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tompi (大波動)標題 Re: [請益] 最近很多人在說債券ETF時間 Wed Jan 11 13:28:06 2023
※ 引述《sadness0830 (ken)》之銘言:
: 想請益一下
: 因為最近很多人再說債券ETF
: 小弟一直不解一件事
: 最近債券ETF也是股債齊跌
: 走勢跟股票一樣
: 2020反彈 彈的幅度 也沒有股票高
: 跌的時候一起跌
: 如果未來降息好了
: 債券價格會上漲
: 但
: 未來降息
: 大盤型ETF 或股票等 不是也會噴
不一定喔~~~
: 而且漲幅應該會贏債券ETF
: 那為什麼要投資債券ETF???
: 真的不太了解
: 拜託求解一下
降息股票會漲?? 不一定喔
我們知道股價跟股息殖利率呈現倒數關係,也就E/P
一般來說股息殖利率跟CPI比或是短期利率比沒有太大的問題
例如短利降1%,股息殖利率也降1%,那股價就可以比較高。
這種算法用在債券通常沒錯,因為Coupon在發行的時候就固定了
但股票則不行,因為EPS並不固定,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
假設公司去年EPS=10,股價250,股息殖利率為10/250=0.04
按一般邏輯,如果降息1%,那股價可能會10/0.03=333。
可是有沒有想過EPS可能會變成6呢?
如果是6,那股價6/0.03=200,股價會下跌20%。
依照SP500 目前實質股殖利率其實是偏貴的
正常來說股息殖利率是正的實質利率,投資人對於股息要求報酬率通常會高於CPI。
高於CPI也通常意味高於FED或是短期(3m~1yr)的利率。
SP500長期實質股利率為+2.4%,至上月約為-1.4%。
https://imgur.com/d54cwdR
根據長期資料,實質股息殖利率會往”正”的到 +2%附近迴歸。
2022/12 估計EPS約為206,名目股利率為 206/3840=5.4%
如果2023年EPS不變且CPI年底值為3.5%,則若往+2.4%實質利率迴歸,
則名目股利率應為 (1+0.035)*(1+0.024)-1=5.98%,約6%
SP500 股價為206/0.06=3483。
回到EPS,上述假設EPS不變為206,目前估計今年EPS 從180~225都有
我自己是這樣觀察,以NYFED 預測經濟衰退為38.06%,因為只算到2023/10
https://imgur.com/SsscA0m
通常計算可以t+12m,所以2023/12的數字其實有了,只是沒公布而已
過去超過25%以後,幾乎都面臨經濟衰退(灰色柱狀)。
如果在經濟衰退期去預期EPS仍然有正成長,不太容易。
分享一下我對幾個數字的預測
https://imgur.com/kpsKZa4
至於實質股息利率與衰退期間對SP500 報酬率的影響,根據小小的計算:
1965/1/4~2022/11/30 日資料
https://imgur.com/SUQ781n
1.RSYR是實質股殖利率變數,影響係數為正並且顯著,表示實質正的的股息利率
對SP500上漲有顯著影響。反之若實質股息殖利率為負,則對股價未來不利。
2.RecPb為衰退期虛擬變數,若為NBER衰退期間則為1,否則為0,
可以發現該係數為顯著負值,表示在衰退期間對股價有顯著負面影響。
3.在變異數方程式中,則兩個係數數的影響則恰好顛倒,這意味當實質為負利率時
市場波動會上升,且在衰退時波動會進一步推升。
最後關於債券價格,可以在Excel裡面打入下列函式
票息跟到期日參考
https://www.cnbc.com/quotes/US20Y
=PRICE(TODAY(),DATEVALUE("2042/11/15"),0.04,0.03,100,1,0)
其中0.04是票息(不變的),可變的是0.03(殖利率)。
假設這20年債降到殖利率3%,則價格可以到114.78,約較今日+13%
結語
股市跟債市不太一樣,根據教科書分類,股市投資人分為理性與非理性、
投資與投機,而股價也是這兩種人共業造成的。
目前股價偏貴是我根據歷史資料解讀而來的,不認為的我也同意接受
因為股市不是比誰準,而是比誰賺錢,賺錢的比較厲害。
而債券市場,尤其是公債市場,幾乎是理性的居多,
講理性不是說多高大上,而是債券價格通常遵循經濟原理,
而股價多了公式模型無法解釋的東西。
上述預測部分為我個人興趣,請別參考。
所以..
1.今年會不會衰退? 根據FED數字,機會高
2.今年會不會降息? 鮑爾說 不會,但市場認為會,因為第一點。
3.今年股市會不會漲?
我認為 根據SP500 EPS 下跌機率較高,根據實質股利率估計
股市修正機率較高。
4.債券價格比股價好估計,今年若出現債券價格跌可以進場撿一些
以上
祝 賺大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1.151.146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laZhD9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3414891.A.34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最近很多人在說債券ETF
01-11 13:28 tompi
※ 編輯: tompi (1.160.237.196 臺灣), 01/11/2023 13:30:59
推 stocktonty: 以往歷史剛開始降息會有一段興奮期 接著繼續跌1F 01/11 13:36
還記得2007的 不多了,15年前 現在年紀也有點了
推 Tigerman001: 我以為這版都是壞人,原來也是有好人,但好人通常不吭聲的5F 01/11 13:46
推 hihi29: 太專業了吧==8F 01/11 13:52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3:56:0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3:58:43
推 UBC: 推~ 優文11F 01/11 14:02
推 mimchu: 難得油質好文,原po好人15F 01/11 14:11
推 alex5566: 吸毒吸到毒癮戒不掉....一堆人期盼降息 =.=18F 01/11 14:20
推 newvote: 台灣人就是喜歡跟風而已......19F 01/11 14:21
→ a1234561723: 2019降息那波好像也往上漲,最後2020崩下去
對2019實在沒啥印象,感覺很平淡的一年23F 01/11 14:34
推 AJE: 謝謝分享25F 01/11 14:36
推 ImCPM: 請問實質殖利率的數據是來自哪裡?謝謝27F 01/11 14:38
EPS的話
https://reurl.cc/gQXEvR
CPI
https://www.usinflationcalculator.com/inflation/historical-inflation-rates/
SP500 股價 YAHOO 就有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GSPC/history/
實質股殖利率 就名目值經 CPI 調整
推 stocktonty: 2019沒有高通膨也沒升到5% 川普施壓很快就降息了
所以拿2019那次才升到2%就降息來類比就不太客觀
主要在於這次是創40年新高的通膨31F 01/11 14:55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5:13:48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5:15:11
推 CrazyStone: 問一下,為什麼是用GARCH不是用ARCH Model?37F 01/11 15:49
ARCH目前多用於檢定有沒有ARCH效應
如果用ARCH模型,會有落後期較多的問題
GARCH模型簡單好用,比較精簡。如果以模型精簡性原則,用GARCH比較好
通常GARCH(1,1)就解決掉了
推 vincent1700: 你的敘述跟定義有點怪怪,E/P怎麼會是股息殖利率?39F 01/11 15:55
您說的對,稱為 Earnings Yield 比較好
https://ah.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088/6/57009106.pdf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6:07:26
推 boolaja: 已經進場正二囉~~~41F 01/11 15:57
→ vincent1700: 另外你用P的倒數對P的變化百分比做回歸,怎麼好像有點怪怪的xdd42F 01/11 15:59
正確來說不單是 P的倒數,是 E/P,而不是1/P
而且我不是用這個變數,我是採用 經過CPI調整的 Earnings Yield。
這個變數有通過 ADF檢定,要不你自己抓資料自己算一次 我們可以討論
在因果關係檢定中,如果變數無法通過檢定,在模型裡面也不會呈現t-n領先性的顯著
所以你說的怪怪的,我也覺得你怪怪的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6:14:46
推 vincent1700: 其實你想法很好啦,如果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話,建議你可以參考Robert shiiler的CAPE44F 01/11 16:12
CAPE 概念很好,基本上它是無參數化的計算,有一般性
但反應有點慢,其實通過一些模型建立 可以表現比CAPE好
在強調一次,CAPE 很好有普遍性,而且無參數,只有10年這數字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6:17:13
→ vincent1700: 我覺得這篇論文作者可能有點誤解,如果某個投資人他八成時間是理性的,兩成是不理性,你要怎麼界定?而學術上是分為informed跟noisy trader,理不理性是行為財務在探討的。46F 01/11 16:15
ㄣ~~
說真的我離開學校太久了
在市場打滾這麼多年,股市 大概就分 理性跟非理性(而不是不理性)
學術硬要套在股票市場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
所以你硬要挑說 這樣說法有問題,也行!!
誰叫 行為財務學 是給心理學家拿走。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6:21:24
→ vincent1700: 我計量不太好,可能你是對的,我只是直覺上覺得怪怪的,E/P華爾街中文報是翻益本比啦,其實我也有研究,有興趣可以站內信交流~
實際上是很多noisy trader以為自己很理性哈哈50F 01/11 16:20
噪音交易者對市場很重要
對我也很重要
市場不能沒有噪音交易者
※ 編輯: tompi (210.61.151.146 臺灣), 01/11/2023 16:27:23
推 kria5304: 推 不過美債是每年付2次 ACT/ACT 公式最後應該用2,157F 01/11 17:06
推 Nocp: 也太專業58F 01/11 17:25
推 sosth: PUSH61F 01/11 1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