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作者 ljsnonocat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標題 [討論] 有沒有當年發股票多好賺的真實案例?時間 Sun May 1 11:20:31 2022
記得很久以前Tech_Job看到有一篇 進小m五年6000萬
稍微Google一下 沒想到精華區竟然有收錄
https://www.ptt.cc/man/Tech_Job/D1B1/D883/M.1367975447.A.132.html
連進小m都可以賺那麼多 當年早期進到大M這些公司不就幾年破億?
生對時代真的蠻重要的 台灣5.6年級生如果進對公司有領到分紅股票 應該賺翻了
現在真的只是吃肉屑而已 雖然收入還是比其他行業普通人高 不過要賺破億應該難
這些老前輩看到現在年輕人爭那調薪幾% 會不會覺得很有趣?
不曉得板友有沒有親友長輩 當年進對公司領股票破億的其他真實案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89.51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YRVo2Ve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51375234.A.7E8.html
→ sakura8: 聽說過大M兩千年前後時間進去,三年就賺兩億退休了。1F 05/01 11:23
→ abyssa1: 那個時間點小m領得比大M多
大M最多的要再更早一些 大概1995~20033F 05/01 11:24
推 LauPi: 股票年代加上房價你會更想哭5F 05/01 11:29
推 haydou: 之前不是新聞有一個M有黑卡的6F 05/01 11:32
雷凌配股1400萬元 羨煞人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陳嘉恩╱台北報導】科技業動輒上百萬元市值的員工配股羨煞不少上班族。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科技公司員工分紅配股排行榜由IC設計業的雷凌公司奪冠,員工平均每人可分四十八張股票,市值一千四百多萬元。往年「配股王」聯發科技今年平均每人可分八百多萬元居次。 最新調查 為吸引人才 ...
推 jkl852: 朋友的爸爸 40歲就賺到退休了9F 05/01 11:42
推 GymRat: 我同學的爸爸 7年賺1億退休10F 05/01 11:44
推 getbacker: 還要加上十幾年前的房價不到現在的一半,運氣好的真的是一年買一間,買的夠多的下半輩子就是當包租公11F 05/01 11:49
→ adsl12367: 你沒看到倒掉的那些吧
錸德在當年也是風光 然後現在沒人要13F 05/01 11:56
→ Qcloud: 這種發法一年不只一間吧15F 05/01 11:59
→ wumingxian: 小m那時代 還沒上市! 公司當然發股票綁人
當初小m正式掛牌上市 一堆員工就財富自由了16F 05/01 11:59
→ imagesun: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分紅費用化後還可以支持綠的,完全不慕榮利
現在年輕人就恨自己沒早出生18F 05/01 12:04
推 eoe05: 開公司做漂亮財報股票上市大撈一票 再爽炒房 不要再相信什麼腳踏實地的鬼故事21F 05/01 12:08
→ CCWck: 分紅費用化之前就是騙股東的錢 那是不正常的23F 05/01 12:17
→ sirloin: 所以不要再靠北年輕人有的沒的,一堆撿到紅利的在那邊以為自己多厲害了不起,只是站在風口上的豬而已。24F 05/01 12:19
推 Noe1: 大量股票加上房地產起飛
Boomer爽翻了26F 05/01 12:21
推 qaz13579: 這邊都能戰藍綠...當初馬時代科技業多慘都沒講了==30F 05/01 12:37
→ justdoit: 又是一堆強者我同學我朋友我前輩31F 05/01 12:38
推 Misop: 會當工程師的多數本身就對金錢跟權力沒有那麼執著吧…32F 05/01 12:43
→ hcw1: 運氣問題面板慘業跟DRAM中年失業你怎不看看34F 05/01 12:46
推 chinij88: 我房東啊,他大M不到一千人進去的,現在在開餐廳35F 05/01 12:46
推 zebracoco: 那時新人台積50%股票50%現金,股票用10元面額扣稅
第一年領滿就股票+現金就200萬.
當時住南科台積的湖濱雅舍單人套房,一個月7000元36F 05/01 12:48
推 JustinCy: 那時候小m拿的比大M多很多 但也累多了39F 05/01 12:51
→ zebracoco: 房租從薪水扣,然後公司還會給租賃證明扣稅
當時問學長為什麼還不退休,學長回答:很多沒退休的40F 05/01 12:51
推 JustinCy: 如果可以存到後來轉換成大M股票 餐廳也不用開了42F 05/01 12:52
→ zebracoco: 都把錢融資買股票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候輸慘了
那時候的設備下午三點就在等ETE訂的下午茶43F 05/01 12:53
推 JustinCy: 有認識的 還待著 超過200張 光股利都比處長多45F 05/01 12:55
→ zebracoco: 下班很多機台廠商parts廠商都會邀約請客46F 05/01 12:56
推 JustinCy: 小m成績是員工自己打出來 還沒上市前。沒開放給散戶買。沒股票獎勵。做的出世界第一的電視晶片?
股東什麼事都沒做 爽的咧48F 05/01 12:59
推 holydon: 就想想分紅給你公司股票五張那種感覺吧51F 05/01 13:09
推 ming5566: 當時門比較窄吧 不過房價加進來算真的是爽多了53F 05/01 13:13
推 gn01216674: 朋友A 5年賺200億
朋友B 7年3兆
朋友C 1年才400萬,廢物一個55F 05/01 13:19
→ GGing: 以前學姐進大M 第一年買車、第二年買房58F 05/01 13:23
推 JustinCy: 其實這也沒什麼好羨慕的 因為當時知道小m的人很少。缺也不多。門很窄。全台灣那麼多家公司你要挑對這唯一一家。要嘛你認識裡面的人 要嘛你對IC產業動態很熟。而且進去了 撐不到三年多的是。先秤秤自己斤兩夠不夠。實在不用拿小m這種特例出來講。多的是公司做不起來倒掉的 就算你進去了 股票60幾塊賣掉的也一堆。緬懷這種過去式沒什麼意義 股票放得住 自然不會賣掉買很多房。這兩件事是矛盾的。真當每個人股神。知道股票高點跟房市低點。假設性結果一堆。努力培養自己實力比較重要。機會來了才能把握住。即使是現在還是很多淘金的機會。整天幻想要是自己活在那年代怎樣。你也要有機運跟實力撐得下去。2008年金融海嘯 公司倒一狗票。你實力不強還真的找不到好工作 連系統廠都很挑。哪像現在大缺工 說真的這兩年台灣工作環境 是近20年來最好的。別生在福中不知福59F 05/01 13:31
→ x61s: 哈哈哈看到這才知道原來你在高級酸74F 05/01 13:36
推 Adrian: 現在9年級生也很幸福,一畢業就遇到大缺工灑錢搶人75F 05/01 13:41
→ jt13: 怎麼我的印象是當年拿的多但都活不久76F 05/01 13:46
推 sinsony: 早期有發股票真的很好賺,一次發個5~10張就1千萬...但若說要有上億,應該就太誇張77F 05/01 13:51
推 somefatguy: 不過那時候能進去都台大純寫書卷,而且工時超長79F 05/01 13:53
推 loloman: 晨星掛牌140塊,但分到的還沒到財富自由程度80F 05/01 13:54
推 s5517821: 推文那隻 藍的執政那前幾年更慘 這樣也敢戰= =82F 05/01 14:15
→ smallcar801: 六年級最爽,一進去就是起飛然後領了一堆才改制,七年級頭領一兩年就分紅費用化了83F 05/01 14:20
→ mooto: 這也未必 藍色那段時間有幾家剛好是顛峰期或上升期譬如tc 粒光 還有gg 只能說都在科技業工作了還在85F 05/01 14:21
推 sinsony: 七年級根本是沒領到吧,就算71年次,碩畢,也要隔年87F 05/01 14:22
→ smallcar801: 當時上千萬,如果只賣掉部分生活用大部分股票留著的話現在遠遠超過上億88F 05/01 14:22
→ mooto: 那邊誰執政誰好 真的是憂國憂民90F 05/01 14:22
→ mooto: 七年級這波 如果這幾年房市股市有進場 也是有小翻身92F 05/01 14:24
噓 hegemon: 當年喊出的口號是五年三千萬,還被嫌太少,阿扁德政把分紅費用化,台灣科技業也垮一片
到現在還有人幫外資說話說員工分紅是揩股東油,什麼都不分呀,最後就是一堆中小型豬屎屋來不及長大就死了,現金分紅拼不過大公司,這樣對股東比較好?93F 05/01 14:29
推 fengwen: 一張股票十塊 本來就隨便發的 沒啥好奇怪99F 05/01 14:33
推 ogcman: 重點是當時房價便宜到你會哭100F 05/01 14:36
推 pupucar: 發股票的年代不用什麼豬屎屋這麼辛苦,一些系統面板老一輩就很多40離開科技業的101F 05/01 14:42
推 hduek153: 那時候新人薪水可能跟現在資深一樣 你就知道了103F 05/01 14:44
→ pupucar: 大概五年級到六年級前半段是最爽的,壯年時充滿機會,滿手現金進入房地產現在都是資產階級了,他們的小孩八年級出來工作拔拔麻麻給錢買房子,七年級最慘無誤104F 05/01 14:46
推 rig2121: 七年級尾巴剛好結構性調薪+新竹房價還很親民,身邊有進場的一堆都賺翻了,現在八年級是才是真的只能躺平了,薪水高又追不上房價108F 05/01 14:58
→ mooto: 我覺得費用化也就算了 當年說甚麼費用化才能讓本益比正常化 根本也沒有 事實就是台股跟Nasdaq差遠了111F 05/01 14:59
→ dildoe: 明明是抱米國阿爸神主牌比較賺XD113F 05/01 15:17
推 northsoft: 小m,2005就進去,6000萬算少的吧114F 05/01 15:25
→ blueflier: 藍執政時正式台廠西進的高峰,年輕人沒經驗過都不知道那時候年薪能破百就偷笑了115F 05/01 15:40
推 konodiode: 阿又不是你 討論這個有什麼意義ㄇ117F 05/01 15:42
→ DrTech: 很多人搞錯因果關係把,當時是因為各國電子製造業都沒起來。連中國都還沒有訂單的年代。許多產業分紅當然誇張。連面板股票都破百元。
費用分紅化的薪資影響,相比產業轉移,根本不值一提。118F 05/01 16:05
→ hegemon: 某樓不要再笑死了,當時的年輕人進竹科當清潔工光分紅都屌打現在好嗎?123F 05/01 16:20
推 royli: 馬時代竹科都被傳要倒了,人都往中國去了126F 05/01 16:27
→ dapple: 講這個根本沒用 不要幻想你出生在過去就能領很多127F 05/01 16:53
噓 ppony: 那年代的大小M不是現在一堆人進去就覺得以前也進得去的128F 05/01 16:57
推 Girls2fan: 那個年頭能進豬屎屋的也不是啥泛泛之輩 112ICS入場券基本而已 純血112EE才有機會130F 05/01 16:58
→ quicknick: M,20年前每人都有光碟機的時候133F 05/01 18:05
噓 zonezone: 老是覺得以前比較好,真的到以前那時候你也未必能把握啦,知道當初聯電剛開始弄聯發科時,上面要人內轉一堆人不想去大M,認為沒錢途嗎?你又知道那時園區多少說會發股票的IC設計公司沒幾年就倒了134F 05/01 18:10
推 Kururu8079: 幾千萬有可能,要破億可能要是部經理級了吧?138F 05/01 18:14
推 mibro: 我媽娘家全部都是聯電初代員工 幾乎都是40歲就財富自由….139F 05/01 18:42
推 dnkofe: 那年代退休的也早141F 05/01 18:53
→ louiswu: 有誰想到這兩年ic design大噴射143F 05/01 20:04
推 VSshow: 政府不準人民有錢啊,錢要自己賺……144F 05/01 20:18
推 chaichai: 有,以前公司的主管因此變的有錢,可以買房子,就算退休也不用擔心145F 05/01 20:33
推 phone15520: 聽說G排一張4X萬的時候 作業員都能配到起碼一張 ~147F 05/01 22:03
→ EKman: 那個年代資訊不夠發達,股票震一下你就賣了啦148F 05/01 22:44
推 nicofox: 那個年代的碩士不是菁英中的菁英嗎?149F 05/01 23:33
→ Knudsen: 20年前連代工廠都都是年薪百萬以上 看看那時候的物價 一切都回不去了150F 05/01 23:45
推 wcre: 2008~2016沒把分紅改回來還無薪假,我有好幾個同事考公職去了,近二年5M,你覺得還能挺誰?152F 05/02 00:00
噓 hegemon: 樓上不要笑死,08年那次金融海嘯掛多少公司?連雷曼跟貝爾斯登都掛了,匯豐美林大摩小摩花旗巴克萊都被傳要不行了,跟現在大印鈔創造的財富幻覺比?
風頭上的豬也可以當神拜這個判斷能力真的不適合待在科技業154F 05/02 00:32
推 wcre: 算菜好運啊,怪我囉,明明就是賣肝慘業,哪裡科技了,自以為高級?159F 05/02 00:35
推 ru04hj4: 那時候大小M很難進161F 05/02 0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