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amasakiayu (ayumi)
標題 Re: [新聞] 解教師荒 業界人士 免師培將可任教
時間 Mon Oct 20 14:27:16 2025


※ 引述《Guyinkt (love that)》之銘言:
: 每次這個話題最妙的就是有人會說這樣辛苦師培什麼的算什麼
: 然後這時好像之前板上抱怨的教學雷包,土皇帝,會排擠人的同事
: 什麼的就會被刻意忽略
: 這些人不是經過正式教檢和教甄進入學校的“正式老師”嗎?
: 如果師培和教檢,教甄真的能完全代表“任教資格”
: 那這些很多人會認為的“不適任教師”到底怎麼來的?
: 本篇其實回文不是要去吵代理和正式
: 而是無論現在的師培和教檢及教甄到底是否相等於教學品質
: 或完全合於現在教學現場所需
: 大家心中的答案不清楚嗎?
: 會覺得政府與其一直開方便大門或什麼的
: 不如認真想想到底怎樣的人格特質是適合當老師的
: 怎樣的去修改師培及去更貼合的符合教學現場所需
: 要不然說真的,能在教學現場存活且家長學生滿意的代理
: 和家長投訴,學生抱怨,班經一團糟的正式
: 學校的行政會比較偏愛哪個也是顯而易見吧!

這要分成兩個層面討論

1.教師這職業是否需要限制師培後才能執業?

2.師資培育的方式是否合理?

你現在的說法其實就好像是在問

醫生裡面有一堆爛醫生,醫術還不如AI,甚至醫療疏失搞死人了

所以我們不需要醫培,應該全面開放大學畢業就能去當醫生

但有沒有爛的同業者

跟要不要需不需要為一個職業訂定特許資格?

那個是兩回事




回到前面的兩個層面討論

1.教師這個職業是否需要限制師培後才能執業?

我先假定不需要好了

那該做的配套應該是

全面開放教師考試資格限制

不需要教師執照,只要高中職以上畢業學歷就能考(比照公職人員普考

然後同步廢止全國師培中心

原因很簡單

既然如果政府的判斷是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要額外的培育

認為這個職業專業度不需要達到特許資格

那就別搞一堆師培學校與教育學分騙人花錢花時間念啊

政府有信賴保護原則應該要遵守

既然你根據新的認定重新設定規則了

那就算以前考過的人以不追溯原則辦理

那也不該騙新的人繼續投入時間跟金錢

否則,人家按照政府的規定做事

以為這個是一門特許行業

結果你政府就直接開了一個後門

甚至還敢繼續要求教師是特許職業

那權益受影響的人抱怨師培算甚麼,不就是天經地義?

教師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他沒有比較高貴,也沒有比較低賤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吃飯才工作的

老師當然不例外

就算有不少人從事教職有著高理想性

但他們也是要吃飯的

當政府把飯碗給砸了

高理想性從事教職的人,也會迫於現實不得不離開一大批

這,是現實

沒有甚麼好羞恥,也沒有理由被人進行道德綁架





再說回來

教師到底需不需要成為特許職業?

我認為是需要的

一個很簡單的理由是

台灣的教師不單純只是一個教學的職業

還包含了生活習慣建立,人格素養培育,以及興趣能力養成

從師培必修的科目也可以理解

諸如,兒童心理學,教育原理等

所以教師才需要20-40個學分,要半年一年的實習,要通過執照的檢定

然後再進行職業筆試、面試與實際現場教學演練






2.師培的方法是否合理?

回到你的問題上教學雷包,土皇帝,會排擠人的同事

後兩者應該是全類型的職業都有可能出現過的

這種東西根本就沒有討論的意義

至於教學
雷包,這個應該含包含了班級經營在內

會出現這種雷包主要就是幾點出了問題

1.大學時的師資培育,2.就職前的考試。3.退場機制。

大學的師資培育我想也是主因

很簡單嘛

中小學老師現在都要被人嚴格審視教學成效,請問,大學老師有嗎?

更別提大學老師本來就是做研究

普遍缺乏現場執業經驗

教成年人,跟教小學生一個概念?教成年人,跟教青春期少年是一個概念?

所以教材教法與班級經營

本來就不該由大學教授來開設學分

而應該由現場第一線老師來兼課才合理啊

特別我想很多人都念過大學

台灣的大學老師的授課品質之低

管你是不是台清交都差不多

而去師範體系教書的教授

很多也有養老心態

認真上課的大刀教授比較少

在師資培育的第一步時 ,就是這樣了

你怎麼能期待教出來的各級老師教學不雷包?




就職前的考試,試教才幾堂?我沒記錯應該也就一兩堂吧

這一兩堂最多也就能汰除一些考試表現特別差的

其他真的說不上甚麼

其實影響最大的

大概還是在退場機制吧

再優秀的人

時間久了倦怠了

還是可能懶

特別在保證不會失去工作的情況之下

但是老師這門職業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不講求業績

一堆學生培養的指標又比較抽象難以量化

私校反而容易處理,你招生率多少啊?被投訴率多少啊?

學生建北、台清交人數多少啊?

但一般老師不行啊,更別說那個爛待遇

你再加強汰換,那真的沒人要幹了




所以如果要解決,那前提是要拉高教師待遇

要高於薪資中位數以上,靠近前端30%以內,

退場機制的基本理念是

抓出長期擺爛的對象

而不是搞出甚麼末位淘汰制,然後讓老師跟聯考一樣競爭搶高分

而是低於基準線的

那叫做不適合繼續當老師

因此應該採評鑑制

國小老師大概每兩年評鑑一次,國高中是每三年(約一屆)

評鑑的組成

最基本的出缺勤佔10%

行政紀錄大概佔10%

研習時數(含在職進修,與其他執照)佔10%

由同校老師進行觀課,國小2-4次,國高中3-6次,佔20%分數

另外由校外老師觀課,譬如搞出個特選師資制度,由退休或優良老師考試擔任,佔20%

學生與家長滿意度問卷,採四或六學期平均,佔30%




如果評鑑分數不及格

老師進輔導期

要求大學師培回訓一定時數(寒暑假)

回訓時,不是只是單純上以前的開課

而是針對老師評鑑分數比較差的部分與原因進行輔導

(大學老師這麼會教,那給你們教教老師看看啊)

輔導結果,列為大學老師的教學評鑑成績之一




進入第二年評鑑仍不及格

進行汰除

但保留教師資格

請明年自己再考一次教甄

但前提是必須要離開原有縣市

至少也不得考入原校

保障下次考上後的評鑑,校內老師評鑑不會是同一批人




而評鑑高分者

推薦為優良教師

二、三年考績一律甲等,獎金二、三年一次補發

年功敘薪額外跳1等

升遷與外調排序優先



設有複評機制

以一年為限

同校與外校老師觀課重新做1-2次

將第四年的學生與家長滿意度調查,加入前兩年或三年的平均之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22.134 (臺灣)
※ 作者: hamasakiayu 2025-10-20 14:27:16
※ 文章代碼(AID): #1ezTP6dG (Teache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60941638.A.9D0.html
chatbra: 以前還沒有師培,只有師大師院(師專)的年代,幾乎只要大學畢業就可進去教,也沒聽說有反對意見1F 10/20 15:51

但是以前的師大師專本來就是職業導向的學校

的確沒有師培中心的名稱

但是本來就是作為培養老師為目的設立的學校

同時也是屬於特許制

必須要師大師院的學生才能當老師

沒有其他來源

所以沒有師培,而這樣的大學畢業就可以教

完全沒問題啊

chatbra: 然後再開一堆後門,讓這些進去教的老師拿到教師證最後爽領18%退休金。我覺得政府施政沒有邏輯性,這才是大家對於這項制度最大的責難3F 10/20 15:52

現在就是

明明已經確認了教師這行業的特許制

那你開後門,就是把大家當笨蛋耍啊

波波的問題不也一樣嗎?

只是教師的待遇太差

沒人會去搞出波波這種東西而已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6:11:10
chatbra: 所以我說施政邏輯混亂啊~
教育部也許認為過往可以,現在就可以,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6F 10/20 16:20

誠然

因為過去的師範體制

和現在的師培中心體制

是不同的概念

但相同的是都屬於特許制

今天如果教育部要動這個

請大膽動特許制

全面開放,我沒話說

而不是在特許制下開個後門

那乖乖修學分實習考試的老師們算甚麼?

※ 編輯: hamasakiayu (114.34.122.134 臺灣), 10/20/2025 16:28:35
cageout: 推!9F 10/20 17:18
Frobel: 其實某G的文章只需要四個字 因噎廢食 就夠回了10F 10/20 19:44
an123456781: 評鑑家長和學生佔30不一定好 有些老師在學生時期
當下不見得那麼受歡迎 都是畢業幾年才發現老師的好11F 10/20 21:17
Guyinkt: 問題就是討論特許的時候,這些通過特許資格的爛就被消失不見了,不是很好笑?
你認為需要的理由,是現行的師培制度,就如你說的都學過啦,那,為何還是很多雷包老師呢?設計的是否有問題呢?讀了是否代表就會用了?會用是否已符合現在的教學現場呢?
所以,你一下說學習科目有用,一下又說大學教授來教根本不對,沒有矛盾嗎?
然後你說的跟現實脫節已太多,如何達成呢?13F 10/20 22:26

--
作者 hamasakiayu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