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llwed (ggwp)
標題 Re: [討論] 要更進步絕對和國內聯賽健全有關
時間 Sun Aug 10 16:34:19 2025




我們先來想一下

國內籃球環境的欠缺

跟目前我們能提升的原因

再去展望未來該發展的方向

這樣我覺得才是比較實際的探討


首先

籃球是直接身體接觸的強對抗團體球類

又比足球更需要身高彈性這些更先天的身體素質

所以在亞洲籃球發展一日千里、紐澳入亞加上歸化盛行的背景下

同時又要面對國內出生率降低、其他體育項目選材排擠等等不利因素


我們必須要更有計畫地進行球員培訓跟發展

對於少數有先天身體條件的球員,必須要讓他們不要定型在打內線

所以對於像提早在國高中階段就從非洲招攬阿拉薩這類球員的方針


在考量16歲前入籍算本土、再不濟至少可以用滿十年的FIBA特例審核內規


讓這些球員可以在30歲前認定成本土的種種誘因下 我是贊同這類操作的


我不贊同的,是大學速成外籍生拿錢來當UBA外掛

超過16才來台沒有機會成為本土或特例本土認證

畢業打職籃 還要當成本土排擠國內球員上場時間


這種制度除了大學賺到戰績 對國內籃球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真的要搞,就是開放外籍生高中前(u16)入籍來台就學滿6年 或是就學滿8年

不用選秀直接簽約 上場視同本土 後者簽約後兩年一定要自行歸化跟申請FIBA特例本土

頂多看要不要限制每隊登陸跟上場人數 這樣才能讓球隊願意投資下一個阿拉薩


當然一切的前題是職籃整合成功,不會有另一個職籃持續開兩年速成外籍生後門

讓不願意歸化不想去南部的 硬是在二隊進貢狀元籤的情況下成為選秀狀元就是了



而另一個部分就是華裔球員(混血)


我們必須要承認國內職籃的發展讓華裔願意回來打球

二十年前我們什麼都沒有

SBL發展十年後有簡浩、張文平、陳山眉跟陳堅恩

到了五年前有職籃又跑出一堆華裔比如祈沃克、錢肯尼、種義仁

到現在我們之前根本沒聽過的華裔比如江加樂、熊祥泰也會來報名選秀



然而台灣籃壇對這些球員的吸引力已經到了瓶頸

在現階段短期的薪水誘惑之外、是職業聯盟沒有整合對長期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性

以及因此產生的華裔球員身分規章不斷變動造成球員回台發展時難免會有的疑慮


所以職籃整合是當務之急 是台灣能否吸引觀望中u16華裔球員的關鍵時刻


抱著速成外籍生一個不夠改成兩個、華裔不是本土還要跟速成外籍生搶名額的聯盟

還是趕快消失吧!



最後再說回本土球員,本土球員現階段處於一個溢價競爭 粥多僧少的情況

球員在隨便就能拿到之前SBL球星才能拿的高薪的情況下

不願意長期旅外發展 留在本土聯賽也欠缺提升自我的誘因

這一切都是因為兩聯盟競爭 導致球隊只能出高薪跟動輒3-5年甚至更長合約綁人

以及球隊過多 算上半職業SBL三聯盟15隊未來還可能+3的超級勞方市場導致的



未來如果能整合變成職業跟二軍半職業聯盟 那怕變成職業8-10 半職業12-16

在職業跟半職業的薪水落差 跟"掉到半職業不會有另一個聯盟撿我"的危機意識下

球員自然會更有動力去提升自我


至於大家很喜歡討論的"還不是靠旅外"或是"我們應當努力送更多人出去旅外"議題

我覺得在FIBA改制賽事變成多窗口而非短期盃賽後,現階段其實已經不再適用了

我們應該改成"如何讓更多更猛的華裔回來打球或是願意繼續打球"才是正解

送10個乙翔出去被打成沒信心交通部長 不如想想怎樣讓賀丹不要為了當醫生放棄籃球

以上一點個人意見 歡迎大家噴我


感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181.129 (臺灣)
※ 作者: wellwed 2025-08-10 16:34:19
※ 文章代碼(AID): #1ec5cDqn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754814861.A.D31.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要更進步絕對和國內聯賽健全有關
08-10 16:34 wellwed
smallweek: 職業運動就是領頭羊,你職業運動的發展和方針都會影響到基層運動的發展
中職和美日職選材都是先選能守中線的選手,基層棒球員自然就會往中線去訓練,如果你只能守角落選秀很難有高順位更不用說旅外1F 08/10 16:48
assbean: 華裔還有分成有混血跟沒混血 說真的目前混血華裔還是幫助比較大….. 打到更高層級就是看機體6F 08/10 16:59
seimo: 上面s大很懂。去年有一個成德高中球員的親人批踢踢私信問我她弟弟要怎麼才能打職棒。她一直說她弟弟好話(就很努力)。但她弟就是角落野手跟身材不突出也沒長打。我勸她跟她弟去大學或者城市隊爭取鎂光度上場。並且長打一定要生出來才行。還有能夠的話想辦法讓自己能摸到中線的運動力。但真的很難啦8F 08/10 17:01
lb01833364: 說得好15F 08/10 17:02
seimo: 想想野革跟鍵盤都還有排新秀排名了。真的是好事16F 08/10 17:02
christic: 外籍生這段不錯17F 08/10 17:15
smallweek: 現在青棒球員就算進職業高機率只能守角落但訓練和比賽還是會往有機會成為中線選秀的方式,這樣才能讓自己身價更高更有價值,例如朱盟可能進職業只能守角落但他高中還是想辦法以游擊出賽。回到籃球,如果職籃選秀以高身材能成為鋒線球員為優先,那高中端就不會讓他們去打中鋒和以中鋒選手的方式訓練18F 08/10 17:18
dotit: 上季新人王不是莫八爺24F 08/10 17:33
好喔 改成選秀狀元
GGOO5566: 袁加樂是輔大那個?25F 08/10 17:34
打錯 我是想說江加樂
lyncher: 儀翔是去CBA冰壞 他從美國回來還是猛過幾年26F 08/10 17:39
CBA也是旅外阿
seimo: 他應該說江加樂。袁是輔大統資(我學弟)對不起他酒駕
27F 08/10 17:42
※ 編輯: wellwed (118.168.181.129 臺灣), 08/10/2025 18:13:00
--
作者 wellwe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