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標題 Re: [閒聊] 到底n7銷售的問題在哪裡?時間 Fri Nov 28 06:50:18 2025
#1bAa__BM (car)
上市前我就說過了
https://www.ptt.cc/bbs/car/M.1697271807.A.2D6.html
文章還在
簡單來說,低價電車除非低到變成有冷氣的兩輪/老頭樂等級的代步車
不然這個價位帶的TA就是很困難的存在
我先說我對N7印象並不差,老實說搭過好幾次計程車
坐後座的體感比CC和Rav4好上不少
但問題就是,對非營業用車買家來說
100~120萬目標就是要分食CRV和Rav4的主要消費帶吧?
那這個區域的客群我不敢說全部啦,多數在意的是什麼?
經濟性、可靠性,反正就是閉著眼睛買都可以,絕對不會錯
那我們來看看BEV目前使用上的缺陷
1. 家裡能充電才能有最好的使用體驗 (一條220V迴路也好)
2. 未來折舊的不確定性 (其實頗高)
3. 車重帶來操控性跟不上動力
除了3. 基本上1和2就是完全命中120萬以下客群的雷點
CRV/Rav4之所以會超級暢銷,就是要閉著眼睛買
不用想、不用做功課、碰到問題回去廠裡花點錢就可以解決
"家裡能充電"這件事情,對多數經濟型買家來說就不一定是選擇
首先你要有一間透天或是新大樓,透天還好,明線醜一點自己家裡沒差
大樓稍微離電表遠一點的大概都是三五萬起跳,還要得到鄰居支持
(當然,台北目前六七千萬起跳我看的幾個建案是都先拉好了)
使用環境上的限制我就篩掉這個區間帶多數人了
折舊不確定性也是超級大地雷,因為對這個TA來說
多數都是經濟考量,沒經濟考量的那種就是車子可以動就好不要找麻煩
否則上去一點點就有NX和RX,要好一點點的操控犧牲空間也有Civic HEV
整體來說,在定價/成本的篩選上非常有問題
Luxgen本身不是什麼加分品牌,甚至是扣分
自己有那個能力裝充電樁的,要買BEV通常也都直上進口貨的質感
N7這台最大的問題就是被大家騙了以為便宜就會賣爆
成本拼命壓,內裝省到爆,60kwh電池結果車重快兩噸 (因為車體沒錢用鋁合金)
單馬達跟人家雙馬達差不多重
反而吸引不到真正客群
不如價格多個二十萬,內裝設計整理一下不要搞得像貨車
至少能摸到的東西用料好一點
吸引一些本來想去買二手Tesla的顧客
事實上就是...二手Tesla賣的數量可能還比全新N7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97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5-11-28 06:50:18
※ 文章代碼(AID): #1fADMiYW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64283820.A.8A0.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到底n7銷售的問題在哪裡?
11-28 06:50 zzahoward
→ basacola: 為什麼一定要家裡可以充電才能買1F 11/28 06:54
最好的體驗就是家裡充電阿 不然你幹嘛不去買Rav4/CRV?
推 yftsai: 說真的啦,電動車菜鳥,還掛Luxgen牌,你就要拿來跟電動車老大、全球市值最高車廠特斯拉對比,不覺得太早了嗎?
事實是,以他的條件,一個月能賣300台已經很不錯了2F 11/28 07:01
推 Benefits: 電動車是一種先驅者選擇,但N7跟納智捷實在太土.,5F 11/28 07:17
以總價來說,算非常便宜
推 Benefits: 裕隆跟鴻海原本肯定想吃下2030年公務車電動化的餅,跟政府搞個自製率鎖國,結果落漆的能源政策無法支持電動車普及. 大家都等著看這群政商禿鷹如何鳥獸散,就再繼續政策鎖國搞壟斷嘛.7F 11/28 07:24
BEV充電根本影響不了整體電網,隨便一個TSMC工廠影響還比較大
→ Barolo: 你搞笑? 雷色軍妄想跟特斯拉二手比肩? 現在這價格都打不贏特斯拉二手了 還要貴20萬? 後進品牌本來就是要砸錢堆料
把口碑養起來 而雷色軍當初把自己口碑揮霍光了 如此而已11F 11/28 07:31
電車這客群預算是充足的,通常也願意給機會
你信不信Lucid這品牌要是來台灣會賣得比N7好XD
但產品要夠強阿,好歹對岸沙發車要學一下
推 ru04hj4: 不信
來了再說 不然都是空話14F 11/28 07:59
推 SIL: 前半段基本上都沒錯,但後半段策略部分如果照你說
的只會死更慘更快,原因也很簡單:還是品牌形象撐
不起來。
另外對岸能堆料堆成那樣一方面是成本空間原本就大16F 11/28 08:01
→ SIL: (人工/物料/經濟規模)、二方面是政府補貼讓車廠
有空間互卷虧錢賣也在所不惜,台灣沒那個條件的。21F 11/28 08:05
推 chigo520: 講那麼多那其他電車勢必賣得更好不是?現實就是除了特都不能跟油車比23F 11/28 08:06
噓 kashima228: 貴死了 續航那麼差 內裝普 賣100萬還是太貴25F 11/28 08:07
推 preisner: 1, 2是連動的,家裡能充電,省下的油錢也能抵折舊26F 11/28 08:13
推 Frobel: 我也覺得100萬那種內裝還是太貴 頂多wish價
另外非雙北的六都 千萬內的新大樓就有機會有充電樁了 所27F 11/28 08:16
哪有 桃園、新竹、台南、高雄現在都超貴的哪來千萬內新大樓配車位
→ zzahoward: 事實上你內裝多包點皮、模仿對岸設計根本沒多少成本29F 11/28 08:17
→ Frobel: 以充電不是問題
對岸的電動車為何隨便一台都有冰箱按摩椅天窗跟無窗框玻璃30F 11/28 08:17
對岸國內版本確實很多沒用到車規零件XD
但我意思是layout好歹模仿一下,你看奇瑞為了進軍歐洲模仿Mercedes多徹底
推 Frobel: 楊梅的三年內建案兩房的有幫你預留充電樁安裝真的千萬內33F 11/28 08:22
然後拉個電線要五萬,買個樁+台電認證弄到好算三萬 應該是扛不住
推 dick929: 台灣100~120的價位不太能撼動雙田啦,你完全不懂
能吃到MG、苦瓜的消費層就算不錯了
另外我也早說過,電車主要客群要放在外拋到荒郊野外蛋毛區的人34F 11/28 08:31
我要說的是 反正100~120的基本盤就是CRV/Rav4,MG和Ford都是比較下偏好的結果
但就算是MG/Ford也都是預算限制型,不然就直上Volvo甚至BMW就好
荒郊野外我不太確定,全世界電車買家反而都是都會區使用者為主
非都會區買家偏好傳統ICE
※ 編輯: zzahoward (136.226.240.97 臺灣), 11/28/2025 08:38:28
→ dick929: 蛋毛區的新成屋單價低、總價低,裝充電樁更是必備條件
電車銷售量跟通勤距離相輔相成
不過n7在蛋毛區的能見度還是比我特低得多
大家還是寧可捏一下直上我特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荒郊野外的特斯拉比例會讓你改觀
不過回到n7這話題,品牌就是硬傷38F 11/28 08:36
推 Jokering5566: 要買到LR版還要140萬,買低配版的又太差,如果LR版能降到110,10044F 11/28 08:46
→ dick929: 裕隆一而再,再而三讓台灣人失望,這個印象很難扭轉46F 11/28 08:47
推 fju0911: 國產還賣這麼貴? 當國人都腦殘盤子o47F 11/28 08:54
推 stevewu929: 覺得往上打只會死更快 品牌價值就在那邊 還不如繼續cost down 便宜治百病48F 11/28 09:20
→ Anyotw: 坐到會斷電的n7…3次了50F 11/28 09:21
→ ilovedirk41: model y rwd車重也快要兩頓 根本沒輕到哪裡去51F 11/28 09:21
→ Anyotw: 第一次很緊張,後面我都比司機冷靜了。跟他說滑滑手機等等重開就好(茶53F 11/28 09:22
→ thigefe: 台灣電網應付充電站不是1問題,問題是業者獲利沒56F 11/28 09:37
推 weijinsusu: 台灣人就一台車又要上班,載貨,假日全家要出去玩,除非是充電速度變很快,充電樁跟加油站一樣普及或自己家有,不然就只有特定人會買,剛上市時熱賣就是這群人大都出來了,現在就正常的量57F 11/28 09:51
推 charles1975: 我們週末都會去鄉下度假 連假會出遠門 電車會有限制61F 11/28 09:59
推 a09154658: 一百萬 不買品牌 買純粹的料 不太像一般人會做的事62F 11/28 10:00
推 beoneg: 只有99萬那級可以買,LR賣到120-140根本買不下去63F 11/28 10:04
推 oldling: 堆料堆到跟別人一樣品牌還是輸 重點還是便宜才有勝算65F 11/28 10:18
推 zzyzx: 拉屎菌 你說再貴20萬 哪個傻b會買66F 11/28 10:21
推 weijinsusu: 剛才搭桃園客運5098的成運電車,司機在總站前的路口就要大家下車,說跑一趟就要去停車場充電,進總站怕沒時間去充電67F 11/28 10:22
→ ilovedirk41: 對阿 他沒用鋁合金 其實還蠻輕的 特斯拉是LR很輕71F 11/28 10:25
推 a186361: 有能力設家用充電樁的族群第一考慮也不會是正L72F 11/28 10:27
→ H2: MY RWD 比 BMW X3重不到100kg73F 11/28 10:32
→ ilovedirk41: N7 5人亮點板車重 1935公斤
model y rwd 車重1928公斤 有差很多?74F 11/28 10:34
→ curtis16: 內裝改一下就想+20,一個月連一百台都沒有76F 11/28 10:36
推 indoman: 廢話一堆 再便宜20萬 要跟cc競爭 怎麼贏
難聽點就是 電動車沒品牌加持外 就不可能買了
也不可能被大多數民眾接受77F 11/28 10:36
推 JEON: 完全不認同 就是要便宜才有他的TA 要貴就買它牌了80F 11/28 10:40
推 a186361: 就平價電車在台灣市場需求沒那麼高82F 11/28 10:58
推 rgbff: 你都知道品牌會扣分了怎麼覺得能吸到二手特斯拉顧客83F 11/28 10:59
推 a186361: 基本上N7也是已經把這塊市場吃的7788了,也不算失敗吧84F 11/28 11:01
→ dadada5566: 車型新鮮度減少而已 以電車總量或是納本身來說賣不差85F 11/28 11:13
推 allyourshit: 60KW搞到車重快兩噸這是我無法理解的地方
阿特電量比較大還比較輕 黑科技?86F 11/28 11:16
→ a29035568: 很多一直提重量,卻不直接講原因,三元鋰 LFP,還有鋁合金差異,都是日後維修的成本,每次在拉拉群看到一堆人po保險費跟維修費,還要到處問哪裡修便宜就知道了。90F 11/28 11:36
推 daae: 搶到計程車市場就算成功了吧93F 11/28 11:53
推 JJBOY: 同意a29說的,笑三元何時掛掉,又有20-80%的問題,雖然輕,但是成本高又有刺穿風險,都建議LFP,安全又省錢,95F 11/28 12:44
推 occw0721: 對岸的車,出口就沒冰箱彩電大沙發了
車規跟相關認證,那些東西根本過不了不能上市
跑完價格也壓不下來,泰國BYD也是賣破百萬啊97F 11/28 12:53
推 snailking: 不要在那邊計程車了,CC賣得好就是都是計程車在買
啊n7也都計程車在買啊怎麼銷量差那麼多,計程車自助餐?100F 11/28 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