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標題 Re: [新聞] 獨家/水龍頭開了!行政院今將拍板新青時間 Thu Sep 4 11:53:56 2025
現在貸款卡住的原因,本來就跟72-2沒太大的關係
而是央行希望減少放款集中度的問題
公式為:
(購置住宅貸款+房屋修繕貸款+建築貸款)/總放款
這個指標之前楊金龍在某個場合有說目前還是太高
但至於多少是目標,金龍沒有說
媒體詢問,央行對於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有無目標值,楊金龍表示,不能用絕對數據來看,
時空背景不同,房價水準也不同,因為房價高的結果,「(集中度)不太可能掉到35%、
34%」。
當然,後續金龍有沒有私底下要求外面就不一定知道了
但這個放款集中度,問題又要從分子和分母一起看
分子就是大家關心的房貸總額: 其中新青安點火後產生了兩件事情
a. 低總價消失,多數案子直接坐地起價就是1000萬往上加
b. 湧入大量購買人潮,怕現在不買以後買不到
所以2022~2024預售屋總額1.2兆=>1.7兆=>2.4兆
三年兩倍的成交總額
分母則是總放款,適逢川寶關稅政策加上台灣本來就奄奄一息的產業
整個經濟體除了半導體和科技業外很多都躺在地上,但半導體尤其TSMC就自己發公司債
所以產生了銀行掛四信貸比掛一相對寬鬆的狀態
接著就是八大長老卡死放款集中度,因為他們還配合承接新青安
新青安有個問題就是有寬限,變成他們前幾年也沒辦法降水位
然後價格狂噴,當初同意整批整案承作的額度都必須保留
所以變成八大長老也沒太多額度放給非新青安的客群
八大長老卡死,民營銀行自然就有大膽的想法
尤其是台銀為了給客戶碰軟釘子大幅提高收支比,讓民營撿到槍
1. 重要客戶/有潛力的客戶才願意用地板價接掛一
2. 條件稍差的利率就會高、成數可能還會降
反正現在是消費者需要錢,而不是銀行急著放水出去
而消費者當初在新青安點火的情緒下,以為大放水是常態完全沒留餘地
當然就會產生很多苦哈哈或是接近爆掉的現金流
所以72-2鬆綁有沒有幫助? 在現在情況下完全沒有
但你說放款集中度該不該鬆綁?
20年前美國脫衣舞孃都強力過件後發生什麼事情會不會重現? 我不知道
但台灣目前的房價是沒有跌的,而這也是央行想看到的狀況
就算量縮,至少保持住價格,反而不會有那種大規模違約的骨牌效應
崩盤很常一個情況是多殺多
只是那些自用首購人權專家只會說為什麼要害弱勢貸不到款
而不會怪說低總價全部拉到千萬以上
人權專家只在乎弱勢追價力道不夠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114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5-09-04 11:53:56
※ 文章代碼(AID): #1ekGrMA3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6958038.A.283.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獨家/水龍頭開了!行政院今將拍板新青
09-04 11:53 zzahoward
→ rebel: 我覺得不是 72-2跟放款集中度是兩把鎖 解了一把當然會有些幫助 兩把都解就是大放水1F 09/04 11:56
72-2天險本來就還有一段距離 從頭到尾72-2都沒限制到
推 bamama56: 所以央行被抓去開會了 不放鬆 雞鴨飯好吃 嘿嘿3F 09/04 11:57
推 j32072: 答案是不會重現 告訴不知道的人 不用謝了4F 09/04 11:58
我知道你要拿那套違約率極低的歷史紀錄出來 但黑天鵝都不會有歷史紀錄
推 Muilie: 地板價1000萬,爽歪歪5F 09/04 11:58
推 pttstock: 不用管拉 買營建股 不買房 :)7F 09/04 11:58
→ losage: 本來就沒關係,走進銀行說我要貸5%的,馬上有8F 09/04 11:59
推 oasis66666: 不會重現,你舉例的職業,連小額信貸都不好借了9F 09/04 12:01
新青安似乎就有月收四萬寬限期後要繳三萬多的案例出現阿
※ 編輯: zzahoward (136.226.240.114 臺灣), 09/04/2025 12:02:21
→ brain9453: 房市水龍頭 經濟火車頭 還有中分龜頭11F 09/04 12:01
→ yousking: 還會舉一些不知道(自身條件好壞)的例子12F 09/04 12:02
→ EXIONG: 大賣空的確優先拿碎紙機處理文件13F 09/04 12:03
推 yoyodiy: 房貸是固定死就算是機動利率也沒多少的薪水是活的14F 09/04 12:03
推 bamama56: 其實說72-2沒影響也不完全對 因為銀行會自己往下畫紅線自我規範15F 09/04 12:03
→ yoyodiy: 可以不斷增加 違約就是自己問題17F 09/04 12:04
→ bamama56: 不能說放貸沒到極限就是藏房貸ㄚ 跟藏電一樣18F 09/04 12:05
→ yoyodiy: 月收4萬繳三萬 下班可以去跑外送繳房貸呀19F 09/04 12:05
→ rebel: 不對 72-2是個別銀行限制 你不能拿整體銀行的水位20F 09/04 12:05
→ piece1: 所以要放水的利率是多少?21F 09/04 12:05
→ rebel: 說沒問題 事實上房貸多的公股銀的確開始卡到72-222F 09/04 12:05
推 vvnews: 這篇才是正姐23F 09/04 12:06
→ yoyodiy: 買房就要有犧牲生活水準的準備呀 都不犧牲買屁房24F 09/04 12:06
推 aa00788: 多倒一些建商 少蓋一點房子 集中度就可以維持了吧25F 09/04 12:06
推 LINPINPARK: 雙北/新竹/台中還是穩 因為買預售擠一擠還是擠得出問題比較大是台中非精華區和南部非精華區炒作的地方26F 09/04 12:07
→ Kydland: 整批真的很卡卡 零買的人就比較倒霉 就要多等久一點28F 09/04 12:09
推 LINPINPARK: 尤其是東一個西一個造鎮重劃區,基礎建設還沒跟上30F 09/04 12:10
→ dferww55: 總價拉到千萬以上是建材漲價吧,現在建築成本一坪要15-20萬,加上地價,很難不破千阿,十年前建築成本約一坪8萬32F 09/04 12:22
→ yiliang1107: 沒有銀行會去觸碰到內部設定值,一定會留裕度
整個發酵後,回去檢視集中度的問題
不然集中度最高是在前年
屬於雙重觸發35F 09/04 12:23
推 roseritter: 政府應該送我一間,噢不是一棟xd 含雙車位39F 09/04 12:25
推 dream1124: 推分析 也先幫你補推人權專家的噓文43F 09/04 12:28
→ ferrisw: 弱勢買不到房,一直是政府社宅的問題44F 09/04 12:28
推 dzzdzx: 還好我五年寬限期後就要加價賣掉惹~45F 09/04 12:28
推 yiliang1107: 預售屋銷售總額
2021 1.25兆
2022 1.35兆
2023 1.7兆
2024 2.63兆46F 09/04 12:30
→ A80211ab: 國銀哪會多喜歡這些爛客戶 會給你一堆軟釘子52F 09/04 12:33
→ A80211ab: 現在缺的是現金水位 借這種的民營行庫笑死你
目的是幫預售屋建商解套54F 09/04 12:33
→ linkmusic: 管制銀行將錢投到哪去和比例應該是央行管理銀行風險的手段,結果被金管會廢掉呵呵56F 09/04 12:36
→ linkmusic: 例如fed 也會例用調整銀行能持有國債的比例來偷放水,但要改也是fed 來改,政府不應插手銀行的管控。59F 09/04 12:40
推 yiliang1107: 假設每年順利增加6%共3.6兆
60兆*0.3%30%放款)=1.8兆
問題是,目前來說 消金(一般民眾,是佔比75%)企金25%
1.8兆*0.75=1.35兆
這些還不含市場中古屋
所以等吧 要消化到2028年61F 09/04 12:41
推 stlinman: 其實只看看到台灣貸款增速增加,資產價格就會上漲吧68F 09/04 12:47
推 Kydland: Fed的架構和台灣央行不同 不能這樣直接比較 (應該說美國的金融監理架構) 如果要這樣比 台灣央行管的還比Fed還要細
而且還是要回歸到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
有些業務甚至不是聯邦政府在管(或是權力共享)
像兆豐當年的防制洗錢是被紐約州罰的69F 09/04 12:48
推 zzz50126: 台灣連打包次貸都沒有 怎麼重現
現在有包裝的假aaa能買嗎78F 09/04 13:53
推 loopdiuretic: 簡言之就是新青安確實是低能政策 自己卡死自己 戰犯自己去自盡吧80F 09/04 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