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ldWang911 (一生懸命)
標題 [閒聊] 本田式PHEV技術在中國成為主角
時間 Sat Nov 15 19:33:44 2025


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60215-2025-10-21-05-00-05.html
本田式PHEV技術在中國成為主角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官方網站。日經中文網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的中文財經網站。提供日本、中國、歐美財經金融資訊、商務、企業、高科技報道、評論和專欄。 ...

 

過去中國企業的PHEV以串聯方式為主流,引擎只用於發電,驅動力由電機提供。結構簡單
,整個系統的控制也相對簡單。在日本車企當中,日産汽車採用的是這種方式。由於容易
與純電動汽車(EV)的零部件通用,中國企業在首次涉足HEV和PHEV時大多選擇串聯方式


      但串聯方式僅靠電機驅動,具有在低中速域效率優異、但在高速域大幅惡化的課題
。這是因為電機的效率在高速旋轉域會下降。中國幅員遼闊,在遙遠城市之間高速移動的
需求很大。串聯方式的PHEV效率惡化,續航里程變短,改善高速燃效成為一大課題。


      中國各家車企關注的是本田的串並聯式HEV技術「e:HEV」(圖1)。其特點是主要
利用串聯方式,並通過設置離合器轉換為並聯方式。
https://i.imgur.com/jX7rIrG.jpeg
[圖]

一般的並聯方式同時使用電機和引擎的驅動力,但本田則不使用電機的動力,將引擎的驅
動力直接傳遞給輪胎。低中速域採用串聯方式,在高速長距離移動時採用並聯方式的引擎
直驅,在全速度域易於實現高效率(圖2)。本田從2013年發售的「雅哥」HEV開始採用。
https://i.imgur.com/4nFvaSn.jpeg
[圖]

比亞迪從2021年開始在PHEV上採用與本田相似的串並聯式「DM-i」。吉利此前一直採用配
備3速變速箱的複雜PHEV,但從2024年推出的新一代PHEV技術「EM-i」開始,改用可稱為
本田方式的PHEV。


     關於吉利改用本田方式的原因,吉利的原技術人員島崎勇一解釋説,「雖然結構比
較簡單,但根據行駛領域不同,可以分別使用電機和引擎驅動,可以發揮各自的優點」。

      吉利在2019年前後研究新一代PHEV的方式,除了本田之外,還比較了豐田和日産的
方式等。島崎回顧當時的討論,稱「得出了在PHEV中本田方式能達到理想效率的結論」

行星齒輪方式人氣不高

一方面,很多觀點認為豐田的串並聯式HEV技術「THS(豐田混合動力系統)」通過HEV兼
顧了更高的燃效和成本,但在PHEV領域,其優勢將明顯減弱。這是因為在大部分日常行駛
中使用的電動模式行駛時效率會降低。此外,行駛條件不同帶來的引擎和電機的控制也很
複雜。中國企業在PHEV的開發中還沒有採用THS的例子。


THS在被稱為動力分配機構的行星齒輪上連接引擎、電機和發電機,根據行駛條件改變引
擎和電機的驅動力分配並傳遞到輪胎上。電機、引擎和發電機始終機械地連接在一起,電
動模式行駛時,如果只有電機産生驅動力、同時使引擎和發電機停止,就會形成拖拽阻力
。中國企業認為,在以電動模式行駛為主體的PHEV中,與引擎分離的本田方式更為適合。


轉向PHEV尋求藍海


在中國,PHEV開發競爭日趨激烈是因為純電動汽車市場已成為紅海(過度競爭市場)。很
多企業涉足從外部採購電池和電機即可製造的純電動汽車,據稱現在在中國「誰都不賺錢
」。另一方面,PHEV由於存在引擎技術的壁壘,涉足企業較少,被認為是一片藍海。而且
中國政府將PHEV定位為新能源車(NEV),與純電動汽車同樣享有優惠政策。


      在中國,在純電動汽車需求增長放緩的背景下,PHEV的銷量正在急劇增加(圖3)
。2021年純電動汽車銷量為272萬輛,PHEV為60萬輛,差距很大。到2024年,純電動汽車
為710萬輛,而PHEV為512萬輛,兩者的差距大幅縮小。

https://i.imgur.com/hi00GuC.jpeg
[圖]

 在中國PHEV增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北方對純電動汽車敬而遠之。北方氣溫較低,純電
動汽車的續航距離會縮短,因此對PHEV的需求較高。

      日本瑞穗銀行商務解決方案部國際營業推進室國際營業推進第二組高級主任研究員
湯進分析稱,在中國北方的城市和山區,「PHEV比純電動汽車更有需求」。此外,2022年
中國政府停止了NEV的購買補貼,純電動汽車普及,喜歡新技術和産品的早期採用者減少
,這也被認為是純電動汽車需求轉向PHEV的背景。


      在PHEV市場上,比亞迪的份額壓倒其他公司。2024年乘用車銷量中PHEV達到249萬
輛,超過了純電動汽車的176萬輛。瑞穗銀行的湯進認為,「比亞迪的PHEV成本已經下降
到能與引擎汽車競爭的水準」。


      雖然PHEV在中國迅速普及,但從全球範圍來看,仍然是一個小眾的存在。比亞迪的
電動汽車出口正在增加,但PHEV才剛剛起步。計劃2025年底向日本出口PHEV進行銷售。儘
管如此,在美國,優待PHEV的加利福尼亞州撤銷了零排放汽車(ZEV)規定等,PHEV的熱
潮正在消退。PHEV能否成為取代HEV的存在?這將取決於比亞迪能否在國外將PHEV的價格
降低到媲美中國市場的水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0.97.149 (臺灣)
※ 作者: OldWang911 2025-11-15 19:33:44
※ 文章代碼(AID): #1f66KQbB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63206426.A.94B.html
※ 編輯: OldWang911 (42.70.97.149 臺灣), 11/15/2025 19:38:02
iorittn: 日產的純發電模式,其實只要配一套變速箱,其實也不會有高速耗電問題吧1F 11/15 19:50
ryu38: 他國事務,台本尿性根本不會引進3F 11/15 19:51
maximper79: 插電式 進來 台苯不得賣個160 1704F 11/15 19:58
ftwing: RAV4繼續賣2.0純油、CRV繼續賣1.5T5F 11/15 20:19
dslite: 沒專利?6F 11/15 20:45
OldWang911: 對啊 我也很好奇  中國車廠把本田那套系統搬去用
賺得盆滿鉢滿,反而本田在中國都快混不下去了
本田豈不是在中國賠了夫人又折兵?!
超雖 = =7F 11/15 20:49
Charles0421: 本田跟byd都是抄paice的啊 還本田式勒
苯田粉真把苯田當原創了喔11F 11/15 20:53
cchpt: 講得好像THS想抄就抄一樣13F 11/15 21:01
Benefits: 本田的油電系統早就引進了阿,同軸式,沒有行星齒輪,先導入Fit,最近導入HR-V,進口的Civic一直都有,只剩CR-V了
https://i.imgur.com/t8rDi2W.jpeg
日本不怕中國做混電,因為中國製造引擎的能力還落後日本.他們抄本田,到時候只會凸顯本田技術更領先. 歐洲人不怕中國研發渦輪引擎也是一樣道理,技術落後至少一個世代.14F 11/15 21:15
[圖]
joiedevivre: 本田遙遙領先 遙遙領先! 再說一次 遙遙領先!20F 11/15 21:27
OldWang911: https://i.imgur.com/k3eBvEt.jpeg
樓上昨天貶低本田引擎,今天又說本田遙遙領先,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我都快被J大搞混了21F 11/15 21:31
[圖]
fuyuo1469: Insight Accord 賣不好都是過去式了翻頁了的意思嗎24F 11/15 21:32
xmaspan: 所以是本田授權中國廠商生產嗎,還是像三菱引擎一樣,手把手教會中國,有點不懂
忘了補ㄧ種,還是中國偷了本田油電技術25F 11/15 21:48
iceonly: 不用THS就只是單純的做不到而已吧。你看像CC GRsport可以做到零百7.8,Rav4 GRsport零百5.8,油電做到可比渦輪28F 11/15 21:57
a885669: THS太厲害 這些山寨廠家做不到 抄不起來 就算做到了 維護耐用性也完全輸THS30F 11/15 21:59
popcorny: 但THS的PHEV有任何時候都可以油電一起輸出的好處32F 11/15 22:01
OldWang911: 我猜本田一直不跟別的車廠合作的原因之一,應該是不願技術流出去,但是唯一的例外在中國,因為當地政府規範的緣故,所以都必須與當地車企合作,會不會因此這樣本田的技術流出去了 ?!
@a88569 內文有些,中國人評估過三家日車企技術之後,決定選用本田的技術最好
*寫33F 11/15 22:07
xmaspan: 所以結論是中國偷了Honda的技術,然後反嗜Honda嗎
但有個疑問,爲何本田完全沒聲音,就算提告會失敗,總要提告,這是面子之爭40F 11/15 22:12
OldWang911: 這個問題我理解的還不夠多,無法下定論(到底是抄襲,還是致敬)
本田懂得造車,但是不懂得行銷。本田在中國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沒抓準中國人胃口,以引擎與操控當賣得,但是當地消費者在意的是入門款就要有電動尾門 天窗...etc43F 11/15 22:16
ssss7711: 本田不滋聲最大原因當然是他也沒有專利啊49F 11/15 22:21
OldWang911: *賣點50F 11/15 22:22
xmaspan: 另外好奇的是,就算在中國提告,99.99%會失敗,但在歐洲、澳洲也可提告,可讓中國油電出不了中國,美國更不用説另外好奇的是,就算在中國提告,99.99%會失敗,但在歐洲、澳洲也可提告,可讓中國油電出不了中國,美國更不用説了,會主動説侵權,需調查、制裁,可目前這些動作都沒
又好奇了,爲何本田不申請專利,這大的公司會犯這低級錯51F 11/15 22:23
OldWang911: 因為人在屋簷下吧,而且日本人的性格好像很少會撕破臉57F 11/15 22:25
xmaspan: 誤
本田損失中國市場跟中國損失全球市場,那個損失大,日本人還真是笨得可以58F 11/15 22:25
ssss7711: 分析這麼多結果專利在paice手上,而且2019年到期...61F 11/15 22:28
xmaspan: 若ssss7711資訊正確,原文還真是裝肖欸(不是原po)62F 11/15 22:31
ssss7711: 原文是日經的,拿日本車舉例很合理63F 11/15 22:37
xmaspan: 這說也對,不過從示意圖看起來,本田油電的確不錯64F 11/15 22:40
ssss7711: 喂AI得到的,大致上說THS當初也付了多筆專利費給paice,另外世界上大多數車廠其實都有給錢,還有直到2019專利過期前很多混動的奇葩設計其實是在繞開某些專利65F 11/15 22:42
OldWang911: 專利是一回事,現成就有技術可拿來借用更方便68F 11/15 22:43
dslite: 那麼那些P3 hybrid在搞甚麼笑? EHEV沒專利啊69F 11/15 22:50
atlaswhz: 豐田的精髓就是PCU的軟體,懂的就懂70F 11/15 23:39
joiedevivre: 粉粉就是假裝看不懂諷刺 硬要尬吹 QQ
還是內心是真的以為遙遙領先 不告只是給人一條生路?感覺是真的覺得paice混動是本田創的耶71F 11/15 23:55
clovermars: 為什麼本田不出聲>>>因為本田也是借鑒別人的 只是比比較早 借鑒 不過某肘程度 paice有點專利蟑螂
因為這套系統難度跟豐田不一樣  豐田在機構
這套本田 跟比亞迪等用的 難度在電控 但是paice提出時還沒有這種程度的電控環境74F 11/16 01:00
allyourshit: goo了一下 原來PAICE告過豐田 它在混動走的很早
幾乎搞混動的都繞不開這家公司的專利 但專利過期了本田沒專利在手 告不了中國的電車廠 EHEV不是專利79F 11/16 01:26
ilovedirk41: 引擎會驅動車輪 台灣就不能掛電動車牌82F 11/16 02:00
joiedevivre: 不驅動車輪 但只能加油不能充電的日產也不能掛QQ83F 11/16 02:28
ilovedirk41: 要引擎純發電而且電池可以外部充電 才能掛電動車牌之前的i3就是 只是後來台灣沒在出現過這種車84F 11/16 03:40
OldWang911: 感謝補充說明86F 11/16 05:49
zzahoward: BYD那套基本上就是THS的變形87F 11/16 06:09
sa062061: Territory不就是呆丸福特版的油電CRV88F 11/16 06:34
jasonyaoo: 台灣能選phev的車型少得可憐89F 11/16 09:27
timewaits: THS 核心是軟體跟控制邏輯,所以就算直接複製也做不出一樣的東西 更不用說還有一堆專利90F 11/16 10:06
DYE: 前文我就說過了,是Paice這家公司的專利到期,honda的immd也是基於這項專利。
THS結構是 Ford 跟 Toyota 兩家互相交叉授權,兩家都能用。專利的本質是一項創新,是一個想法,是一說明一項結構。從一個想法到實際量產使用還有很長路走。當然這過程也可以產生很多專利,每家能最後量產產品都不是隨便能抄出來的。92F 11/16 11:01
randeon5566: 牆外寫出的文章 認證98F 11/16 12:27

--
作者 OldWang91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