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minastirith (Lord of The Rings)
標題 Re: [新聞] 堅持勞退自提20年 逾2萬人報酬率翻倍
時間 Tue Aug 19 00:05:31 2025


※ 引述《keel90135 (尼可)》之銘言:
: 原文標題:
: 堅持勞退自提20年 逾2萬人報酬率翻倍
: 原文連結:
: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720444

我就是這2萬人中的一個
從二十年前就開始自提 6%
目前稅率 40%, 每年所得稅在 120 ~ 150 萬之間
對, 我一個人就養好幾個公務員

勞退帳戶
https://i.imgur.com/4jWn8Es.png
[圖]

有些人有些誤解:
1. 6% 的上限是15萬, 也就是不管你月薪15萬或150萬, 每月自提也只有 9000元
2. 勞退一次領完的話要繳所得稅, 所以300萬以上還是月領比較好
3. 配偶可以在你死之後一次領出來, 不用擔心死了怎麼辦的問題
4. 認為勞退基金不可靠的人, 最可靠的存錢地方是你的床墊

最後一個很好笑的是很多人說把自提這筆錢拿去投資賺得更多
自提最多也不過一年108,000

我年薪 600 百多萬會在乎這 10 萬投資的利潤?

簡單說, 如果你月薪十萬以上, 自提絕對不會後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178.38 (臺灣)
※ 作者: minastirith 2025-08-19 00:05:31
※ 文章代碼(AID): #1eeqzDxU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5533133.A.EDE.html
g0t24568: 確實啊 推1F 08/19 00:07
Fezico: 你高所得不自提也是被算入所得課稅R,能少繳一點稅把那些錢拿去幹其他事不好嗎?2F 08/19 00:07
Tatsuya72: 推,報酬率還不錯啊4F 08/19 00:08
nidhogg: 對上限才月薪15萬的6%其實沒多少,大部分人想法就節稅順便資產配置而已。
一次領還是有免稅額額度,變成年金領報酬率好像太差(也沒節稅功能了),比較多人會選一次領,除非想當一個固定現金流配置用5F 08/19 00:10
Waitaha: 比買保險好太多了10F 08/19 00:15
kimula01: 你拿你年收600的去跟年收60的比思維11F 08/19 00:16
aegis43210: 這是節稅工具,只有50歲以上時才變投資工具
40%一定要自提呀,政府送你的節稅工具,不用就是傻12F 08/19 00:16
jen1121: 要先確定不會破產15F 08/19 00:18
IMISSA: 勞退怎麼會破產….16F 08/19 00:20
david510: 要怎麼破產17F 08/19 00:20
chinaeatshit: 信勞退會破產還是信我是秦始皇?18F 08/19 00:22
Waitaha: 拿去撥補台電19F 08/19 00:22
ac1102: 欸,還有人分不清楚嗎?真的很落後20F 08/19 00:22
nicexd: 挖靠 好屌喔qq21F 08/19 00:22
idernest: 差10萬換級距的最好 尤其是20%-12% 剛好避開很多育嬰補助的排富22F 08/19 00:23
bill09232002: 勞退會破產領不到只有幾種可能 阿共打過來被統一或隕石撞地球 就John 沒了24F 08/19 00:24
bj45566: 年薪六百多萬真厲害 @@26F 08/19 00:25
dreamdds: 所得稅比我年薪還高 跪了27F 08/19 00:28
nicexd: 你一年賺我1被子的$$惹 哭r28F 08/19 00:28
BlueBird5566: 年收600多萬沒差10萬投資的利潤,那存在勞退累積200多萬就有差?29F 08/19 00:29
doi: 朝聖31F 08/19 00:30
BlueBird5566: 避稅效果前面就有人講過了。 結論不就是薪水高的才適合去提撥,薪水低的還是乖乖投資吧32F 08/19 00:30
DeapBlue: 因為有上限,所以金額上來說,少打點稅也就是那一點錢而已,其實年薪六百萬要不要自提都沒差吧34F 08/19 00:30
Fezico: 好像能少繳十幾萬所得稅耶...一來一往大概省掉30萬?36F 08/19 00:32
DeapBlue: 我個人是不自提,把錢都拿來現在用不是很好嗎? ^^37F 08/19 00:32
Brown1010: 勞退爆了核電都不會爆38F 08/19 00:32
DeapBlue: 我是不知道怎麼算出來可以少繳幾十萬所得稅啦
每年自提6%,薪水有10萬多不用被打稅根本沒差多少39F 08/19 00:33
jlt0908: 有自己報稅的就知道,節稅才是自提最大的目的,至於勞保勞退都分不清的就不用浪費時間想著個問題了41F 08/19 00:34
qaz13579: 確實43F 08/19 00:34
momomom: 勞退會破產的好搞笑 哈哈哈44F 08/19 00:39
iwcuforever: 稅率40%的人才有的煩惱,20%以下投資比較快,算過45F 08/19 00:39
DeapBlue: 所得稅率40%不在乎這每年15萬拿去投資的報酬
其實應該也不太在乎15萬被打稅的稅金,只能說開心就好啦^^ 但根據錢會貶值的前提,我個人是寧願每一分錢都在現在當下使用,甚至最好能提前使用未來的錢47F 08/19 00:42
diefish0620: 樓上你以為所得高的人不會借錢嗎?51F 08/19 00:48
Wolverin5566: 有錢人真多52F 08/19 00:50
Tatsuya72: 勞退不會被強制執行,說真的遇到人生反轉這是救命錢53F 08/19 00:52
holysong: 勞退都個人獨立帳戶,除非台灣被統應該都領得到54F 08/19 00:52
Tatsuya72: 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55F 08/19 00:53
CorkiN: 原來600多萬繳稅在120-150,之前看到一個稅單200萬的那他年收不就7.800?!56F 08/19 00:56
NCCUexpert: 觀念很好下次別講了58F 08/19 01:06
qw99992: 大老59F 08/19 01:15
ao40418: 可是你20年前定期定額0050, 這200萬現在應該有1000萬了吧?
主要還是自提有沒有節到稅吧60F 08/19 01:23
curlymonkey: 帥63F 08/19 01:34
ao40418: 原來200萬是包含收益率64F 08/19 01:44
wahas020: 勞退是個人專戶 樓上說會爆的請賜教65F 08/19 02:30
jason751231: 有個底薪仔在揣摩高薪人生 看到就想笑
這種槓精就是廢話多66F 08/19 02:33
pujos: 沒事不要幫人家擔保會不會爆,存保也只承保300萬68F 08/19 02:38
haha7456: 不就像個理財商品嗎 喜歡的就買不喜歡的就不要買
 有什麼好吵的啊69F 08/19 02:40
qashty: 幫你簡單算一下,平均年報酬大概5.2%;假設稅後原本要存的勞退金額108000*0.6變成64800,年報酬率8%就超過;帶來的好處就是60歲前隨時想用就用,60歲後也不用擔心一筆拿出來要課稅;也不用擔心未來政策風險,說得不只是勞退帳戶轉走,還包含兩岸政權;如果想說老子600w up不差這點錢,其實也沒啥好討論。存粹反映出來錢的利用效率何者更優。
也再幫你算一下,從2006年每年1/1開始投入64800,2025年的現在你有5662425,總投入129600,翻4.37倍btw標底是VOO71F 08/19 03:14
pigmoo: 是沒錯 但沒有能隨時可以領到手的錢、我不會叫它是個投資、還是感恩你、我都投資(捐贈)國家81F 08/19 03:57
DreamMakers: 低所得就算了。亂算 也敢回 難怪低所得
沒自提。等於108000扣40%只剩64800 自己投資年化報酬8% 含本金也才300萬。
目前帳面數字怎麼算都是自提贏
你要說20年前你就懂得買VOO 那時候你連指數化ETF是什麼可能都還不知道
靶先畫好 再來講大話。每個人都是股神83F 08/19 03:57
henrk: 直接抵稅,相當於起跑點上就先賺40%90F 08/19 04:12
ariadne: 不知道自提6%怎麼可以抵稅十萬就表示收入一直有限沒被高稅率虐過 省很多煩惱 也算是一種幸福91F 08/19 04:56
alladult: 你是醫還是牙93F 08/19 05:00
aegis43210: 二十年前只有SPY吧94F 08/19 05:07
chungfxx: 2005年開始每月5400元定期定額分別買兆豐金、鴻海、聯華,股利都再投入,最終資產420萬、570萬、950萬,都是存股的標的每個都比勞退多,如果要比馬後炮台積電2000萬,當然年收600萬買個幾間房現在也賺不少95F 08/19 05:24
wsx26997785: 所以才說這是有錢在玩的  低薪族直接去買ETF才好99F 08/19 05:37
boombastick: 年薪600萬,勞退帳戶的600萬其實只是你資產的一小部分,就算全部不見也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嚴重影響。100F 08/19 05:41
caity: 節距40%節稅效果最好,12%以下都不怎樣102F 08/19 06:08
ayianayian: 說實在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拿去曬乾?103F 08/19 06:23
ac3333: 推~終於有人說實話而不是在那裡勞保快到了!104F 08/19 06:29
zuo: https://i.imgur.com/NID47Ws.jpeg
跟原po一樣,有差這一年10.8萬嗎?當然扣好扣滿又抵稅
https://i.imgur.com/RVqb5yV.jpeg105F 08/19 06:38
[圖]
 
[圖]
sumaihui: 高所得才有用109F 08/19 06:42
Q00863: 在這邊問就是勞退會破產 存股要2498110F 08/19 06:49
LeMirage2000: 厲害了,有單,給推。111F 08/19 06:52
bndan: 對40%的來說 恨不得6%自提有上限反而是壞事..恨不得最好能無限自提到能讓所得稅降階了112F 08/19 06:52
StNeverRush: 很多人勞保勞退傻傻分不清楚114F 08/19 06:55
noar: 公務員一個80萬,你養好幾個是怎麼計算的115F 08/19 07:00
ZengMaktub: 120-150萬你可以養幾個公務員?116F 08/19 07:05
jexcel: 月收三萬看不懂啦 勞退就是爛東西117F 08/19 07:21
uller: 笑死 10多萬 你不在乎別人在乎 600萬人多還是60萬人多?118F 08/19 07:23
q7619713: 養好幾個公務員?120F 08/19 07:31
rereterry: 重點就是節稅尤其是級距,投資就單純自身規劃,記得就有人算過,如果單純投到正2到退休,沒剛好在退休遇到大海嘯,其實不錯,一直以為已經有結論了,就是一般人沒太多想法,就是投來節稅,有理財的就是0050或正2,怎麼會是單純算10萬XD121F 08/19 07:31
boringuy: 有錢人幹嘛跟想翻身的人一樣歐印正2
都嘛是股票房子保險定存平均分配
誰跟你歐印一個高風險高報酬的東西
你檢討他手上投資效率不是最大的東西有什麼意義126F 08/19 07:36
IMISSA: 60萬的人也沒辦法自提到10萬啊....lol130F 08/19 07:39
bnn: 你早繳所得稅和退休繳所得稅還不是被扣
選月退的就是ggyy不想還你錢只想掏你的本啦131F 08/19 07:41
boringuy: 樓上就是中了誤解3.的人133F 08/19 07:43
bjqs0827: 200萬是逐年提撥進去就算全買0050也不會滾成1000萬134F 08/19 07:47
doitlasting: 節稅至少20%起跳,你拿去投資每年固定20%以上?一堆沒繳稅的在幫高所得煩惱不就好幽默136F 08/19 07:48
tsuneo: 節稅手法啊..所得高與其被拿明搶不如多繳138F 08/19 07:51
gm800313: 推文真有趣139F 08/19 07:56
ohyakmu: 照你說法你年薪 600 百多萬為何在意月提九千節的稅140F 08/19 08:04
zuo: https://i.imgur.com/ahhT3JZ.jpeg
一次領的免稅門檻很大,即使要繳所得稅,也不多了….142F 08/19 08:14
[圖]
povs: 說自提沒用->每天罵政府->不自提多繳稅給政府,有趣145F 08/19 08:15
iamjojo: 沒繳過稅是不是..前面都算給你看這9000節稅怎麼結146F 08/19 08:15
TheWho: 當你一個月要繳所得稅分期10多萬的時候 就會思考自提會不會讓月薪見底惹148F 08/19 08:21
wan8088: 推 自提還能少繳稅 很划算啊150F 08/19 08:23
choujim: 不在乎10萬的投資利潤 幹嘛自提???151F 08/19 08:27
ntuvic: 勞退一次領300萬應該不需繳稅,可以谷歌看退休金免稅門檻,工作年資會影響
阿..上面有人貼圖了152F 08/19 08:30
sing60905: 其實領基本薪資的人也不用投資了 生吃都不夠還曬乾還有很多人搞不懂勞退勞保 勞退是政府強迫老闆幫你存錢在一個專戶裡面 當然政府還是會拿去小玩155F 08/19 08:34
ej04hl3: 看來節稅這兩個字難度對免稅造謠仔還是太困難了158F 08/19 08:37
sing60905: 不過跟勞保這種所有人放在一個水庫裡面還是不一樣的159F 08/19 08:38
followwar: 確實  高薪不自提才是SB160F 08/19 08:38
k078787878: 確實161F 08/19 08:38
fcz973: 5%級距的報酬率也有免稅5%+平均報酬5%,這20年也是經歷過各種金融風暴,就是一個保底且收益遠高於定存的投資工具,你看不起每年至少10%靠自己投資隨便都贏,那真的很恭喜您162F 08/19 08:48
wayne790614: 這個議題一年前不是才討論一次…結論是要自提,但是在退休前5-10開始就好了,5-10這數字取決於你的稅率就這樣166F 08/19 08:49
likeyousmile: 推169F 08/19 08:58
wolver: 下次就被政府拿去補助給拍電影的,只剩紙上數字了170F 08/19 08:58
nicejeffery: 我還是會擔心領不到171F 08/19 09:02
seanliao: 推172F 08/19 09:05
jagarandy: 關於第2點,當年讓公務員領月退時講得也是一樣的話然後那些選擇月退的現在被叫貪婪老人173F 08/19 09:20
DarkArbiter: 精算過絕對還是自己投0050比較賺
所得稅級距根本假議題 本國是累進稅率175F 08/19 09:20
jagarandy: 另外第4點,可靠不可靠沒有絕對值,都是比較出來的軍公教也覺得退撫基金很可靠,結果一直在削減支出堪稱違約再違約177F 08/19 09:25
DarkArbiter: 真的要固定金額儲蓄 又要省稅 還不如買美債
事實上每個月無腦丟10萬進去0050也是贏勞退 你說股市不會跌? 勞退賠錢的時候 股匯也在跌
勞退新制只保證你能領回本金 舊制可是本金都會賠掉180F 08/19 09:28
CCNCCN: 核電廠爆了勞退都不會爆184F 08/19 09:38
jessicaabc98: 推這篇185F 08/19 09:54

--
作者 minastirith 的最新發文:
  • +67 Re: [新聞] 堅持勞退自提20年 逾2萬人報酬率翻倍 - Stock 板
    作者: 175.182.178.38 (台灣) 2025-08-19 00:05:31
    我就是這2萬人中的一個 從二十年前就開始自提 6% 目前稅率 40%, 每年所得稅在 120 ~ 150 萬之間 對, 我一個人就養好幾個公務員 勞退帳戶 有些人有些誤解: 1. 6% 的上限是15 …
    185F 73推 6噓
  • +5 Re: [新聞] 陳明通掩護林智堅論文門案 台大教師:把 - Gossiping 板
    作者: 219.87.142.18 (台灣) 2022-07-07 15:07:05
    個人經驗, 碩士論文大約口試前三到六個月前起草 六個月前可以開始寫的是框架和外部參考的部份 其他個人研究部份要到約口試前二到三個月前才開始寫 因為成果大約在這個時候才有眉目 余的論文比林文早六個月前發 …
    23F 8推 3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