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gadacha (卡打車)標題 [新聞] 北市府聲請假扣押基泰建設千萬 下波聲請時間 Sat Sep 9 21:45:06 2023
原文標題:
北市府聲請假扣押基泰建設千萬 下波聲請金額恐破億
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3732/7428577?from=redpush
發布時間:
2023-09-09 21:05
記者署名:
聯合報/ 記者李隆揆/台北即時報導
原文內容:
台北市大直住樓傾塌,市府初判與「基泰建設」建案施工有關,今晚由法務局長連堂凱、
委任律師等向台北地方法院遞狀聲請假扣押,避免基泰建設惡性脫產,確保受災戶權益。
連堂凱說,基泰建設造成大直街損害,北市府今先以市府名義向法院聲請假扣押基泰建設
金額為6195萬9982元,其中包含受災戶安置費、道路毀損、現場工程及鑑定費等財損,預
計明天針對市民財產損失部分提出第2波假扣押聲請。
連堂凱表示,市府與市民之間,已請區長建立小組協助聯繫溝通,小組裡包含法律、工務
、教育、衛生、社會等局處人員,市民有任何需求都能隨時連絡上市府人員。
連堂凱指出,目前絕不排除基泰建設惡意脫產,「畢竟基泰到目前為止態度並不積極,且
市府、市民損失巨大」,他也提到,第2波針對市民損失的假扣押聲請,金額可能破億元
。
心得/評論:
之前都被笑說罰個幾十萬 都不痛不養
晚上就申請假扣押了~
不知道星期一開盤 會不會又跌停
大家要進場 真的要再評估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58.173 (臺灣)
※ 作者: gadacha 2023-09-09 21:45:06
※ 文章代碼(AID): #1a_7Rawx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4267108.A.EBB.html
→ luben: 市長說給予最優容積都更耶 基泰資產直接要翻倍了吧3F 09/09 21:48
推 wei5566: 平常花大錢養的民代都不敢出聲了,都沒幫忙發聲,沒有江湖道義5F 09/09 21:48
→ tedcat: 還要跌停兩三根到個位數吧7F 09/09 21:48
推 Anadyomene: 反應在不快一點不但總統立委選舉崩掉,市長也會崩8F 09/09 21:49
→ Anadyomene: 要人發聲的前提是自己本身沒亂搞吧?自己亂來就活該11F 09/09 21:50
→ kilo7: 有沒有假扣押 但扣押不到任何東西的八卦?12F 09/09 21:51
推 bunjie: 其實就算破億對建商也是小錢14F 09/09 21:52
推 bunjie: 主要對他的傷害是假扣押這個動作 實際多少錢倒是還好
資產被凍結16F 09/09 21:55
推 aaagang: 還是要跑完法院才知道結果19F 09/09 21:59
推 pursuewc: 假扣押6200,現金29億,淨值78億..20F 09/09 21:59
推 AlarmAlarm: 沒事又不是第一次演戲 法律難道會保障你們這些刁民21F 09/09 22:00
推 Answerme: 市府公文續施工不列管是為了用倒塌逼住戶合建吧,然後基泰演出帶罪立功發大財23F 09/09 22:05
推 akway: 至少10根25F 09/09 22:05
推 adwn: 硬起來26F 09/09 22:09
→ noar: 風頭上,市政府要超兇,建商要低調,等風頭過吧27F 09/09 22:11
推 ko74652: 6000多萬要修這些根本不夠吧30F 09/09 22:14
→ MIT8818: 1戶市值1千萬,破億也才10戶,怎麼夠賠32F 09/09 22:15
推 shi0520: 6300萬還真多啊33F 09/09 22:18
推 ejru65m4: 50萬公司跟千萬公司差別 不過都是會玩的贏34F 09/09 22:22
推 yisky: 這波建商的態度很詭異唷35F 09/09 22:24
→ qaz12453: 反正都勒令停了 直接全扣不就好了36F 09/09 22:25
推 myforce: 現在現在ㄧ戶市值有一千萬?都下陷了還有這個價?37F 09/09 22:25
推 seeback: 平日給得不夠多,所以只好避不見面38F 09/09 22:25
→ nk10803: 沒差 局外人都喊超爽的免費都更39F 09/09 22:25
→ IBIZA: 六千多萬是市府支出的安置費、道路毀損、現場地盤42F 09/09 22:27
推 mamorui: 假扣押~要跌停了?43F 09/09 22:27
→ IBIZA: 緊急處理跟鑑定費用啦
賠償應該不在裡面, 其實內文講得很清楚了44F 09/09 22:28
推 guanting886: 按照過去的黑歷史 我覺得躲起來很正常 不過現在市政府介入你躲起來還是得處理 不然更慘46F 09/09 22:28
推 fourkg: 供給減少 噴噴 VVVVVVVVVVVV48F 09/09 22:28
→ IBIZA: 市府目前也只能針對市府的支出做假扣押, 鄰房受損的當事人不是市府, 金額也不清楚, 等概算金額、住戶意願整合好, 同意委託市府, 市府才能協助做假扣押
現在如果是那35戶要拆掉的受災戶, 房屋價值應該暴49F 09/09 22:28
推 sonic37: 民代鈔票是檯面下運作,選票是檯上作秀民眾又看不到53F 09/09 22:32
→ IBIZA: 漲吧...實價2500萬, 多出兩成我都可以54F 09/09 22:32
推 yisky: 在討論成本前,基泰想不想重蓋?能不能重蓋?我看版上都沒人在乎 嘻嘻55F 09/09 22:34
推 ottoyeh: 所以市府是以債權人身分聲請假扣押,但是市府不是有可能是共同侵權人嗎?57F 09/09 22:35
→ IBIZA: 首先, 的確有可能提告, 但大概不會成立59F 09/09 22:36
→ seeback: 腦補劇情就是:吸金案如果是真的,實際上資金早被掏空,所以營造廠也沒錢進場做大底,結果變這樣子60F 09/09 22:36
→ yisky: 政府會願意給基泰開這個先例嗎?62F 09/09 22:37
→ IBIZA: 其次, 如果順利搓掉, 也不會有提告問題
哪是先例, 高雄最少有兩次建案搞倒鄰居建物, 最後댠都是由市政府給予優惠容積, 由出事的建商負責重建63F 09/09 22:37
→ yisky: 關手機還有現場發意願調查表,都是很奇怪的操作66F 09/09 22:38
→ IBIZA: 去查一下就知道了67F 09/09 22:38
→ IBIZA: 2014年, 恆宇建設在高雄自強三路的建案, 搞倒了7間鄰房, 20天內高雄市政府火速通過優惠容積, 兩個月後確定由恆宇建設受受災戶委託原地重建
2017年恆宇跟受災戶達成重建大樓的分配比例及設計2017年底正式提出危老重建申請, 不到一個月火速過件2018年5月開工, 總統蔡英文受邀出席70F 09/09 22:40
推 mamorui: 原來有前例可循 OvO76F 09/09 22:44
→ IBIZA: 去年高雄前金區自強一路, 悠瑪建設的建案同樣搞倒7間鄰房, 同樣火速通過優惠容積, 7間鄰房有6間選擇委託悠瑪建設原地重建
一間選擇提存現金, 自行處理
這幾次搞倒鄰房都是搞倒七間 不知道是甚麼神祕數字不過高雄兩個案子最後結果都不太好77F 09/09 22:44
推 recaya: 下週見的到10元以下的基泰?83F 09/09 22:47
推 mamorui: 七間 現在農曆鬼月 聽起來毛毛的 QQ84F 09/09 22:47
→ IBIZA: 恆宇建設動工沒多久就因為疫情停工, 然後營造費暴漲至今未復工
悠瑪建設目前看起來就是拖, 連安置賠償都沒有準時付85F 09/09 22:47
推 yisky: 拿高雄跟台北比 笑死,另外這次有幾戶受災,高雄那案幾戶受災?88F 09/09 22:48
→ IBIZA: 一樣需要重建的都是七戶啊90F 09/09 22:48
→ hemisofia: 2014被搞倒到2023都還沒重蓋好 其實居民也不一定能91F 09/09 22:48
推 mamorui: 確實感覺很怪說 疫情期間不是房市不錯嗎92F 09/09 22:49
→ hemisofia: 說大賺吧 畢竟得租屋10年以上XD93F 09/09 22:49
建案施工路塌 市府開罰勒令停工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高市前金區自強一路某大樓建案,昨因開挖地下室進行鋼板樁工程時,地下水滲出,導致周圍道路掏空破洞,波及兩側民宅,包括一棟商住大樓建物,以及一排透天民宅,塌陷點至少兩大區相距不到二公尺,凹陷範圍逾十五平方公尺,路面下陷約一.五公尺,市府開罰九萬元並勒令停工。該興建中的基地為育瑪建設「東金御所」大樓,自二 ...
→ yisky: 我看那位講到禮拜一泰基準備漲停了 嘻嘻97F 09/09 22:50
→ IBIZA: 更正 不是七戶 七棟98F 09/09 22:50
推 shi0520: 大直受災戶其實不多99F 09/09 22:51
→ tedcat: 出這種事還神隱 如果被他逃出去國外 海關面子也是直接被巴慘
你如果真的撞到一台”50”年老車 車主要求恢復原狀 你看看是新車貴還是恢復原狀貴
你知道的 50年的車其價值就不是20年那樣沒價值了203F 09/10 14:37
推 roseritter: 特別古董車才有這待遇,撞到飛羚大概賠舊換新五萬208F 09/10 15:07
推 pideo: 禮拜五進去的現在是不是腿軟了209F 09/10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