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作者 jackliao1990 (j)
標題 [新聞] 每週只上一天班 Google散漫制度遭前CEO怒
時間 Thu Aug 15 15:36:18 2024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4-08-15-6

 
「每週只上一天班」Google散漫制度遭前CEO怒斥:輸給OpenAI,再下去要輸創業公司了
機器之心

    然而不到24 小時,就被罵得刪影本道歉。


「Google決定擁抱生活與工作平衡:更早下班、遠距工作,勝過在競爭中取勝。」施密特
說。 「而說到新創公司,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人們在拼命地工作。」

在本週三公佈的一份史丹佛大學公開課影片中,Google前CEO 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
hmidt)在被問到谷歌為什麼落後於OpenAI 時,終於開砲了。

「很抱歉我這麼直白,但重要的是:如果你們都離開大學去創辦公司,你肯定不會讓自己
的員工在家辦公,如果你願意的話。」

這番言論很快就引發了軒然大波。

輸出了大量前沿AI 技術的谷歌,一直被認為是 人工智慧 領域的「黃埔軍校」。如今絕
大多數生成式AI 模型的基礎架構Transformer 來自Google2017 年的著名論文。而更早一
波讓全世界認識AI 的 深度學習 浪潮,也是在2012 年前後由Google大腦「AI 識別貓」
研究後逐漸開始的。


然而在ChatGPT 改變整個科技領域的浪潮裡,谷歌的地位卻顯得有點尷尬。最近一年多,
我們似乎習慣了這家科技巨頭作為「追趕者」出現。

AI 大模型是科技領域前所未有的機會,而機會當前,Google的策略一直是跟隨和對標。
人們正在批評谷歌的方向、人才與制度,甚至進取心。這也就怪不得在史丹佛大學CS
323 的一堂公開課上,大學教授會向施密特拋出這樣的問題了。

「每週只需要來辦公室一天」是谷歌逐漸落後的最大原因嗎?

有網友評論:如果你只想要個工作,在家工作就好了。但如果你追求一份事業,請現場辦
公。

也有人表示反對:人來了不等於在工作。最近幾年大家的經驗證明,任何專注的人都可以
在任何地方工作,並且效率提高200%。

還有很多網友對此持吃瓜的態度。有人揶揄道:我還以為他們每週一天(去辦公室)的時
間都沒有呢。

也有人想爆料:我認識個哥們在Google是頂尖程式設計師。不過他現在身兼三職,還都是
全職,每天只花兩小時處理Google的工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AI 的「卷」。

思維鏈作者,在OpenAI 任職的Jason Wei 幾乎在同時引用了一位年輕的OpenAI 工程師的
言論:「為什麼目前我做得很好?我並不認為這是因為我比其他人更聰明或更有經驗,而
是因為我的競爭優勢在於我願意坐下來徹底地調試並完全理解程式碼。我知道面對任何事
,我都能行。」


Jason Wei 這段話底下的畫風就不一樣了,引發了很多網友共鳴,「這才是致勝之道」


「我認識的許多成功工程師背後都有相似的故事,不盲目地完成手頭的項目,而是願意花
費大量時間鑽研。」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Jason Wei 爆出的在OpenAI “996”的作息表。在OpenAI 的一天從
9:45 開始,一口氣都不停歇地工作12 小時,直到凌晨一點。

雖然這個工作強度讓很多外國網友直呼:「好可怕,你睡覺的時間都從哪裡擠出來的?


最可怕的是,這些被OpenAI 精挑細選出來的「天才」,都是自願地加班。但這可能是史
密特在史丹佛演講中說的:「新創公司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那裡的人們工作非常努力。
」一個生動的註腳。


不論如何,事情鬧得實在太大了。埃里克・施密特最近撤回了這段發言。 「關於谷歌和
他們對工作時間的安排,我說錯了,」本週三,施密特在發給《華爾街日報》的一封郵件
中表示:「我對我的錯誤表示遺憾。」


在演講結束後,史丹佛大學的Stanford Online 帳號在YouTube 上發布了這段影片。截至
週三下午,影片的觀看次數超過4 萬次,現在影片也被下架了,只有影片作者才能觀看


其實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裡,施密特都在討論大模型技術的未來。他認為到明年AI 模型
將統一三大關鍵支柱:超長上下文視窗、智能體和文字到動作,我們無法預測它會產生哪
些影響,但很快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智能體可供指揮。


谷歌和OpenAI 自疫情以來都實施了類似的返崗政策。不過自2022 年起,兩家公司都要求
員工每週至少三天到辦公室工作。同時,谷歌也強調了混合工作制的好處。谷歌表示,它
會聯繫那些沒有每週出現少於三天的員工,提醒他們需要來線下面對面工作。


在施密特之外,還有一長串的知名企業家並不喜歡在家工作政策。其中包括摩根大通CEO
傑米・戴蒙(Jamie Dimon)和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他們都對在家辦工的政策提出
了批評,認為這會使公司效率降低、競爭力下降。戴蒙在幾年前曾表示:「高層人員不能
只靠坐在桌子或在螢幕後面領導公司,」馬斯克也曾表示:「員工每周至少需要在辦公室
工作40 小時」。


彈性的工作安排並不會拖慢我們的工作進度」,Alphabet 工人工會對此表示。 「真正阻
礙谷歌員工每天工作效率的是:人員不足、優先事項的不斷變化、頻繁的裁員、工資停滯
不前以及管理層在項目跟進上的不足。」


根據年報,截至去年年底,Alphabet(Google母公司)的員工人數約18.2 萬名。而在讓
員工重返辦公室方面,公司也遇到了挑戰,例如有些員工會說自己通勤太遠,或是家中有
老人小孩需要照顧。在某些情況下,員工會對返回辦公室的強制要求提出反對。


艾瑞克・施密特是Google創始「三巨頭」之一,另外兩人是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


施密特曾在2001 年至2011 年擔任GoogleCEO。他在2018 年卸任執行董事長,並在2019
年離開了Alphabet 董事會,但他目前仍是Alphabet 的股東。

他與妻子共同創立了慈善投資機構Schmidt Futures,資助科學與技術研究。他也是美國
非營利組織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 的主席,專注於支持 人工智慧 等技
術發展。


自從OpenAI 在2022 年底推出ChatGPT 以來,Google一直在AI 領域防守。在今年早些時
候,Google發布的Gemini 可謂「闖了不少大禍」,不僅生成的人像圖片存在種族偏見,
還建議每個人一天吃一塊石頭、用膠水來粘合披薩上的芝士,挨了不少批評。


雖然Google已經在昨天發布了加強版的Gemini,也推出了對標GPT-4o 的語音助理Gemini
Live,但在示範環節,Gemini Live 還是小小「翻車」了一下,前兩次試用拍照識圖功能
都失敗了,直到第三次換手機才成功。


這已不是谷歌第一次在大模型演示環節掉鍊子了,2023 年12 月Gemini 首次登場時,展
示Gemini 原生多模態能力的演示視頻經過剪輯。在下面這段影片中,Gemini 似乎可以即
時根據手勢判斷出這是在玩「石頭、剪刀、布」,然而這段影片僅展示了結果,剪輯掉了
引導Gemini 判斷的過程。


工作人員首先給Gemini 陸續展示三張單一手勢的圖片,問它分別看到了什麼,再把三張
手勢圖片一起發給Gemini,問它這是在幹什麼,並提示是一個「遊戲」。透過以上一步步
的提示和引導,Gemini 最終給了答案:你在玩「石頭、剪刀、布」。


在被質疑後,谷歌承認了demo 造假。

最近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著實讓Google的這幾位創辦人著急。去年有消息稱,隱退多年
的謝爾蓋・布林已經回到一線開始親手寫程式碼。施密特在史丹佛大學的呼籲,也有點恨
鐵不成鋼的感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Google正在從內到外,逐漸尋求掌握主動權。


已經火熱的大模型競爭,還會更激烈嗎?

參考內容:

https://fortune.com/2024/08/14/google-eric-schmidt-working-from-home-ai-openai/
Google’s ex-CEO Eric Schmidt blames remote working on the company’s AI woes | Fortune Eric Schmidt was responding to a question about how Google have lost the lead in AI to startups like OpenAI and Anthropic. ...

 

https://www.wsj.com/tech/ai/google-eric-schmidt-ai-remote-work-stanford-f92f4ca5
https://x.com/alexkehr/status/1823480786349383879
https://x.com/_jasonwei/status/18230678057487280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184.70 (臺灣)
※ 作者: jackliao1990 2024-08-15 15:36:18
※ 文章代碼(AID): #1clQ_vW4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23707385.A.804.html
DrizztMon: 要突破就是要這麼努力啊1F 08/15 15:56
TSMCfabXX: 問題在於 OpenAI 的元老們也紛紛離開2F 08/15 16:00
neil0611: 來台灣挖人啊3F 08/15 16:03
dakkk: 都可以wfh 不需要這樣吧4F 08/15 16:08
justin0331: Wow5F 08/15 16:13
cityhunter04: 都是前老闆了,還要嘴員工?6F 08/15 16:19
keke0421: 遠端的確就是比較混啊 XD7F 08/15 16:24
IUIST: 不是遠端的問題,也不是不努力的問題,這些人是最能努力的。而是現實讓理想消失,努力錯地方的問題。當員工整天腦袋想的是生存,是政治,是縟羊毛,是苟活,哪有那個閒情意志努力追求卓越,去想改變世界這些有成就感的事。8F 08/15 16:30
yuui: 混無所謂 人閒了就會想搞錢 偷東偷西的13F 08/15 16:31
gn01216674: 說穿了就是谷哥管理差啊 給你全世界最好的人才(照他們hr的定義)但卻不會管理 不會用,讓人才墮落,這鍋管理不背誰要背
反觀其他公司烏合之眾 卻能搞出什麼名堂14F 08/15 16:37
clair281: 只上一天就這樣,上兩天其他人都別玩了(X18F 08/15 16:38
gn01216674: 谷哥搞得每個人只想做有功的案子 限制一堆讓大家只想管手頭上東西 不能也不想做跨維度整合19F 08/15 16:39
lusifa2007: Wfh更有當薪水小偷的空間咩 當成功機率大於被抓機率 正常人都會嘗試去做21F 08/15 16:49
superyou: 遠端就是偷懶呀 誰不知道23F 08/15 16:57
IUIST: 大量聰明的投機者是很難管的,尤其他進來是為了撈剩餘價值的時候。移民社會的風氣,談論的都是誰撈的多,而不是誰貢獻的多,販賣焦慮給沒撈到的,一邊賣慘一邊卡位,有狀況隨時閃人反正哪裡更好哪裡就是我的家。老美自己明明很愛拍烏合之眾逆襲的電影,不為了錢只為了部落,但現實是員工不是老美而是移民風氣就壞掉了XD24F 08/15 17:05
EKman: 說什麼傻話,進google當然是為了爽啊,要改變世界我幹嘛不去創業31F 08/15 17:07
houjay: 給公司股票吧,不然打工的怎麼會拼命33F 08/15 17:14
Gaogaigar: 用變相的智力測驗讓一堆聰明人進去打混會更難管理34F 08/15 17:14
holebro: 在家上班真的有夠爽35F 08/15 17:24
delaluna: 谷歌一直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黃埔軍校」???36F 08/15 17:28
deolinwind: 遠端用兩小時完成工作,但公司要8小時的產出37F 08/15 17:34
ru04hj4: 證明人就是懶38F 08/15 17:51
disyou: 在家上班很多人其實有惰性39F 08/15 17:51
ejnfu: 誰不想Rest and Vest40F 08/15 17:57
iPadProPlus: 廣告公司意外嗎41F 08/15 17:57
andy810306: 工時長才能高薪的話非洲人年薪應該30萬美了
不過這樣星巴克一杯咖啡會破千元42F 08/15 18:01
WWIII: 狗家也要996了嗎44F 08/15 18:03
yokann: 遠端效率就是差啊45F 08/15 18:05
wulouise: ai領先者那是很久以前吧46F 08/15 18:26
physicsdk: 事實是多數員工不想那麼拼命 只想領個還算足夠過日子的薪水 事情做完回家陪家人 公司越大就越不能期待所有員工都願意跟你拼命 這種人很少
管理者真的夠厲害 就是把自己維持領先的藍圖完整分配給員工 且讓員工透過分工合作 不用拼命就能做完拼湊成完整的成果47F 08/15 18:42
brightest: 所以板橋蓋兩棟了 這裡很多低薪又努力的工程師53F 08/15 18:55
TSMCfabXX: 知識勞務 跟農業/工業的不同點在於
農業/工業產出通常與工時呈正相關,
但知識勞務, 一個好的電路設計, 一套完整的製程
你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就算想到了 你也要有足夠資源去研發 去跑製程 測試 最後投產 台積電 NTO
所以你看有些巨頭 例如馬斯克 說要睡在工廠
因為他本質就是工廠 講這種話很正常
至於老黃你會聽到他把睡在辦公室掛在嘴邊嗎?
不會, 因為對這家公司而言, 能不能有高效產出, 應該遠比你在公司/在家上班 還重要.54F 08/15 19:04
f41101: 老闆責任最大啦 現在G光環都快沒了64F 08/15 19:10
TSMCfabXX: 那如果有些知識勞務公司, 用了農工業的舊時代思維在做管理, 那就不可避免會出現 咖啡打卡 的文化
員工們把心思放在如何完成公司的"期望"
而不是真正放在專案任務與組織發展目標65F 08/15 19:12
f41101: 從各種決策就看的出來在保守守城
而不是積極競爭
AI影片用剪輯的 還以為是在圈錢的新創69F 08/15 19:12
steak5566: openai 跟google誰領先還難說勒72F 08/15 19:13
pacino: 一堆無法wfh的在說效率不好
亞洲奴家文化73F 08/15 19:16
askaleroux: Airbnb 就沒事 G的問題在管理層不在WFH75F 08/15 19:47
lovebridget: 不用特別討論吧 公司本來就生老病死 永遠不倒才怪跟過去幾千幾萬間公司一樣 本來最後就會倒76F 08/15 20:30
qk3380888: 好了啦 準備被分拆了78F 08/15 20:36
XJY13: 把印度人弄掉79F 08/15 20:44
kktop1979: 一定沒聽小印訓話,一週三天啦80F 08/15 21:35
aowen: 估狗就是薪水小偷大本營81F 08/15 21:38
physicsdk: 還好啦 至少都是刷題刷到爐火純青才進得去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XD82F 08/15 21:49
chunfo: 那肉鬆一定是台灣最強的公司84F 08/15 21:53
freef1y3: 可4還是一直有MTK的來面試說..85F 08/15 22:16
amorose77: 在家上班的效率 十個有至少六個會變低86F 08/15 22:32
EngivalLirva: 我是那4個人之一87F 08/15 22:42
Subaru5566: 有心向上可抗壓的,大多就自行創業了,誰要與人作嫁88F 08/15 23:17
kigo1324: WFH 是為了跨國開會跟隨時上扣方便好ㄇ89F 08/15 23:31
wendy890228: 好了啦老白男 很多員工甚至不知道你當過CEO
三巨頭??Eric在谷歌連前十大巨頭都稱不上吧90F 08/15 23:54
zuoo535802: 跪求內推92F 08/16 00:41
stkoso: 難怪只是"前"CEO93F 08/16 01:06
LiebeLion: 明明就是養了一堆沒有生產力的印度人
把印度人砍光  效率upupup94F 08/16 01:50
giantwinter: 出一張嘴耶96F 08/16 01:57
yunf: 不要被對岸人的文化洗腦了
這裡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做洞察思考只會想和做而已
真正的研發東西的時候是不會有人知道你到底在研發什麼你講了他也不會懂
你們可能忘了華為請那兩個俄羅斯人研發5G的故事97F 08/16 02:04
physicsdk: 勞基法本來就訂得跟垃圾一樣 有跟沒有其實也差不到哪去 大部份叫得出名字的科技業公司一定都比勞基法寬裕
前半年沒特休 生病扣半薪還要附證明 有家庭小孩還小的就知道生病多容易 臨時需要請假有多頻繁 然後通通扣薪水 不過要這個政府去要求企業負擔這種社會責任顯然是個奢望 也難怪少子化沒人生
如果我的工作一天兩小時就能做好 公司是不是付我兩小時的薪水就好 沒錯! 那是多少? 講清楚太低我不去 就這樣
有本事兩小時做好是員工有本事 估價還是應該看產出193F 08/17 15:42
hebemike: 09:45不休息工作12小時後是凌晨一點?204F 08/17 17:59

--
作者 jackliao199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