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anzkow (星浪)標題 [新聞] 基層遭性平濫訴當天走人 葉丙成判決揭教時間 Thu Sep 4 07:52:19 2025
教育脫軌1/基層遭性平濫訴當天走人 葉丙成判決揭教育部雙重標準
記者:王小萌 2025-09-04 06:00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捲入性平洩密事件,教育部性平會日前公布調查結果,認定「未違
反性平法」,令當事人難以接受,也激起教師團體的強烈不滿。過去,基層教師一旦被檢
舉,往往被放大解釋、直接依性平法處理,不少人甚至在當天就被迫離職。葉丙成案的結
果,不僅重創社會對教育部性平機制的信任,也揭露教育部對官員與基層之間長期存在的
雙重標準。
台大教授葉丙成今年4月21日於臉書談及校園性平事件,並張貼受害人個資截圖。儘管當
事人多次懇求刪文,葉仍拖延一個月,直到各界與民進黨立委聯合聲明譴責後才撤下貼文
。教育部隨後於5月21日將他移送性平會,延宕了三個月的調查,最終宣布葉未違反《性
平法》。這項結論不僅讓綠委范雲直言「難以接受」,也讓受害人徹底心寒。
外界質疑,教育部不僅未在事後提供學生協助,還以「限縮條款」替葉丙成辯解。性平會
認定,葉不屬於《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第25條規範的「處理人員」,因此不受《性平
法》第23條保密義務約束。然而,立委劉書彬指出,教育部理應依第27條「不得揭露當事
人姓名或可識別身分資訊」辦理,葉的行為已觸及《個資法》與《公務人員服務法》,教
育部難辭其咎,也必須承擔政治責任。
基層教師指出,相較於教育部面對高層官員判決時的拖延與敷衍,基層教師一旦涉入性平
事件,卻往往遭遇嚴苛甚至過度放大的處置。許多教師直到收到判決書那一刻,才驚覺自
己曾被檢舉,過程中既無法得知完整指控內容,更被剝奪尋求學生作證的權利,只能在不
對等的程序裡默默承受,任由指控成為壓垮職涯的鐵鎖。
苦主A老師曾因與學生談論「頭髮顏色」的互動,便遭學生以「感到不適」為由提出檢舉
。他回憶,有天校長突然通知有檢舉性平事件,並要求他立即辦理離職。其後進入調查程
序,A老師始終未被告知完整指控內容,也無法獲得適當的申辯機會,更被排除尋求證人
協助。他感嘆,調查委員甚至未曾詢他事件經過,直至收到判決書時,才得知究竟是因何
事遭到檢舉。
教育部近期來風波不斷,台師大女子足球隊員遭強迫抽血3到7年,兩名吹哨學生自舉發至
事件全面爆發,長達半年之久,教育部僅轉述部長鄭英耀「相當不滿與憤怒」,卻未對校
方展開公開透明調查。
此外,一位高中生因學習歷程檔案膨風,遭多校接連取消錄取資格,前途瞬間斷送。儘管
多位專家學者屢次勸說,「學習歷程檔案」不應成為招生綁分的工具,教育部毫無調整作
為,事發全程靜悄悄。對比之下,本刊日前踢爆台大廖姓副校長疑似經歷造假,甚至憑此
奪得多項獎項,教育部長僅一句「待調查結果再處理」帶過,兩個月過去經詢問後卻仍停
留在「調查中」。
一位長期關注教育界的學者批評,當制度對基層學生毫不留情,卻對高層官員寬容放手,
教育部的雙重標準昭然若揭。當教育主管機關成為特權階層的保護傘,還有誰能在這套制
度下獲得公平對待?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443099/
教育脫軌2/教育部忽視真問題專查陸身分 部長留任能否「調整施政」成教團關注重點
CTWANT
記者:王小萌 2025-09-04 06:00
新學期即啟,全台中小學卻陷入嚴重缺師危機,背後凸顯教育部長期累積的結構性問題,
校園濫訴逼走老師、教師待遇遲遲未改,成為壓垮基層的一根根稻草。基層教師批評,身
為主管機關的教育部非但袖手旁觀,還接連推出與現場脫節的濫政,讓教師徹底心寒。如
今內閣改組後,教育部長鄭英耀確定留任,教育界只能寄望他真正兌現賴清德總統所言的
「調整政策方向」,儘速對症下藥,才可能化解教育沉痾。
相比教育部對各項爭議的曖昧態度,基層早已直言「不抱任何期待」。去年預告修正的「
高中職以下學生手機集體保管」草案,直到今年3月才在輿論催促下倉促端出,卻未納入
教團、學團意見,反而把「管理黑鍋」丟給學校承擔,讓教師痛批此舉只會加深親師生三
方隔閡。
近日拍板的「校園愛心球」政策,要求全台中小學盤點球具並開放民眾進校使用。教師工
會直言,政策從構想到溝通全程荒腔走板,學校負擔已沉重,此舉更是畫蛇添足;時代力
量黨主席王婉諭更批評,教育部應少一些辦公室裡的幻想,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直指教育
部政策未走入基層進行溝通,才如此不切實際。
更諷刺的是,本應照顧教師心理健康的「身心調適假」,竟被硬塞進每年僅有的7日事假
中計算,超過天數就要扣薪。基層教師痛批,這根本是「口惠實不至」,學生的身心調適
假另立規範,卻唯獨教師必須把調適假併入一年僅7日的事假中,形同未增反減。對於同
時承擔教學與行政工作的教師而言,此舉不僅無助於減壓,甚至形同愚弄第一線教育工作
者。
教育部的施政一路展現出與現場脫節、對基層冷漠的官僚心態,如今823後的內閣改組,
曾多次被點名的教育部長鄭英耀最終受到慰留,過去備受爭議的教育政策能否一改前塵是
外界關注焦點。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曾任地方教育處長的羅德水直言,過去一年多教育界亂象叢生,教育
部長失去信任有兩大原因。首先是施政本末倒置,眼下迫切待解的問題包括:高教學歷造
假、學術倫理失範、中小學校園濫訴日增、教師職業吸引力持續下滑,這些都涉及結構性
矛盾,需要教育部投入心力研擬長遠對策。但教育部卻態度消極,反而對「清查教育人員
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等爭議議題大動作推進,嚴重失焦。
「其次,教育部長未能守住專業角色。」羅德水指出,教育部本應是教師的後盾,與學校
並肩解決問題,如今卻淪為對立面。一線教師行政負擔已經爆量,教育部卻接連推出「班
班有鮮奶」、「校園愛心球」等徒增校園負擔的政策。即便「班班有鮮奶」最初由農業部
提出,教育部也應該守住教育專業,而不是讓學校淪為教育部的「政策提款機」。
羅德水強調,如今鄭部長確定留任,應先從挽回基層信任做起。全國各層級學校正面臨不
少問題,社會出現國安級警訊「大家不想當老師」,教育部必須端出積極作為,正視既有
亂象,重建教師專業尊嚴,才有可能重新成為學校與教師的真正後盾。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4431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作者: joanzkow 2025-09-04 07:52:19
※ 文章代碼(AID): #1ekDIsVJ (Teac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56943542.A.7D3.html
噓 ahb0711: 各界與民進黨立委聯合聲明?? 有這回事?民進黨又贏?1F 09/04 08:37
→ lokoo: 男老師只要被搞到性平,不死也去掉半條命4F 09/04 18:45
噓 Myyan: 不期不待教育部5F 09/04 18:47
噓 chatbra: 逆風的話,我也要講,彰師輔導系一口氣開鍘四位男性輔導系的教授,教育部靜悄悄,難道沒有一絲證據可以證明他們的作為,沒有派系鬥爭的身影?9F 09/05 08:57
推 tuhunger: 的確,敝校這幾年就走4個,有的就是被陷害,小事大辦
有位被陷害的老師還差點自殺
回lokoo,我剩1/8條,差點剩1/16條命
很多性平案件只有加害者,沒受害者12F 09/05 1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