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anti87 (張二狗)
標題 [新聞] 一紙審計部報告,揭開漁電共生秘密,沒養
時間 Thu Sep 18 22:36:24 2025


原文標題:一紙審計部報告,揭開漁電共生秘密,沒養魚可售電,綠能淪套利金錢遊戲
原文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27360/
一紙審計部報告,揭開漁電共生秘密,沒養魚可售電,綠能淪套利金錢遊戲 | 上下游新聞 台灣漁電共生政策上路五年,屢被詬病「只種電不養魚」。日前審計部指出,「已發電」的漁電案場高達七成「有電無魚」,但農業部反駁,認為「有取得綠能容許」的「合格案場」中,實際違規比例僅有 12%。兩者數字差距,貌似不同部會之爭,卻意外揭開我國能源政策漏洞。 ...

 
發布時間:2025 年 09 月 16 日
記者署名:林吉洋
原文內容:

一紙審計部報告,揭開漁電共生秘密,沒養魚可售電,綠能淪套利金錢遊戲

台灣漁電共生政策上路五年,屢被詬病「只種電不養魚」。日前審計部指出,「已發電」
的漁電案場高達七成「有電無魚」,但農業部反駁,認為「有取得綠能容許」的「合格案
場」中,實際違規比例僅有 12%。兩者數字差距,貌似不同部會之爭,卻意外揭開我國能
源政策漏洞。


過去五年,能源署無視農業法規,放任業者「還沒養魚就可送電」,讓漁電案場成了套利
變現的五鬼搬運遊戲,開發商賺完工程款與銀行融資離開,案場留給銀行與投資人,養魚
僅成妝點。《上下游》估算,漁電共生牽涉兩萬公頃沿海魚塭,如何處置眼前違規送電的
爭議案場,將影響其他上千場投資漁電共生案走向。


台灣西海岸投資上千億資金,開發數千公頃漁電共生案場,因政策倉促上路,法規簡陋、
廠商取巧輕忽養殖,加上背後龐大融資風險,成為農業、經濟及國土部門的燙手山芋。(
上下游資料照)


審計部:七成無養魚,農業部:無照發電者不應列入計算
審計部針對 113 年決算審查報告指出,各縣市已完工併網(向台電輸電)漁電案場 393
件,農業部門卻僅查核 122 件,而其中待改善及廢止 85 件,不合格率將近七成。

但農業部發文澄清,認為「393」這個數字是以「試運轉」名義與台電「併聯」的案場,
但是其中有 117個室內型漁電案場,並未取得「第二階段綠能容許」,亦即,非農政法規
認定的「合法案場」。農業部主張, 這117 場不該列入計算,實際上「合法已營運」案
場應為「276 」件。


漁業署表示,針對這276 件合法案場,已查核 174 件,其中「廢止農業容許」件數為
35 場,僅佔 12%。另有 57 件被列為「待改善」,但主因是養殖現況與經營計劃書不同
,或者案場配置不符計畫,因此「待改善」案場不代表沒有養殖事實。

漁業署雖希望藉由法規定義及修改數字,降低外界疑慮,但根據漁業署提供數字,「廢除
容許與待改善案件」總加也有92件,佔比 52.8%。亦即,即使是農業部認定「合乎法規」
的案場,也有超過半數未能達標,其餘未查核案場是否具有合格養殖實績亦仍待釐清。對
此,《上下游》向漁業署求證,副署長陳建佑僅回覆:「尊重你的看法。」



台南市府漁業科人員赴漁電共生案場執行養殖事實查核,已有部分案場被廢止農業容許。
(照片取自/台南市政府)
漁電共生不能說的秘密:不養魚就可以發電
農業部與審計部的「數字差異」,意外揭開我國綠能政策嚴重的法規漏洞──許多室內漁
電案場儘管不符合農業部法規規範,卻能直接併網向台電售電。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亂象


事實上,十年前的「農業設施設置綠能」,即出現類似的血淚教訓。2014 至2015 年,台
灣爆發大量養菇場、溫室「假種田真種電」的造假事件,上百場被廢止容許或者輔導觀察
。2017 年起,為防堵嚴重的舞弊現象,農業部門修法,要求「一次施工,兩階段容許審
查」(註),業者必需在「驗證養殖事實及經營計畫」之後,拿到「第二階段綠能容許」
,才有資格取得電業執照,具備「正式」售電資格。


到了2020年,政府為加速推動綠能,經濟部能源署罔顧法規,向漁電廠商開了「小門」,
只要完成第一階段、鋪上太陽能板後,即可以「試營運」為名義,向台電併網輸電,從此
種下「有電無魚」的惡果。


經過農業部門多次反映,經濟部才於今年(2025)3 月同意,室內型漁電得回歸農政法規
,必須取得「二階綠能容許」才能與台電併網。然而過往已併聯發電,上百件面積數百公
頃漁電案場,卻已成漏網之魚,無人負責。



誠新公司開發上千公頃室內型漁電案場,卻因為新規定無法併聯,而導致資金鏈中斷爆發
財務危機。(攝影/林吉洋)
漁電共生潛規則:開發商賺融資工程款,投資方成冤大頭
針對業者「偷跑」亂象,能源署「開後門」固然需要檢討,但根據《上下游》掌握,偷跑
的業者雖然可以輸電,但仍須取得第二階段容許後,才能拿到正式電業執照,屆時台電才
會將「偷跑期」的電費一併結帳。業者理應儘速養魚才能真正拿到錢,為何反其道而行?

《上下游》調查,現有大部分的漁電開發商屬於「光電統包開發 EPC廠商」(
Engineering 設計、Procurement 採購、Construction 施工),只要案場蓋完併聯發電
後,開發商就可以跟投資方或銀行取得資金,亦即,對開發商來說,真正的獲利是在融資
跟工程款。


在開發建設完畢之後,漁電共生案場則歸屬於投資方,「售電收益」屬於「案場經營公司
」,以及持有股份的投資人,因此能否獲得電費收入,對開發者而言並非優先目標。事實
上,許多國內、外投資人不清楚漁電共生規則,遲遲等不到案場通過查核,不僅無法取得
售電利潤,法規加嚴後回本遙遙無期。不少外資法人發現漁電共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投資
,已紛紛將資金退場。



嘉義縣施工中的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攝影/林吉洋)
發電賺錢,養魚賠錢,業者無心投入
除了開發模式造成亂象,「漁電共生」政策光憑理論與實驗就斷定可行,低估光電板下現
場養殖的困難度,也是漁電難以推展的原因之一。

漁電共生是一個複合體,以投資收益角度來看,光電部分可以獲得穩健收入,但是養殖具
高度專業性,也有許多設備投資及育成率技術門檻,對開發商跟投資方而言,水產養殖是
異業挑戰充滿風險,若真要投入養殖,對投資方並不划算,導致許多案場以光電收益為主
,水產養殖則淪為形式。


農業部長陳駿季於今年 3 月於立院回覆立委質詢台泥告漁民案時坦言,多數案場委託「
專業養殖公司」來代養,而這些代養公司也多半屬於「形式化」的養殖,不會認真追求養
殖效益。



業者私下表示,室內漁電案場多以養殖白蝦為主,缺乏日照與室外養殖技術完全不同,仍
有許多技術門檻需要挑戰,尤其案場規劃不當將影響後續養殖難度。(攝影/林吉洋)
未取得容許未養魚,卻已開始輸電,誰該負責處理?
根據審計部與農業部漁業署提出的數字落差,可知「已送電卻沒取得容許」的漁電共生案
場至少有 117件,面積高達數百公頃,該如何處理這些偷跑業者?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表
示,農政單位僅能針對綠能容許進行准駁,至於沒有執照就已輸電的問題,則是能源署的
權責。


對此,能源署光電組組長廖士煒向《上下游》表示,併聯案場準確數字需跟台電取得資料
,以向農業部門比對,至於已發電的「偷跑業者」是否該先拆除併聯,等有養殖實績驗證
通過再來輸電?廖士煒回應,農業部門有農業容許准駁權責,大可撤銷案場農業設施容許


然而,「偷跑業者」以「試營運」併聯輸電,確實也未取得電業執照,成為農業及電業法
令的三不管地帶。根據 9月8日能源署發佈的新聞稿,能源署稱問題出在「兩部會法令不
同」,已邀地方政府研議新規範,日後室內漁電「業者須具養殖事實併取得綠能容許後,
方得辦理併聯發電」,室外型(地面型)應在併網後六個月以養殖實績證明文件,始准電
業執照。


地方政府:查核能量不足,但已併聯案場不養殖就開罰
能源署作為能源主管機關,但不願為偷跑併聯的案場負責,而主管農業「綠能容許法規」
的漁業署則稱「併聯非其權責」,那麼漁電案場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又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嘉義縣是養殖第二大縣市,縣內漁電共生公告面積近 5 千公頃。嘉義縣漁業科科長張建
成對《上下游》表示,目前嘉義縣漁電共生申辦的案場共 477 場,其中地面型 260 場,
室內型養殖案場 217 場, 目前已併聯輸電案場數有89案,取得第二階段「綠能容許」的
案場只有 16 件。粗略概算可知,八成以上併聯案場屬於違規輸電。



地方政府人少事多,卻要負責查核數百場營建中或運轉中漁電案場,在專業跟人力調度上
都是考驗。(照片取自台南市政府漁業科)
張建成表示,針對查核結果,除要求廠商盡快啟動養殖經營事實,同時也會開罰。以今年
完成的 48 場查核為例,其中 12 場養殖事實未達標,要求廠商限期改善,另有 5 場違
規嚴重,縣府採廢止容許,還有 17 場僅取得一階容許就已送電、且需改善,縣府只能依
法移請地政機關,依區域計畫法違規使用開罰。


至於經常被詬病的查核進度遲緩問題,張建成解釋,地方政府確實需要人力補充查核能量
,除了現有案場需要查核外,還有許多案場仍在陸續完工,目前也在跟中央申請人力,提
高查核力道。


只重能源不重視養殖,導致漁電政策、光電業者、漁民三輸局面
中華民國養殖協會執行長侯彥隆認為,審計部的報告恰好點出早期遊戲規則簡陋,法規漏
洞百出,政府應嚴格要求業者認真投入養殖,否則就撤銷容許,甚至中斷融資管道,不該
讓投機業者拿到土地發電獲利,不但不養殖,還壓迫到真正依賴養殖維生的人。


侯彥隆表示,漁電共生本來是一個具有理想的政策,傳統養殖戶 30 年來技術停滯,本可
透過光電收入,吸引資金創造革新契機,可惜早期投入的投資方不懂養殖,取得的土地水
土條件不佳,即使找來專業養殖公司代養,成績也乏善可陳。他透露,有業者因為無法掌
握遊戲規則,現在難以通過查核,「怪政府把他們騙到了絕望的境界」。


回歸問題源頭,在政策以綠能優先為前提下,能源署作為能源需求方,也是電業主管機關
,只求取得土地發電,一路坐視業者違規,至今不願對政策疏失負責,一紙審計部報告,
暴露政府職能失衡、政策設計不當,導致政府、業者、農漁業三輸的局面。


──────────────────

註:包括室內型漁電共生在內的農業設施附屬綠能(屋頂型農電共生),雖可以在取得「
第一階段設施容許」後建設設施並同時鋪設太陽能屋頂,但必須在「驗證養殖事實及經營
計畫」後,拿到「第二階段綠能容許」,才「正式」具備售電資格。





心得/評論:

文多,二狗我簡單講,就是現在為了綠電,政府閉起眼睛,讓綠能廠商去"大展手腳"

而外資,則認為,現在允許綠能廠商胡搞瞎搞,不代表之後,也能這樣亂搞

覺得風險過大,而開始退場。

不過,我個人覺得,關係好的話,綠能還是筆好生意,雲豹能源還是能載著投資人

像猴子般繼續上竄下跳的,安心上車不用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2.250.27.241 (臺灣)
※ 作者: anti87 2025-09-18 22:36:24
※ 文章代碼(AID): #1ep1ZgwT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8206186.A.E9D.html
Fezico: 審計部造反惹1F 09/18 22:39
xephon: 審計部遭到中共同路人入侵2F 09/18 22:39
westmoney: 審計部誠實給推3F 09/18 22:40
fay001: 川普:任何建造並依賴風車和太陽能發電的州,電費與能源成本都出現創紀錄增長。這是本世紀最大的騙4F 09/18 22:40
Feting: 受不了美國爸爸壓力要開始推新核能了,各種看似不相關的新聞出來,到時候所有的訊息串接在一起就會順理成章開始推動新核能7F 09/18 22:41
sherlockms: 看來前陣子公投案大概也是講好來試試民意水溫10F 09/18 22:41
abc0922001: 審計部不錯11F 09/18 22:42
fay001: 火力發電,白天八成晚上九成,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燒煤燃氣,然後吹什麼9000億就可以淨零碳排,有夠12F 09/18 22:42
kurenaiz: 雜質15F 09/18 22:43
starport: 財富永動機 我勸你們少管閒事16F 09/18 22:43
chou3321: 火力又怎樣 乾淨的煤啦 在那叫什麼= =17F 09/18 22:44
Solyo: 魚池是不是也要導入容積率概念,幾條魚才能賣多少18F 09/18 22:45
fay001: 有電無魚,水質發臭,真的有養的,颱風來吹爛光電板污染水質,魚也沒人敢吃,一切都只是為了斂財的包裝,瞎爆了20F 09/18 22:45
mini178: 二狗加油 股板清瘤靠你了23F 09/18 22:45
beauman002: 造反啦24F 09/18 22:45
Solyo: 這樣下去就知道魚電是騙局25F 09/18 22:45
Brioni: 葬送台灣土地未來,只為賣個好價錢26F 09/18 22:46
sova0809: 發大財的小秘密被知道了27F 09/18 22:47
kilo7: 民生用電連連漲 月繳萬元錢進綠電28F 09/18 22:48
skyringcha: 2028查下去一定很精彩 想看29F 09/18 22:49
tonyo: 蔡英文政績,賴也真的可憐30F 09/18 22:49
sova0809: 有啥好可憐的 現在人家在推的光電板汰舊換新也是很有錢景 別擋了人家的賺錢財路
陸上的版子現在都清成這副德性 水中的版子就更棒了31F 09/18 22:49
Gallardo: 這篇文其實是海釣場34F 09/18 22:52
ilanese: 合法賺錢的小秘密。35F 09/18 22:52
catboost: 這幾個支那仔都是一起碰巧關心台灣呢36F 09/18 22:52
piece1: 害得我都想買魚塭了...37F 09/18 22:53
lusiao1978: 不養魚表示沒賺頭 不然鄉民養好了38F 09/18 22:53
huabandd: 大賺特賺39F 09/18 22:54
Zodrick: 審計部誠實給推40F 09/18 22:54
neoa01: 意外嗎,綠能經濟他們在拼,苦果台灣承擔41F 09/18 22:57
nightop: 廢話審計部做假資料是會賠上自己的前途的42F 09/18 22:57
hyuchi0202: 這個還用報告才知道喔 光電板下面養魚 笑死43F 09/18 22:57
nalthax: 魚越來越貴了44F 09/18 23:04
gool888: 一下說光電板下養的魚不能吃,又一下說光電板下沒有養魚45F 09/18 23:04
corner0111: 為了過審買魚來放早就不是新聞47F 09/18 23:10
blueseason: 不是喔!不是這樣子的!48F 09/18 23:11
kelon: 難怪一直擋核電呀49F 09/18 23:14
lusifa2007: 經濟部那個試營運後門超噁心50F 09/18 23:18
 
 
優先生態的真善美,多元關係共創綠能發展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將屬於生態敏感區的嘉義布袋野鳥熱區劃入優先開發的場域,嚴重破壞台灣的濕地生態系統!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立刻爭取與總統蔡英文建言,提出濕地環境規劃太陽能光電的生態衝擊疑慮。 ...

 
光電遇見生態─布袋鹽田發展太陽光電歷程 - 農傳媒
臺灣位處候鳥東亞澳遷徙線中央,為眾多水鳥過境及度冬重要棲地。臺灣沿海溼地過往也因填海造陸、圍墾魚塭及沙源流失等原因,導致西部泥灘地大幅縮減與劣化。在自然溼地不斷減少下,人為溼地保育水鳥功能逐漸受到重視,研究指出水田、魚塭及鹽田成為水鳥替代棲地,減緩自然溼地破壞產生的衝擊。但是隨著太陽能光電的發展對於 ...

 
Nick0907: 真的是超級可悲啊57F 09/18 23:23
MGK155: 就做發電就好,為什麼一定要養魚58F 09/18 23:24
MartinTW: 準備嚐嚐美國爸爸的核能大棒棒59F 09/18 23:25
BoyceChu: 台灣錯誤能源政策60F 09/18 23:31
gwboy: 審計部造反了?61F 09/18 23:33
sharkimage: 唉62F 09/18 23:39
Kydland: 審計部本來就很常發檢討政策和預算花費的報告
這就是他們的工作XD
我很久很久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 我打工的教授就會去翻審計部的報告找研究題材63F 09/18 23:41
maximper79: 魚跟電一起變貴 魚電共升! 哪裡錯了???67F 09/18 23:49
tcfsh77: 笑死 不必去查 查了肯定大烙賽68F 09/18 23:53
tlsg2: 綠能賺飽飽 垃圾你家掃69F 09/19 00:22
godbobo: 查無不法謝謝70F 09/19 00:23
aegis43210: 養魚就真的不賺錢,逼廠商去養魚就注定失敗了
會漁電共生的地都是養殖條件不好的區域71F 09/19 00:26
HsiungMing: 吃魚沒拿過魚內臟73F 09/19 00:50
NoMomoNoLife: 泓德能源漁電共生雙贏星源漁業2023 總產量逾10 萬台泓德能源》一年就讓烏魚結卵率飆破七成74F 09/19 00:55
cityport: 審計部幾十年來都是被公家跟民代討厭的單位
所以當年才給燒鈔票的王建煊管監察院76F 09/19 00:56
speedythief: 股市創新高就代表做什麼都是對的78F 09/19 01:09
vicenthung: 審計部長官要換人了79F 09/19 02:15
d147258: 年輕人就沒幾個要養魚啊,養殖業那麼辛苦,台北那些做冷氣房的人怎麼不自己下來養?80F 09/19 02:28
lunatich: 審計部越來越過份了82F 09/19 02:41

--
作者 anti87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