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ipiboygay (喜歡男人的男生)標題 [分享] 教育部要改革了..不處理對教師的匿名投訴時間 Sun Sep 21 16:03:36 2025
剛剛看到新聞說,因為現在家長對教師的濫訴十分嚴重
校事會議學校開不完,教育部有鑑於此,教育部長提出改革方案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針對校事會議濫訴,預計先從不處理匿名投訴著手
也就是將來匿名投訴的,學校可以不處理
雖然看似沒啥用,不過總是有一個起步了,起碼有要開始改善教育的環境了,算是好事
不然現在教師卑微地跟什麼一樣,實在很離譜....
希望不久的將來,能還給教師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214.134 (臺灣)
※ 作者: pipiboygay 2025-09-21 16:03:36
※ 文章代碼(AID): #1epx5R_v (Teac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58441819.A.FF9.html
※ 編輯: pipiboygay (49.159.214.134 臺灣), 09/21/2025 16:04:04
推 a9628806: 本來就不能匿名,就像交通檢舉也是要有真實資料1F 09/21 16:33
→ iamccat: 其餘門檻呢?家長要不要提出具體事證?簽切結書之類的太多過度誇張的投訴跟誤會 家長想告就告 不爽就告連在家裡受氣也要告老師 門檻要拉出來否則量降不了3F 09/21 17:10
推 misysky: 其餘門檻呢? 訂出來啊6F 09/21 17:18
→ blissfulgirl: 目前要檢舉本來就要具名,可是可以不用讓當事老師知道,而且也不限當事學生、家長可以檢舉,隨便一個路人甲都可以,然後內容是「聽說……」,完全不用有具體證據,學校就得去處理。7F 09/21 17:18
→ pipiboygay: 太誇張了..自己在家受氣..這事能找老師出氣呀?第一11F 09/21 17:19
推 LesMiz: 但我聽到最多的是家長要求對被投訴的老師匿名,但行政知道是誰。12F 09/21 17:19
→ pipiboygay: 次聽到這麼誇張扯的事情
這樣的話....就不算匿名..學校要處理..因為基於保護學生...對老師不透漏家長是誰,是還蠻合理的
不過相信L大早已經身經百戰,老神在在不怕的了..但對其他人來說..就有差了14F 09/21 17:19
推 piranha: 現行的方式是媒體報導(如爆料xx)視同檢舉
這種匿名爆料學校一樣要處理19F 09/21 17:24
→ pipiboygay: 其實LesMiz若是可以多分享如何擺平行政和家長..應該很多人會受益許多的...真的蠻想聽您談談經驗談的21F 09/21 17:24
推 LesMiz: 如果規定雙方要當面溝通,路人甲投訴的也要來聆聽說明,提高濫訴成本並要求面對,可能會降低一些情緒化投訴。
媒體爆料就是輿情事件,沒辦法不處理。23F 09/21 17:25
→ pipiboygay: piranha說的例子..真的有學校發生..就是匿名檢舉教師性騷事件..後來真的有成案而且上新聞..真糟糕
這樣的話..匿名檢舉好像也有必要存在..真難判斷處理27F 09/21 17:26
推 piranha: 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第5條 (前略)大眾傳播媒體之報導..視同接獲檢舉。依 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第20條
經媒體報導之校園性別事件,應視同檢舉。30F 09/21 17:33
推 iamccat: 我遇到的是校長不肯告訴我關鍵的具體事證 理由是怕我知道是誰會把學生怎樣...有夠爛的校長和處理方式具體事證一定要明白告知 不准彎彎繞繞講一堆廢話34F 09/21 18:21
推 m21423: 影響工作財產權的本來就該慎重37F 09/21 18:38
推 LesMiz: pipi大的話我想了一下。我無法「擺平」任何人,如果有人指正我什麼,就是我需要調整。道歉、修正、回報並記錄,找錚友或家人說說,然後忘記。
「我的目標是穿越沼澤地,而不是對付每一條鱷魚。」*諍38F 09/21 19:36
→ pipiboygay: 哇..能做到這樣就很了不起了..前面我可以做到..但是一直忘不掉...43F 09/21 21:17
→ iamccat: 忘記真的很難...共勉之QQ45F 09/21 21:38
→ kee32: 有夢最美,我不信,你先請46F 09/21 21:41
推 thepiano: 這個部長講的話居然還有人相信47F 09/21 22:22
推 LesMiz: 我說的忘記,比較像是球員盡快調整的狀態。比如鄧愷威,他得「忘記」8/22才被下放過的事,甚至當下投壞了也要趕快調整,專注在下一球。還有林家正,他認真練球卻還是被運動家釋出,也是趕快轉到獨立聯盟,重新開始。
最近受訪他沒有抱怨制度殘酷或懷才不遇,即使難過(感覺忍住淚水)還是繼續努力 。
心中不平而在意是正常的,所以還是要製造開心的回憶和成就感。好好備課教書、關心學生,當孩子每次看見你就開心打招呼,或說最期待上你的課時,相信我,什麼苦你都會忘記。
現在教育界重點放在投訴/校事會議,超負面的。為何沒有獎勵制度?像醫院的院長信箱那樣,被病人具體感謝的醫護,不但信件貼出來公布,還會有獎勵機制,分部門和個人統計。
現在學校給家長的負向按鍵有性平、霸凌、校事,一按下去就超有反應,負向增強。正向的鍵一個都沒有,像優良教師,也不是家長和學生選出來的。這樣如何鼓勵他們正向表達?48F 09/21 22:48
推 smapvest: 打到1999到教育局具名 教育局給學校就必須匿名 這種也要處理吧68F 09/22 13:46
推 LesMiz: 東京都有通過一個「客訴霸凌反制條例」,也許調整一下可以用來反制教育界的不當投訴。
唉,看了蔡主任的FB終於知道找不到毛律師粉絲團的原因了。因為有人不滿她分享案例,所以關閉了。72F 09/22 1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