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Re: [閒聊]少子化人變少,路變多,但越來越塞,怎會這樣
時間 Tue Sep 30 07:35:42 2025


※ 引述《AirCondition (MJ<<<冷氣)》之銘言:
: 還有人在提提高持有成本?
: 這輩子有出過台北市嗎?
其實講到這個,我覺得啦,很多人都陷入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

我希望減少私有載具=>我要先有大眾運輸=>大眾運輸不夠方便=>我要繼續用私有載具

事實上,大眾運輸在怎麼樣都不可能比私有載具方便

也因此你必須要把私有載具使用成本上升

上升到一個成本和"必需品"的考量,大眾運輸自然就會產生經濟效率

: 公共交通真的能做到家庭不需要車的只有台北市可以,新北市看地點啦。
: 阿在其他縣市車子幾乎就是家庭的必需品,
: 比你雞蛋和牛奶還要更必須的必需品,
這個說法其實不太能接受,就算是台北市,在沒有捷運的時代

其實等公車等個20分鐘也是有的

以前也是可以看到提著大包小包的家庭去採購坐公車回家

去歐洲也很多....

小時候我家連機車都沒有,台北市內通勤近一點腳踏車、遠距離雙腿+公車

當你市場有需求的時候,大眾運輸有經濟效益自然就會增班更發達

假如真的偏遠山區,那就是像農用機具一樣可以減稅就好

但可能使用上和車型上必須有所限制

: 阿在需求彈性很低的情況下,
: 你提高持有成本對車輛減少的數量會十分有限,除非提高到一個離譜,
: 造成的是所有民眾的痛苦指數激增,
: 還有各種公司行號的營業用車持有成本也變高反應到物價上面,
想太多了,營業用車控管是最簡單的

事實上年繳的持有成本對一般物流業者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物流業者貴是貴在人力

持有成本大幅增加,私人載具一台老車一年要繳個六七萬以上馬上就一堆車子報廢了

當你算一算發現我一個月開沒兩次,不如搭大眾運輸到當地再租車

或是採購時配合計程車

這樣好處很多啦,光是路邊淨空就會產生很多空間,人行道自然也可以做出來

同時大眾運輸需求量上升,人民自然就會有更發達的大眾運輸工具

政府增加的稅收就拿來補助偏遠通勤

: 本來現在車價貴民眾大不了就是買便宜國產車或二手車就可以降低成本,
: 你現在要那些本來就有需求用車的非台北市民眾去吃屎嗎?
: 在大眾交通沒辦法提升起來的情況下,貿然把持有成本調高根本就是一場災難,
: 不用用腦沒關係,用點腳去坐火車到鄉下看看吧。

事實上使用大眾運輸比較偏向一種文化,其實不一定是方便度的問題

我家以前光是走去公車站就要10分鐘了,非尖峰時間或假日公車常常15~20分鐘才一班

最近的捷運站下公車要走另外五分鐘,想要少走公車就要多坐個10~15分鐘到下面幾站

或是以前中山區沒綠線的時候也只能坐公車一路晃過去


私有載具永遠比大眾運輸方便,大家永遠都會嫌捷運站沒在我家巷口

或是目的地出捷運站要走10分鐘

當使用大眾運輸變成日常生活習慣的時候,你不會去想方不方便的問題

比如高雄是大眾運輸資源投入僅次雙北的區域吧

但高雄的捷運並沒有減少私有載具,因為高雄並沒有建立那樣的文化

從小多數人就是騎車開車接送

思考能力卡在迴圈裡面的人不會懂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114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5-09-30 07:35:42
※ 文章代碼(AID): #1esnVGbi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59188944.A.96C.html
yokann: 連內線慢你5km/h就急著喊你血栓的 怎麼跟你等公車10分20分….1F 09/30 07:55
deann: 其實台灣私有載具的使用成本低是因為老車政府讓你可以撐久3F 09/30 08:14
clwupxo: 除了持有成本 還有罰則低阿 違停一堆 這麼方便幹嘛搭公車4F 09/30 08:15
deann: 不然台灣的新車根本貴得要死 哪裡成本會低5F 09/30 08:16
ShaNe1993: 台灣是工業密集度極高的國家就不太可能存在大眾交
通這種東西,高工時、加上科技園區分佈,跟大眾運
輸的建立就是衝突的存在
台灣工業佔比遠高於英國還有德國,大眾運輸要同時
滿足城市還有工業區基本上困難度就是人家的好幾倍
請問你在科學園區的工程師,要選擇每天提早1個半小
時搭車去上班,然後下班不知道還有沒有末班車可以
坐;還是選擇塞車一個小時去上班,然後加班到半夜
還是可以回家?6F 09/30 08:17
kazami: 台北以前也是跟高雄一樣沒這文化 但台北人多 腹地相對比較小 還有新北到台北的交通路線有限(就那些橋可以過) 有捷運15F 09/30 08:25
ShaNe1993: 題外話:台灣扣掉石油國,是全世界工業佔比最高的
國家,你覺得要怎麼滿足在郊區上班又有大量的大眾17F 09/30 08:27
倫敦紐約之類的阿 你以為大城市上班的人都住市中心嗎XD
那種大都會區更變態,歐洲人還有不少郊區每天都三個小時在通勤
kazami: 自然會有比較多人選擇搭捷運 畢竟時間也是成本之一19F 09/30 08:27
ShaNe1993: 運輸可以搭?20F 09/30 08:27
kazami: 舊高雄市與高雄縣人口沒差多少 加起來可能還沒有台北市自己人口多 合併之後腹地大 捷運路網不夠 人口密度沒像台北這麼高 相較於台北就比較不容易自然的建立起搭大眾運輸的文化 光只有公車其實不足以吸引人 1要花時間等車 2公車有21F 09/30 08:28
hondasho: 行人沒有安全的行走空間,也會降低使用大眾運輸的意願25F 09/30 08:32
kazami: 固定路線 私有載具可從A直接到B 且都會塞車 還不見得有位置坐26F 09/30 08:33
小時候站個一個多小時搭公車上學很正常不是嗎XD
kazami: 那是小時候沒辦法開車騎車 我國中開始騎腳踏車半小時能到的大概就是騎腳踏車前往 超過這距離的 或是沒辦法騎腳踏車過去的 也只能乖乖搭公車 上大學就買機車了28F 09/30 08:40
台北人一堆就算是男的也不會騎車阿 六年級就一堆了
ShaNe1993: 現在又不是跟你講大城市通勤… 台灣塞車不僅限於市
中心,多去各個縣市的工業區看看就知道為什麼會塞
,你以為台灣的工時允許勞工慢慢塞三個小時? 來回
6個小時加上工時應該竹科一堆人都暴斃了
你都知道拿倫敦紐約來比了,他們產業類別跟台灣差31F 09/30 08:43
大城市近郊也都有工業區...但他們也都是火車轉交通車之類的
阪神也是一堆社畜火車+交通車通勤的
kazami: 有捷運一定可以吸引到某些人 但可能大多原本就不是開車或36F 09/30 08:44
ShaNe1993: 這麼多
照你這邏輯 輪班12小時的也去通勤6小時 一天剩6個
小時可以吃飯睡覺?37F 09/30 08:44
kazami: 騎車的 這也是為什麼台北捷運剛蓋的時候 第一個面臨挑戰的40F 09/30 08:47
ShaNe1993: 台灣面臨的問題根本不完全是持有成本,是本質上這
些人就是沒辦法搭乘大眾運輸41F 09/30 08:47
一切都是要不要的問題而已 花錢或花時間
kazami: 是公車業 也還好後來學國外配合捷運建立完整路網 加上補助車票 才有現在的台北捷運+公車網
工業區我覺得輪班的人沒這麼多 竹科也不是全都工程師 工程師也不是每個人都要輪班 雖然現況不可能 但是如果讓白班的人盡量使用大眾運輸 其實對交通也很有幫助43F 09/30 08:47
childay: 推這篇48F 09/30 09:13
Jackey52013: 其實梅花燈才是塞車主因49F 09/30 09:22
leo255112: 政府就裝死啊,動交通又沒票,講再多都沒用
你只要拉高自有車輛成本,一定能夠趕人,要不要做而已50F 09/30 09:38
kerr123: 做了!還想選嗎?52F 09/30 09:54
OhmaZiO: 看樣子 內湖塞車 還有現在公館 都是一群沒文化的人 讚
話說野原廣志 通勤區段 大約 瑞芳<>北車 等你身體力行53F 09/30 10:11
我菜皮巴的時候就是天天公車轉捷運轉公車阿或是一路公車搖個四五十分鐘再走回家
大學也是這樣過的,大學橫跨整個市區要一小時
gary82gary: 都市計畫失敗,交通設計失敗,你還想提高人民交通成本都市計畫失敗,交通設計失敗,你還想提高人民交通成本?有點像是饑荒了還漲糧食價格希望某些人少吃點一樣55F 09/30 10:15
都市計畫失敗是建立在你現在的使用方式,你去國外一堆老城市放到當代也是失敗計畫
Brioni: 認真說,汽油每公升收10元附加費問題解一半58F 09/30 11:04
bruceytw: 推原Po 論點,但是在這邊講沒用 先不管工業區怎麼樣
事實上光以臺北的狀況 現在上下班時間一樣大塞車
從四點半左右就開始塞一路到七點去了
臺北公共交通不足的問題比其他地方小很多了 還不是塞穿59F 09/30 11:11
lin793156: 上下班的時候車多,大眾交通運輸裡面也都是人擠人吧,而且班次尖峰也蠻多的
而且其實也有很多額外因素...就以做公車好了,我們小時候那年代相對比較不會討厭小孩,現在討厭小孩的一大堆,你叫他不要開車 又要走20分鐘搭公車 又要在公車捷運上不能哭鬧....你乾脆說禁止生小孩好了...
討論小孩的時候都說沒錢不要生小孩,自己開車去不要影響別人...討論交通的時候又叫人說走個20分鐘沒什麼,不需要開車...真的父子騎驢63F 09/30 12:04
你要把交通牽拖到生小孩好像有點扯遠了
假如你開車就是剛性,那就多付點成本因為那是必要的,沒太大問題吧
就像今天你想住好一點的社區、離市區近一點方便一點就要付出相對應的房價
※ 編輯: zzahoward (136.226.240.114 臺灣), 09/30/2025 12:17:51
ActionII: 現在北捷沒有重疊的地方,也是有可能等到十分鐘72F 09/30 14:11
sheilacat: 等你住鄉下就知道ㄏㄏ73F 09/30 16:09
KrisNYC: 英國能推入城費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有階級觀念
你今天要當個紳士 這點錢是得花的 台灣我覺得沒這觀念
無聊可以去看貝克漢嗆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自稱工薪階級
原文可能是working class說住北倫敦郊區 貝克漢嗆他上學爸爸開RR載她到校門口 工個屁薪74F 10/01 08:29

--
作者 zzahowar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