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2 (超級噴火龍X)
標題 Re: [新聞] 鴻海電動車掛上三菱廠徽 台製電動車首站外銷澳洲
時間 Thu Nov 27 13:34:11 2025




   鴻華 設計
   裕隆 製造
   納智捷 銷售

   以上組合的n7已經不行了
   新聞理由是三方模式最後誰都不討好,
   權責不清,反應遲緩
   鴻海跟裕隆合作不成
   鴻華跟納智捷今年前三季都巨虧


   那換成

   鴻華 設計
   裕隆 製造
   三菱 銷售

   這樣會比較好嗎?

   鴻華就自己沒有生產量能啊,
   橋頭廠目前看起來沒有汽車生產線,
   裕隆三義廠生產線又舊
   成本沒有任何優勢啊

   不要跟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比,
   連小米生產線都高度自動化加上大型一體化壓鑄機了

   鴻華真的要做生意,都喊CDMS了,
   怎麼那個M(製造)不見了?
   劉董要不要先搞個超級工廠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99.201 (臺灣)
※ 作者: H2 2025-11-27 13:34:11
※ 文章代碼(AID): #1f9-BLnx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64221653.A.C7B.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鴻海電動車掛上三菱廠徽 台製電動車首站外銷澳洲
11-27 13:34 H2
saisai34: 現實就是現在的一線車商都是自己設計製造銷售的@n@公公那個車 給人感覺根本就很隨便設計 能開就行
很廉價的感覺 , 真的想切入電動車學學小米好嗎 @n@1F 11/27 13:38
coffee112: 太想介入 但是又等不及 這樣合作可能最快吧4F 11/27 13:39
saisai34: 電動車首先他得是台車94要帥 ,先帥然後性能,實用性5F 11/27 13:40
stepnight: 鄉愿仔會買就好,阿?你說鄉愿仔都不買?
那只好打回台灣賣公家機關了6F 11/27 13:44
ohlong: 製造(x) 組裝(o) 電池馬達這些關鍵組件都不是自己人做的 要有利潤94搞鴻海對付供應鏈的老路 話語權都在別人身上你要怎麼榨8F 11/27 13:44
stepnight: 不用煩惱供應鏈榨不到,你要自幹還要掏錢
賺不到錢就多尻一點政府補助,不就有錢了嗎11F 11/27 13:49
permanent27: 美醜很主觀啦,但biva的外型應該有打到很多台灣人的胃口,現在就是看售價,入門沒有壓在90上下,沒戲。13F 11/27 13:50
H2: 一台車的開發成本只賣台灣會餓死15F 11/27 13:51
permanent27: 楠梓未來應該有機會蓋自己的廠,前提是有穩定的訂單才想繼續投吧?16F 11/27 13:52
H2: 雞生蛋蛋生雞嗎? 沒有產線,車廠找你做什麼CDMS?18F 11/27 13:53
floatbear227: 沒大訂單就搞超級工廠是想虧死?19F 11/27 13:55
H2: 鴻華不只是沒有超級工廠,他是連工廠都沒有
現在還是裕隆幫他代工
我車廠找一個CDMS合作,結果對方還要轉包代工廠生產而且,就算沒工廠,鴻華還是巨虧啊20F 11/27 13:56
lightson: 壓鑄是要有規模的量好嗎? 先保守鴨子划水24F 11/27 14:06
yesonline: 1鴻海自己造新產線/2繼續委託裕隆代工. 多數人會選225F 11/27 14:10
H2: 你要做CDMS不是嗎?那你的M呢?
裕隆代工成本下不來,成本下不來,價格就難競爭
你鴻海代工iPhone是不準備生產線,先給比亞迪代工的嗎?26F 11/27 14:10
coffee112: 就想要介入又怕被捲死 大家一起試看看 看有沒有賺再來拆分 大家都各自承擔一些風險 這樣嗎30F 11/27 14:20
permanent27: 目前看起來是這樣,但終究沒有競爭力32F 11/27 14:22
joe931: 簡單說要做請去國外製造+銷售,台灣負責設計就好
台灣市場沒有那麼大能夠攤提33F 11/27 14:31
maxsky: 總歸一句話:便宜治百病35F 11/27 14:33
nfsong: 已經爛掉的市場,MG半價進來都能碾壓
比亞迪進來就不用玩了36F 11/27 15:07
mynumber55: 只賣台灣連模具錢都回不了本38F 11/27 15:10
chrischiu: 應該沒有人會相信台灣的汽車,除了走投無路的三菱鴻海就喜歡發明縮寫CDMS, 你叫他拿掉M也無所謂39F 11/27 15:11
kenclyde: 鴻海造車沒啥屁用,要便宜的買對岸的,要品質買特斯誰要買這不上不下的電車41F 11/27 15:55
TopG: 不看好43F 11/27 16:06
cityport: 鴻華只是華創改名,裡面的人都是裕隆的屁股44F 11/27 16:16
temwif: 剛看了一下外型跟售價,明天開盤先空幾張裕隆...45F 11/27 16:24
wonlylove: 設計主導設計其實就是悲劇,裕納鴻的這組隊的問題在於銷售不知道市場需求是甚麼?設計不知何謂電動車,製造不知道先進製造是甚麼?鴻海跟裕隆合作是在跟放牛班學生學習啊!搞製造,8000噸重壓機在哪?搞研發小體積的馬達在哪?搞銷售市場在哪?N7思維就汽車的拼接底盤工藝,換掉馬達而已,我有看到先進工藝啊
產品設計很簡單就是出錢的說話
要有人負責啊!沒8000噸重壓機的投資,沒有先進馬達設計的研發,到底要怎麼打工,三菱來扛嗎?最後就是代銷代維保而已46F 11/27 16:59
H2: 現實是鴻海集團不管整車還是三電都沒有生產經驗跟既有大規模量產能力,在車輛系統也落後Tesla、Rivian跟中國這些車廠,不看好鴻華先進目前的營運模式一方面要做CDMS,另一邊要搞自有品牌還買納智捷,基本上就是從輕資產變成重資產,還且還是很難找到大客戶
軟體上,大眾可以跟小鵬或Rivian合作是因為對方有實績,問題鴻華沒有57F 11/27 17:06
nfsong: 主要是沒有市場  成本比對岸的售價還高
高階也做不贏
做低階是自找麻煩
對岸  20萬台幣就能有通勤電動車
帝豪 10萬台幣  還送去紐柏林時速破200
地球最快 10萬台幣的車  時速250KM
吉利帝豪
對標小米  做不到這種品質和CP值 根本沒搞頭
光官司就打不玩了
品質沒有 到tesla 和  小米  出來被罵而已
納智捷  在大陸被嗆爆  品質在後段班  最早被淘汰65F 11/27 17:24
stepnight: 沒有市場(X)不願意降價搶市場(O)76F 11/27 17:35
nfsong: 說錯了 吉利帝豪 9萬人民幣
50萬台幣77F 11/27 17:41

--
作者 H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