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ass231470 ()標題 Re: [閒聊] 如果上班時長改成6-7小時就太好了時間 Fri May 16 11:51:31 2025
※ 引述《yayawang (雅雅)》之銘言:
: 前陣子跟國外的朋友聊天,他們說他們國外的上班方式是一天只
: 上六小時,做完就可以走了,不用一定要待滿六小時在公司,
: 可惜台灣的工作型態想效仿國外,應該是做不來的,加上有一部
: 份的人很奴,有一部分的公司總愛掛著責任制,即便下班或許
: 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在工作
- 如果能每天只上班幾個小時就好了
其實,這從來就不是老闆或誰還是政府一句話能解決的事,也不是單靠仿效國外,
更不是什麼「奴不奴」的問題。
我自己在那些微的管理上怎麼做到的?其實也是靠長期累積的信任。
因為商業世界跟社會一樣,全都是連結的。
你不能無視廠商、客戶,或各種外部關係,也不能忽略支撐這些關係運作的流程與慣例。
而如果你是那個「要負責的人」——無論是一家公司、一個部門或一個決策單位,
那事情就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牽動整體。
你要做到在條件不變下,要工作品質好、又符合規定,還要希望工時下降,
那多半不是靠一個人能做到的,而是靠默契與信任的累積。
比方說,你這組團隊彼此能力與觀念相近,整體屬性接近;
你這間公司或單位的性質穩定,外部合作關係一向良好——
那就有機會在不損害信任與品質的前提下,達成彈性工時的收縮與控制。
但這從來不是哪一個人(無論上下)說了就能做得到的。
甚至你請進來的人適配性不佳,那不只是拉長工時,
還可能破壞原本穩定的合作模式與內部信任。
(適配性不等於能力、資格、或薪資高低。)
而公司規模越大,你要管理的人數越多,
就越需要制度化、標準化,彈性自然也會大幅下降。
至於國外為什麼「看起來」做得到?
其實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們的勞基法沒有台灣這麼僵化,
不會像我們還停留在類工廠流水線的設計邏輯,
就算想實行彈性管理,也常常難以符合法規。
第二,他們是真正的責任制。
那些在矽谷或華爾街工作的人,加班強度遠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這種人你要給他硬性訂工時,反而會變成對公司與他自己都不方便。
所以你會看到一種反差感:他們不是「因為有彈性才工作輕鬆」,
而是「因為高責任與高密度工作,更需要節奏自由」。
除非,你是指我要到國外打工遊學,領時薪,人家都有照加班費給的那種。
所以真正有機會做到這種理想狀態的,通常是小而優的公司。
但現實是,大部分小公司不是還在創業維艱,就是屬於傳統家族企業型態。
你要做到「小而優」,其實門檻本身就高:
你得本身不缺錢,還願意再拿出一大筆資源去支撐這樣的理想環境,
而且不能對結果要求「更多更大」,同時你得花大部分的心力在內部心理上,
那請問你還剩多少能做事?或放在產品和商業競爭本身?已讓這個Biz能永續?
這樣的理想環境存在嗎?不缺錢的慈善家搞福利單位都不一定做得到了(而且往往更黑)
也許哲學家的世界裡有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8.199.22.152 (日本)
※ 作者: hass231470 2025-05-16 11:51:31
※ 文章代碼(AID): #1e9hP5tt (WomenTal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747367493.A.DF7.html
→ VVizZ: 不是流水線的工作 固定時長根本沒意義 管理學的研究幾乎都從流水線出來的觀察
比爾蓋茲說他最喜歡把困難工作
交給懶惰的員工 因為懶惰的員工永遠能想出最簡單的方法來完成目標1F 220.130.142.210 台灣 05/16 11:52
推 VoV: 這是勞資之間的恐怖平衡,太快完成:你太閒再加更多工作;太慢完成:拖油瓶考績第一個開刀。最後就是工時固定下裝忙又能按時完成的平衡態7F 37.120.135.242 意大利 05/16 1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