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yamatobar (747-8I)
標題 [討論] 2022年世界前十大輪胎製造商銷售排名
時間 Mon Sep  5 20:36:29 2022


https://reurl.cc/dWQj1k
Tire Business ranks Top 75 global tire makers in 2022 | Tire Business
[圖]
The 37th annual Global Tire Report rankings, based on 2021 tire sales, showed record year for the industry. ...

 

https://i.imgur.com/C353ly7.jpg
[圖]

https://i.imgur.com/YPdmuIS.png
[圖]

1.米其林
2.普利司通
3.固特異/歐美登祿普
4.馬牌
5.住友橡膠/亞洲登祿普/飛隼
6.倍耐力
7.韓泰
8.中策橡膠
9.橫濱
10.正新/瑪吉斯
-----------------------------------------------------------------------------
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的領先優勢真的是無與倫比,龍頭都是它們兩個在爭
米其林這幾年併購一堆二線輪胎廠,規模/銷售量/銷售金額就略大於普利司通了
瑪吉斯不愧是台灣之光,唯一擠進前十的

--
「何というかな。ああ、生まれて来てよかった、そう思うことが何べんかあるだろう
。そのために生きてんじゃねえか。そのうちお前にもそういう時が来るよ、な? まぁ
、がんばれ」。

                                              男はつらいよ 39作目  寅次郎物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09.160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5UrF5K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62381391.A.154.html
SALEENS7LM: 第一第二毫不意外1F 09/05 20:40
kissung: 7、韓國真的很強、什麼都要插一腳、還能賺進前十大2F 09/05 20:43
韓泰台灣超冷門的,專賣店超少的
benson502: 米其林還能幫餐廳評分,兩個完全不同產業都到頂真3F 09/05 20:47
forestsea722: 第五,Kobe Japan是啥?!還是我看錯?5F 09/05 20:48
Tars: 神戶啊 這不是老梗的了6F 09/05 20:51
aristone: Michelin平均單條價格高於Bridgestone甚多7F 09/05 20:52
keineAhnung: 五樓是反串?8F 09/05 20:52
toto123: 米其林很貴~~9F 09/05 20:54
aristone: Kobe city aka 神戶市10F 09/05 20:54
wpd: 第二是必比登嗎?11F 09/05 20:54
sdd5426: 原來普利司通是日本的...12F 09/05 20:56
你以為普利司通是歐美品牌?
a38654: 只買橫濱13F 09/05 20:56
marunouchi: 我看群組一堆8+9改20吋輪框買不起輪胎跑去買中國14F 09/05 20:56
aristone: 許多規格的EP150才比南港建大貴100元15F 09/05 20:57
marunouchi: 輪胎超好笑16F 09/05 20:57
Costco的中國製米其林輪胎表示
aristone: 我看第二名是非常努力用薄利又耐磨的輪胎打下江山17F 09/05 20:58
JEON: 韓泰還是台灣特斯拉標配胎呢18F 09/05 21:05
用一用還不是換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馬牌之類的
eulbos: 原來登陸普這麼前面...19F 09/05 21:06
Dunlop可是主流輪胎品牌,哪會爛?
gostt: 最近用了Goodyears ATM2 也是大廠20F 09/05 21:09
世界輪胎品牌排名

https://reurl.cc/RXYlYD
k7202001: 日本車自己就用普利司通 相對來說米其林真的強21F 09/05 21:18
日系車出廠的原廠胎,沒特別要求的話

就是普利司通/橫濱/登祿普/東洋(TOYO)這四種日系輪胎廠四選一
Hohenzollern: 米其林和普利司通互爭第一差不多三十年了
2000年代在一級方程式對決也很精彩22F 09/05 21:20
飛機用的輪胎也是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登祿普這四家為主
teddy1209: 我以為沒耐力很前面24F 09/05 21:27
good5755: 這排名是跟隨汽車製造大國啊 南韓有現代汽車可以衝業績 相對來說台灣汽車很弱還可以第10 很強了25F 09/05 21:28
台灣有兩陽,也能養出瑪吉斯南港等輪胎廠

啊怎麼不說瑞典的汽車製造也很強(VOLVO、SCANIA、SAAB、Koenigsegg等)
瑞典卻沒有世界前十大的輪胎廠

然後米其林那麼強,法系車出了歐洲卻是吃鱉居多
aristone: 對吼,Maxxis如果裝滿了Luxgen也才幾台而已。27F 09/05 21:31
Luxgen一堆原廠胎就配外國廠的
Hohenzollern: 倍耐力專門和那些跑車廠合作28F 09/05 21:31
good5755: 瑞典都半死不活被中資收購了 你確定要跟法國比?
東南亞和印度機車更多也沒養出輪胎大廠29F 09/05 21:34
因為那些地方的機車輪胎被台灣輪胎廠吃了不少市佔
aristone: 正新有沒有把腳踏車胎算進去31F 09/05 21:39
DYE: 正新瑪吉斯銷售量中,中國占超過五成。且在中國有多廠多車款原廠OE胎選擇瑪吉斯。32F 09/05 21:54
pf775: 錦湖輪胎鳥掉了34F 09/05 21:56
yuenwwjd: 建大表示35F 09/05 22:27
whizz:   南韓爛輪胎 能不用就不用36F 09/05 22:33
普利司通創業初期的產品,也是被人家笑的爛輪胎(普利司通跟豐田/日產同時期創業)
結果現在普利司通是世界前二的輪胎製造商
cocoi: 橋石有便宜嗎?這次可是一次漲足惹37F 09/05 22:45
rojin: 前十名大致都固定這些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前二還有很強的商用胎卡客車胎;馬牌輪胎只佔集團 30%營業額,感覺很有餘裕再衝刺銷量;韓泰 OE胎不只韓國車,歐洲車廠入門-中階也有供貨;瑪吉斯副牌 CST砸滿多預算行銷搶攻 Budget tire部分38F 09/05 23:00
choroq3: 寶獅雪鐵龍這兩年部份新車也開始用固特異了43F 09/05 23:02
krjr24: 馬牌主力盈收是?44F 09/05 23:07
gogoterence: 米其林一用成主顧45F 09/05 23:14
chandler0227: BMW很多車款配胎是韓泰46F 09/05 23:18
trauma: 什麼時候看的到正新跟建大進前十呢47F 09/05 23:21
正新就瑪吉斯的母公司呀!
poco0960: 馬牌最主要是車輛零件市場吧48F 09/05 23:37
leaveleft: 我在美國換輪胎,瑪吉斯的選擇不多,有一次看到老墨開的輪胎行的車子上面貼瑪吉斯,真的會莫名感動49F 09/05 23:40
美國換輪胎,不就直接選那些大牌子的就好了XD
fortis232: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將軍輪胎51F 09/05 23:42
優耐陸輪胎也聽過,都是老牌子了
※ 編輯: yamatobar (114.24.109.160 臺灣), 09/06/2022 00:09:13
michael0725: 我用飛隼的 推一個52F 09/06 00:21
hakkiene: 正新測試場地在昆山53F 09/06 00:47
archer646: 這個是有包含二輪的嗎?54F 09/06 00:58
whizz:   笑死 拿普利司通跟南韓比55F 09/06 01:26
hankQuQ: 固特異F1A5 讚讚 壓水坑 沒在怕的56F 09/06 01:57
mc2834: 蠶食鯨吞就是從不知不覺開始的57F 09/06 02:04
ultratimes: 馬牌居然沒第一58F 09/06 02:10
sam352306: Toyo59F 09/06 02:16
HunterKiller: 竟然還有人不知道瑪吉斯是正新的...60F 09/06 02:57
ian931149: 飛隼輪胎很少聽到只知道本節目由飛隼輪胎贊助播出61F 09/06 03:13
u9912114: 韓泰在大聯盟時常看到廣告看板62F 09/06 03:32
soyghcg: 以後會看到朝陽、玲瓏、賽輪、風神、三角、森麒麟、雙星、雙錢、回力 這些陸續崛起 隨著對岸今年或明年變成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
朝陽是中策橡膠旗下的
正新 瑪吉斯 建大看有沒有機會搭便車更上一層樓
正新 南港 建大看有沒有機會搭便車更上一層樓
1.米其林(法)2.普利司通(日) 3.固特異(美)4.馬牌(德5.住友橡膠(日)6.倍耐力(義)7.韓泰(韓)
8.中策橡膠(大陸) 9.橫濱(日) 10.正新(台)
其實挺符合汽車產業發展的 裡面就正新比較異類
兩陽機車幫助走出去有差
兩陽機車幫助走出去有差 加上搭對岸產業發展便車
隨新能源車崛起看能不能幹掉日本三家中的後兩家63F 09/06 03:44

--
作者 yamatobar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