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enefits (Benefits)標題 Re: [閒聊] 為什麼對電車接受度這麼低?時間 Sun Nov 23 20:26:27 2025
※ 引述《Okutaguramu (八星魔王)》之銘言:
: 充電不方便:現在充電站快要跟宮廟一樣普及了
: 家裡不能設充電樁:超充站這麼多,誰還要在家設充電站?
: 電池會燒:臺灣哪台合法進口、或自製的電車燒過了?
: 哩程焦慮:充電站都快跟宮廟一樣多了,還會焦慮?
: 充電時間長:下車抽根煙就充飽了吧?
: 臨時要充電要排隊:出門前先充好很難嗎?
: 殘值:車是拿來開的,不是拿來保值的。
: 電車車價便宜、稅金便宜、保養便宜、科技感滿滿、安全性高,為什麼電車接受度
: 還是很低?
我自己的看法是,台灣電動車普及受阻,不是單一原因,而是幾個結構性問題疊在一起:
價格與國產化的現實
稅負確實偏高,國產化理論上可以少掉部分關稅、壓低售價,但在目前市場規模不大、關
鍵零件多半仍要進口的情況下,國產並不等於一定便宜很多。
自製率政策與平價車型缺口
新的自製率門檻,短期內確實讓像 MG4 這種百萬級掀背電動車卡關,等於把一塊原本有
機會帶動普及的價位帶先空出來,雖然政策出發點是產業與供應鏈安全,但代價就是普及
速度被拖慢。
國產車型選擇太少
目前國產純電乘用車幾乎只剩 N7 在撐場面,不想開 SUV、又希望避開高關稅的消費者,
實際上缺乏國產掀背或房車的電動車選擇。
居住型態與充電不便
多數人住集合住宅,要裝家用樁牽涉管委會與線路負載問題,公共充電站數量雖然在成長
,但對一般上班族來說,「日常充電是否方便」仍是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能源與政策信心不足
政府嘴巴上有 2040、2050 的路徑,也有部分稅負優惠,但在電價、供電穩定、能源結構
的爭議下,一般人很難放心認為「長期用電動車一定比油車划算又穩定」。
二手價與妥善率風險
電動車車價本來就高,二手市場又還不成熟,再加上部分國產品牌過去口碑一般,對多數
只買得起國產車的家庭來說,「萬一踩雷能不能承受」是很現實的顧慮。
所以現在的局面比較像是:
有能力、也有信心的人本來就會買電動車,但對那一大群原本只會買國產百萬級燃油車的
消費者來說,價格、選項、充電與政策信心都還不到「願意下決心全面改買電動車」的程
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60.84 (臺灣)
※ 作者: Benefits 2025-11-23 20:26:27
※ 文章代碼(AID): #1f8lrrM-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63900789.A.5BE.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為什麼對電車接受度這麼低?
11-23 20:26 Benefits
噓 green0616: 廢話太多了 其實就是車價太貴
但電車基本上只推特斯拉 所以問題只有特斯拉太貴1F 11/23 20:28
推 AMG72: 嫌貴永遠是消費者自己本身的問題3F 11/23 20:32
→ skthree: “台灣車價太貴”,其他都廢話4F 11/23 20:47
推 william826: 還好吧 電車當第二台車不錯 市中心短程
但第一台 就不行了 像我常跑東部幫老闆處理生意 里程會焦慮5F 11/23 20:51
推 popcorny: 對有些人來講 油電是三週加一次油10分鐘,變成一週充電一次30分鐘,這個時間是算上來回時間
還有如果只能選特,現在車格太少,需要中小SUV的選項8F 11/23 21:01
噓 wang56: 特斯拉在台灣銷量明明很好,講的好像貴到沒人買?
撇開特斯拉,電車接受度才很低好嗎
特斯拉有奢侈品屬性,很多年輕人願意多花錢全貸下去,但拿掉有錢人門面奢侈品屬性,電車就只是電車,電車油車誰便宜就買誰而已11F 11/23 21:15
→ ppnow: 一樓確實,車價便宜,配備給滿,掛什麼牌子都賣爆啦,納智捷那麼黑還不是靠N7續命了
bria如果頂規八字腿,你看賣不賣爆17F 11/23 21:35
→ kazami: 不用給好給滿 跟CC一樣功能 跟CC一樣價格 大概就賣翻 但現在成本就是做不到21F 11/23 22:18
→ maniaque: 兩百萬的特斯拉賣的嚇嚇叫,一百多的n7月賣兩三百台
價格是不是入手電車門檻?? 算了吧~~~~~
需求不會爆發,就是換車時去考慮而已,n7 長腿跟RAV4油電差沒多少摳,就這樣
幻想什麼降價就賣爆,真的是爛梗用不完
政府要推就去把計程車這一塊在汰換一批掉
會買CC還是大部分會買CC,那些就是不想煩惱充電的事情的"多數人",其他的就是對於CC 抱著 "來都來了"
要是現在冒出一台90萬的n7 LR ,就想去嚐嚐電車的鮮而已23F 11/23 22:31
→ wang56: 入門特斯拉跟本不到這版吹捧到200萬,全貸低利率月繳也不到2萬,覺得車太貴的可能都沒月薪打工族吧?
台灣有個現象,一堆貸款入門款特斯拉實際也就100多萬,但看很多特斯拉車主喜歡自己加價對外說200多萬,這心理學上就是要彰顯自己社會地位,遇到也不用拆穿
就跟買國產車,很多不會說開國產車,而是說開這台破百萬等級
開特斯拉如果買到200多萬,大多會直接車款等級LR,沒說型號的就幾乎是入門,不難判斷32F 11/23 23:05
推 derekevin: 電車目前還是以特斯拉為主流 其實它已經吸走許多1A2B Volvo Lexus的客群了 國產車的客群這價位目前真的沒什麼選擇 看看以後中國車有沒有機會以MG模式登台了41F 11/23 23:27
推 varcs: 樓樓上王56推文我都有在跟耶,高級酸特文不停進化,見解非常有趣44F 11/23 23:47
推 chigo520: 對啊消費者本身的問題,所以也不要討論什麼為什麼賣不好,反正車廠又沒問題47F 11/24 0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