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pujos (lks)
標題 Re: [請益] 90天內的10%關稅誰吸收?
時間 Thu Apr 10 17:56:44 2025


這昨天隨手抓
台灣貨出美國
比較知名的電腦產品供應商

鴻海:2.17%
MSI: 0.9%
華碩:1.06%
技嘉:4.38%
緯創:1.79%
宏碁:2.16%
廣達:3.8%

淨利超過3%的就兩家
要怎麼跟客戶分那10%?
真變成固定開支
那還不如出美國這條線直接收起來

願意多吃、多出
有一個最少最少的前提
不能賠錢啊
※ 引述《Ryan1994 (ryanisnice)》之銘言:
: 雖然說90天內 對美貿易逆差國都豁免剩10%關稅
: 但目前好像還是沒有消息10%關稅會由誰吸收
: 感覺如果最後又是漲價消費者吸收
: 這樣美國一樣會迎來短期通膨吧
: 還是這10%其實不足撼動經濟呢?
: 另外
: 美中持續關稅戰其況下
: 美國銷售中國的產品也會面臨到關稅壁壘吧?
: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慮了 還是要跟大家一起無腦多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23090RA98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166.204 (臺灣)
※ 作者: pujos 2025-04-10 17:56:44
※ 文章代碼(AID): #1dzvNWH6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4279008.A.446.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90天內的10%關稅誰吸收?
04-10 17:56 pujos
rebel: 不能這樣算阿 你也知道出美國的很多是高利潤的AI
伺服器 直接3-10太粗暴1F 04/10 17:58
bob120400: 全部都加10%,只要你還是最便宜的還是只能跟你買
除了鴻海可能有中國工廠的問題3F 04/10 18:00
tmlisgood: 最後就加到消費者身上而已啦5F 04/10 18:00
centaurjr: 有些客人會用低毛利的訂單打包高毛利的一起阿6F 04/10 18:00
mynumber55: 用淨利算?你確定?7F 04/10 18:00
centaurjr: 很難這樣算吧8F 04/10 18:01
ck326: 台廠本來就抗不了10%關稅9F 04/10 18:01
tmlisgood: 之前國家差別稅率才會有轉單問題,現在都加10%,那就是美國消費者自己吃啊10F 04/10 18:02
pujos: 不用淨利你要用什麼算,淨利搞不好還低估勒,關稅是“實際營業額”*10%12F 04/10 18:02
tmlisgood: 關稅怕的就是有替代而已14F 04/10 18:03
hotrain13: 欸不是,這些公司只做美國生意?廣達靠ai伺服器在養,其他都在賠,不代表他ai伺服器利潤只有3%欸15F 04/10 18:03
rock1202: 加加賣不爽不要買17F 04/10 18:04
centaurjr: 客戶又不是只有一個...最好每個都賺一樣的錢18F 04/10 18:04
ronga: 大家都漲10% 美國也沒其他國能買19F 04/10 18:04
centaurjr: 用淨利平均來算本來就很奇怪20F 04/10 18:04
hotrain13: 你確定每個客戶每個產品都一樣利潤?21F 04/10 18:04
centaurjr: 大家都漲32%美國也沒其他國能買  那台灣怕啥 笑22F 04/10 18:05
hotrain13: 你用平均算美國真的太猛,諾貝爾獎23F 04/10 18:05
tmlisgood: 關稅是看你售出商品的價格+運費,那是算你營業額24F 04/10 18:05
slluu2: 消費者啊 嘻嘻25F 04/10 18:05
aaa80563: 全世界都加10% 當然是客戶吞啊26F 04/10 18:05
icecubes: 就分析師重新評估 不賺錢就不做了27F 04/10 18:06
tmlisgood: 怕轉單、怕銷量減少了啊28F 04/10 18:06
ryancho: 其他都在賠,賺錢的AI還讓利,那最後還不是吃光淨29F 04/10 18:06
hotrain13: 大家都漲,美國進口商沒得選就消費者吞啊31F 04/10 18:06
analysis5566: 32%變和大家一樣的10%,超級利多,該知足了!32F 04/10 18:06
JazzyKit: 美國價值 美國人吞33F 04/10 18:06
moto000: 美光:關稅客戶出34F 04/10 18:07
mioz: 終端商品多少是出美國分公司?
定價最後不都轉嫁給分支代理了35F 04/10 18:07
tmlisgood: 像鞋子衣服你漲太高,美國消費者買不起,減少消費,所以進貨商就會砍訂單或是乾脆不賣了37F 04/10 18:07
ezoboy: 日韓漲的比台灣少好嗎39F 04/10 18:08
jerrylin: 因為你的算式是錯的  做過生意的就知道為什麼了
懶得講太多  如果你覺得企業都扛不住可以去空他
今天又沒有跌停鎖死40F 04/10 18:08
mioz: 之前顯卡零售漲破150%還不是賣到缺貨
板子廠們老早就先把定價拉上去等了 沒差43F 04/10 18:09
k91011022: 不要買這幾間就好 有很多可以買45F 04/10 18:09
pujos: 做過生意XDDD46F 04/10 18:09
tmlisgood: 之前紡織廠會搞無薪假裁員都是因為訂單變少了47F 04/10 18:09
holyhelm: 就直接漲價啊,美國人自己吸收去48F 04/10 18:10
jerrylin: 你真以為鴻海製造100的產品只賣103嗎49F 04/10 18:10
pujos: 不知道就閉嘴就好,裝三小
有夠可憐50F 04/10 18:10
ealleneee91: 都一樣就直接加給美國消費這啊 不用吸收 進口商要不要讓利他家的是52F 04/10 18:11
bencmwu: 看到用淨利算真的就不用看了54F 04/10 18:11
jerrylin: 想想中國要硬吃104%的出口商怎麼還沒去跳樓
你就知道為什麼了55F 04/10 18:11
huabandd: 直接漲價就好了57F 04/10 18:13
carbooming: 有夠天真58F 04/10 18:13
Lishiver: 整個供應鏈一起攤囉59F 04/10 18:13
dj720c: 實際淨利不可能這麼少,這是報稅用的60F 04/10 18:14
Derricklin21: 老哥,這幾家不是只做美國欸,你這樣算會準真的隨便你XDD61F 04/10 18:14
Mk56: 算法笑死人63F 04/10 18:14
soome: 直接下市64F 04/10 18:14
tanjau: 這種列法 這幾家沒人能吞阿 那蘋果戴爾轉中國的代工廠? 不然還有誰能做65F 04/10 18:14
itwt: 沒有禁止漲價吧?別家一樣有10%啊67F 04/10 18:15
yftsai: 其實大部分利潤就品牌商賺走68F 04/10 18:16
pujos: 做過生意就知道,所以你在指控他們逃漏稅、財報造假?你敢講我還不敢聽勒69F 04/10 18:16
yftsai: 關稅當然是由品牌商承擔71F 04/10 18:16
lovez04wj06: 消費者吞啊72F 04/10 18:16
kazamisie: 大家一起加價10%啊, 哪有什麼問題???73F 04/10 18:17
totomo168: 消費者啊74F 04/10 18:17
pujos: 怎麼不敢具名去檢舉,笑話75F 04/10 18:17
yftsai: 畢竟你這種環境要去哪找新的供應商?76F 04/10 18:17
lovez04wj06: 大家都漲10%沒有競爭問題77F 04/10 18:17
k798976869: 代工廠很多是靠先收貨款 晚付下游貨款中間時間拿去78F 04/10 18:18
lovez04wj06: 這局廠商利多79F 04/10 18:18
k798976869: 投資賺利息的80F 04/10 18:18
ohsexygirl: 阿如果投資失利咧81F 04/10 18:21
cookies12: 某做過生意 有膽出一篇來看看阿82F 04/10 18:26
sk100: 大家都加 等於沒加83F 04/10 18:26
bj45566: 真有料的怎麼會「懶得講」,是講不出來吧 wwww84F 04/10 18:31
timidwei: 想太多 妳以為傳產哦 利潤3%85F 04/10 18:32
dahai1234: 先去問會計師吧86F 04/10 18:36
robin101246: 不是 最後是消費者端吸收 然後通膨87F 04/10 18:39
zick8932511: 啊 就漲價啊 不然怎麼辦?88F 04/10 18:45
xephon: 人類平均一顆睪丸89F 04/10 18:45
flash031523: 用這個算 就成公司可以收一收了90F 04/10 18:46
leecoco: 漲價就好了 這麼簡單 賠錢生意沒人做喔
不然物價怎麼通貨膨脹的 漲就對了91F 04/10 18:49
RozenMaidenI: 是不是做空被嘎93F 04/10 18:57
gidapops: 這個家是怕就是跟美國人民偷偷增稅94F 04/10 19:00
yoyun10121: 不就跟漲雞蛋一樣, 初期可能有店家先壓個價吸客啦,95F 04/10 19:01
edison901: 出美國毛利沒5成出三小?又不是出中國毛1毛296F 04/10 19:01
yoyun10121: 但這種成本全面上漲最後還不是全給消費者出97F 04/10 19:01
bird1st: 廣達有發過新聞稿 稅務一律由買方支付98F 04/10 19:01
edison901: 那轉單給鴻海緯創就好了99F 04/10 19:03
jackyzhes: 淨利 哈哈100F 04/10 19:11
admon: 利潤已經緊繃不爽不要買101F 04/10 19:13
mind324: 顯卡應該會加價賣 其他的可能不賣了吧
畢竟顯卡是稀缺物質
留給蘋果賺吧102F 04/10 19:14
jooohhhn: 除非直營不然美國公司自己要付105F 04/10 19:28
Shepherd1987: 供應商有很多層, 不是只有組裝廠106F 04/10 19:46
ravelson: 不要去買這幾家就好了啊107F 04/10 19:50
deadsea: @PTTMAXQQ @rebel108F 04/10 20:23
j0588: 認真講 美國各州自己的消費稅差不多就10%左右了 進出口商各分攤一半5%其實還在可吸收範圍109F 04/10 20:36
Zzell: 進價10%絕對值直接加在終端上 絕對不到終端的10%
進口商再吸收一點 消費者其實感受不太到
再說3c的東西差那一點錢根本影響不了什麼民生
其他利潤高的民生物資進口商全吸可能還真的沒差111F 04/10 20:37
ms01096: 反映在售價啊115F 04/10 20:45
Aroe: 毛利和淨利的關係可以先看一下算式116F 04/10 21:10
testPtt: 反正阿婆只有一家 果粉照樣買117F 04/10 21:53
tanjau: 10%關稅加上去 但川普要國內減稅  不就能稍微抵銷118F 04/10 21:54
inunoya: 不是這樣算的119F 04/10 22:08

--
作者 pujo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