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作者 YUshSHL9117 (YUshSHL9117)標題 Mazda CX-50 Hybrid 試乘體驗時間 Sun Nov 17 12:51:41 2024
Mazda自CX-50上市之初便提到會有一款油電車型稍後加入車系 以豐富產線 並和Toyota Cor
olla Cross共線生產 誰知道 這一等就是2年
CX-50 搭載和現行款Rav4同樣的油電動力總成 並且標配E-four四輪驅動 後軸裝配一個電動
馬達 引擎僅能驅動前輪 由於搭載來自Toyota基於行星齒輪組的油電技術 CX-50可以一直以
高效率的引擎區間驅動車輛行駛於高速公路之上
簡單介紹一下前述提到的基於行星齒輪的油電技術 簡而言之整套系統以大馬達 小馬達 引
擎組成 大馬達位於行星齒輪外側 小馬達和引擎位於行星齒輪內側 大馬達直接驅動車輪控
制車速 引擎固定轉速於高效率區間 藉由小馬達轉速控制引擎和小馬達的綜合輸出轉速匹配
車輪速度
一進入車內 寬大扁平的外型下 CX-50有這較為低矮的坐姿 以及勉強充裕的頭部空間 調整
好坐姿之後 會發現本車的方向盤和其他中控按鈕相較於其他同級車型低矮 有一種類似公車
的坐姿(方向盤相對坐姿低) 個人猜測是為駕駛視野騰出空間 巨大的A柱饞食掉了許多關
鍵駕駛視野 說回座椅 此車無論是前後座椅 椅墊長度都不甚寬裕 長途駕駛甚是疲累
內裝的優點主要有二 同級無能匹敵的寬度和內裝質感 內裝質感其實是老生常談了 儘管用
料沒有明顯優於同級車型 但是精心的設計使人賞心悅目
上路之後 油電系統帶來的動力提升和反應速度提升解決了這輛車的致命傷!在此基礎之上
我認為這是Compact SUV裡面第二好的選手!(第一名是Honda CRV Hybrid) 靈活的轉向 足
夠日常使用的動力都使其遠遠將其他對手(Toyota Rav4 Hybrid / Kia Sportage PHEV)甩
在身後 儘管吵雜的引擎聲使人煩躁 但是迅速反應的轉向在每一次超車都使一切缺點煙消雲
散(還是沒有Honda CRV Hybrid的油門反應來得迅速 但是CRV由於有模擬換檔 並沒有CX50
開起來順暢)
知悉馬自達車系的版友都理解 馬自達車系有同級罕見 極度運動化的懸吊 個人認為懸吊和
本車張牙舞抓的外型顯得琴瑟和鳴 但極端的懸吊在經過高速上的每一處坑窪 如同拳擊手
一次次的重重的拍打在我的身上 使我難以接受 當然假如美國能有類似台灣的道路品質 會
成為此輛車更上一層樓的基石 依現階段美國路況而言 純屬龍困淺灘
說點版友在意的風噪聲 我認為是相對於同級別其他車型較為小聲 但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該是總結的時候了 我認為是一輛有誠意的車型 假如可以在目前的車型價格上增加一些優惠
比相同配備的Toyota Rav4 Hybrid/ Honda CRV Hybrid 便宜3-5000美金 那將會是一顆車
市的震撼彈
越來越期待同樣基於Toyota Hybrid System的Subaru Forester Hybrid和下一代Outback Hy
brid!
以下是簡易規格
2.5升自然進氣引擎 綜效輸出219hp
標配四輪驅動
一些圖片
https://i.imgur.com/fxH03Ol.jpeg
https://i.imgur.com/0lAowxb.jpeg
如有錯誤請版友不吝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9.174.157.23 (美國)
※ 作者: YUshSHL9117 2024-11-17 12:51:41
※ 文章代碼(AID): #1dENPVrF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31819103.A.D4F.html
推 vt1009: 中國車 台灣不可能引進1F 11/17 12:53
推 benjamin99: 沒有,這款車是先在美國上市,中國長安因應市場偏好也才引進自產的;實際美國賣的都是在美國跟 Toyota
合資的工廠生產3F 11/17 12:56
推 fck01: 這台敗筆是中控螢幕,硬要做扁長型,但又被儀表板和出風口卡到,所以位置很靠副駕,腦洞有夠大。7F 11/17 12:59
推 SungHyun: 帥到沒朋友...給你錢快點出 不然真的要直接衝一波外匯車了9F 11/17 13:00
推 Mulsanne: 中國CX5跟CX50都有賣 反而CX60 CX90沒有11F 11/17 13:01
推 kimisawa: 3F一半對一半不對 CX50是美國先 但是油電是中國先導
CX50油電在中國導入都快8個月了 美國才剛上
CX50 說真的有解決馬自達公設比問題
空間真的還很不錯 後座空間也很大
馬自達根本就直接用CX-50取代CX-5就好了 不懂為何都留台灣有CX50應該會很受歡迎
不過美國版被拔配備 加拿大的有360 方向盤加熱等
很多推測是因為與豐田的協議才不會影響Rav412F 11/17 13:08
推 NTHUlagka: 那個大片的防刮飾板是怎樣有夠醜的
這車跟Cx-5 定位根本一樣 不知道為啥不直接當作後繼者出下去就好20F 11/17 13:18
推 kimisawa: 空間大贏CX-5 沒有公設問題 真的讓我有點驚艷23F 11/17 13:24
→ fck01: 這牌的避震我是真的懷疑有沒有上路測試過,爛成這樣也沒有24F 11/17 13:25
→ kimisawa: 剛好我太太家人要換車這台應該是會考慮25F 11/17 13:25
→ fck01: 發現,還自豪人馬一體,騎馬可能還比它穩。26F 11/17 13:25
→ kimisawa: 避震問題喔 因為CX50馬自達定位是越野車 所以懸吊調的與CX5差很多 真的在意就去改懸吊吧....27F 11/17 13:26
→ fck01: CX50空間感覺也沒多大,那是中國版增加車長到1782mm,才讓後排多出55mm,不然美規應該也是普通,一樣沒用的長車頭。29F 11/17 13:41
→ a9564208: 扭力娘放在mazda果然是真香R31F 11/17 13:43
推 JuanWang: 後軸馬達輸出多少呢?rav4那套後軸馬達輸出好像不多36F 11/17 13:46
不再美國專屬|中國發表《Mazda CX-50》 越野跨界休旅車
MazdaCX-50。官方圖片,以下同按母廠最初規劃,MazdaCX-50為美國專屬車款。按Mazda在2021年10月7日發布的休旅車擴編戰略計畫,強調越野機能的全新跨界休旅車CX-50將只在原廠與Toyota合資的美國Alabama工廠... ...
→ a9564208: 4785比CRV長9公分,9公分很長嗎?40F 11/17 14:02
推 LeehomLee: CX-60車格其實不太適合台灣道路 CX-50應該更好賣42F 11/17 14:21
→ a9564208: 2.5油電可能也不是很好賣44F 11/17 14:29
推 doit3210: 感覺CX系列的車款有濃厚的實驗性質
賣不好大概又會轉回單數的車系45F 11/17 14:29
→ a9564208: CX大概用看的也知道是跨界休旅47F 11/17 14:33
→ wang960615: CX-50跟CX9、CX-90幾乎同寬
簡單說你會得到一台車格跟CX-9差不多的CX-5
CX-60是crown那個級距的,幾乎貼著日本規格上限
另外中國的CX-50,車長是加在保桿上
但是車內空間多55mm只是把後排往後移而已,
行李箱空間其實有縮52F 11/17 15:30
推 lgs123: 搭牛頭油電真香60F 11/17 16:43
→ fck01: 這樣還滿猛的,座椅居然還能往後推,那本來底下是塞了啥XD但那是中國規,如果其他國家上市,只能是和美規一樣的吧?61F 11/17 16:47
推 hsiung9: RAV4也是2.5油電啊 不好賣嗎68F 11/17 18:30
推 Ericcws: 只希望CX-5可以上豐田2.5油電69F 11/17 18:50
推 kimisawa: @wang960615 嚴格說起來是CX-90太窄而不是
CX-50寬,CX-90的車格真的有點窄70F 11/18 01:11
→ fenjust: @benjamin9972F 11/18 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