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dhws (sdhws)標題 [心得] 投資直債與貴金屬心得時間 Sun May 4 14:34:56 2025
扣除房地產和生活中實際在使用的動產
我手裡只有少量的台幣做生活花用
剩下的資產的資產基本上等於35%黃金與白銀、30%澳洲元計價直債與定存、
35%美元計價直債
這樣的投資思路為:
1.若美元升值則貴金屬下跌、直債下跌、其他國際主要貨幣下跌
但因為貴金屬是美元計價,結合美元計價的直債,因此美元的上漲能緩解相應的虧損
2.若美元下跌,則貴金屬上漲、直債也上漲(常見於美元降息)、其他主流外幣也上漲
如此一來這些子產本身的上漲也能填補掉美元下跌的損失
如此一來我就能在長期投資裡透過這兩的原理維持資產價值的穩定,並穩穩的賺直債利息
和長期貴金屬對購買力的保存(保值)
不過前幾天台幣於短時間內驟升4%確實讓的狀況有些尷尬
因為這不是美元貶值而是台幣對各國貨幣升值
所以直債及貴金屬本身的價格還有澳洲幣的價格並無相對美元上漲
因此前述平衡的作用並不適用這個狀態
不過好在近幾個月貴金屬的上漲外加利息的收入,因此長期來看這個理論仍能適用
我現在的總資產(不含不動產及台幣)與一月時並無變化
可惜的是僅在一天前,我的資產總和比一月時高出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70.97 (臺灣)
※ 作者: sdhws 2025-05-04 14:34:56
※ 文章代碼(AID): #1e5mgIQi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6340498.A.6AC.html
→ Feting: 不要換回台幣當作沒看到就好3F 05/04 14:42
推 onekoni: 反正又沒在台灣花錢你就當辛巴威幣升值就好4F 05/04 14:42
手裡的直債除了幾檔會在3~5年每到期,其他多還有8~20年左右的期限
因偉我一開始就打算領利息直到放到到期,所以不太可能賣
※ 編輯: sdhws (123.240.70.97 臺灣), 05/04/2025 14:44:28
推 float751: 有什麼方式買美元計價的貴金屬5F 05/04 14:46
→ xeins: 貴金屬換台幣 台幣升值再買美元 再用美元買貴金屬三角貿易完成6F 05/04 14:47
→ sdhws: 台灣銀行,但台幣計價貴金屬有適用美元價格算上當日美元匯率8F 05/04 14:47
→ opcomtt: 沒有吧,現在持有金條就是慢慢虧錢吧10F 05/04 14:48
→ sdhws: 所以如果今天國際金價漲3%,但台匯漲4%11F 05/04 14:48
推 dickey2: 不要以為有什麼投資商品可以避險,看看老巴12F 05/04 14:49
→ sdhws: 今日用台幣買賣黃金仍會比昨天低1%13F 05/04 14:49
→ opcomtt: 國際金價是看美元的,換回台幣實際來看用台幣的角度,金條是越來越便宜的,如果台幣繼續升值
主要是你很難用美元買金條後在台灣把金條賣出換台幣14F 05/04 14:49
→ sdhws: 我大部分金條是在2022年買的,漲幅達50%17F 05/04 14:51
→ opcomtt: 那就不是討論範圍了,你是價差獲利18F 05/04 14:52
→ xeins: 你這波算是台幣佔比太少 所以無法對衝20F 05/04 14:54
→ xeins: 我覺得不用檢討 因為台幣本來就不在你的資產配比內22F 05/04 14:59
推 willism: 你投資目的:貴金屬對購買力保值。這想法比較特別,畢竟貴金屬不產生價值,更別說你也不是用黃金買東西,意義不大。不管巴菲特還是一般人,追求的是都是貨幣(美元、新台幣等)對購買力的提升。23F 05/04 15:03
黃金自美國解除金本位以來一路上漲,表示貨幣會隨著時間貶值但貴金屬不會
如果我手中拿著一英兩黃金,它代表著金本位結束前35美元的購買力
因此不受通膨影響,等於保存了購買力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在金本位結束前項辦法將手裡的100萬美元換成黃金
那麼這些黃金在今天能買到的東西應該與當時100萬美元能買的東西差不多
但絕對遠高於今天100萬美元能買的東西
※ 編輯: sdhws (123.240.70.97 臺灣), 05/04/2025 15:12:02
→ willism: 至於澳元計價直債是投等債? 長投穩嗎?除非你未來要在澳洲生活,不然再吃匯損。長投一般都配美國公債,但公司債也不是不行。
貴金屬不產生價值,所以是避險需求,不是長投抗通膨需求27F 05/04 15:07
澳洲幣值債市投等債,分別是法國興業銀行直債及澳洲國債
分別為8年後及10多年後到期,所以若打算放到到期,應該不用擔心短期台幣對澳元的波動
除非未來幾年澳洲幣一路不回頭得走貶
※ 編輯: sdhws (123.240.70.97 臺灣), 05/04/2025 15:16:05
→ willism: 做出“黃金有價值”這個推論前,先看中間過程(ex.1980~2005及2012~2019),了解一下為啥金價長期對美元持平,不要只挑頭尾看。
論貨幣穩定度,美元遠優於澳幣。買澳元債,就是猜澳幣對新台幣升值或持平,或是你要在澳洲拿澳幣退休,不然美債(國債/公司債)肯定穩多了。再來就是投資成本,券商買美債成本超低,澳元債要被台灣銀行抽一筆...32F 05/04 15:35
推 aegis43210: 黃金只是因為西台灣不想持有美債才漲那麼多,不代表黃金真的有這個價值40F 05/04 16:42
→ willism: 匯率不猜高低,但近15年對上台幣,澳幣長期走貶,目前已貶33%;美元正負10%波動,目前和15年前差不多。所以持有澳幣資產,要很有把握澳幣對新台幣會升值/持平,否則澳元公債殖利率輸美國國債,再加匯損,真是吃筍吃到飽!43F 05/04 17:39
→ sdhws: 大概平均年賺4%48F 05/04 19:20
買澳幣是建立在不想單壓美元,想說多幾種主流外幣分散風險
因為這些外幣的漲跌通常與美元相反
另外因為我的債權都和台銀買,台銀賣的債券除了美元外還有南非幣(風險大)
人民幣(殖利率太低),因此只剩澳洲幣這著個殖利率勉強有4%的選項了
而之所以在動產部分盡量不持有台幣資產,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戰爭風險始終揮之不去
如果算上房地產(自住宅)的話
台幣資產占我所有資產至少2/3,我覺得從長期風險來看台幣資產佔比已經很多了
所以萬一發生戰爭或重大衝突的話至少能保住1/3的資產(以外幣及貴金屬的方式)
對於這部分我的作法是貴金屬定期領出實體條塊
若真的有重大新聞(如東南亞國家宣布撤離外籍勞工)再趕緊把債券賣掉換成外幣現鈔
※ 編輯: sdhws (123.240.70.97 臺灣), 05/04/2025 20:29:21
→ godzella: 美金匯價應該是全球唯一跟殖利率同步的吧
最明顯就是暴力升息後日幣跳水的匯率
個人認知完全是因為武肺的靈異事件才有美債今日的尷尬處境49F 05/04 22:45
推 willism: 跟台銀買,戰後高機率充公歸0,買啥海外金融商品都一樣。有這層考量,應該去海外券商下單,資產還有點機會保住...
或者你直接跑去美國的銀行開戶53F 05/05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