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cjol (勤樸)標題 [新聞] 林百里籲:研發要國際化不能只在台灣 「時間 Sun Apr 27 22:26:09 2025
林百里籲:研發要國際化不能只在台灣 「不然永遠是一條蟲」
2025-04-26 12:27 聯合報 記者鍾張涵/即時報導
廣達今(26)日舉辦37周年慶,董事長林百里提到廣達的超前部署時重申,面對未來AI時
代的不同運用和商業模式,有些是邊緣運算、有些是資料中心所用,研發日益精益,需要
更多人才做研發,製造也要「智慧製造」,因為零件愈來愈複雜,品質管理和生產控制都
是未來挑戰,「但我個人很興奮,作為工程師,有使命,當然全力以赴」。
他說,AI伺服器是AI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工具,是資料中心用的,AI技術要進步、滿足人類
所需,不同的服務有不同載具,所以這些載具並不是標準化產品,廣達也要從超前研發慢
慢轉成自主研發,「雖然我65歲了,但過去37年廣達做代工,脫不了代工兩字,但下一階
段要自主研發,且研發也要國際化,不只在台灣做研發,不然永遠是一條蟲、變不了蝴蝶
」。
林百里今日在台上致詞時指出,自己去年就已經透露:「我們廣達贏的道理、贏的策略就
是超前研發」。他說,廣達今年持續超前研發,「我們基準行銷,都是做大客戶,都是跟
我們一起成長的客戶。韌性的製造很重要,但今年我們更發揮我們韌性製造的長處,客人
要我們搬哪裡去做,都可以!我想了一個idea(點子),這個都是「總鋪師(台語)的商
業模式」。
他說,在川普關稅亂流時代,要採取「總鋪師(台語)的商業模式」,就像總鋪師(台語
)廚師一樣可以四處搬遷辦宴席,但其實產能調整在去年就已完成,截至目前尚沒有更新
的變動和搬遷,但「60天後又有什麼新的(變化),我就沒法知道」。
隨後在臨時記者會上,當有記者詢問廣達產能經調整後,中國產區產能比重為何?林百里
淡淡地笑著說,「目前什麼都沒搬,沒動過!因為我們很早、很早、很早就已經佈局了,
伺服器都在美國、德國生產;筆電都在中國做美國以外、在泰國做美國的、越南也有一個
廠做美國的(產品),去年都已經完成佈局了,所以我們現在幾乎沒有搬動,墨西哥就做
車電,目前來說都沒變!」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40/8700307
心得/評論:
原來如此
難怪台積電要美國設廠
利用當地的研發人才嗎
美國關稅有川普
台灣有總鋪師商業模式
台積電跟廣達安啦
--
英國老人在海關翻找護照,動作很慢找了很久,女海關尖酸的問:你來過法國?
英國老頭說:我只來過一次。女海關更尖酸的問:你來過怎麼不知道提前拿護照?
老頭:我上次來時沒檢查護照。
女海關高聲叫道:不可能!英國佬來法國我們永遠都要檢查護照!
老頭:44年登陸時候,海灘上可一個法國人沒見著...
旁邊德國老頭說:是的,這個我能證明,當時灘頭確實一個法國人都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229.25 (臺灣)
※ 作者: cjol 2025-04-27 22:26:09
※ 文章代碼(AID): #1e3Zw4v2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5763972.A.E42.html
推 s800525: GG走向全球是不可避免的,台灣少子化加上缺電,不外移一些真的撐不住,也要走出台灣舒適圈體會國外勞工有多兇3F 04/27 22:29
推 sova0809: 廣達有本錢過去老美建廠 但也只是這樣而已8F 04/27 22:29
→ wr: 所以你在美國也沒有廠XD10F 04/27 22:31
→ Atwo: 研發國際化 生產在東南亞11F 04/27 22:32
推 bj45566: 結果台灣電子業唯一真的有投注金錢心力在研發的反而是鴻海12F 04/27 22:32
→ sova0809: 他應該會過去 這幾家龍頭都跑不掉 但會不會賺是你家14F 04/27 22:32
→ bj45566: 林董就是出來講幾句漂亮話而已15F 04/27 22:32
→ sova0809: 的事情 到時要觀察財報跟硬體投資17F 04/27 22:33
推 a069275235: 推文到底怎麼讀新聞的= = 你哪裡看到美國沒有廠…18F 04/27 22:34
推 sova0809: 廣達老美有廠 但老美絕對會要他再繼續蓋跟擴廠
這點 台灣科技龍頭一家都跑不掉19F 04/27 22:36
噓 AlarmAlarm: AI加代工還是代工 在台灣不懂研發 出國就突然懂了?21F 04/27 22:38
→ oresta: 台灣,早就放棄了?22F 04/27 22:40
→ ntr203: 看標題還以為他要臭川普23F 04/27 22:40
推 bj45566: 可以花錢併購美歐的新創或小公司,這樣就有研發團隊 1.0 啦24F 04/27 22:42
推 onekoni: 廣達是Odm美國廠最多的吧?27F 04/27 22:43
推 sova0809: 好像兩間還是三間的樣子 不算多 但也不少了28F 04/27 22:43
→ blargelp: 中國產線早就跑了,現在剩不多
廣達反應速度確實算快29F 04/27 22:47
推 LiamTiger: 研發搬出去會被罵賣台喔 你小心一點31F 04/27 22:56
推 gogen: 台灣畢竟是小國,人才有限32F 04/27 22:59
推 bj45566: 台灣優秀的研發人才尤其有限,而且從中研院到頂大都不夠力,真的是難啊33F 04/27 23:09
推 haha7456: 好啊 快點去歐美研發起來 不要一張嘴38F 04/27 23:19
推 kenro: 快去啊,看你在美國能請到誰做研發39F 04/27 23:20
→ jerrylin: 廣達都跟IBM合作一二十年了40F 04/27 23:21
→ timidwei: 出國就立刻懂研發? 這跟教育有關吧
台灣最頂的人才幾乎都優先念醫牙 這才是重點41F 04/27 23:38
推 josephpu: 想要人材去頂大中研院研發就是要砸錢啊@@43F 04/27 23:44
推 bj45566: 那才不是重點,因為台灣臨床醫牙的學術研發績效也很普普,世界排名比台灣的 EE, AI 都還差44F 04/27 23:47
→ AndyMAX: 優秀人才當醫牙提升台灣醫療怎麼了嗎46F 04/27 23:48
→ bj45566: 很會考試和很會做研究關聯性並不高,台灣人絕大多數都不知道這點,因為台灣是尖端研發的沙漠地帶 wwww
台灣是不管哪個領域的學術研發到不行,相對較好的只有 EE & (partly AI),但那也有排在世界百名附近
*都不行
絕大多數台灣人都不知道全世界醫學中心的醫師、牙醫也是要研究、寫論文的,嘻嘻,真的是學術沙漠 wwww wwww47F 04/27 23:48
推 love80: 台灣醫學院醫師最可悲的就是要三位一體,健保包山包海要拯救所有的人、當老師從大學生到博士生、從見習實習到住院醫師全部都要有教材有時間來排課教學、研究部分更是刁難除了每年生出各種計劃看人臉色,還要生產出夠好的文章才能繼續保持飯碗。以上種種因素造成台灣最好的人才在醫院也無法拿到各種世界第一,但值得關心的是所有的教學醫院因為上述因素已經面臨斷層,沒有任何年輕醫師留下,剩下這批老人退休後以後各位真的要健健康康57F 04/27 23:59
推 bj45566: 又來情緒勒索了 -- 事實是給你們最好的研究環境,你們也做不成世界第一的醫學研究啦!
QS 各研究領域世界大學排名台大在醫學領域是約 80 名,電機領域約 70 名,Data Science & AI 領域是約 40 名(但做的非 AI 主流)
講句好聽話,台灣大學的醫學研究已經進步很多了,因為我記得十幾年前是排在約全球 200 名那麼慘... 那時候台大的電機研究仍舊是排在全球約 70 名
(台大在電機領域和資訊領域近十幾年最大的挑戰是中國的 985 大學頂尖研究論文大爆發,尤其是在電機資訊領域,要守住 70, 40 左右的世界排名非常不容易)台積電先進晶圓製造能做到世界第一在研發方面其實靠了蠻多 ASML 的外援人力物力(魚幫水、水幫魚) --
所以林董講的沒錯,台灣公司的研發團隊若是不能國際化,就永遠只是一條蟲而已
(而且台積電在高階人才部分招聘了一批拿到美國名校博士甚至有美國身份的研發工程師,也都算是外援)66F 04/28 00:03
→ qrose666: 但廣達這樣做結果是毛利率很低啊84F 04/28 01:49
推 wendellchen: 台灣老闆一直都不在乎研發阿 以前代工就賺飽飽了 研發是個砸大錢又不一定有回收的 而且要花很多時間 不要說美國了連中國都屌打我們落後20年以上 沒救了85F 04/28 02:31
推 bj45566: 中國的優秀研發成果高度集中在 985 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i.e., 都是國立機構),他們也有他們的問題;但不否認中國的科技公司將成為台灣非常棘手的敵手88F 04/28 04:00
推 bluesky2: 可是齁 AI伺服器的零件獨家技術比較多的是鴻海
鴻海在台灣也有自己的研究院 研發人才都在這
誰說一定要出國 笑死93F 04/28 06:19
噓 ponkd: 美奸1+96F 04/28 06:51
噓 Gsun: 林百里中共同路人 敢質疑我們党的政策?97F 04/28 06:59
推 abelq0830: 這毛利率...說的國際是去印度吧101F 04/28 08:01
噓 cityport: 代工5哥在美國的不叫廠,只能算出貨中心102F 04/28 08:03
噓 bj45566: bluesky2:你才笑死人!鴻海迄今在科研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在 ACM STOC 2023 發表了一篇量子電腦在通訊編碼上的研究,該篇論文是和美國 UCSD, CalTech 以及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共同的國際研究成果
完全符合林董講的台灣公司從事科研要靠國際合作才能出人頭地的這段話
鴻海研究院沒有和外國知名機構協力合作的研發成果都只是普普,根本碰不著 ACM STOC 的鞋邊好嗎!!!不過我知道你這種層次的____根本沒聽過 CalTech, UCSD, ACM STOC,... wwww wwww103F 04/28 08:25
→ jerrylin: 廣達看起來毛利低但是新產品能馬上奪下大部分市占代工業是靠大量快速周轉取勝 還有人只看毛利 XD114F 04/28 08:53
推 piece1: GG跟隨者+1118F 04/28 09:28
推 penguinlove: AI機櫃一台上億 不是像NB拼量好不好 轉移生產地不用一星期121F 04/28 09:57
推 bj45566: 鴻海研究院現在投入心力財力的最明顯就是量子電腦代工 -- 人均 5.3 萬鎂的芬蘭在 Nokia 垮掉後就是靠量子科技撐起如此高的人均 GDP
所以鴻海研究院現在國際合作最砸錢、最緊密蹭飯的就是量子電腦的相關技術 -- 能夠和美國 CalTech, UCSD 和以色列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合作科研根本是夢幻組合,只有頂級的井蛙白癡才以為鴻海研究院沒有和國外進行學術研究合作 wwww wwww123F 04/28 10:03
推 pziix: 臺灣的教育 已經快沒有人才了131F 04/28 15:13
推 highken: 廣達很有競爭力 不怕132F 04/28 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