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veSports (我要當一個渣攻)
標題 Re: [新聞] 「出版冰河期」降臨,我們還需要書店嗎?
時間 Sun Oct 19 10:46:46 2025


※ 引述《godofsex (性愛戰神)》之銘言:
: 從閱讀角度的放眼望去,行動網路或AI氾濫的現況,會讓長時間主動閱讀思考的注意力,
: 變成人類最稀缺的資源和能力。
: 未來,能掌握、分配自己注意力資源的人,具有向失去注意力的人(數位成癮者)傾銷特
: 定內容的能力和條件。


我自己看書也有看過這方面資訊,這段我認同。

基於我認同,所以我平常不看數位媒體的文章跟影片,尤其是發在可獲利平台上的。

為什麼針對可獲利平台?因為那些作者為了獲利可能會譁眾取寵,寫煽動性的文章。

我不想被莫名其妙影響,還讓對方有錢可拿。



在我的判別來說,這篇文就是那種會分散注意力的數位媒體文章。

我前幾天才因為注意到板上一篇m文而首次點入vocus網站,

昨天因為這篇,是第二次點進去,我觀察了這些人在幹嘛。


這些人講這些大道理,寫書摘是有獲利的。


他們讀了書,寫了文章,不但得到知識還磨練了文筆,而且還有利益甚至名氣可得。

但我們讀這些文章得到什麼?第二三手資訊還包含了寫者的價值觀。

既然如此,與其花時間讀這些數位媒體短篇文章,還不如自己找書來讀。


有時路過book板,還是會看一些簡介或書摘,但我不會全看,只會快速掃過。

書籍資訊主要來自實際逛書店或圖書館,或是看報紙雜誌的介紹。


可能因為我自己寫日文部落格十八年的關係吧(已關站、無獲利系統、為練日文而寫),

我知道為了追求點閱率跟不在乎點閱率,寫出來的東西會不太一樣,我是屬於後者。


同樣道理在選書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標準,畢竟寫書的作者也是有獲利的,

所以如果看到現在有些書標題聳動、內容少少的,而且一次暢銷後動不動就出書的,

翻看裡面如果大多是重複或極端的論點,那種就不用花時間去讀了。


例如前幾天翻到一本擺在書店入口處排行榜書牆上的,

書裡面說「高智商容易被低智商盯上、被示威」......


: 如果不談買書,我認為書店會是拿回內容選擇權和注意力,治療數位成癮和焦慮最好的地

: 方。


這句話邏輯怪怪的。

不去書店還是有其他管道可以閱讀,例如買電子書或去圖書館借書。

把書店跟治療數位成癮跟焦慮連結在一起,這論點太薄弱了。


這篇說的,不上書店或不閱讀,這是消極行為,不是主動採取刺激性或高頻度的行為。

把這兩件事跟數位成癮連結在一起太跳躍了。


最近看的書AIにはできない(AI辦不到的事),

作者有建議閱讀,以避免AI化,免得日後AI有意識與感情後人類反倒動物化。

(作者是日本人工智慧學會會長,慶應大學理工學部教授,還有一堆AI相關組織頭銜)

也有提到注意力經濟的問題,他認為數位媒體的趨勢是不可擋的,

那些內容的特徵是表面化、聳動、譁眾取寵,重視點閱數以及廣告收入。


如果這方面問題值得我們擔憂,

那我們是不是也該對這篇宣導書店可治療數位成癮與焦慮的文章抱持疑慮?

雖然宣導書店跟閱讀的重要性是好事,但我不認為該持續閱讀這種煽動性的短文。

因為如果養成習慣讀這種極端論調的文章,讀其他文或書籍會感到平淡無趣,

這正是原文中提到的注意力經濟可能會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 很多個人和公共議題,真的因為數位成癮而讓討論的門檻變得很高,而仇恨通膨與情緒煽
: 動的堆疊,會把人推離需要靜心沉澱才能進行的閱讀行為。
: 眼前冰河已至,在冰封之前,也許還來得及重新定義閱讀,以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書店,
: 或者,還需不需要書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6.70.223.205 (日本)
※ 作者: LoveSports 2025-10-19 10:46:46
※ 文章代碼(AID): #1ez54PhE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60842009.A.ACE.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出版冰河期」降臨,我們還需要書店嗎?
10-19 10:46 LoveSports
※ 編輯: LoveSports (146.70.223.205 日本), 10/19/2025 10:53:50
orfan: 同感想 寧可看別人廢話 倒不如拿一本書來讀
       與其1F 10/19 12:25
widec: 寫書不也是一種「可獲利平台」3F 10/19 12:41

我文中有提到這點了,

「寫書的作者也是有獲利的」,所以挑選書也要注意。


數位媒體短文的特質是煽動,短而片斷化,而且目的會放在吸引讀者持續追蹤。

這可能會造成讀者習慣那種聳動的閱讀方式,久而久之對平鋪直敘的長篇閱讀耐性變差。

書籍當然也有那種寫法的,不過比起數位媒體短文比例沒那麼高,

而且有附參考書目的書,很難用那種煽動、刻意吸引人的寫法。


此外,即使非常喜歡特定書籍,注意力很難被分散,

因為通常出一本書要花長時間,通常是數年。

數位媒體短文大約以數天的頻率更新,甚至每天發文。

注意那些通知的時間就是注意力被分散,甚至被綁定。


我覺得最大差別在主控性,數位媒體不論是文字或影音,它的傳播方式傾向牽引閱聽人。

書籍的性質不一樣,人隨時可以把它丟在一邊,甚至過好幾年才繼續讀完,

高興的話可以倒著讀,從最後一章讀回來,或是挑喜歡的段落,也不會跳出手機通知。


※ 編輯: LoveSports (95.173.204.66 日本), 10/19/2025 14:34:41
in09: 同意樓上,然後很多書裏的廢話也不少XDD,不管是書還是網文,我現在在開始閱讀時都忍不住評估一下作者的意圖4F 10/19 17:32
applewarm: 推這篇,說得很好6F 10/19 22:11

--
作者 LoveSport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