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kuitiiq (能耐)標題 [新聞] 央行政策重擊房貸業務 銀行曝「錢荒至少時間 Thu Aug 22 08:04:28 2024
原文標題:央行政策重擊房貸業務 銀行曝「錢荒至少要燒到明年底」
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802055
發布時間:2024-08-22
記者署名: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原文內容:
為了降低銀行授信資金過度集中不動產的風險,央行21日突正式公開總裁楊金龍與34家國銀分批「喝咖啡」的結果,並要銀行最遲在9月6日之前交出「自主總量管制」報告,與會銀行主管利露:「這次咖啡喝完大家都很頭疼!」業者透露,央行發出3大指示,市場解讀錢荒最快也要燒到明年底。
首先,央行業務局局長潘榮耀指出,要求銀行提供的自主總量管制報告書規劃期程從第4季開始,一直到明年第4季。不過業者在揣摩央行態度下,「報告書多從寫好就開始執行,不會拖到9月才上路,至於央行希望銀行維持到明年第4季,乖一點的銀行通常就是會守到明年底,房貸錢荒至少要燒到那個時間」。
另外,為了避免炒作資金向特定銀行湧入,央行官員也坦言,這次的「不動產放款自主總量管制」不管銀行不動產放款水位是否已接近銀行法72-2條門檻,全都適用。
第3、由於央行希望國銀不動產授信佔總放款比重由目前的37.4%降至35%或36%,因此銀行收回資金再貸放時就要更謹慎,過去可能是「回收100元才能借出100元」,未來1年銀行可能是收回100元只敢借出80元或90元,而可以借的對象、擔保品座落地點等審查要求也會更嚴格。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這次出重手對全體銀行進行不動產授信總量管制,將有3大效應,其一,銀行端銀根更緊,放款更為保守,價格更難墊高,賣方很難期待高價。
其二,為了控總量,未來各銀行挖東牆補西牆,不講武德說抽就抽的事情一定還有。由於目前是選舉空窗期,狀況可能還要到明年都不會緩解。
其三,窮的、沒關係的買方倒大霉。短期內非銀行管道還是可以弄錢出來,長期而言,這些池子本來就小,怕也在撐不了太久。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以前央行也會找銀行喝咖啡,但通常都會請銀行自律,很少見這麼強硬,公開宣示對外說明並要求銀行配合,未來也要觀察銀行在借款年期、寬限期上是否同步限縮。
心得/評論:
房市議題越來越收到關注
目前說法仍眾說紛紜
至於會有什麼影響
還是要繼續觀察
大家是怎麼看呢?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77.43 (臺灣)
※ 作者: kuitiiq 2024-08-22 08:04:28
※ 文章代碼(AID): #1cne2Epz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24285070.A.CFD.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央行政策重擊房貸業務 銀行曝「錢荒至少要燒到明年底」
08-22 08:04 kuitiiq
推 a94037501: 沒錢借先砍低總價啊高總價是vip未來大戶3F 08/22 08:07
→ ann16: 避開營建股
首選 新光金 長榮海5F 08/22 08:13
推 kausan: 先燒個2年吧 難道年底就有錢?10F 08/22 08:14
→ poru: 1.總得做作樣子2.讓太多人有錢不利勞動力14F 08/22 08:17
推 AGODC: 現在實質負利率,我的信貸房貸都是有多長開多長,能不還就不還,誰要當傻瓜錢放銀行給通膨吃光光?!15F 08/22 08:17
推 b03o20y: 這波殺得就是買方投資客,還不能轉約,這波組合拳17F 08/22 08:17
推 baddaddy: 最快明年底 是不是都看成今年底阿笑死18F 08/22 08:17
→ b03o20y: 太狠,建商是二線受傷,最大贏家就是政府和銀行,太懂玩了19F 08/22 08:17
推 junnn: 借不到錢買房 年輕人首購窮人受傷的世界21F 08/22 08:18
推 zerro7: 應該是先砍低利率吧 水庫就那麼大24F 08/22 08:19
推 b03o20y: 就算籌到錢了,你下一手要賣給誰?還是得擔心貸款的事26F 08/22 08:20
推 AGODC: 聽說下一手都全款買房,借高利貸都划算28F 08/22 08:21
推 klwei: 等美國開始降息,不管美元定存或是美債資金都會回流,或許有一點幫助29F 08/22 08:22
推 goodevening: 優質客戶沒這困擾啊 還款能力不佳的玩啥炒房 等著被抬出場吧31F 08/22 08:22
推 laurakao: 實質負利率存在銀行是笨蛋,入不敷出,你央行也有很大責任35F 08/22 08:23
推 AGODC: 美國降息就錢進美債啊,錢進新台幣做什麼?看看哲哲就是這種邏輯啊38F 08/22 08:23
→ a9564208: 利率高一點就變VIP了,繳5%換銀行叫你大爺41F 08/22 08:24
→ a9564208: 美國降息錢怎麼會回台灣,台灣利率比美債還爛43F 08/22 08:25
→ aloness: 錢會往升值的地方走,不過台灣水庫太小是次要的,主要會往日圓走45F 08/22 08:27
推 tswen: 完蛋了。今年年底要交屋的預售屋怎麼辦 哈哈哈48F 08/22 08:27
推 peacesb: 好了啦 再演就過分了49F 08/22 08:28
推 cerwvk: 經濟火車頭,佔60%,70%,80%過分嗎?覺得不過分。51F 08/22 08:28
噓 newlie: 全款買房 要脫手時 確定能找到也是全款的來接手嗎??52F 08/22 08:28
→ peacesb: 還會信這種無法炒房的話的人 到底是幾歲啊
72-2就說要30%了 現在37%卻要求降到35%就好,72-2跟擺設一樣可笑只是拿來喊喊話而已53F 08/22 08:29
推 piece1: 升息個幾碼錢就回來了!金龍考慮一下56F 08/22 08:30
→ brain9453: 又不是真的沒有錢 沒錢還敢開銀行喔57F 08/22 08:30
噓 rrroooqqq: 低利率的沒得借吧,若是利率10%的房貸銀行馬上強力過件59F 08/22 08:30
→ WTF55665566: 就是這陣子房市太熱讓銀行幾乎都觸及72-2滿水位 這類型的額度就開不出來61F 08/22 08:31
推 wjes30325: 37%是授信比重 30%是占存款比重 分母不一樣吧63F 08/22 08:31
→ cerwvk: 寬限期,10年20年30年,覺得不過分,重點反而是,台灣房地產,可不可以歷史留名?64F 08/22 08:31
推 ck326: 央行不升息還用啥揣摩上億,笑死66F 08/22 08:32
推 nutrino: 會不會最後郵局也出來借了?68F 08/22 08:33
推 newlie: 不是有人說過 37%是含專案(都更那些) 30是一般上限69F 08/22 08:33
推 WANGSH: 尻爆資金不夠又想投資二房的70F 08/22 08:34
→ tw411001: 買房在增貸投入股市 豪簡單72F 08/22 08:36
推 ravelson: 30% 現在37% 所以有限制?73F 08/22 08:36
推 nocash: 找富邦借就好啦75F 08/22 08:36
→ tw411001: 錢沒有變不見,只是錢滾錢去了76F 08/22 08:37
→ ravelson: 我支持把房市打趴掉 大場面總是更刺激77F 08/22 08:37
→ caity: 寬限期5年大家都只還利息不還本金,銀行錢變少正常吧78F 08/22 08:38
→ bbs0840738: 台灣人買房就槓桿開到最滿,2.185%變成3%就還不出來的人一大堆,這要還想買房79F 08/22 08:38
推 peacesb: 事實上想看大場面應該都是更支持炒房 炒到炸掉全台一起失落50年81F 08/22 08:38
推 xuane: 中租可以用房子抵押借16%嗎83F 08/22 08:39
→ bbs0840738: 寬限期五年 五年後再賣掉 銀行回收本金的速度開始拖慢 是要怎麼有錢一直借出去84F 08/22 08:39
→ peacesb: 日本失落30年至少還有人口紅利頂著,這次炸掉台灣可就沒有人口紅利幫補血了 更刺激喔86F 08/22 08:39
推 gibbs1286: 央行就嚇爛,怕真的爆炸拖垮全部金融88F 08/22 08:39
推 ravelson: 沒關係 都炸掉 反正都是完蛋 哈哈89F 08/22 08:39
推 nutrino: 原來郵局也有房貸 那還怕沒錢? 錢一堆好嘛90F 08/22 08:40
→ cerwvk: 台灣房地產歷史No.192F 08/22 08:40
推 z789252: 銀行:便宜的錢借不到,為何不借5%以上的錢呢?93F 08/22 08:41
→ peacesb: 會認為五年後賣掉就有水位的想一下,五年後的中古屋誰能全額買?一樣貸款買的居多啦,就貸不出來咩95F 08/22 08:42
→ bbs0840738: 新青安搞出來的爛帳只是剛開始 五年後一堆人要開始還本金才精彩97F 08/22 08:43
噓 wangsuck: 笑死,央行自己是不想升息,就開始情勒一般銀行288F 08/22 12:33
→ aibor: 建商大賺!傻傻的!先收違約金再用市價賣出290F 08/22 14:24
→ Malchut: 標題越聳動代表越沒事291F 08/22 1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