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pplesin (太陰中天)
標題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時間 Sun Sep 21 12:48:21 2025


討論的是十倍,所以應該這樣分

10萬到100萬;100萬到1000萬;1000萬到1億;1億到10億。

我覺得最難一定是1000萬到1億這個階段(不是白手起家就不用討論,沒討論價值)。

為什麼不是1000萬以下?因為錢太少,就算不投資,只是買一間房,隨著時間經過,資
產莫名奇妙就破千萬了,實在不能說難。


但到了千萬,有太多障礙阻止一個受薪階級資產破億,

包括

1.結婚生子,一但加入育兒競賽,非常難累積資產,實在太耗錢與精力,這裡刷掉一堆人


2.若不結婚生子沒人繼承的情況下,大部分的人就難以有動機認真資產累積。當然什麼人
都有,還是有人不在乎有沒有人繼承就是想累積資產,但這裡又刷掉很多人。

3. 國家政策也不利於人民成長財富從1千萬到億,例如房子買一間就開始卡了;累進稅率
吃掉一大部分收入,不能全部再投入,受薪階級幾乎沒什麼辦法逃掉。

4.高收入幾乎沒有低工時的,高工時意味著難以到處歷練社交擴張眼界增加投資機會練習
投資技巧,最後只能買指數,指數的報酬大概就是5年或6年一倍(還是牛市喔),是不錯
但很難破億。


這些障礙有心魔也有現實的問題,不是容易突破的。一般高薪又會去投資的人,如果沒有
運氣或機遇突破這些障礙,大概退休時5-6千萬差不多了,沒辦法到億的。不投資的高薪
者就更低了,大概退休時2-3千萬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83.56 (臺灣)
※ 作者: applesin 2025-09-21 12:48:21
※ 文章代碼(AID): #1epuENo4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8430103.A.C84.html
※ 同主題文章:
… ×21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09-21 12:48 applesin
… ×3
※ 編輯: applesin (223.140.83.56 臺灣), 09/21/2025 12:50:15
HiuAnOP: 中肯1F 09/21 12:50
Kobe5210: 是這樣沒錯。人生就是在各種目標中追尋自我的成就2F 09/21 12:51
gladopo: 高薪不是隨便都兩三千嗎? 因為房子就兩三千了....3F 09/21 12:51
kakalin: 第4.我有不同的解讀。基本上高工時高收入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認知」是相對較高的那一群,你說認知高的人會找不到機會擴張眼界嗎? 我認為這點不用說的那麼死~ 友善討論4F 09/21 12:52

我說的是時間消耗太嚴重的障礙,應該跟你說的不是同一件事。人不是機器,太忙就會出
錯,機會就會錯過,社交就會偏好放鬆,等等之類。


darkdogoblin: 金融政策不會鎖永遠,下坡還是得解開,存好銀彈等待就是
我所見的公教家族雖然領死薪水,但能保握過去30年的8F 09/21 12:53
Kobe5210: 有些認知是可以靠自學的。例如選股能力11F 09/21 12:54
darkdogoblin: 3大低點積極買入不動產,故能超過1億這個階12F 09/21 12:55
maze719: 我以為50歲,家庭資產房子加股票有1億已經超厲害了,原來不是,台灣人太有錢了13F 09/21 12:56
sdbb: obov就是那萬中選一,不婚,但願意累積資產
且obov不是買指數,是買個股15F 09/21 12:56
delightboy: 買二房被卡,就投入股市,證交稅相對綜所稅、營業稅、營所稅非常少17F 09/21 12:57
gladopo: 教主錢上來後婚不婚沒差了啦,他AMD投得早19F 09/21 12:58
delightboy: 一個小孩普通養大概500-1000萬分期付款,該不會這五年大多頭沒賺到吧?20F 09/21 13:00
gladopo: 股市最爽的如樓上所說,就是資本利所得稅有夠低22F 09/21 13:01
※ 編輯: applesin (223.140.83.56 臺灣), 09/21/2025 13:05:40
roots5071: 認同,1000-1億真的比較難,剛好遇到那些階段會拖慢很多進度,目前也還在這個路上23F 09/21 13:04
※ 編輯: applesin (223.140.83.56 臺灣), 09/21/2025 13:07:43
white127: 現在養小孩才是有錢人,只是換一個方式炫耀資本而已25F 09/21 13:06
SabreN: SP500 這10幾年6倍,要一億不難,難在你敢買且握的26F 09/21 13:14
KY1998: 你少了5.意外/疾病,自身或家人直接歸0或負債28F 09/21 13:16
applesin: 六倍嗎?問題是,投資不是期初投入2000萬然後賺六倍,是定期定額,而且越後面投入越多,最後大部分的錢只吃到一二倍而已29F 09/21 13:18
medama: 中肯32F 09/21 13:18
applesin: 就算生命週期投資,白手起家也不能期初貸到2000萬33F 09/21 13:22
Fujima: 理性中肯,而且很多高收入者消費也會跟同階層一樣增加,個人價值觀與性格的差異會讓資產增加的速度產生變異34F 09/21 13:29
BABY19831016: 合乎邏輯的分析37F 09/21 13:42
s56565566123: 能過生活就好了 一堆錢不過是數字38F 09/21 13:42
jerrychuang: 薪水就可以到1E了...39F 09/21 13:54
haganin: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魏哲家的薪水40F 09/21 14:35
on32: 我比較弱一點沒有破E 但我認為健康>財富41F 09/21 15:29
gannbare: 不投資的高薪者一年就2000w了…力系勒…供三…
這還是本薪收入 如果是本業相關的業外收入更多…42F 09/21 16:30
mooto: no comment 因為這裡多數人都沒有1億到10億的心得44F 09/21 16:34

--
作者 applesi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