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標題 [請益] 我國可曾推過飛潛快
時間 Mon Sep 29 22:24:28 2025



  左岸老共立國之後,因為建國骨幹是陸軍,海空軍除了一些叛逃

  過去的軍人以外,工業底子在這方面也薄弱,故在前蘇聯支持下

  ,有段時間主打二炮與飛潛快。前者指第二炮兵,就是操作傳統

  火炮以外的火箭和導彈部隊;後者指(岸基)飛機、潛艇以及(魚雷

  )快艇和小型艦艇(如炮艇)。


    我國呢? 顯然國家財政養不起以大型艦艇為核心的艦隊,好像

  最大養幾艘二戰盟軍送的驅逐艦就很吃力了。有想過改成組建大

  量飛彈小型艦艇嗎? 但是這一來又無法承擔日常護漁以及戰時護

  衛我國進口資源的船隊。


    戰機自造? 漢翔好不容易累積一些技術團隊後卻中斷補助,白

  白便宜韓國。

    潛艦自造? 仿效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水下狼群部隊?

    導彈自造? 雄風天弓天劍啥的似乎至少中科院保留技術團隊持續

  有進展,但是彈道飛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07.142 (臺灣)
※ 作者: saltlake 2025-09-29 22:24:28
※ 文章代碼(AID): #1esfQUV4 (histori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59155870.A.7C4.html
NKN: 台灣需求就量太少 研發成本效益搞不成像韓國那樣研發常規載具加上外購派勢力一直很大 事實上外購機種的性能也一直比較好但就是貨源受制於人政治毛又多 國造派才靠自主貨源當理論依據加上台灣國防環境艱困 不像南韓用爛點國造機種也能扛住北韓總是要儘量能用能搞到的最先進機種來維持技術優勢 所以外購派也一直是理論根據很堅固勢力很強
能買先進美國貨就儘量買先進美國貨1F 09/30 00:43

  其實這不就是:

    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取捨?

  即便如此,當年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戰機技術班底給割捨掉,負面影響

  相當深遠。畢竟人生有限,期待個人把個人職涯壓在中央政府自己都搖擺

  的政策根本不合理。

    中央政府能把本國已經成形的戰鬥機研發團隊割捨,憑啥不能割捨其他

  的果產武器研發團隊?

    何況之前國造武器不就反覆發生,我國求著美國買某款武器,美國拿俏

  不賣。我國自己研發出相當成果,美國政府就趕著讓我國買? 換言之,即

  使要外購武器,中央政府政策上也必須要維持本國對於關鍵武器的持續研

  發團隊。

    專業人員的培養很花時間的,一旦讓專業人員感到我中央政府會為了外

  購武器款而裁撤本國研發團隊是常事,誰敢拿自己職涯報效國家?

NKN: 至於潛艦是因為美國已經沒有常規動力潛艦全核子動力化
有常規動力潛艦的德國日本等又受制中共不敢賣台灣
現在的困境中 連技術轉移都沒有的從頭國造是唯一解方
否則也是仿造外購軍艦會更簡單些
飛彈就已經是最好搞定的武器而且確實其實也是政治毛最多
外購限制很多的武器 台灣將研發資源集中在飛彈上也算戰略正確飛彈快艇則台灣海軍本身反彈大於研發能力限制
因為常規軍艦總是在平常能幹的事情更多也更稱頭
跟韓國比 國造武器外銷困難也是台灣國防工業一個瓶頸
這原因當然也是中共打壓 所以不誇張一切都是中共害的8F 09/30 00:47

  一切都是中共害的? 共匪就一直是敵對勢力,抱怨對方打壓我方? 說實在真的

  沒啥意義。

NKN: 台灣國防工業的各種困境都跟中共威脅與打壓有關
否則不只韓國像瑞典之類國家也是靠外銷來補足國內國防需求量太少無法攤平武器研發成本的困境18F 09/30 00:53
※ 編輯: saltlake (114.36.207.142 臺灣), 09/30/2025 11:48:19
loser1: 1980年代台灣大量宣傳使用雄風飛彈的飛彈快艇部隊21F 09/30 14:51

--
作者 saltlak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