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me-sale
作者 singingchen (馨)
標題 [閒聊] 疫情會改變你買房的喜好嗎?
時間 Thu Jun 10 14:42:15 2021



如果疫情讓在家工作變成一種常態

大家還會想在精華地段買房嗎?

還是找個人和人不必摩肩擦踵的地方呢?

另,最近一直在想,是否該買個智慧衣櫥放玄關

入門之後把衣物消毒一番......

東想西想,主要是因為無法看房啦(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79.139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WmRH92Y (home-sa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23307337.A.0A2.html
jamo: 我覺得缺電比較會影響,疫情一兩年就過去,但是能源政策影響是十幾年,我現在買房會把電費單拿來看一看~1F 06/10 14:47
jaricho: 買房有甚麼好的省電可以注意的嗎?3F 06/10 14:51
getdream1223: 有錢還是會想要住精華區啊
不過格局可能會挑不一樣的 然後一定要有廚房4F 06/10 14:51
Sam27: 重點應該是大家對面積需求會比本來大個5~10坪
以前只有晚上回家,假日有一半時間出遊,室內15~25還可以現在在家時間變多,室內不到30以上,假日不能出去是很痛苦6F 06/10 14:53
singingchen: 缺電這事我也想過,但調查過以後發現,不限電的房
若非軍營醫院旁,就是東區信義區,本來就買不起
若Sam大這樣想,那露台戶豈不是該很搶手?9F 06/10 14:56
mrschiu: 林口家樂福那個社區有綠能發電還能把電賣回臺電...12F 06/10 14:59
valkytie: 低樓層露台接垃圾煙蒂而已 要高樓層露台才舒服13F 06/10 15:05
sdhpipt: 賣電給台電 不代表該社區耗電量小於發電量啊!14F 06/10 15:09
supereva: 理論上影響不大 疫情才幾年 買房常常是十年以上15F 06/10 15:09
sdhpipt: 只是賣電收購價高 買電電費便宜而已 所以一邊賣電一邊買電比較划算 而且當年綠能收購價非常高16F 06/10 15:09
nenpow: 買房又不是只住半年.. 這樣就改變喜好何必18F 06/10 15:15
Nightu05: 只會變成想要三房.. 工作不互相干擾19F 06/10 15:19
sdhpipt: 本來疫情初期 美國與日本都有說大家離開都市往郊區的新聞然而過了一年多 市區房價反而越來越漲
原本預期市區跌價大家往郊區搬的狀況並未出現 只有飲食店20F 06/10 15:20
mfcke: 疫情是一時的 rna 病毒就是流感化 政府部敢講而已23F 06/10 15:22
sdhpipt: 大量停業導致的街邊店面大量空置 這一點有出現
而且近期台灣三級管制 市區宅配外送比較方便的狀況反而更明顯了24F 06/10 15:22
Sam27: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2/4991296
所有新聞都是報導,大家瘋狂再搶郊區suburban耶27F 06/10 15:32
全美房價最貴區近7成在加州 這個地方再度蟬聯第一 | 房產理財 | 洛杉磯 | 世界新聞網
[圖]
地產網站PropertyClub最新調查顯示,就算疫情肆虐,加州房市景氣仍然不受影響。自3月13日至9月7日,全美最貴的... ...

 
KrisNYC: 美國人本來就喜歡住suburban 只有特定幾個大城市中心住人29F 06/10 15:36
nenpow: 疫情來的時候市區交易冷清是可以想像啦,但你貼的新聞那些地方本來郊區就是貴的30F 06/10 15:37
Sam27: 重點是家裡不夠大,是非常非常大的痛點32F 06/10 15:44
sdhpipt: 之前看過報導說全美各大都市還是漲 只有曼哈頓在跌云云33F 06/10 15:45
Sam27: 我自己市區室內28坪的大樓也快三星期沒回去了34F 06/10 15:45
sdhpipt: 還是謝謝你貼的新聞35F 06/10 15:45
Sam27: 都在郊區我爸媽的百坪別墅,一樣有外送...36F 06/10 15:46
sdhpipt: 我反而是去住電梯大樓了 別墅已經兩個月沒回去了37F 06/10 15:46
jecko: 室內面積啊 現在WFH 根本想把3房換成室內50坪4房38F 06/10 15:47
sdhpipt: 別墅社區外送太不方便 而且開全棟中央空調浪費錢 XD39F 06/10 15:47
Sam27: 只是從走路5分鐘有小七賣場,變成要騎車7分鐘才有 = =40F 06/10 15:47
sdhpipt: 電費單是一兩萬與兩三千的差別41F 06/10 15:48
jecko: WFH後 很多家庭都抱怨住的地方太小 想換大 XD42F 06/10 15:48
sdhpipt: 我個人覺得 每人實用坪數10坪左右就很夠住了 太大沒有用新買的電梯大樓每人平均實用17坪左右 其實還是太大43F 06/10 15:49
Sam27: 如果平常上班,假日出遊,一人10坪可以,但現在1人要20坪45F 06/10 15:49
sdhpipt: 以前平均每人用3X坪根本很困擾...
比如說前陣子發生的事:因為房子太大 所以長輩在不同層準46F 06/10 15:50
Sam27: 疫情後,估計也要比疫情前,多個3~5坪/人,7~10坪/人太小了48F 06/10 15:52
sdhpipt: 備了小冰箱 結果其中一台冰箱太舊 除霜功能不好 結霜撐破49F 06/10 15:52
u4fu3: 長期wfh 小孩也在家上課的話 會想買大一點 甚至有view的房子 但疫情應該不會是長期的...所以不會真的因此換房XDD50F 06/10 15:52
sdhpipt: 了 把冰箱門撐開 然後壓縮機全速運轉了好幾天 地上都是水因為房子太大 所以好久之後才發現 真的很嘔
有一天放假我就是在處理這個事情 把冰箱搬到院子放著退冰用了十幾條抹布一直擦水 真的很火大
退冰後還要記得去後院把冰箱門關起來 不然會有蜂窩
我是再也不想住大面積有院子的房子了 真的沒用52F 06/10 15:53
Sam27: 我市區三房3個人,如果要常待在家裡,也覺得太小了
假日如果不出遊的話,換成室內40坪會比較舒服58F 06/10 15:57
nenpow: 如果只能被困在家當然越大越好,如果覺得三級警戒會持續個三五年那去買個大房子不錯啦
不然原命題不太合理,也不太有人會因為現在缺水就不住中南部或因為淹一次水就不住信義區了60F 06/10 16:03
chiangww: 電梯透天正夯64F 06/10 16:10
sdhpipt: 這次缺水我就覺得自己選台北東側而非西側是正確的
雖然大台北還沒有到真正限水 但是石門水庫前景堪慮65F 06/10 16:12
F93935: 不會  市區還是王道 最近我做粽子外送、淡水鶯歌全都婉拒交通不便的地方外送選擇性就低很多67F 06/10 16:27
supa64: 樓上.有最便宜的菜圃粽嗎?只有肉跟菜圃的@@69F 06/10 16:33
jamo: 外送地點還是很重要的,我住東區,目測建國以西的店家經常在附近沒有可用的外送員,我在想住內湖不就根本沒法叫市區的店?還是因為我都用包月方案,所以都不派外送員給我~70F 06/10 16:36
MisakaMisaka: 最近常常想如果家裡有健身房、電影院、各種球場就太好了
...回到現實情況...還是住市區好了73F 06/10 16:50
EndlessJazz: 內湖本來就叫不到市區的啦XD76F 06/10 17:19
st87280: 不會啊 精華區還是首選 醫療跟外送這幾點就打趴77F 06/10 17:20
Nightu05: 內湖叫不到市區正常 三重也會叫不到78F 06/10 17:21
cobrabaton: 你買台臭氧機+XXL加蓋整理箱就好了,紫外線又無法穿透太麻煩
外送員無症狀感染者 ....不是才爆出新聞79F 06/10 17:25
fuzzycool: 公設都沒用82F 06/10 18:08
dir2007: 精省無公設的華廈很好83F 06/10 18:10
medusasam: 我以為大家都被召回公司上班了?84F 06/10 18:45
echw: 不要買鳥籠就好85F 06/10 19:22
kch0405: 室內採光好、空間大變成第一考量86F 06/10 20:39
dexmanlau: 獨棟+大庭園才王道87F 06/10 20:49
f2460f: 有...以前不愛露台最近好想要、曬太陽88F 06/10 23:25
shun01: 三重也叫不到?89F 06/11 03:54
u26921052: 要有大陽台90F 06/11 07:08
ha271923: 會,要買大間的,甚至多一房到兩房,不然很阿雜91F 06/11 08:41
Sam27: 打完疫苗大概要8~12個月以後了,1開始也不可能回到以前
像我疫情結束後,健身房也想去退掉了...在家運動就好
要90%回到疫情前的生活模式,大概還要18~24個月吧92F 06/11 10:47
Nightu05: 很多公司都分批分流 不會所有人回去。外商聽到好幾間已經WFH超過一個月
有前陽台真的很棒,只好把面公園的後陽台當成前陽台了QQ95F 06/11 11:07

--
作者 singingche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