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inewonder (格羅索 靈魂附體 )標題 [新聞] 馬斯克大膽預測:5年內機器人將超越人類時間 Tue Apr 29 15:29:38 2025
原文標題:馬斯克大膽預測:5年內機器人將超越人類最頂尖外科醫生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953433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5-04-29 08:40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再出驚人預測,周一(28 日)
他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
機器人將在幾年內超越優秀人類外科醫生,並在約 5
年內超越人類最頂尖外科醫生。
馬斯克是在回覆科技評論員 Mario Nawfal 宣傳機器人手術室的帖子時作出上述預測。他
進一步解釋,稱旗下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在進行腦機接口電極植入時,必須借助機
器人a,原因是人類醫生難以達到需要的速度與精度。
他以 Neuralink 的 R1 機器人為例,該機器人能在大約 15 分鐘內將 64 根發絲般細電
極絲插入大腦皮層,並以微米級精度避開血管。
Neuralink 於 2016 年創立,專注於腦機接口技術研發,核心產品 N1 晶片是一款可植入
大腦的設備,致力於實現人腦與機器交互。
去年 Neuralink 首次通過機器人 R1 將硬幣大小的 N1 晶片成功植入人類大腦。目前 R1
機器人仍是 Neuralink 首批人體臨床試驗 PRIME 的關鍵部分,該試驗旨在評估一系列
腦機接口設備在人體上的性能。
除了 Neuralink 在腦機接口植入方面成功實踐,諸多研究和試驗成果也為馬斯克上述預
測提供支撐。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智慧組織自主機器人,能夠以超高準確性縫合豬
腸,精度可與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相媲美,甚至更勝一籌。
今年 1 月《外科內窺鏡》期刊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複雜肝臟手術中,與傳統開放手
術相比,機器人手術的併發症更少。同行評議分析報告也指出,當前算法引導下的縫合和
螺釘放置,在準確性與一致性上優於人類平均水準。
事實上,這並非馬斯克首次對機器人的未來進行預言。長期以來,他堅信人工智慧與機器
人技術將深刻改變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此前,他也曾提及機器人在其他領域將取得重大
突破,如在重複性、規律性強的工作中,機器人將逐步取代人力。
不過,部分網友質疑馬斯克的觀點,認為外科手術不僅需要精準操作,更需要醫生具備臨
機應變的決策能力、對患者的同理心等,機器人難以企及。
一位具有機器人輔助手術經驗的外科醫生表示,當下手術機器人本質上仍是由外科醫生通
過控制台操作先進工具完成,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手術機器人。手術過程中,外科醫生
操控機器人完成每一個動作,機器人是得力工具,但機器人無法完全取代外科醫生。
心得/評論:機器手術設備的確能精準的輔助外科醫生。希望科技能越來越進步,人類醫
術福音。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5.250 (臺灣)
※ 作者: shinewonder 2025-04-29 15:29:38
※ 文章代碼(AID): #1e47_bdc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5911781.A.9E6.html
→ piece1: 唬爛吧!先讓機器人練習割痔瘡...10F 04/29 15:36
→ homoho: 你敢讓機器人割包皮? 會不會整個割掉12F 04/29 15:37
噓 Acold: op13F 04/29 15:37
→ dly: 好了啦,先救你的特斯拉啊14F 04/29 15:38
推 wts4832: 機器人遲早成為新的種族取代人類,學習能力驚人、記憶力永久,還不會疲勞。15F 04/29 15:38
→ weiike: 今天第一根17F 04/29 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