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caeasonfb (eason)
標題 Re: [問題]  200萬左右的休旅車
時間 Sat Mar 13 01:20:56 2021


這位朋友問的沒頭沒尾,想要的點不清不楚,實在有點難推。
不過以車板經驗來分析其需求,可以推得以下的背景:

1、200萬預算不算高,且嫌XC60保養太貴,所以應該不是有錢可以任性的家境。
2、想買的品牌是volvo及lexus,又分別強調看上安全、舒適,
   所以應該只是想安穩開車、不求性能的低調使用者。

綜上,舒服+安全+保養便宜+200萬左右。

安全最好選,國產車沒有公開撞測可以全刪了。所以只看進口車。

進口車裡歐系豪華品牌,夠舒適,但保養全都不輸volvo,可以刪除。
歐系國民車舒適度不夠,加上保養維修可能有驚人的時候,所以也刪去。

剩下日系進口可以選:

200萬捏一下,買lexus RX系列,不但可以擁有未大改款前的產品成熟度(問題較少),
還有零件維修比新世代車便宜的優勢,加上大氣的內外裝,絕對比NX 好上一大截。

CX-5內裝是不錯,外型雖潮但不夠大氣,且空間輸,加上妥善率也不如歪L。不建議。

其他像infiniti冷門了些,subaru東洋賓士,嗯...

如果不想捏,就是Rav4買一買。不但有安全、省保養、還很舒適。
享受TNGA的最新高科技平台設計,省下來的錢可以保養維護這部車很久。
什麼漏水淹水雖不一定會發生在你身上,萬一發生了也可以用買車剩的錢好好處理。
穩穩地開,體會豐田造車理念+高妥善率,享受有錢人不為修車養車煩惱的生活態度。
真的開得不爽,賣掉的二手價還能讓你釋懷不少。


簡單講,都是頂級銷售進口休旅車款。
捏破200就低調地上豪華Lexus RX,捏不下去就樸實地開國民toyota Rav4。
參考看看。

※ 引述《onezeroismin (高餐彭于晏)》之銘言:
: 大家好,最近家裡想換車預算大概是200萬上下,主要是看休旅車,自己有看上幾台不錯
: 1.XC60 大家對這台評價好像很高,安全性有、舒適度也有,但就是保養太貴
: 2.NX 200 這台是身邊朋友說不錯的 也夠大台 坐起來也舒服
: 想知道大家還有推薦的嗎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4.151.233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IwBwLk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5569658.A.56E.html
※ 同主題文章:
03-12 21:01 onezeroismin
Re: [問題] 200萬左右的休旅車
03-13 01:20 caeasonfb
whatbb123: RX300折完不到200啊1F 03/13 01:26
bugymilk: 豐田就是讚2F 03/13 01:28
cscd928: 漏水疑慮還可以推高妥善3F 03/13 01:32
率,就是率。懂?
chihchan: 漏水就少數個案被操弄成通病4F 03/13 01:37
※ 編輯: caeasonfb (219.85.10.123 臺灣), 03/13/2021 01:42:35
kainourgios: 歐系舒適不夠????5F 03/13 02:08
motan: CX5也就後照鏡跟避震,還可接受吧,不過也要改版了6F 03/13 02:10
liao18: 就RX阿,200內要保養便宜要舒適要安全7F 03/13 04:30
geniept: RX非競賽月也可以到200以下喔?8F 03/13 06:05
tp6ej04up6: 新款3008.5008聽說已經在台了,可以考慮看看9F 03/13 06:42
tyantmf: 漏水車先不要10F 03/13 06:47
RaiGend0519: Granvia or 捏上Sienna11F 03/13 07:01
lovemo0128: QX50呢?12F 03/13 07:14
applesck: 漏水車不行13F 03/13 07:18
asada1l: 看到日系車那段就猜到要推rav414F 03/13 07:35
fenglingling: 預算200萬還在推RAV415F 03/13 07:41
blademaster: Rav4安全? 是來反串的嗎? 上次西濱車禍都忘了嗎16F 03/13 07:52
SaberMyWifi: 要安全結果推Toyota根本是找鬼拿藥單=.=17F 03/13 08:01
vanson37: 西濱那台rav4換成國產只會更扁18F 03/13 08:01
dahlia7357: 200萬推RAV4?怎麼有業務的既視感19F 03/13 08:08
Derrick906: ...20F 03/13 08:33
WUW: 漏水、漏電、游泳池也推的下去?21F 03/13 08:36
qoomn: 笑死,前面講這麼多,以為要講出什麼,結果rav4 ,還叫人買車先預留一筆修車費,還可以這樣推薦的,會不會太硬22F 03/13 08:38
annaxuan: 業務是膩25F 03/13 08:47
dodo11060: 蠻中肯的啊,而且到底哪台車可以在西濱事件倖免啊?幾年前舊款x5在國10被砂石車肛一樣扁掉啊,有新聞可以去goo
不過這篇應該是高級酸 哈哈26F 03/13 09:02
Oo5566: 西濱那次就不用拿來救援了吧?Volvo來也不會差太多30F 03/13 09:07
yayayogo: cx9也可以看看31F 03/13 09:11
cka: 人家都已經決定拿200出來買了 你在那邊叫人買RAV4說不定人家是有兩億拿兩百萬出來想買車32F 03/13 09:15
Korb: rain fall是設計瑕疵吧,漏水是早晚問題,加上車霉事已經沒救了34F 03/13 09:29
GOOGLEISGOD: 有認真想給推36F 03/13 09:43
liveinhome: 河粉好了啦37F 03/13 09:52
basara30: 買個車還可以儲水抗旱,好車不買嗎38F 03/13 09:55
JEON: 什麼叫做大氣? 妥善率不如xxx ?? 用幻想的嗎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860810 想像最美39F 03/13 10:33
美國消費者報告:馬自達比TOYOTA還好養 特斯拉排名倒數不意外 | ETtoday車雲 | ETtoday新聞雲
[圖]
往年都會針對境內26個汽車品牌進行可靠度調查的美國市調機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日前再度釋出新年度報告;當中最讓人驚奇的,莫過於擊敗TOYOTA、Lexus、Honda等強勁對手,首度榮登「最可靠品牌」的馬自達(汽車,新車,銷售,北美,美國,可靠度,車廠,Mazda,馬自 ...

 
danish: kuga st line + 台積電一張,差不多兩百了41F 03/13 10:46
ckp4131025: RAV4舒適有贏平價歐系???42F 03/13 10:48
wmg666: Rx之前買不到20043F 03/13 10:57
refgdata: rav4真的好車44F 03/13 10:58
liveinhome: 漏水漏電買來即修的好車45F 03/13 11:01
gtoselina: Rav4跟歪L就是棒46F 03/13 11:38
linda0215: 除非特別喜歡哪台車 不然選RAV4一定不會失望47F 03/13 11:56
mmppeegg: TNGA就是豪華車48F 03/13 12:26
ApnalaD: 安全考慮歪L?49F 03/13 12:29
mmppeegg: TNGA兼顧了安靜/操控/空間/可塑性,具備了豪華車與超跑的必備條件。
除非你預算有到五百萬,不然你沒有理由不買TNGA.50F 03/13 12:34
Oqfyian: 樓上業務?53F 03/13 13:27
finals: https://auto.ltn.com.tw/news/17191/3
美國最嚴格的安全測試  最安全的車
除了VOLVO在裡面 日系車 LEXUS 馬自達 速霸陸都有54F 03/13 14:59
《IIHS》公布 49 款最高安全評價新車,「瑞典坦克」稱霸榜單!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
[圖]
作為國際上最嚴苛的安全測試單位,《IIHS》的測試結果往往是消費者關注焦點,尤其是獲得最高等級 Top Safety Pick + 進階安全首選肯定的車款,更經常成為品牌主打項目,而在 2021 年,目前已有 49 款獲得進階安全首選的殊榮。 ...

 
mixmix: 鋁粉等下拿銷量打臉喔!!57F 03/13 15:43
mmppeegg: #銷量高就是好車 #妥善率 #有錢人都開TOYOTA58F 03/13 18:01
lulong: Rain4漏水是個案啦.. 哪次不是個案?59F 03/13 19:00
blademaster: 笑屎人 iihs測試跟臺灣賣的是有什麼關係? 護航是這樣護航的嗎?60F 03/13 19:16
jack0216: 笑死人 推薦漏水車是業務嗎
不是高級頭又大就是頭又大62F 03/13 19:51
genius7: 為什麼還是會有人推漏水車64F 03/13 23:07
lagadidi: RAIN4兩台,濕掉放家裡除濕換別台輪流開65F 03/13 23:07
itoennn: 本板一堆人想害人去買漏水車啊66F 03/14 02:48
mazyota: 前面一本正經   ,後面根本很故意XDDD67F 03/14 08:47

--
作者 caeasonfb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