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cookiesweets (3m)標題 [心得] 指數型投資市場分配比重時間 Wed May 14 15:46:41 2025
分享一下最近新讀的觀點
主要是討論在指數化投資中,股債分配跟近鄉偏誤的關係
內容取自 Anarkulova et al (2023): 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
算是前年在 Bogleheads 群體中中最紅的論文
不確定股版有沒有人發過,分享一下拋磚引玉
我長期以來一直偏向利用信貸槓桿指數化投資。
但指數化投資遇到最多的討論大概有四個
1. 主動投資是否真的贏不了被動投資?
2. all in 是否 真的是最優解?
3. 全投資美股或0050不行嗎?一定要加入全世界平均分配嗎?
4. 股債分配比例
首先1&2幾乎是信仰問題了
這篇著重解釋3&4
大多數傳統的觀念主張,年輕人應該持有更多的股票,隨年齡增長逐步轉向債券,以降低
市場波動對資產的影響。最常見的應該是流行的110-年齡=股票比例的說法
這篇作者利用39個已開發國家數據進行歷史回測(蒙特卡羅 ),1890年到
2023的全球市場資料。
母體是年輕人從25歲工作到65歲,並在100歲時死亡
他們比較了幾個策略的表現,包括:
全股票策略 (33% 本國股票 + 67% 國際股票):年化回報 6.7%,波動 16.4%。
60/40 策略:年化回報 5.0%,波動 11.7%。
TDF:年化回報 5.3%,波動 12.5%。
年齡調整策略(100-年齡):年化回報 6.6%,波動 15.7%。
也就是年輕人從25歲工作到65歲投資按照這四個方法
股票和債券本身,都按照本國市場進行假設
Tdf 是目標到期基金,也是債券隨年紀上升的做法。他沒有明確講出怎麼配置的,或是我
沒讀到,但反正台灣幾乎沒有這類基金.....
這個結果應該不意外。全股票的報酬一定是最好。
扣除報酬,更重要的是65歲退休後,根據的4% 提領法則,選擇 60/40 平衡策略,在退休
期間耗盡財富的機率是 16%。目標日期基金的情況更糟糕,有 19% 的機率會在退休期間
用完儲蓄。相比之下,使用組全股票組合的情況下,這個機率僅有 7.%。
不過這篇假設人的壽命是100歲...xdd
另一個重點是最優解(對美國人而言),是33% 本國股票 + 67% 國際股票。
而不是多數人認為的" 買美國就好"
即使在美國本土,他們也認同 67% 國際股票的風險對沖是可以某方面取代債券的。
而不是"美國最強大所以該ALL IN 美國"
因此,最理性的作法,仍然是100%股票,且全世界分配,不買債券,在數學上是最合理
的
但論文選擇不將國際債券納入他們的模擬中,但股票卻可以使用國際股票,這點會不會影
響結果可能要考慮考慮。畢竟現實中多數人應該是以美債為首選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所謂"美國特別論"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股市是「特別的」,因為結構性優勢跟科技股成長性等等因素
先不論所謂美國的優勢有沒有被PRICE IN ,作者有探討如果投資人相信 "美國市場會持
續比其他國際市場更好",回測模擬你該怎麼做
也就是假使100%,代表投資者完全相信美國市場會超越其他市場,那這時理想配置當然是
100%美股沒錯
但當信念是 90% 的時候,他們進行了模擬發現最佳配置是 96% 美國 和 4% 國際。
當信念是 50% 的時候,結果顯示 60% 美國 和 40% 國際,這個比例也剛好接近全球市場
的真實分佈。
這裡信念是指美國贏過世界的信心,因此50%不是中位數(剩餘的50%是指美國"不特別"而
非美國會輸給世界)
換句話說,如果你心中一半相信美國跟世界未來股市報酬是平起平坐的,一半相信美國會
贏過世界。那你該做的是投資vt,而不是VTI 或QQQ
換言之’ 要想 100% 投資美國股票,你必須絕對、100% 確定美國的特殊性。”
雖然沒有回測跟證據,但我想這句話也適用於台股
如果你只有50%信心認為台灣no.1,50%認為台灣不一定勝過世界
那你絕對不該all in 台股
總結一下這篇其實沒啥新意,主要是再次利用已開發國家國家回測,100%股票才是理性上
的最優解,並批評all in vti 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30.131 (臺灣)
※ 作者: cookiesweets 2025-05-14 15:46:41
※ 文章代碼(AID): #1e94fZ4W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7208803.A.120.html
→ duriel3313: 這篇很屌 最近長出頭髮的ben有分析影片 獲益良多
而且這篇的what if都是為酸民設計,大概都知道會被酸什麼,然後預先打臉,又嗆又好笑又informative.4F 05/14 15:55
→ kducky: 50美股50台股
單純是因為我不是米國人QQ8F 05/14 16:01
推 pornpig32: 可以重倉vt 加重美股就多買vti 自調整比例10F 05/14 16:09
推 plaay: 一直有個大哉問,歷史不是確定已發生?蒙特卡羅回測到底是在測什麼,問了Gpt還是不太懂XD11F 05/14 16:14
推 abc0922001: VTI要持續贏VXUS,代表美國要持續超越投資人的預期13F 05/14 16:24
推 repast: 推 但我還是台美各半壓 單純就是在賭台美國運14F 05/14 16:24
→ abc0922001: 如果只符合預期,VTI很容易報酬就輸給VXUS15F 05/14 16:24
推 abc0922001: VT裡面美國占65%說,比GG在台灣50比例還高
更正,北美洲占65%,美國是63%17F 05/14 16:31
→ flowheart: 回測是過去,但投資是未來,單押美國就是一種預測指數投資任何單一國家,都是在選國,類似選股
選對就是超額報酬,選錯就是低於平均,自己承擔
債券的價值是對沖部分風險,2000和2008都是很好示範投資需要考量人性,能夠忍受資產減損50%的人很少
只考慮報酬,忽略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度,失敗機率很大19F 05/14 16:40
推 molopo: 都買一點
覺得美國好就多一點spy voo 不然就vt25F 05/14 17:13
推 ab4daa: Taiwan NO.127F 05/14 17:24
推 budaixi: VT+Coast FIRE,是很好的方法,只是對薪水低又不存錢的人還是賭博比較快發財/破產。30F 05/14 17:59
推 abc0922002: 在台灣不用4%提領率的,存股都用10%來計算34F 05/14 18:30
→ e8530s: 年輕就是歐印
快退休再慢慢轉換就好35F 05/14 18:37
推 chuzan: 我是美6台439F 05/14 21:41
推 wu5834: 很棒
比較好奇0050:VT 怎麼配?我自己是15:85 原Po呢?42F 05/14 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