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childeviler2 (科技長工)
標題 [請益] 從德州儀器(TI)晶片降價看市場
時間 Sun Jun  4 01:36:29 2023




新聞報導:
https://technews.tw/2023/06/02/ti-launches-price-war-in-chinese-market/
德儀中國市場掀價格戰搶市?市場人士解讀不同 | TechNews 科技新報
[圖]
中國媒體報導,市場傳聞美國類比晶片大廠德州儀器(TI)自 5 月開始,全面下調中國市場晶片價格,試圖用價格戰搶下更多市占率。中國廠商高層表示,TI 這次降價沒有定幅和底線。 2022 下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下滑及擴產,TI 等晶片大廠供應不再緊張,甚至庫存持續升高。為了減少庫存甚至搶市佔,T ...

 

簡易搜尋:德州儀器 新聞篩選

影響類股:
伺服器產業代工廠
廣達,鴻海,英業達...等等

品牌廠
HP,Dell,Lenovo,華碩...等等

請益以及討論:
在業界這次跟德儀(TI)討論,
知道這次TI對於爭取市場是很有決心,
降價幅度可以說是追上2019~2020價格,
也就是疫情漲價前。

一張伺服器主機板配置,
TI類比晶片幾乎可以算佔將近1/3(金額),
當然說法可能有些誇飾,
這佔比如果TI出得晶片全用在板子上的狀況下。
這次降幅如果逼迫其他家廠商跟進,
那麼晶片有極大機率被拖入絞肉機內削價競爭,
所以就算不是全用TI晶片下,
因為其他家廠商跟進,
例如infineon,mps,onsemi...etc
演變成整張板子的設計都變成降價,
這個對於代工廠或者品牌廠來說,
是一個極大的利多,
因為元件晶片成本下降了。

一台伺服器的架構,
主機板搭上其他IO card,
加上伺服器CPU以及其他零件組成,
TI晶片整體佔比可能不到5%,
就算降幅最大佔整台金額,
可能也不到1%,
但是伺服器是好幾百台千台在送,
對代工廠而言都會有最低購買數量,
所以算起來的金額年出貨量也會蠻可觀的。

那麼問題來了,
這樣的降價會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
代工廠看到類比晶片降價,
轉頭殺被動元件,其他元件?
晶片,元件連帶影響,
晶片,元件廠獲利降低,
只有代工廠,品牌廠營收變好嗎?
有沒有什麼問題是降價後會衍生的?

此討論不推薦購買任何股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67.12 (臺灣)
※ 作者: childeviler2 2023-06-04 01:36:29
※ 文章代碼(AID): #1aUteVVm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5813791.A.7F0.html
Kobe5210: 多一些產業的討論是對的
剛剛看雜誌,小摩列出AI伺服器台廠實際受惠的營收佔比,大多數只有2%-5%
但股價先漲再說。1F 06/04 01:42
a0808996: ai伺服器出貨量 現在佔比對於各家都還很少 可能連10%都沒有5F 06/04 01:45
yaqw: 看好的是將來吧  所以先炒一波7F 06/04 01:46
a0808996: ai伺服器現在寡頭就輝達 直接看他出貨量去算
就大概知道能出多少了ㄅ8F 06/04 01:47
AllenAline: 一路噴10F 06/04 01:49
a0808996: 未來需求還很難說 現在ai才剛起頭而已
甚麼殺手級應用還沒出來11F 06/04 01:50
childeviler2: 不得不說,最近AI話題真的很夯,連我阿母都在跟我聊AI13F 06/04 01:52
asiguo: 代工只賺加工費 品牌毛利率才會擴大 HP Dell會噴
自由現金流超好(FCF yield 10%) 且產業都確定庫存問題已過15F 06/04 01:53

被動元件廠,以及晶片廠的庫存問題還在,
去化程度小弟我估計到年底才有機會降到2~3成安全水位,
還是要基於市場有沒有復甦

追加補充:
我就單舉TI來說,
2021~2022因為疫情需求,
所以TI在全球佈局有些轉變,
(每年都有戰略規劃,指得是因應需求去擴廠,調整產線)
那麼遇到這次的大降價,
基於需求衰退,
以及90%的可能就是庫存太多。

※ 編輯: childeviler2 (1.200.67.12 臺灣), 06/04/2023 01:57:56
※ 編輯: childeviler2 (1.200.67.12 臺灣), 06/04/2023 02:01:48
stocktonty: 很好奇拜登政府真的會讓輝達賣一堆AI設備給中國嗎18F 06/04 02:13

這個面向應該不能從政府來看,
因為美國對中的決心不變,
但是對於企業來講,
中國的市場是很大的,
不會放棄這塊利益,
應該蠻多業界人知道,
只是透過不一樣的方式銷售,
具體是什麼,我也忘了捏(笑)
※ 編輯: childeviler2 (1.200.67.12 臺灣), 06/04/2023 02:18:31
stocktonty: 該不會現在是趁緩衝期結束前故意放牛吃草吧19F 06/04 02:14
andyao1562: 賣AI設備給中國 記得軍武版有一篇相關人士寫蠻詳細懶人包就是 美國知道哪邊是痛點 還要顧及美商利益20F 06/04 02:18
s860134: 軍武版的高階人士 你懂得22F 06/04 02:28
andyao1562: #1aMbCgQZ  這篇 筆者也只是一個剛有paper的人
結論是老闆砍了某個ai關鍵的東西 符合美國要求然後拿去賣給中國 中國廠商只要能用就不會自己搞 這樣這樣中國自己搞又沒效益 美商還能賺錢 如果哪天中真搞出來什麼東西 可能限縮會更強烈也說不定23F 06/04 02:51
jfw616: 降價也沒人買
行情不好不好賣的大家一起降價促銷
所以別幻想說能得利28F 06/04 03:54
s114752: 先噴在說 該不會還沒上車吧?31F 06/04 04:42
slipper123: 或許TI銷售策略改變與降價已反應在PMIC族群中,且在server bom cost佔比不大32F 06/04 07:42

五月份才剛開始啟動降價,
所以理論上還沒有發酵轉換到營收上,
不過就理解上佔比不重,
搞不好看不太出來?

keter007: 庫存滿手不趕快消掉難道到時變呆帳
消費疲弱可期,剩半年會打呆滯料34F 06/04 07:46
Feting: 以近期來看,已經從庫存轉為下半年是否有需求的問
越來越多公司近日對下半年的看法漸趨保守36F 06/04 08:15
※ 編輯: childeviler2 (180.217.28.46 臺灣), 06/04/2023 08:25:05
winohya: 驅動ic就跟你講的情形一樣,現在殺價比兇狠的,不少都快殺到成本價以下了39F 06/04 08:36
buddhawu: 驅動ic本來就是低階產品,疫情時被漲價才不合理41F 06/04 08:42
Madridtop: 買個早餐聽到一堆大媽再聊天都說AI是什麼不管,趕快買台積電跟偉創42F 06/04 08:56
chameleon: 如果真的看壞未來 為了清庫存 當然是先殺先贏44F 06/04 08:57
miuca: Infineon,mps,onsemi高階還是缺貨45F 06/04 08:57

就小弟我自己跟廠商討論得到的訊息,
目前針對intel架構BHS,EGS,
以及AMD的Genoa,
料件缺的是很少,
對比之前2021~2022那時候缺料,
是天差地遠的對比,
如果是車用的話,
小弟就沒那麼熟了
[圖]
stocktonty: 那天去屏東鄉下小咖啡店 店員也說她有買緯創47F 06/04 09:01
※ 編輯: childeviler2 (180.217.28.46 臺灣), 06/04/2023 09:06:11
MIT5566: Ti東西包山包海 但之前缺料一波一堆廠都拔掉了 看車用還是比較穩48F 06/04 09:09
tonylolz: 5月營收終究是要見公婆啦50F 06/04 09:20
darkangel119: 現在就是先把預先漲幅都漲完 剩下就是收割51F 06/04 09:32
bodple: 單講PMIC 系統廠通常是將TI當Main Source,其他便宜的當second source,原因是量一大就要cost down,陸廠台廠就靠薄利多銷過活。事實上,規格也都是follow TI,技術上就是差一個世代。現在TI降價了,沒道理second aource不降價比TI貴,這時候台廠只能從FAB廠cost down,現實是非台積便宜製程IC問題非常多。結論是之後便宜的PMIC問題一堆,不便宜的又賣不出去,惡性循環沒救,台廠的悲哀,只能期待供過於求再起,TI再次漲價。52F 06/04 09:51

非台積製造的那麼不堪嗎?
如果要cost down,
只能選聯電或者其它家了,
畢竟PMIC不用到先進製程,
40~120nm就夠了。
※ 編輯: childeviler2 (1.200.76.196 臺灣), 06/04/2023 10:00:33
sdf0419: 有些股價根本加水,實際根本營收跟不上
但是台股就會先吹,等泡泡破了抓最後一個61F 06/04 10:04
GABA: TI一堆七到十年前的IP 還有搞頭嗎?63F 06/04 10:07
bodple: 不是其他FAB都這麼不堪 是大部份台廠管理階層都是短線思維 換FAB製程是需要時間心力磨合的 但這件事通常都是市場發生變化(2021需求爆量 & 現在跟進TI降價)才會再拉出來談 公司更怕庫存太多賣不掉 政策往往都一年內為準甚至更短 現實是去年高庫存時轉FAB廠這件事就再也沒人提了64F 06/04 10:11
cksai: 有泡泡就跟上炒一波阿 記得當第一個跑就好70F 06/04 11:00
autopass: 毛利率之前最低62.x%,這三季都在下降,會破62%嗎?71F 06/04 11:00
smoker1225: nv的100H根本不能賣中國,要轉第三方,而且中國最近很怪,一直在收GPU的die,不知道要幹嘛。所以TI這樣很奇怪,明明市場沒什麼競爭對手,還需要降價嗎?72F 06/04 11:42

這個蠻有趣的,
只要廠商大家都有默契不降價,
解讀成 代工晶片成本沒降,
這個晶片價格就下不去,
不過既然TI開第一槍,
那就看後續還有沒有廠商跟進護市佔

roseritter: 收die要自己魔改怪機絲卡?75F 06/04 12:31
slipper123: TI的降價不是五月開始,新聞為落後資訊76F 06/04 12:53
tomnj: 高階還是缺,低階降價填產能而已,到時候經濟回來,這些國際IDM廠還是直接把低階拋棄,我只能說,誰用TI誰倒楣77F 06/04 13:33

應該沒那麼悲觀,
TI很多類比晶片還是很好用的。

tayuplay: 是哥布林版寫軍武文嗎80F 06/04 13:40
※ 編輯: childeviler2 (180.217.28.46 臺灣), 06/04/2023 13:46:03
ptta: 就他的價格太貴了81F 06/04 13:46

如果用相同的PMIC來比較,
TI應該算是很便宜的...
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如果連相對便宜的都自己降價求售了,
那其他家怎麼辦?
之後的演變又會是怎麼樣?
沒有任何副作用嗎?
※ 編輯: childeviler2 (180.217.42.7 臺灣), 06/04/2023 14:01:10
a0808996: 換個方式想 會不會是趁現在庫存報表 需求很爛
逆勢開出產能降價 直接把對手幹趴82F 06/04 14:55
andyao1562: 應該只是正常競爭搶市場 掠奪性定價風險很高
沒弄好政界會想捅你 然後潛在對手一直都會存在84F 06/04 15:25
PitzMan: 現在就是上游降價,終端PC、NB沒降價,系統品牌廠毛利會上升,所以這一波都在漲終端PC、NB廠...86F 06/04 15:33
Kobe5210: 樓上說的在理。88F 06/04 15:44
a0808996: 上游會降價 也有一些是 去年大好 錯估景氣 瘋狂擴產結果直接反轉~ 那些擴充的產能 也不可能放著
只能降價來搶市 來保持產能利用率89F 06/04 15:47
andyao1562: 有理92F 06/04 15:58
fallinlove15: 新一輪淘汰賽開始93F 06/04 19:07
qsef5: 這不就是TI老套路嗎?94F 06/04 23:01
puffycat: 這家東西爛就算,支援也差!用MPS都比較好!95F 06/05 10:31

怎麼釣出好多家用得好生氣
※ 編輯: childeviler2 (1.200.160.120 臺灣), 06/05/2023 11:06:17
--
作者 childeviler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