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das82539 (喵)標題 Re: [請益] 張宇明說的「無風險獲利+套利」=詐騙?時間 Wed May 21 12:06:11 2025
「套利機會=詐騙」,這句話能成立的條件有兩點:
1. 並非穩賺不賠的套利,有虧損風險
ex:價外雙賣鐵兀鷹(Iron Condor),這只是利用價外買方與賣方,
來控制單一部位的最大損失,而並非你一定能賺賣方-買方的點數差。
2. 有套利機會,但扣除交易成本後只剩保證套牢
這個也是老題目了,例如姜林杰祐(2006)《台指選擇權套利機會分析》
作者就找2003~2004的選擇權契約價格,按照不同策略,例如盒式組合
來驗證是否有放置結算都有正收益的套利機會。
結論是雖然理論上有,但扣除交易稅、手續費後機會非常少,利潤也很低。
由於研究限制,他的做法是模擬損益,實際上你還要考慮滑價,
也就是看到套利機會但下單時間的時間差,價格跑掉後造成利差消失。
那機會只會更少。
如果你真的有花時間找資料的話,那你會知道聲稱有套利,但實際為這兩項的
不充分敘述非常多,所以它就不能說你建立部位就穩賺不賠的套利,而是有可能虧損。
要欺騙一個不懂的人花錢買方法,會比他自己發現這方法不可行簡單的多。
隨便舉個例子,事先聲明,這是不可行的:
全世界都驚呆了,權證選擇權套利方法
原理:
利用權證波動經常為穩定均值,而個股選擇權波動率為市場不定值套利。
令A股為選擇權與權證標的,權證與選擇權履約價皆為100元。
A股在近30天從100漲至130再跌回100,導致兩者波動率為:
/\
權證────/ \——
/ \
op ──/ \
OK我知道你想要吐槽最好是三角形,現實都是短尖峰,但文字的表格
我最多就能畫這樣,對實際會尖很多,有興趣可自己找,這是便於說明的形狀。
權證獲利的原理就是它等於當賣方賣給你,所以平常可以賺權證-OP的差。
也就是說只要沒有漲破,那你買方時間耗損還是會虧損。
但當A股變成飆股,那就會反過來。
這時理論上我可以買入權證+賣出個股選擇權CALL。
由於權證的波動率是定值,所以我可以用比理論價低的成本買入,
而Sell call也可以獲取因為波動率上升,履約價變成價內,
也就是vega和delta變大所導致的點數增加。
便於說明,我們就假設SC1口收到7點,權證買同樣比例花費5點。
那麼就有兩種情境:
1. 結算低於履約價:SC與權證歸零,7-5=2點。
2. 結算高於履約價:令結算價為120,則兩邊損益為:
SC=100+7-120=-13 權證=120-100-5=15,15-13=2點。
那這種東西,才有資格講是穩賺不賠的套利。
那我幹嘛告訴你哩?
因為現實根本不是這樣子的阿,孩子。實際上你會碰到三大問題:
A. 選擇權根本做不起來:由於缺乏造市商也沒人玩,你缺乏選擇權標的。
B. 權證波動度門檻:如果你是發行券商,那你會怎麼做來降低這種波動率風險?
很簡單阿,我就把波動率調高就好。
比如說波動度30%,碰到OP會高於30%的風險,那我只要找歷史的VIX
例如這檔理論上VIX最高就66,那我隱含波動率調到66%,不就穩賺?
的確,如果隱波調的越高,那出現三角形面積的機會就越少。
這方法就直接死去。你再看現在為何權證的隱波越來越高你就懂了。
C. 行使比例:權證第二個能拉高你套利成本的就是行使比例。
由於個股期/選擇權的單位是2000股,故你要弄到1:1的結算套利
那權證比例為2000/行使比例,而行使比例越低,你部位越大
你部位越大,交易稅、手續費越高,交易成本越高。
導致你加入成本後就會發現2點的利差直接侵蝕殆盡。
「那我就做空現股阿」,嗯,那你就跟券商做同樣只是方向相反的事情。
不過問題還是行使比例這塊,扣除成本你會發現原本會賺的會變成虧的。
券商端因為它只要擔負買入現股對沖權證損失,但你多了要買權證的成本。
所以光是起跑點你就是不對等的,進而導致這方法依舊不可行。
但你真的會花時間慢慢找資料驗證,得出上述這幾點問題嗎?
正常來說你根本不會想知道,故這才導致這種乍聽有道理但實際上不太能做的"套利"
最後大多只是騙人的陷阱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5.182 (臺灣)
※ 作者: midas82539 2025-05-21 12:06:11
※ 文章代碼(AID): #1eBL4ruI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7800373.A.E12.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張宇明說的「無風險獲利+套利」=詐騙?
05-21 12:06 midas82539
推 AtDe: 感謝分享,2F 05/21 12:12
推 Gipmydanger: 很簡單的邏輯,沒有進入障礙的套利早就被一窩蜂人進去玩爛了,還輪得到你算哪咖?4F 05/21 12:21
推 bbcer: 謝謝分享6F 05/21 12:25
推 h0103661: 零門檻低風險但人不多的機會很多,為什麼沒人去?因為一堆人覺得自己蝦七八操作會贏啊,美國短債零違約紀錄利息5%,還不是有人愛買飆股賠一屁股,貪7F 05/21 12:25
推 IanLi: 除非市場無效率,不然不該存在無風險套利10F 05/21 12:27
推 Gipmydanger: 存銀行領利息,那不叫套利。銀行借你的錢放貸給別人才叫套利。
門檻就是你開不了一間銀行
無風險利率跟套利不要傻傻分不清楚11F 05/21 12:33
推 gain: 玩美股的選擇權就好了15F 05/21 12:38
推 TheTimes: 問就現今流行期權裡的週週配息期權ETF YMAX。不用自己燒腦玩期權,每周左手換右手。16F 05/21 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