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作者 ljsnonocat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標題 [新聞] Arm塑膠晶片!可彎曲生產成本僅矽晶片10%時間 Mon Jul 26 12:00:46 2021
Arm 打造塑膠晶片!可彎曲,生產成本僅矽晶片 10%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1/07/26/arm-make-plastic-chip/
塑膠也能用於造晶片?
是的,你沒聽錯!
Arm 公司宣佈他們用一種塑膠和薄膜電晶體製成了一種新的處理器 PlasticArm。
該處理器是全球首個柔性原生 32 位元、基於 Arm 架構、高達 18334 個等效門的微處理
器。
其生產過程不涉及到矽元素,生產成本大概為同類矽晶片的 1/10。
而這一柔軟靈活、低成本的微處理器將在物聯網設備中派上用場。
成果現已發表在 Nature。
Arm 用塑膠打造晶片,可彎曲且成本更低
目前,幾乎所有電子設備的微處理器都採用矽材料製成。
而研究人員將目光轉移到了塑膠材料,是因為矽有著易碎、不夠靈活、不耐壓力等缺點,
這限制了其在日常用品智慧化上的可行性。
新的處理器用的塑料叫做聚酰亞胺,號稱「柔術大師」,其彎曲性,靈活度、可變性很高
,也是一種耐高溫的塑料,可摺疊螢幕智慧手機上就有它的應用。
並採用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TFT)技術開發。
薄膜電晶體主要應用於液晶顯示器 LCD 和有機發光半導體 OLED 中。
製作方法為在厚度小於 30 μm 的柔性聚酰亞胺襯底上,利用 PragmatIC 公司的
FlexIC 0.8 μm 工藝,與 IGZO 薄膜電晶體結合,最終製成該柔性微處理器。
IGZO:氧化銦鎵鋅,一種 LCD 薄膜電晶體顯示器技術,在一些高端手機上使用,比
OLED 螢幕高級,但產量不及 OLED。
可以看出,這仍然是一種光刻工藝,採用了旋涂和光刻膠技術。
最終 PlasticARM 有 13 個材料層和 4 個可佈線的金屬層。
由 32 位元 Arm Cortex-M0+ 處理器衍生,可以說是 M0+ 的全功能非矽版本。
它完全支持 ARMv6-M 系列架構,為 Cortex-M0+ 處理器生成的程式碼也可以該處理器上
運行。
並與所有其他 Cortex-M 系列二進制兼容,與常規 Cortex-M0+ 一樣,具有 16 位元
Thumb ISA 和 32 位元 Thumb 子集,數據和地址寬度均為 32 位元,支持 86 條指令。
尺寸為 59.2 mm2(7.536X7.856,無焊盤),厚度不到 30 微米,包含 56340 個器件(
n 型 TFT 與電阻器)、18334 個 NAND2 等效門,這數量比目前最好的整合電路高 12 倍
(對比見後面的表格)。
處理器的時鐘頻率為 29 kHz,消耗功率為 21 mW(>99% 的靜態功率,45% 處理器,33%
記憶體,22% IO)。
這聽起來可能很小,但在標準矽上實現的 M0+,只需要 10 mW 多一點就能達到 1.77 MHz
。
另外,SoC 晶片引腳一共 28 針,包括時鐘、複位、GPIO、電源等引腳。
可用於物聯網設備,但有能源效率低落的問題
與 Arm 一起設計和生該晶片的公司 PragmatIC 表示,雖然用的材料是新的,但他們盡可
能多地借鑒矽晶片的生產過程。這樣就能實現降低成本批量生產。
而這些晶片的成本大概是同類矽晶片的十分之一。
史丹佛大學的電氣工程師評價道,這種晶片的複雜性及其包含的電晶體數量給他留下了深
刻印象。
但它也還有侷限性:該晶片消耗 21 毫瓦的能量,但其中只有 1% 用於執行計算;其餘的
都被浪費了。
這主要是它只採用了 n 型電晶體(但受到該晶片使用的材料限制,p 型並不好設計)。
該工程師表示,沒準可以換別的柔性材料來降低尺寸和功率,比如碳奈米管,當然這會提
高成本。
總而言之,哪種柔性材料最終有意義將取決於晶片的應用場景,矽並不總是注定要成為所
有電子設備的核心。
雖然 Arm 的設計似乎沒有證明任何理論突破,但這表明可以生產出一種相對容易製造和
使用的處理器用於實際的電子設備。這就是其中令人興奮的部分。
因此,研究人員也計劃將 PlasticARM 率先用來開發低成本、足夠靈活的智慧整合系統,
實現「萬物互聯」,在未來十年內將超過一兆個無生命物體整合到數位世界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88.181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_ZDnLx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27272049.A.57B.html
→ star99: 高毒物塑膠粒子……1F 07/26 12:09
推 jaannddyy: 用來生產晶片的塑膠量跟工業塑膠來比根本不值一提…那小小一塊XD4F 07/26 12:18
推 a1379: 一樓難道以為現在的半導體就很環保嗎XD7F 07/26 12:23
推 rockyboy: 就用面板的製程去做啊 能量產再說吧 這種良率絕對超低8F 07/26 12:30
推 star99: 沒人說很環保呀 也沒要比較什麼 單純覺得毒而已10F 07/26 12:37
推 hellk: 可繞式面板,不就類似材質,只是面板電路變微處理器電路,之前看過電子蟑螂,或許可以一起應用12F 07/26 12:42
推 pponywong: 18334 AND gate 其實超級小的...15F 07/26 13:25
→ faniour: 就是把實驗室展示的東西放到面板的生產設備製造
概念驗證性的導向,不見得比傳統製程有優勢16F 07/26 13:34
→ D600dust: 一樓 你是沒再看螢幕對吧 面板多大這玩意面積就多大freefly 能不能凹 你看你手機能不能凹就知道18F 07/26 13:40
推 outzumin: NMOS only 0.8um 其實蠻猛的20F 07/26 13:40
→ D600dust: 發熱不行? 他溫度會到幾度22F 07/26 13:41
推 jaannddyy: 塑膠很毒的話會拿來做衣服做餐具嗎..?好奇怪23F 07/26 13:47
→ odahawk: 任何能搞出半導體行為的材料都有可能製成晶片
真空管的I-V curve也跟電晶體像阿24F 07/26 13:47
推 bla: 話說怎麼不用OTFT做26F 07/26 13:56
推 poeoe: 這篇到底在講什麼? IGZO也能用在OLED上啊27F 07/26 14:07
→ faniour: 其實他拿OTFT去印在PI基板上當然可行
要可撓曲也可以做出相應的版本
但P type跟N type OTFT的mobility 差異很大
依然沒辦法像現在CMOS或IGZO的速率
所以原材料優缺點跟主要目標要兼顧,能不能變形
肯定不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
看起來更重視耗電量跟能做到的複雜度,想要最低成本
貼近現有的晶片吧30F 07/26 15:27
推 yudofu: 有些極低階的應用可能天線、IC甚至電池的電極都可以按照需求印刷上去40F 07/26 15:51
推 bizer: 這個特殊用途還真想不到有什麼必要?
就算可折,一般離散元件也不可彎42F 07/26 15:53
→ faniour: 不知道用什麼地方,比較像某種收發端或存取點44F 07/26 17:03
推 mibro: 感覺solder joint 是悲劇45F 07/26 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