*3、上海*1、德國*1
年產能只有一百萬台上下,電車市佔僅15%左右。
如果委託鴻海造車,除了可以將低成本,也可拉高產能,進一步擴大市佔。
降低成本原因:
1.特斯拉超級工廠成本過高,以德廠為例,建廠費用就要100億美元(這還不含人事成本
)
2.鴻海OEM有材料垂直整合優勢,基本上車用零件40-50%由鴻海提供,直接壓低成本
3.時間成本,省去建和當地政府談判時間(行政、環評、人事),以德國超級工廠為例,
從19年宣佈蓋廠到22年啟用就花了三時間,這三年用來直接賣車就可賺多少?
而未來電動車的營利模式,很大一部份來自於車用軟體應用,所以市佔非常重要,而馬斯
克
有沒有可能最終採取OEM方式和鴻海合作?(可先讓平價版OEM試水溫)
這樣一來產地直接多了泰國、印度、印尼,
規避了和當地政府簽約、法規、購地、廠房、人事..等諸多問題和時間成本。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3 min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4.3.153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Jv5Asv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6158922.A.DB9.html
推 fatb: 最穩的權值股 穩到想睡3F 10/19 13:56
推 centaurjr: 感覺想太多...真的有單還不噴到兩百5F 10/19 13:57
推 misson: 特斯拉本來就有自己的工廠,而且高度自動化,唯一的可能就是丟一些低階、便宜的車種給印度來這些國家賣6F 10/19 13:57
※ 編輯: wasilin88o (39.14.3.153 臺灣), 10/19/2022 13:58:52
推 haoha: 特粉表示:9F 10/19 13:57
推 Dimitre: 馬投顧會買單嗎 上海就有一座了啊10F 10/19 13:57
→ misson: 不過客戶遠比海公公專業,連代工都比你專業,不免有讓人認為你想蹭他的光環的想法11F 10/19 13:58
推 gk1329: 鴻海真的屌打13F 10/19 14:00
※ 編輯: wasilin88o (39.14.3.153 臺灣), 10/19/2022 14:00:43
→ ohyakmu: 自己可以先量產再說好嗎...14F 10/19 14:00
推 mypower: 特斯拉給公公代工我覺得可行,公公最厲害的就是代工啦17F 10/19 14:03
→ supereva: 特斯拉最強的就是量產能力 怎麼會找人代工19F 10/19 14:03
推 Demon6668: 如果馬斯克要你買美國舊廠才給單,你吞的下去嗎?20F 10/19 14:04
→ uv5566: 算了吧 特斯拉又不靠人力 交給公公就被人力綁架
特斯拉現在這模式才能去先進國家量產21F 10/19 14:06
推 zaqimon: 所以鴻海股價會超越台積電嗎23F 10/19 14:07
→ ykjiang: 特斯拉已量產的車型,成本絕對沒人比它低,24F 10/19 14:07
→ uv5566: 公公那個場區規模 歐美工會罷工一次就讓你昇天25F 10/19 14:08
→ ykjiang: 鴻海想代工,除非是特斯拉另外出低價版的爛車
讓鴻海去貼牌,不然不可能
最後補個笑話:Apple Car
連鴻海都放棄幫Apple Car代工的想法了 XD26F 10/19 14:08
推 dc995: 傳統電子業 要大量人力鴻海才有機會
造車 早全自動化
連台車都沒真正量產 要幫人代工 笑30F 10/19 14:09
→ ykjiang: 也對,鴻海新發表的車還要兩年後才量產,到時再看吧34F 10/19 14:11
→ jimpon: 提醒文內的數字很多都是錯誤的37F 10/19 14:14
推 danwhei: 所以昨天發表的車 兩年後交車?38F 10/19 14:16
→ ykjiang: 發表概念車也是發表啊,純手工先打造一輛
一堆車廠都卡在量產,裡面一些新來的錢燒到快倒了39F 10/19 14:18
推 Answerlin: 特斯拉最強的護城河就是超級工廠毛利,怎麼可能給海公公做?43F 10/19 14:22
→ kait: 講的好像鴻海已經有很多現有工廠產能一樣45F 10/19 14:24
→ supereva: 如果出更低價的才更需要tesla自己做 目前成本控制就是特斯拉最強
車子從設計開始就考量用超級工廠量產
你自己蓋廠要怎麼配合
鴻海連一台都沒量產 跟全世界電動車量產能力最強的公司招手 真的搞不清楚狀況46F 10/19 14:24
噓 EDFR: 早點睡,夢裏啥都有 Zzz52F 10/19 14:30
推 orzzroGC: 都還沒量產就要幫電動車龍頭代工……?53F 10/19 14:32
→ wind1193: 我特最強的就是超級工廠 .... 除非妳整個零件毛利壓到比超級工廠還划算不然不可能54F 10/19 14:32
推 ren474747: 代工廠搞自有品牌後,別人還會找你代工?56F 10/19 14:33
→ supereva: 特斯拉從超級工廠的動線都經過特別設計 跟晶片的layout很像57F 10/19 14:34
推 adsl12367: 找蘋果還比較有機會 特斯拉底盤都用自己的59F 10/19 14:34
噓 oop53: 鴻海 呵呵60F 10/19 14:36
噓 pisu: 通常這個新聞出來就是表示不可能了61F 10/19 14:37
推 qw99992: 特斯拉的自駕比較燒吧64F 10/19 14:40
推 jerrylee666: 以後特斯拉會有原廠版跟鴻海版,正常人都會選原廠版本吧,搞不好原廠板的二手車價比較高66F 10/19 14:43
推 babguo: 也不一定阿! 說不定鴻海的公差比較小70F 10/19 14:44
推 wulaw5566: 特斯拉德國廠是政治問題,為了在歐盟有工廠,成本再高都要建,鴻海造車不會比特斯拉低成本。71F 10/19 14:45
推 DORAQMON: 太慢了,只能幫三四線的貼牌代工73F 10/19 14:45
推 nashQ: 嗨~~~75F 10/19 14:49
→ b020candy: 一個工廠假設年產20萬輛,一個月要1.8萬輛。納智捷1.5萬輛預購多久交車?77F 10/19 14:50
→ pisu: 蘋果要切入電動車可能太慢了80F 10/19 14:51
噓 shyshyan: 找鴻海談代工 工廠在哪?自動化產線東西都上線了?你以為代工王隨便都有產線是嗎?84F 10/19 14:53
→ samm3320: 特斯拉核心競爭力就是製造成本,給鴻海代工實在想不到理由87F 10/19 14:56
→ lmc66: 特斯拉:???90F 10/19 14:59
→ ohyakmu: 幫納智捷代工 都要號稱2023 Q4了 說不定拖到2024..92F 10/19 15:03
推 misson: 蘋果本來就不可能自己造車,最賺的是把iOS整個生態系都安裝到每一家汽車中控台上,最好是蘋果自己還能制定硬體規格,他的晶片還能有出海口93F 10/19 15:12
推 olikm: 董事長講笑話嗎?96F 10/19 15:32
→ supereva: 對頻果來說 汽車應用是需要發展 但不會是主要應用因為汽車的量跟手機差太多了
手機或穿戴是人手一台 車子是一家才一兩台97F 10/19 15:34
推 applesck: 馬斯克看到台灣的造車工廠會直接笑出來吧100F 10/19 15:36
→ a9564208: 蘋果做車是要找成長動能,手機還有什麼成長動能?而且汽車一台能貢獻的營收是手機一支的幾倍?101F 10/19 15:39
推 aJan5566: 我相信鴻海的組裝品質一定比特斯拉好...103F 10/19 15:42
推 misson: 蘋果一定會下去搶啊,車用影音google早就踩進去了104F 10/19 16:05
推 ajkofqq: 合理 上面是在?105F 10/19 16:09
推 uam: 這樣特斯拉還潮嗎106F 10/19 16:11
推 airvivi: 特斯拉可以答應代工前提是紅海買下特斯拉上海廠 然後過幾年再轉單107F 10/19 16:27
噓 dc995: 直接講答案 電動車 跑第一無非硬體(3電)
軟體 (自駕)
蘋果這兩個掌握那個 又或鴻海有掌握什麼
做一平台做一台大家都一樣續航 一樣操控
軟體沒有大量路試 我覺得軟體要越多用戶才會變主流軟體無法閉門造車 硬體可以 頂多操控超難開
軟體要經的起大量測試 沒人試 就沒人想採用109F 10/19 16:43
推 MLARAI: 散戶看衰就是強力買進 XDD118F 10/19 18:00
推 bmans: 阿不就好棒 明天大買10股119F 10/19 19:27
噓 fatoes: 特斯拉的本體就是工廠不是車子,強的就是他的自動化,鴻海去跟特斯拉兜售代工車子幹嘛……121F 10/19 20:42
推 e04su3: 現階段機會不高 還有特斯拉是科技廠才對123F 10/19 20:47
噓 blue500: 特斯拉的超級工廠生產成本過高?124F 10/19 21:18
推 ohlong: 蔡閨問林志琳要不要跟她學美妝穿搭125F 10/19 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