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jim91206 (瞇眼)標題 [新聞] 永豐餘:別再叫我們傳產!金控、電子紙營時間 Tue May 20 17:59:48 2025
原文標題:永豐餘:別再叫我們傳產!金控、電子紙營收翻倍,集團5年成長超六成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2KVZjX
發布時間:2025-05-13
記者署名:劉光瑩
原文內容:
永豐餘5年成長超過六成,在傳產逆風中極為罕見。頭號功臣當屬旗下永豐金,佔比過半
、躍為集團主力。百年紙廠更大膽革自己的命,養出電子紙龍頭、幫新北三成廚餘發綠電
,今年升上50大集團第36名。
什麼叫廢物變黃金?位於桃園新屋的永豐餘工業紙廠,就是活生生例子。
身處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中心,人站在十米高的厭氧塔旁顯得渺小,如黑色蒟蒻般的厭氧
菌在塔中翻騰。
工紙製程排出的泥漿污水,原帶有微微臭氣,卻在經厭氧處理後,成為清澈放流水,同時
產出沼氣發電,可供應全台1.2萬戶家庭。
只要菌養得好,消化製程污水4小時就可發出綠電,所需時間比同樣設備短上許多。這裡
,連結了永豐餘的過去與未來。
「100年前,永豐餘的定義是紙業,」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說,「現在,我們是氣候
科技公司。」
「不要再叫我們傳產了!」葉惠青疾呼。
歷任中央能源局與地方經發局的葉惠青,3年前被找進永豐餘領軍碳管理事業,去年被選
為董座,凸顯出永豐餘對能源事業的野心。
面對中國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在今年《天下雜誌》50大集團榜單上,傳產製造起家的集
團不少營收衰退。
百年集團的因勢利導
永豐餘排名第36,營收成長超過六成,在傳產集團中僅次和泰與華新麗華,更是上市企業
中罕見的百年老店。
永豐餘集團的善變,葉惠青形容為「因勢利導」。
集團第一代創辦人何傳,百年前以肥料與雜糧買賣起家,1950年代在高雄開始造紙,還曾
是亞洲工紙龍頭。
因全球數位化浪潮,再加上疫情以來造紙產能過剩,全球紙業產能利用率兩年前已低於八
成,還持續下探。
幸好,經過多年累積,永豐餘如今的主力事業已經變成金融。
https://i.imgur.com/q49tumP.jpeg
集團旗下包含銀行與證券的金控營收5年來翻倍,比重過半;元太科技營收佔比約一成,5
年來也翻倍;佔營收三分之一的紙事業群,也有個位數成長。
早年會切進金融與電子紙,「永豐餘是不能不為,」台大國企系名譽教授李吉仁分析,「
紙業高污染、高耗能,利潤與未來環境永續性都有限。」
永豐餘的蛻變,印證《黑天鵝》作者塔雷伯的「反脆弱」概念。真正堅強的企業,不該像
石頭,雷打不動;而能把衝擊當作鍛鍊,經過壓力訓練,使肌肉變強壯。
「金融、科技和碳管理的多角化,就是『反脆弱』體現,」葉惠青認為。
最接地氣銀行,當成長利器
「在台灣做實業的確辛苦,成本愈來愈高,成長性有限,金融是對的方向,」福邦證券執
行董事黃顯華對永豐餘表示肯定。
永豐的金融路線跟別人最不同的特色,就是「接地氣」。
永豐金前身可追溯至1948年創立的台北區合會儲蓄公司,這是台灣第一家民營中小企業銀
行,起源於標會制度,服務普羅大眾。
李吉仁就觀察到,永豐因此能切入別的銀行做不到的生意。早在十年前,永豐銀就成立農
產智慧交易平台,服務果菜、漁產、肉品及花卉等批發市場,把這些過往以現金交易為主
的客戶都納入旗下。
「永豐可說是最接地氣的銀行,」他說。
在金融領域,永豐也積極耕耘綠色金融。曾任職儲能產業的葉惠青,就有親身經驗。他過
往親自跟多家金融業談儲能系統放款都不順,直到碰上永豐銀才成功,讓他印象深刻。如
今,永豐銀放款的太陽光電場市佔率高達三成,是業界最高。
問題變解答,紙廠成綠電專家
「綠色金融跟碳管理事業,可以產生綜效,」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退休教
授李堅明也認為,永豐餘從紙業出發,耕耘碳資產,未來產生碳權、碳匯,都有助打下綠
色金融根基。
造紙是老產品,但污水變綠電卻是新技術。這兩項,永豐餘都做到第一。
在集團近15年的蕭振宗,從造紙現場主管轉型為沼氣發電專家,如今擔任集團內專精水處
理的三越企業總經理。
他的沼氣之路從十多年前起,當時可說乏人問津,經過無數次失敗後,才養出全台灣活性
最佳的菌。
「過去不夠重視生質能,是最大挑戰,」蕭振宗坦言,在台灣,大家談到再生能源,都只
知道風與光。在德國,生質能比例高達10%,相較之下,台灣只有1%,發揮空間仍大。
永豐餘從造紙延伸出環境事業,如今不僅處理自己污水,從2022年起,更有一半沼氣料源
來自外部,包括食品、通路甚至科技業的有機廢棄物,打造全台最大生質能中心,一年處
理十萬噸污泥,穩定產出綠電。
今年起,三越旗下豐川綠能成功進駐桃園龜山水資源中心,把原本的水處理廠升級為綠能
中心,不只幫新北消化三成廚餘,還正跟許多科技業洽談綠電合約,完成減廢、發電、賣
電一條龍。
過去曾任能源局長的葉惠青,有許多發揮空間。除了三越,還有永餘智能專攻儲能、永豐
能源做替代燃料,目標是讓紙業事業群朝環工與綠能顧問轉型。
「造紙就是從樹木而來,」李堅明認為,永豐餘回應氣候變遷責任,從污染傳產變成永續
,是無悔方向。
淘汰自己,養出電子紙小金雞
永豐餘還有個小金雞——做電子紙的元太科技。從亞馬遜Kindle電子書、超市電子貨架標
籤,甚至戶外大型全彩看板,運用愈來愈廣。
電子紙是現任永豐餘學院院長、集團二代接班人何壽川,近30年前就拍板的方向。他當時
到美國被電子紙技術嚇到,意識到數位化將衝擊紙業。
於是,元太科技早在2005年就投入電子紙,雖曾一度低迷,還面臨韓國關廠風波,但撐過
低谷後,在近年減碳與缺工推波助瀾下,元太成為電子紙全球龍頭,甚至一度躍為股王。
「電子紙崛起,是元太抓到了減碳、減廢趨勢,再加上全球人力短缺的需求,」李吉仁認
為。
這不只對環境好。閱讀一本電子書,碳排是紙本書的五分之一;戶外大型看板,若使用電
子紙技術,能耗不到一般LCD螢幕的1%。就連友達光電,近期也宣布跟元太合作,顯示得
到面板龍頭的肯定。
電子貨架標籤,更解決了當下全球缺工的痛點。只要系統一改,電子標籤就能自動更換價
格,省下大筆開銷與人力,已從歐美逐漸擴展至日、韓、星、泰等亞洲市場。
然而,即使高度多角化,永豐餘集團仍有挑戰。
紙類事業仍佔集團三分之一營收,集中台灣、中國與越南等地,受產能過剩影響,成長不
顯著。
儘管綠能產業是新亮點,李堅明提醒,台灣競爭已白熱化,建議往國際佈局。
「台灣不能只出口產品,更該出口減碳力,」李堅明強調,產業過去賣產品愈多愈好,現
在應該改賣知識。
這與葉惠青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認為,永豐餘的國際化佈局,從1970年代的整廠輸出到印尼、泰國,現在重心轉向生質
能減碳技術輸出,鎖定東南亞與印度市場。
「過去台灣送農耕隊到友邦,現在我們加入『綠耕隊』,」他說,目前鎖定東南亞與印度
,要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碳,賺綠金更對環境好。
真正的「反脆弱」,不是揚棄傳統,而是直面核心的脆弱,再把劣勢化為優勢。永豐餘如
今的強韌與多元,就是最好的體現。
心得/評論:
確實轉型的很快
30年前何壽川就決定要發展電子紙
才能養出現在的電子紙龍頭
轉廢為能,幫新北三成廚餘發綠電
企業轉型確實不容易
尤其超過百年的
看看大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0.178 (臺灣)
※ 作者: jim91206 2025-05-20 17:59:48
※ 文章代碼(AID): #1eB5AM-U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7735190.A.F9E.html
推 zexon97: 好的傳產,沒問題傳產4F 05/20 18:01
推 SaiWan: 叫傳產你覺得很丟臉嗎7F 05/20 18:02
推 nightop: 不是你銀行的股價能不能高點11F 05/20 18:04
推 jaricho: 沒有ai 失敗。ai 春燕 不會學一下喔14F 05/20 18:05
推 duckwei: 紙價跌+台幣升值 買 永豐實沒問題20F 05/20 18:09
推 g007: 好的,傳產龍頭21F 05/20 18:10
→ fp737: 傳產中的霸主24F 05/20 18:11
噓 leotompp: EPS多少?? 笑死 股票吵成這樣 想害幾個破碎家庭28F 05/20 18:12
→ bkebke: 不是賣衛生紙的嗎31F 05/20 18:13
推 MeloHOT: 好的 死傳產 還想裝電子32F 05/20 18:13
噓 CTTSAI: 好的 廚餘 傳產33F 05/20 18:14
推 AndyMAX: 台塑也有滿滿的電子 像宏達電35F 05/20 18:15
推 merkx051: 能賺錢不就好了 叫什麼有差嗎 傳產36F 05/20 18:16
推 square: 傳產錯惹嗎37F 05/20 18:16
推 ohlong: 傳產94一堆自以為厲害的87 毛利跟gg一樣再出來說嘴好嗎?
一堆每天吹啥AI 創新 越吹越窮39F 05/20 18:17
推 GoGoRoll: 傳產中的科技業 還是 科技業中的傳產44F 05/20 18:19
→ DAEVA: 電子衛生紙 可重複利用46F 05/20 18:20
推 tomdavis: 看薪資就知道 就是傳產業 跟台達電一樣只做表面功夫50F 05/20 18:25
→ kcg123: 一日傳產,終生傳產51F 05/20 18:26
推 ntr203: 好的AI傳產53F 05/20 18:26
推 twic: 好的 傳產55F 05/20 18:27
→ CYL009: 還有人叫它傳產?58F 05/20 18:29
推 pipi2: 好的衛生紙59F 05/20 18:30
推 kalapon: 領導人還是很重要,遇到只會守成的就是等死64F 05/20 18:35
噓 la8day: 股價看不出來捏68F 05/20 18:43
→ ccjj8: 壞的 傳產70F 05/20 18:45
噓 smallroad: 都套三年了,第一季還虧損,好的,傳產71F 05/20 18:45
推 nakato: 好的,傳產75F 05/20 18:48
→ Hina: 那還是傳產阿 = = 永豐金是永豐金 = =79F 05/20 18:56
噓 DDDDRR: 改永豐科阿82F 05/20 19:04
推 sanwan: 建議改名叫:永豐餘是科技產業87F 05/20 19:09
→ karta018: 傳產是負面稱呼嗎= = 川普正在搞傳產大復興呢96F 05/20 19:21
→ fi: 好的 傳產98F 05/20 19:22
→ bnn: 早點把紙做成建材 加入蓋紙房子營建業行列104F 05/20 19:34
→ laechan: 所以輪到造紙了嗎正隆趴很久了105F 05/20 19:35
推 avvvva: 好的,請問衛生紙可以便宜點嗎107F 05/20 19:36
推 tnnua: 傳產之光108F 05/20 19:37
推 cmuse: 傳產不好嗎?109F 05/20 19:39
→ rj486: 傳產魚111F 05/20 19:45
推 fastfu: 永豐金真的讚117F 05/20 19:51
推 aro3810: 傳產也沒不好啊,有賺錢要叫什麼都可以118F 05/20 19:54
推 Kydland: 永豐這個集團就和聯華 遠東一樣 在差不多的時間點開始成立成長多角化經營
但是做什麼都差那麼一點點121F 05/20 20:06
→ chalon: 傳產幹嘛好像變成負面詞...124F 05/20 20:07
→ Kydland: 遠東集團旗下也是跨足很多產業 但沒幾個強的125F 05/20 20:07
→ Kydland: 聯華實業集團旗下頂多豐達科 聯強國際稍微好一點127F 05/20 20:07
噓 inoce: 不然回收業者?128F 05/20 20:08
→ Kydland: 不知道為什麼 同樣都是多角化經營的集團
日本商社就做的有聲有色 護城河深
但台灣這些早期吃XXX奶水長大的老財團
旗下公司都乏善可陳 沒什麼亮點130F 05/20 20:08
推 zaggoo: 你看不起傳產喔 吊路燈134F 05/20 20:11
推 THAO168: 優質企業,二代青出於藍
永道真的不錯,現在低檔可以買一點來放135F 05/20 20:13
推 lauxc: 好的 傳產139F 05/20 20:30
→ kilo7: 好的 永豐餘傳統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41F 05/20 20:31
→ nyami: 傳產不如142F 05/20 20:31
推 amnotu: 少屁話 傳產就傳產145F 05/20 20:44
→ deann: 好的 傳產146F 05/20 20:56
噓 jack18262: 永豐餘 好棒棒喔 2025 Q1 eps -0.09149F 05/20 21:01
推 Pilger: 好的傳產157F 05/20 21:36
推 avmm9898: 綠電啊 下去 爛 落後 反觀161F 05/20 21:48
推 huabandd: 確實組成不是傳產了,厲害
推文我要笑死了164F 05/20 22:32
推 huabandd: 有投控、有證券、有金融,被叫傳產我笑死,到底咋回事167F 05/20 22:36
推 likat: 大同、台塑應該看看永豐餘171F 05/20 23:21
推 iccg: 好的,船剷175F 05/20 23:42
推 dosiris: 傳產的龍頭 還是傳慘182F 05/21 06:35
推 pices: 好的傳產 沒問題傳產184F 05/21 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