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作者 seatea (重新出發)標題 Re: [新聞] 雙北房價所得比 一年新高時間 Tue Mar 3 12:34:24 2015
※ 引述《pds1 (Fighter)》之銘言:
: 內文:
: 2015年03月01日 04:10
: 內政部最新統計,台北、新北房價所得比分別升至近一年新高,購屋負擔居高不下。圖/
: 本報資料照片
: 內政部甫完成最新房價負擔能力統計指出,去年第3季全國房價所得比微升至8.39倍,其
: 中,台北市、新北市分別升至15.19倍、12.81倍,雙雙創下一年多來新高,顯示雙北市家
: 庭的購屋負擔仍舊居高不下。
: 內政部指出,103年第3季全國貸款負擔率為35.56%,房價所得比為8.39倍,兩者皆較上
: 季略呈提升,代表民眾購屋壓力依然沉重。
: 六都裡台北市與新北市房價所得比分別升至15.19倍、12.81倍居前兩名,分別創下近5季
: 、4季的新高,屬於「房價負擔能力過低程度」;相較之下,台中市升至8.30倍、高雄市
: 持平在7.64倍、桃園縣升至7.24倍,這三都則屬於「房價負擔能力略低程度」;另台南市
: 升至6.49倍,屬於「可合理負擔程度」。
: 內政部表示,房價所得比及貸款負擔率皆是衡量民眾對房價的負擔能力,前者係以房價除
: 以家戶年所得,後者是以每月房貸支出占月所得的比例,依國際標準,房價所得比介於7
: ~8倍屬合理,而貸款負擔率低於30%屬合理,若高於50%則代表購屋壓力過高。
: 去年第三季台北市貸款負擔率為64.36%,新北市貸款負擔率為54.30%,意味購屋壓力續
: 呈提升;而台中市、高雄市、新竹市、彰化縣、桃園縣貸款負擔率雖較前一季略微上揚,
: 但仍低於4成(介於30%~35%);另台南、南投、屏東、基隆等11縣市貸款負擔率仍在3
: 成以下,顯示這些縣市家庭的購屋負擔相對較輕。
: 而購屋負擔最輕的地區在屏東縣、基隆市,貸款負擔率分別為20.19%與22.10%,房價所
: 得比也僅4.76倍與5.21倍。
: 內政部表示,以家戶月所得6萬元為例,假設20年期本利均等攤還方式、貸款成數7成、固
: 定利率1.972%及貸款負擔率30%等條件設定下,約可合理負擔房屋總價510萬元以下住宅
: 。本季中位數房價低於510萬元之縣市,包含台南市、高雄市、宜蘭縣、苗栗縣、彰化縣
: 、基隆市等14縣市。
: 連結: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01000033-260202
雙北房價所得比 一年新高 - 中時電子報
內政部甫完成最新房價負擔能力統計指出,去年第3季全國房價所得比微升至8.39倍,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分別升至15.19倍、12.81倍,雙雙創下一年多來新高,顯示雙北市家庭的購屋負擔仍舊居高不下。 ...
: 其他:江怡華表示
每次看到房價所得比就覺得滿好笑的,我的扣繳憑單,跟我實際收入,差了.....不想講
。我還有乖乖合法繳稅喔,更別說我相信一堆攤販連稅都沒繳..XD,在那邊什麼房價所得
比。
應該叫做,房價上班族死薪水所得比還差不多,如果照這標準,我大概只買的起500萬的
房子吧XD。
其他,不能說的秘密。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77.236
※ 文章代碼(AID): #1KzJdJry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425357267.A.D7C.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雙北房價所得比 一年新高
03-03 12:34 seatea
推 ck960684: 你幹嘛把事實講出來 壞透了...雖然我也賺不少沒繳稅的錢不過老實講 這種還是稍微不公不義 所以還是低調點好1F 03/03 12:40
推 newsswen: 你這種人是自營商人和經營階級,不是社會多數
和龐大的領薪水中產大軍來說,你在統計裡可以忽略,不要把自己真的當成什麼咖。
覺得統計學會因為自己這種狀況估計失準...也太看得起自己在市場中佔的比例4F 03/03 12:47
推 shihchinlun: 當你在談論3000萬以上的物件時,可能大部分的購買者都不是靠單純的薪資9F 03/03 12:59
推 riya: 這個市場不管再熱,本來始終就是少數成交帶動多數行情啊11F 03/03 13:01
→ Asasin: 事實就是這個統計不夠精確阿XD13F 03/03 13:03
推 benitolin: 在三千萬以上的購買族群裡,自營商高管等有隱形地下收入者反而是高比例族群15F 03/03 13:40
推 kage01: 真大咖不會來ptt吧17F 03/03 14:08
推 riya: 樓上,會歐,賣地瓜的18F 03/03 14:11
→ darthv: 來PTT看反指標啊,很重要的
柯斯托蘭妮教導我們,反指標是珍貴的稀缺資源19F 03/03 14:41
→ ssiou: 天龍區(大安區)去年成交超過3000萬總共約500筆,佔總成交1/4,所以大多數買房的還是所謂的死薪水吧,不要每次人家的統計數據你一句台灣不一樣就要全盤否定,難道美國沒有自營商,美國沒有避(逃漏)稅?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地下經濟?
來啦!介紹你一本好書:《地下經濟:透析全球金錢帝國》羅伯特.紐沃斯(Robert Neuwirth)美國人唷^^21F 03/03 15:16
→ ssiou: 拜託不要跌,但也拜託大家不要買就好^^28F 03/03 15:31
推 kkithh: 投客的特色,舉一個特例要大家當通例
但這個特例真實度如何,當然不高
因為都是空口白話沒證據,話術而已
吹噓自己有錢然後再說很多人都一樣有錢就是此話術的特色29F 03/03 15:45
推 cpz: newsswen 講得更是好笑 台灣也是房東少 房客多啊
房子是給有錢人買的 收租收稅用的 不是給上班族買的
實話總是殘忍 QQ33F 03/03 16:04
→ kuma660224: 大安區3000萬以上是領死薪水買的?
一個月繳十幾萬,是哪門子的死薪水阿36F 03/03 16:09
→ ssiou: k大有事嗎?我是說3000萬以下佔多數(75%),難道75>25在這個版也不成立嗎?
可能是我沒講清楚,3000萬以下佔75%(這還是大安區唷)
全台北市的話3000萬以上佔不到20%,成交價格的中位數是1630萬,以國際標準大概要年薪300萬吧(如果沒有就別買?)38F 03/03 16:12
推 shihchinlun: 1630會高的很誇張嗎,自備500左右
不過應該以面積算比較準吧,這些量有多少是小套房43F 03/03 16:31
→ kuma660224: 佔多數不代表那是一般人阿
統計上多數家庭的可接受負擔在千萬以下。45F 03/03 16:35
→ ssiou: 回shi:一樣的錢能買別墅誰會買小套房,1630萬是不高,但就是居住品質不好,這就跟你不會花500元買一碗滷肉飯是一樣ku大:我想很多人是被迫接受負擔的,就像"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是一樣的,行銷的力量阿47F 03/03 16:50
→ kuma660224: 大安區均價3049萬,要能"被迫負擔",也得有能力
就連老公寓均價也要2300萬。
這些人若非換屋(只負擔價差),或有富爸爸,
能買的恐怕收入很高,高到不太可能是靠死薪水
實價上低價的很多是二等親間移轉。51F 03/03 17:08
→ ssiou: ku大:有趣的事情是我認識的有能力的(靠爸或是老闆)們,真的有在買房子的可以說是沒有(唯一有的是買給小三XD),我指56F 03/03 17:23
推 benitolin: ssiou,你交錯朋友了,也許就是物以類聚人以朋分的展現吧!59F 03/03 17:26
→ ssiou: 有能力是年收入300萬以上(我想應該不過分啦)61F 03/03 17:26
→ kuma660224: 200萬以上佔1%....這些人可負擔的起月繳10幾萬
但老實說我認為那不算一般死薪水的人了62F 03/03 17:27
→ ssiou: b大好酸,我的生活圈大概都是200萬等級,在這個版真的蠻魯64F 03/03 17:28
→ ssiou: 的(以執業會計師跟企業財務長為主的群體,超魯的XD)
台灣公務員算廉價勞工,其他如新加坡等等動不動就千萬年薪對了p大你的帳號怎麼這麼多?66F 03/03 17:30
→ wadekimo: 我和老婆都上班族,買大安區房子ㄧ人貸ㄧ千萬69F 03/03 18:16
→ ssiou: 辛苦你們夫妻了,我願意替貪婪的投客向你們道歉70F 03/03 18:25
→ kuma660224: 那是自願的,能繳2000萬房貸已打敗90%勞工
不過2000多萬還在大安均價以下。
均價以上若不靠爸,不知是什麼世界了71F 03/03 18:36
→ ssiou: ku大,搞不好他們父母幫出5000萬阿,這裡ptt耶74F 03/03 19:11
→ kuma660224: 靠爸是蠻有可能。或自營應該居多。
北市首購平均1600萬,但精華區均價卻是2倍多
就算要靠爸,爸爸大概也不是平凡上班族才能靠
3歲自耕農那等級就沒問題。
柯P也住大安區,房貸還有1381萬。
當初他買屋是夫妻月入合計40萬,跟柯爸借千萬
也就是當年夫妻自備4000萬左右。75F 03/03 19:18
→ q135q135: playhome自己推文文就好啦 何必開分身出來推文82F 03/03 20:08
→ shihchinlun: 之前做企金看到不少..只能跟你說有錢人很多在買房...而且有公司又有生意的人方法太多了真的很難打
我以前就每天在看央行的文然後看怎麼樣才能讓人客不被打到..83F 03/03 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