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標題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時間 Sun Sep 21 13:37:32 2025


※ 引述《a000000000 (比古A十郎)》之銘言:
: 明顯有一堆人覺得40歲一億不可思議
: 一葛頂校電資的
: 這時起始年薪兩百萬
: 15年間跳槽葛幾次
: 年薪翻三倍到600萬
: 15年三倍其實這表現有點尷尬94惹
: 平均每年94四百萬喇
: 再來看看GG這15年漲惹多少捏
: 大概20倍
: 美股的阿婆也差不多
: 尼這15年總投入的2400萬
: 大概翻葛四倍  會hen難嗎...........?
: 畢竟40歲之後正常人94要薪資高原期惹

尼跟抹布都是頂中頂
一個是很難被複製的機械L6
一個是家裡有礦早早可以去美國
關鍵是去美國 或是 在中國順風的時候有過水
台灣打工仔的職涯並不是這樣der

發哥2010前進去的有領到股票
前幾年200當然是輕鬆沒問題
但那一批工號3000以內的書卷獎根本沒多少人
現在工號都3萬多了
中間幾年發哥還差點被華為打趴
有幾年是在300/400保衛戰

一線豬屎屋沒有想像中的一路順風
你想想現在全台豬屎屋也不過4,5萬人吧
發哥2萬沒佔一半也有1/3
那現在發哥起薪多少? 2百萬是HR喊的
這幾年普通考績還不一定有 更別說拿到考績末段的
再來是600萬 以發哥來說就是E9的天花板
快的人5,6年可以升到9然後35歲摸到E10
但是40歲以上有一半的人都卡在E9
所以600萬在這邊就已經不是人人可以

再來看神山 畢竟這是目前台灣頂薪最多人的公司了
全球正職是8萬人
扣掉技術人員3成(白話就是產線) 助理1成多
真正的RD大概5成 也算4萬人
神山大概是這兩年整包超過發哥同職等
往前看的話 也沒有辦法達到你的標準

其他像是NV 疫情前在台灣薪資很普
疫情後碾壓的巨神兵狀態 但也是少少的人有跟到
今年股價沒爆發力就慢下來了

G的話 發哥對標L5的要E9~E10了
說實在也不是人人有獎
更何況是抹布現在的L6了

我身邊在40歲以前可以達標的 扣除家裡有礦
多數是買了兩三套房的居多
少數是靠股票滾上去的
因為股票只要在08金融海嘯 歐債 19COVID 22庫存回調 今年川普
任一個時間點吃好吃滿的 後面要回血都要時間
定期定額美股沒這問題
但投資美股也是這幾年才流行的 以前不是這麼方便
還有一種人是公司發股票沒賣的
例如GSU RSU的 因為取得成本低比較容易捏的住
但是只要過程中現金流不夠或遇到大環境很難不抖一下

我不會說一億元做不到
但要湊齊一堆因素 光是工作要投入到科技業還不夠
必須是一線的 還要在對的時間進去
在客觀數據上就沒有幾萬人了
其他行業當然也有outlier

100到1000 這個是選科系/工作可以決定
大家要突破都有得救  講難聽一點你現在去輪班一定有

1000到億 這個需要一點運氣跟能力
不管是跳槽或選股  都要持續夠長的累積 (這個階段開槓買房最容易突破)

1億到10億就是人脈跟資訊不對稱的世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42.166 (臺灣)
※ 作者: mooto 2025-09-21 13:37:32
※ 文章代碼(AID): #1epuyUjM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8433054.A.B56.html
※ 同主題文章:
… ×24
Re: [請益] 一億到十億是不是最難?
09-21 13:37 mooto
… ×5
※ 編輯: mooto (220.129.142.166 臺灣), 09/21/2025 13:41:55
acidrain: 一般人目標存到第一桶金一千萬就好 節省點很好過了1F 09/21 13:41
Kobe5210: 中肯2F 09/21 13:42
kausan: 真的 尤其是指數投資美股都是近5年才流行的 能在之前就這樣做的人真的是天選之人 像我這種只能隨波逐流的才是多數3F 09/21 13:42
rebel: 內行喔 跟我看到的差不多 40要破億多數靠房產 股票多半靠抱緊公司股票 跟著公司一波上去像抹布 靠海運這種一波投資股票致富的有 但真的很少6F 09/21 13:42
mooto: 我覺得1000萬 一般人不夠啦 先不用考慮通膨 買房
光是生個病要養老都很拼 反正台灣很多就老了窮活9F 09/21 13:44
minazukimaya: 這篇資訊比較正確 a90那篇就他亂打嘴砲亂算的11F 09/21 13:46
mooto: 哪有這麼多股神 有的話版上股神就不會把航海王 test12F 09/21 13:46
robin101246: 沒錯 我就是跟到巨神兵狀態那波13F 09/21 13:46
mooto: 麥克風 股癌 這些大神當頂標了14F 09/21 13:46
Shepherd1987: 神山未來5年會有一大波人上億, 到時候就不稀奇了15F 09/21 13:46
mooto: 羨慕阿 巨神兵 2,3年輕鬆破億
神山未來5年的確會有一波 現在已經跟發哥黃金交叉但教主是講2010-2025 這個年代真的沒那麼輕鬆啦16F 09/21 13:47
robin101246: 現在沒那個漲幅 確實一年稅後剩下六百萬左右就該不該退休很猶豫19F 09/21 13:52
minazukimaya: 2025年的現在 最多人的挑戰就是如何從5000翻五倍到2億521F 09/21 13:52
mooto: 退 XD 你不退的話 錢太多了 這樣其他人很難追23F 09/21 13:53
maypcc: 教主這兩年的文出發點就只為了酸高雄王和房蟲而發才能彰顯他的優越呀24F 09/21 13:56
mooto: 他跟抹布的確有這個資格叫板 但是一般人沒那麼猛
高雄王跟房蟲就是那種卡在破億的 因為需要QE開槓跟時間去磨 順風的時候很穩定 但要爆發很難26F 09/21 13:57
snowish: 推,這篇才是現實29F 09/21 14:00
CorkiN: 台灣半導體目前大多數人目前工作3-5年左右就是在200-300這個區間啦,能上300就很了不起了30F 09/21 14:02
snowish: 身邊就算PR99以上頂薪、40歲要破億很難,一開始薪水哪那麼多,投資本錢也要時間累積32F 09/21 14:02
woofwoof009: 未來5年一波上億是什麼意思 薪水一年1000萬?34F 09/21 14:03
CorkiN: 以發哥E7.E8. GG31.32這兩間最多人的看差不多就是這個範圍35F 09/21 14:03
snowish: 淨資產能破億的多數已是50歲以上,靠自己的通常家裡有點本事或是教育背景良好,不然就是自己修煉投資技能,最多的是靠繼承37F 09/21 14:05
woofwoof009: 為何大家都在討論科技業
家裡有點礦的看過幾個轉當建商 也是輕鬆跳好幾階到10億
身邊看過2個40F 09/21 14:05
CorkiN: 轉當建商,那不就創業,創業成功賺大錢的機率比科技業更是鳳毛麟角44F 09/21 14:06
rebel: 因為現在不少人還沒破億不是卡在五千 是在八千 九千 像抹布 你再給他五年破億難嗎46F 09/21 14:07
keyofdejavu: 發哥E9應該是還沒到60048F 09/21 14:08
robin101246: 因為科技業條件最簡單吧49F 09/21 14:10
sasmwh561: 記得台積3334也是四五百,大概要熬個十年以上才升的上去50F 09/21 14:10
woofwoof009: 好像也是領薪水的樣本數多52F 09/21 14:14
mooto: 5年一波上億: 因為神山現在34就能600, 35摸1000
加上10幾年年資的累積 壓對5年後上億是滿有可能
為什麼只考慮科技業? 因為其他行業都是outlier
家裡有點礦 ex教主  不在本文討論範圍53F 09/21 14:16
doubleyellow: 中肯57F 09/21 14:18
rayisgreat: 推這篇 教主那篇就明顯唬爛過頭58F 09/21 14:19
mooto: 教主畢竟不是在台廠工作 薪資沒我們鬼島打工仔清楚59F 09/21 14:20
Fujima: 此篇中肯,早期進對公司也要抱得住,很多人在GG 破70就賣飛了,能撐到200多還沒賣完的已經不容易了60F 09/21 14:22
mooto: 甚麼富二代的 全台灣加一加有1萬人嗎 發哥一家就有62F 09/21 14:22
what1026: 是的 這才是現實
高雄王同儕跟頂校同儕差這麼多= = 有啥好比的63F 09/21 14:23
mooto: 原po命題就是打工仔 要討論家裡有礦的另外開一篇
這個meta就是在討論打工仔碰到的關卡在哪裡65F 09/21 14:25
what1026: 頂校人脈資源累積起來打一個高雄炒地 贏了又如何= =67F 09/21 14:25
maypcc: 可笑的是 頂大海外菁英整天在酸大同大學 嘴贏了又如何 這不是很正常嗎?68F 09/21 14:29
g27834618: 就一堆富二代 家裡有礦的 在討論如何賺錢70F 09/21 14:30
mooto: 現在頂大還不見得嘴的過非四大喔 因為神山噴起來了71F 09/21 14:31
Vanced: 推72F 09/21 14:35
askaa: 要說資訊不對稱也合理,看看川川入主INTEL就知道了但其實還是有跡象可以進場的 只是觀察力要異於常人73F 09/21 14:35
strlen: 現實就是九成的人都不在這串討論內 連千萬都沒有75F 09/21 14:37
rebel: 那都是選擇跟運氣啦 我們同學裡 選intel現在只能苦笑 選亞麻 nv的笑嘻嘻 是能力有差距嗎 不是 只是單純的選擇跟運氣76F 09/21 14:37
strlen: 而且提出來的方法 前提還一大堆 整個就浪費時間79F 09/21 14:37
pinkieyeh: 中肯80F 09/21 14:38
Vanced: 運氣本來就佔比很大81F 09/21 14:38
mooto: 科技業有一個重點 不能腿麻 賽道不對就跳車82F 09/21 14:38
legendd: 發發E9以下都是被GG虐83F 09/21 14:40
ck326: 真的選牙膏有能力的早就跑光了84F 09/21 14:41
mooto: 台灣87趴的人不在科技業 所以說不在這串也沒錯85F 09/21 14:42
rebel: 單身的話是 有家庭了不好說 網紅阿淇為什麼還留在intel 因為公司雖然待遇不怎樣 但福利仍然好 育兒方便 畢竟有家庭後考慮的就不只有自己一個86F 09/21 14:42
mooto: 她化工的阿 在美國跟科技業沾上邊的就製程89F 09/21 14:46
rebel: 不只她阿 我同學也是選擇多留點時間給小孩 至少我完全不覺得他能力差 他只是做了不同的選擇90F 09/21 14:49
willism: 說到底就是Lifecycle Investing,用未來預期所得支撐,趁年輕時開槓桿累積財富。92F 09/21 14:51
mooto: 但教主說得沒錯 打工仔要突破一定得靠資本利得94F 09/21 14:53
maypcc: 也不能賽道不對就跳 年資不夠unvest rsu累積不夠跳了也只是白跳 至少週遭看來笑嘻嘻的 大多是在同一間公司待10年以上又遇上大多頭95F 09/21 14:54
zizc06719: 有幾年是在300/400保衛戰 => 這你還講多了XD98F 09/21 14:59
CorkiN: 這串好像很多學長,想順便借問如果在台灣待的外商不是M7,RSU vest的時候會直接賣掉還是也抱緊99F 09/21 15:01
rebel: 發哥有跌破200阿 我印象很深 因為我同學在裡面跟我說不能買 XDD
我也不是待M7阿 不過我司近年漲勢兇猛 @@ 賣掉的都在唉 我這抱緊沒賣的就跟著雞犬升天 但我在i的同學就抱了一場空 所以還是得看公司發展 不過我覺得不夠資深可能還不能判斷 問問你前輩裡比較能信賴的吧101F 09/21 15:01
redbeanbread: 時勢造英雄107F 09/21 15:09
a1277034: 2年前跟A大allin,被笑著笑著就多1000萬了108F 09/21 15:11
hotbeat: 真實情況是  很多更高薪的根本就不是科技業109F 09/21 15:12
mooto: 你不在M7不就是拼股票嗎 反而大頭財報一個不看好
本益比就直接被下調110F 09/21 15:12
hotbeat: 很多意想不到高薪的  那些人是非常多的112F 09/21 15:13
qpqp1: 40歲如果單身或是結婚不生,把1000萬全放股市到60歲應該夠了113F 09/21 15:28
zuo: 推這篇分析,很符合實情115F 09/21 15:35
nowar100: 以金額來說你講的跟我聽到認知差不多116F 09/21 15:38
gohow: 這篇精確多了117F 09/21 15:39
lishiter: 推。這才是普羅大眾的討論XD118F 09/21 15:40
ur260: 在這邊 40歲沒有破1e的 都是不努力的廢物119F 09/21 15:46
Sonas: 希望幾年後能夠成長到可以分享XDD120F 09/21 15:56
willion003: 台灣GL6也是稀有動物了…121F 09/21 15:58
kissyourbi: 海運都幾年了 現在是金居的世界122F 09/21 16:14
warrigal: 終於有個比較合理的123F 09/21 16:32
robin101246: RSU不缺錢就留著吧124F 09/21 16:46
mooto: 看情況 waitrop大那種地獄開局就無法了125F 09/21 16:49
CRonaldo07: 以後GG員工20萬人,中位數500萬126F 09/21 16:57
eupa1973: 這篇較真實127F 09/21 16:59
askaa: 阿琪上次上台北找朋友時在松山車站附近有遇到
從背後看蠻大一支的 XDDDD128F 09/21 17:13
jerrychuang: 其實M 最可怕的是最初那300個,3000都算菜了130F 09/21 17:21
scarrony: 跟我親身經歷差不多,靠買房達到淨資產上億最容易131F 09/21 18:16
iifz32: 買房有槓5倍阿看對方向就噴五倍以上133F 09/21 18:39
mooto: 買房就輕鬆開槓+抱的穩 股票你遇到回檔就控制不住而且股市開槓腰斬的一堆 買房最壞有誰賠超過3成的134F 09/21 19:21
willism: 股市腰斬是-50%,買房開4~5倍槓桿,房價-30%等同頭款虧120%~150% 。 -50% >>> -150%,不怕不怕
不脫手都不算虧136F 09/21 19:28
snowish: waitrop大不算地獄開局吧,出社會年薪還有120,一堆是家裡負債或求不拖累的
但他也很努力就是了,這個精神不簡單139F 09/21 20:11
eknbz: 這篇才實在
有在科技業打滾過就知道,這類人還是偏少數142F 09/21 20:23

--
作者 mooto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